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者可利用词汇和语法上的衔接对语篇作出连贯的解读,然而,这些显性连贯手段并不是成功解读语篇的唯一标准。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强调了连贯的心理属性,认为连贯是篇章使用者利用背景或百科知识对语篇进行推理的结果。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阐释篇章消费者是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程序来成功解读语篇的运作过程,以期引发不同领域学者对语篇连贯研究的兴趣。
关键词:语篇 认知 连贯 推理
一、引言
一般认为存在两种解读语篇的方式,一是自下而上式地逐级解读操作,语篇的解读被认为是从最小语言单位开始逐渐到达较大语言单位的过程;二是自上而下式的验证过程,作者所构建的语篇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衔接关系,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或上下文语境的假设填入并验证这些关系,从而正确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本文将语篇视为建立在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心理操作过程基础之上的语言现象,从认知的角度阐释语篇的解读机制。
二、语篇解读中的连贯研究
目前,语篇解读中的连贯问题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探讨,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语篇的连贯有不同的认识,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一是语篇连贯是一种语言现象, 二是语篇连贯是一种心理行为。
Halliday和Hasan(1985)曾致力于語篇连贯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模式,他们认为语篇消费者之所以能将语篇解读为连贯的,是因为语言形式本身在语篇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基于此,他们重点研究了语篇中的语言衔接手段以及语篇内部语言成分间的语义联系,以探讨受话者是如何借由语篇中起衔接作用的语言资源达到对语篇的连贯解读的(胡壮麟,1994)。
然而,Schank和Abelson(1975)则将语篇的连贯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并从认知的角度解读语篇的连贯机制,从而开启了对语篇连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对语篇连贯的深入研究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认知心理学家的目光,他们认为仅通过对语篇内部指示词以及语义照应关系的分析并不能科学而合理地揭示人们在解读语篇时的内部心理机制。因此,他们提出语篇的连贯依赖于受话者大脑中运行的对世界知识的调取以及逻辑推理等心理活动(林六辰,2000)。
三、语篇解读中的心理机制
Brown和Yule(1983)认为语篇的连贯更多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性理解,是一种心理表征。认知学家将这种认知世界的知识视为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并内化储存于人们心智之中的各种知识,并以框架(frame)、脚本(script)等结构模式参与语篇交际过程。
在此过程中,语言符号相当于触发器,激活交际者头脑中存储的各种相关知识,运行一系列的比较和确认程序,对接收到的信息知识加以处理。同时,篇章里所包含的未知信息被作为新信息补充到头脑中已有的总体知识系统模型中,并以此方式与总体模型建立联系。简言之,如果篇章各部分表达的意义符合这些背景知识模型,就可以阐释为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语篇就是连贯的。
(一)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由认知学家Minsky(1975)提出,他认为“框架”是储存在记忆中、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是含有若干节点和联接的网络系统,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语句。本文将从认知角度探讨框架理论如何通过词汇激活与信息缺省填充实现语篇连贯。例如:
We livedin a village. The church was closed.
根据心理学实验,尽管两句话之间没有任何词汇衔接手段,被测试者仍能将其成功解读为连贯语篇。如果用框架理论给予说明,village的出现帮助读者在心智上构建了一个“西方村庄”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有一系列的框架元素,其中“教堂”是最突出的成分,也可看作是信息空位,而后一句中church的出现恰好可填充这一空位并进一步整合已建立的框架,通过“教堂”这个概念的重合从而保证了两个句子在意义上的连贯。
然而,本文认为框架理论也不是万能的,其背景知识仅被所在言语社区中的一部分人所共享的,具有群体性特征。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该实验中的第一句话难以激活他们“西方村庄”的框架,village所建立的认知世界中也并不包含church这一元素,因此他们难以将其解读为连贯的语篇。
(二)脚本理论
Schank和Abelson(1975)主张运用“脚本”理论来分析语篇,脚本视为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与框架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脚本理论具有动态性,倚赖概念,并以预料为基础。例如:
John was on his way to school.
根据被测试者大脑中已有的关于惯常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序列型认知图式,当面对这句话时,他们一般会预测John是“学生”,因为这符合“学生上学”这一典型事件的序列。然而,紧随该句的下一句:
Last week he had been unable to control the class.
当被测试者的大脑运行到这一步时,之前的预测会与下文出现冲突,并根据该情景下通常发生的事件重新进行概念化,此时,被测试者会将之前的预测调整为John是“老师”。因为前后两句建构的情境预示了该情境下通常发生的事件及该事件发生的顺序,“去学校”“管理班级”符合大脑认知脚本中“老师上班”这一典型事件的序列,可见脚本理论有助于读者按典型事件的序列认知图式将其成功解读为连贯的语篇。
三、认知推理在语篇解读中的局限
本文认为对语篇的解读的研究并不能仅靠上述心理学实验就能解决的,这种认知推理的方式带给语篇分析者的启示是有限的,我们可将其局限性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对篇章连贯的解读还要求阅读者发现在什么时候可以作出推理,而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填补缺省项之前,我们必须获知哪里有裂缝,这是心理学实验所无法说明的。其二,从理论上说,某一特定的篇章可产生无限量的推理,然而阅读者并没因此产生推理爆炸而导致理解变得不可能,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实验也无法给予阐释。其三,实验任务的性质也可能决定被测试者从事推理过程的程度,如果任务并不要求其理解,他们可能就会避免推理过程。相反,当任务鼓励他们慢慢阅读或敦促其在阅读过程中仔细分析时,他们可能会花费正常阅读之外的一些推理时间。因此,要真正理解人类推理的机制,并不能局限于这种心理学上的实验,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四、结语
本文为语篇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突破了语篇自身的局限,将目光投向认知的角度,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世界知识,结合框架理论、脚本理论、图示理论、场景理论以及连贯推理,清晰地展示了语篇使用者如何运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程序使语篇在心智上具有接续关系和连贯性。此外,本文对情景要素和认知能力等非语言因素的介绍,超越了句法结构和词汇等语言形式的局限,把语篇连贯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Brown,G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Halliday,M.A.K.,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ocio- seman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3] Johnson-Laird.Mental models in cognitive science[J].Cognitive Science,1981(4):71-115.
[4] Minsky,M.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M].New York:McGraw-Hill,1975.
[5] Schank,R.C.&Abelson,R.Scripts,Plans,Goals and Understanding[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75.
[6] Sanford,A.J.&Garrod,S.C.Understanding Written Language.Chichester:Wiley,1981.
[7]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 林六辰.阅读理解中的心理语言活动——从语篇角度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7):68 -71.
关键词:语篇 认知 连贯 推理
一、引言
一般认为存在两种解读语篇的方式,一是自下而上式地逐级解读操作,语篇的解读被认为是从最小语言单位开始逐渐到达较大语言单位的过程;二是自上而下式的验证过程,作者所构建的语篇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衔接关系,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或上下文语境的假设填入并验证这些关系,从而正确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本文将语篇视为建立在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心理操作过程基础之上的语言现象,从认知的角度阐释语篇的解读机制。
二、语篇解读中的连贯研究
目前,语篇解读中的连贯问题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探讨,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语篇的连贯有不同的认识,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一是语篇连贯是一种语言现象, 二是语篇连贯是一种心理行为。
Halliday和Hasan(1985)曾致力于語篇连贯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模式,他们认为语篇消费者之所以能将语篇解读为连贯的,是因为语言形式本身在语篇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基于此,他们重点研究了语篇中的语言衔接手段以及语篇内部语言成分间的语义联系,以探讨受话者是如何借由语篇中起衔接作用的语言资源达到对语篇的连贯解读的(胡壮麟,1994)。
然而,Schank和Abelson(1975)则将语篇的连贯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并从认知的角度解读语篇的连贯机制,从而开启了对语篇连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对语篇连贯的深入研究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认知心理学家的目光,他们认为仅通过对语篇内部指示词以及语义照应关系的分析并不能科学而合理地揭示人们在解读语篇时的内部心理机制。因此,他们提出语篇的连贯依赖于受话者大脑中运行的对世界知识的调取以及逻辑推理等心理活动(林六辰,2000)。
三、语篇解读中的心理机制
Brown和Yule(1983)认为语篇的连贯更多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性理解,是一种心理表征。认知学家将这种认知世界的知识视为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并内化储存于人们心智之中的各种知识,并以框架(frame)、脚本(script)等结构模式参与语篇交际过程。
在此过程中,语言符号相当于触发器,激活交际者头脑中存储的各种相关知识,运行一系列的比较和确认程序,对接收到的信息知识加以处理。同时,篇章里所包含的未知信息被作为新信息补充到头脑中已有的总体知识系统模型中,并以此方式与总体模型建立联系。简言之,如果篇章各部分表达的意义符合这些背景知识模型,就可以阐释为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语篇就是连贯的。
(一)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由认知学家Minsky(1975)提出,他认为“框架”是储存在记忆中、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是含有若干节点和联接的网络系统,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语句。本文将从认知角度探讨框架理论如何通过词汇激活与信息缺省填充实现语篇连贯。例如:
We livedin a village. The church was closed.
根据心理学实验,尽管两句话之间没有任何词汇衔接手段,被测试者仍能将其成功解读为连贯语篇。如果用框架理论给予说明,village的出现帮助读者在心智上构建了一个“西方村庄”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有一系列的框架元素,其中“教堂”是最突出的成分,也可看作是信息空位,而后一句中church的出现恰好可填充这一空位并进一步整合已建立的框架,通过“教堂”这个概念的重合从而保证了两个句子在意义上的连贯。
然而,本文认为框架理论也不是万能的,其背景知识仅被所在言语社区中的一部分人所共享的,具有群体性特征。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该实验中的第一句话难以激活他们“西方村庄”的框架,village所建立的认知世界中也并不包含church这一元素,因此他们难以将其解读为连贯的语篇。
(二)脚本理论
Schank和Abelson(1975)主张运用“脚本”理论来分析语篇,脚本视为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与框架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脚本理论具有动态性,倚赖概念,并以预料为基础。例如:
John was on his way to school.
根据被测试者大脑中已有的关于惯常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序列型认知图式,当面对这句话时,他们一般会预测John是“学生”,因为这符合“学生上学”这一典型事件的序列。然而,紧随该句的下一句:
Last week he had been unable to control the class.
当被测试者的大脑运行到这一步时,之前的预测会与下文出现冲突,并根据该情景下通常发生的事件重新进行概念化,此时,被测试者会将之前的预测调整为John是“老师”。因为前后两句建构的情境预示了该情境下通常发生的事件及该事件发生的顺序,“去学校”“管理班级”符合大脑认知脚本中“老师上班”这一典型事件的序列,可见脚本理论有助于读者按典型事件的序列认知图式将其成功解读为连贯的语篇。
三、认知推理在语篇解读中的局限
本文认为对语篇的解读的研究并不能仅靠上述心理学实验就能解决的,这种认知推理的方式带给语篇分析者的启示是有限的,我们可将其局限性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对篇章连贯的解读还要求阅读者发现在什么时候可以作出推理,而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填补缺省项之前,我们必须获知哪里有裂缝,这是心理学实验所无法说明的。其二,从理论上说,某一特定的篇章可产生无限量的推理,然而阅读者并没因此产生推理爆炸而导致理解变得不可能,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实验也无法给予阐释。其三,实验任务的性质也可能决定被测试者从事推理过程的程度,如果任务并不要求其理解,他们可能就会避免推理过程。相反,当任务鼓励他们慢慢阅读或敦促其在阅读过程中仔细分析时,他们可能会花费正常阅读之外的一些推理时间。因此,要真正理解人类推理的机制,并不能局限于这种心理学上的实验,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四、结语
本文为语篇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突破了语篇自身的局限,将目光投向认知的角度,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世界知识,结合框架理论、脚本理论、图示理论、场景理论以及连贯推理,清晰地展示了语篇使用者如何运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程序使语篇在心智上具有接续关系和连贯性。此外,本文对情景要素和认知能力等非语言因素的介绍,超越了句法结构和词汇等语言形式的局限,把语篇连贯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Brown,G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Halliday,M.A.K.,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ocio- seman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3] Johnson-Laird.Mental models in cognitive science[J].Cognitive Science,1981(4):71-115.
[4] Minsky,M.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M].New York:McGraw-Hill,1975.
[5] Schank,R.C.&Abelson,R.Scripts,Plans,Goals and Understanding[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75.
[6] Sanford,A.J.&Garrod,S.C.Understanding Written Language.Chichester:Wiley,1981.
[7]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 林六辰.阅读理解中的心理语言活动——从语篇角度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7):68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