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语篇及语篇分析角度入手,结合实例对汉语旅游文本及其译文分别从文体风格、文化和语用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基于旅游文本翻译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决定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应立足于译文读者,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出发点,采用译文读者熟悉的体裁和语体风格,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接受期望。
关键词:语篇;对比分析;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07-01
一、英汉旅游语篇的对比分析
由于旅游文本翻译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及其语篇类型在不同文化中的传统模式,决定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应立足于译文读者,这就涉及到翻译策略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旅游文本英译实例,从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文化差异及语用差异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 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
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汉语旅游文本讲究声韵和谐、整齐对偶,表现为大量使用四字结构和华丽词藻。在描写景物时,喜欢用大量形容词,讲究诗情画意,追求一种朦胧之美。英语的景物描写则大多实景实写,力求忠实再现自然,在遣词构句上常常显得客观朴实,以便给读者一个直观明确的印象,更多地借助鲜明可感的语言去表现景物,而不刻意在描绘的语言上做过多的意象渲染。
例1. 为纪念“五四运动”命名,广场由市政厅广场、中心广场、海滨公园三部分组成。其间雕塑荟萃,喷泉吐玉松柏苍郁,花草吐翠,气势恢宏,典雅壮美,及富青岛特色和现代精神。
This square is named to honor the May 4th Movement which took place in 1919. Consisting of two squares and a park, the area is decorated with statues and fountains and surrounded by pine trees, meadows, and flowers. It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modern Qingdao.
原文在介绍其五四运动时,用了一连串的赞美词语,如果把所有形容词统统照译,会显得啰嗦而累赘,英语读者不一定欣赏,效果会适得其反。把“其间雕塑荟萃,喷泉吐玉松柏苍郁,花草吐翠,气势恢宏,典雅壮美,及富青岛特色和现代精神。”译为“the area is decorated with statues and fountains and surrounded by pine trees, meadows, and flowers. It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modern Qingdao.” 譯者釆用省略与重组的方法,在描述方面做了简化,更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习惯。
(二)汉英文化差异。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相当一部分要落实到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无不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要处理好旅游文本中大量的文化信息的翻译转换,译文必须要以侧重译文读者的方向为准则。译文读者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而妨碍了他们对旅游文本所含信息的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所宣传旅游景点的兴趣,因此,译者必须注意增补相关信息。如,
例2. 在西安的六十四米高的大雁塔是玄奘西游印度回国后的居留之地。
The 64-meter-high Dayan Pagoda in Xi’an is the place where Xuan Zang, a famous monk in the Tang Dynasty, once lived after returning from India.
原文中的“玄奘”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唐朝的历史人物,可以说人尽皆知,尤其是以他为原型的各种影视剧的播出,更让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译文的读者对“玄奘”没有了解。译文中增添了“a famous monk in the Tang Dynasty”, 处理的就很恰当。既让译文读者对人物有所理解,避免产生疑惑,又比较简洁,没有过多赘述。
(三)汉英语用差异。
翻译中的语用能力表现为根据不同语境,正确得体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其根本就是语言表达上切合语境的得体性,它主要指能够遵循译语的使用规则及社会规则得体合适地使用语言形式,符合译语规范和接受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旅游文本英译常常涉及语用调整问题。一些在原语语境中被原语读者视作当然的信息,可能会变得隐晦难懂而需要译者进行语用调整,或给与准确解释,做必要的语用增补;或使用译语中语用意义相当的词语进行语用转换,以清晰表达愿意,避免译语读者误解。汉语旅游文本英译时需要进行语用调整的场合很多,但主要集中在涉外宾馆的英文介绍和景区的标示牌上。如
例3.旅客必须遵守宾馆的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爱护公共财物。
Every guest has the obligation to abide by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hotel, corporate with the personnel in carrying out their duties a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property in the hotel.
原文为中国文化环境中常见的行文模式,语气居高临下,但国人对此已习以为常,不以为忤,还是能起到吸引本国游客再来住宿的预期功能。然而,同样的内容如果翻译成英语,可能就会令译文读者感到语气咄咄逼人,甚至产生反感。这时就需要译者对原文的语用信息做出调整。针对译语中“顾客须知”(For Your Information)的常见内容以提供信息为主,语气以平和的劝导式为主的特点,试改译如下:
Our guests are kindly expected to hee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Your corporation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in making our services effective.
二、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语篇同时具有指示功能、信息功能和描写功能,其中指示功能为主导功能。英汉旅游语篇的翻译在文体风格、文化和语用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也体现了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侧重译文读者,对原文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如释义、增译、减译、改译等翻译策略,以期达到旅游文本英译的营销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 2001. 语篇分析概要 [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 康宁. 2005. 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 [J].中国翻译. 第3卷.
[3] 李运兴. 2003. 论语篇翻译教学 [J]. 中国翻译. 第4卷
作者简介:郭彩凤,(1990-),女,汉,单位:山东科技大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历: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翻译。
关键词:语篇;对比分析;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07-01
一、英汉旅游语篇的对比分析
由于旅游文本翻译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及其语篇类型在不同文化中的传统模式,决定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应立足于译文读者,这就涉及到翻译策略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旅游文本英译实例,从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文化差异及语用差异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 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
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汉语旅游文本讲究声韵和谐、整齐对偶,表现为大量使用四字结构和华丽词藻。在描写景物时,喜欢用大量形容词,讲究诗情画意,追求一种朦胧之美。英语的景物描写则大多实景实写,力求忠实再现自然,在遣词构句上常常显得客观朴实,以便给读者一个直观明确的印象,更多地借助鲜明可感的语言去表现景物,而不刻意在描绘的语言上做过多的意象渲染。
例1. 为纪念“五四运动”命名,广场由市政厅广场、中心广场、海滨公园三部分组成。其间雕塑荟萃,喷泉吐玉松柏苍郁,花草吐翠,气势恢宏,典雅壮美,及富青岛特色和现代精神。
This square is named to honor the May 4th Movement which took place in 1919. Consisting of two squares and a park, the area is decorated with statues and fountains and surrounded by pine trees, meadows, and flowers. It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modern Qingdao.
原文在介绍其五四运动时,用了一连串的赞美词语,如果把所有形容词统统照译,会显得啰嗦而累赘,英语读者不一定欣赏,效果会适得其反。把“其间雕塑荟萃,喷泉吐玉松柏苍郁,花草吐翠,气势恢宏,典雅壮美,及富青岛特色和现代精神。”译为“the area is decorated with statues and fountains and surrounded by pine trees, meadows, and flowers. It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modern Qingdao.” 譯者釆用省略与重组的方法,在描述方面做了简化,更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习惯。
(二)汉英文化差异。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相当一部分要落实到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无不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要处理好旅游文本中大量的文化信息的翻译转换,译文必须要以侧重译文读者的方向为准则。译文读者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而妨碍了他们对旅游文本所含信息的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所宣传旅游景点的兴趣,因此,译者必须注意增补相关信息。如,
例2. 在西安的六十四米高的大雁塔是玄奘西游印度回国后的居留之地。
The 64-meter-high Dayan Pagoda in Xi’an is the place where Xuan Zang, a famous monk in the Tang Dynasty, once lived after returning from India.
原文中的“玄奘”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唐朝的历史人物,可以说人尽皆知,尤其是以他为原型的各种影视剧的播出,更让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译文的读者对“玄奘”没有了解。译文中增添了“a famous monk in the Tang Dynasty”, 处理的就很恰当。既让译文读者对人物有所理解,避免产生疑惑,又比较简洁,没有过多赘述。
(三)汉英语用差异。
翻译中的语用能力表现为根据不同语境,正确得体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其根本就是语言表达上切合语境的得体性,它主要指能够遵循译语的使用规则及社会规则得体合适地使用语言形式,符合译语规范和接受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旅游文本英译常常涉及语用调整问题。一些在原语语境中被原语读者视作当然的信息,可能会变得隐晦难懂而需要译者进行语用调整,或给与准确解释,做必要的语用增补;或使用译语中语用意义相当的词语进行语用转换,以清晰表达愿意,避免译语读者误解。汉语旅游文本英译时需要进行语用调整的场合很多,但主要集中在涉外宾馆的英文介绍和景区的标示牌上。如
例3.旅客必须遵守宾馆的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爱护公共财物。
Every guest has the obligation to abide by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hotel, corporate with the personnel in carrying out their duties a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property in the hotel.
原文为中国文化环境中常见的行文模式,语气居高临下,但国人对此已习以为常,不以为忤,还是能起到吸引本国游客再来住宿的预期功能。然而,同样的内容如果翻译成英语,可能就会令译文读者感到语气咄咄逼人,甚至产生反感。这时就需要译者对原文的语用信息做出调整。针对译语中“顾客须知”(For Your Information)的常见内容以提供信息为主,语气以平和的劝导式为主的特点,试改译如下:
Our guests are kindly expected to hee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Your corporation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in making our services effective.
二、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语篇同时具有指示功能、信息功能和描写功能,其中指示功能为主导功能。英汉旅游语篇的翻译在文体风格、文化和语用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也体现了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侧重译文读者,对原文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如释义、增译、减译、改译等翻译策略,以期达到旅游文本英译的营销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 2001. 语篇分析概要 [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 康宁. 2005. 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 [J].中国翻译. 第3卷.
[3] 李运兴. 2003. 论语篇翻译教学 [J]. 中国翻译. 第4卷
作者简介:郭彩凤,(1990-),女,汉,单位:山东科技大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历: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