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 一
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
你说你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
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
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
(间以一两声鸟鸣)
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
当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
这首诗的标题是《抒怀》。它自然让我们想到《论语》中那段“吾与点也”的著名典故。一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名同学陪坐在孔子老师身旁,孔老师问他们各自的志向。子路当仁不让,说要去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国,三年可使民众有勇气,并懂得道义。冉有低调一点,说我去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可使民众富足,礼乐教化则要另请君子实施。公西华平时成绩中等,他说,我愿学习礼仪,做个小小的司仪算了。成绩优异的曾皙(点)同学一直在旁边鼓瑟,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孔子只好点名让他回答。曾点站起来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的志向是,在暮春三月,穿着新衣,约上朋友,到沂水边沐浴,登舞雩台临风玉立,然后咏歌而归。孔子感叹道:“吾与点也!”
少君大约是跟几位朋友在一起,他们也谈理想。有人说,要为山立传,这是仁者之志;有人说,要为水写史,这是智者之才。少君怎么说呢?他颇有曾点之风,曾点说了三件事,穿新衣,约朋友,出外游玩。少君也说了三件事:拍一套云的写真集,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还要画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
我们来看李少君是如何在短短7行诗、3个自然段中,将自己的诗情推向高潮的。第一段两行是铺垫,“树下”起笔,言明地点在其次,渲染气氛才是真。“为山立传,为水写史”不涉政、商以及其他社会事务,可见是文友相聚。“你”不见得是单数,完全可能是“你们”的缩称,因为后面“为山立传,为水写史”将内容丰富了。诗歌就像魔术一样,你可以想象这是一次两人谈心,同样可以模拟一场曲水流觞式的群英之会。
“我呢”,话锋一转,诗歌直切主题,但表述极为节制。“只”字非常重要,是后面诗行的引领者。
三件事,第一件用了一句:“拍一套云的写真集”。“写真”二字不仅将云拟人化,更以云的天然姿态而反衬诗人的闲情逸致。不在高原、极地那样的特殊地区,有没有只给云拍照的摄影家?有,诗人就是。
第二件事用了二句,“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此句颇堪玩味。诗人真能“画”吗?不见得。我认为,诗人只是站在窗口看风景,用眼睛在“画”,因为他接下来说“间以一两声鸟鸣”。诗人本来只是在看,他要说成“画”,你也可以理解成他能“画”,在纸上画出“一两声鸟鸣”,谁看了不心动?这又是诗歌的魔术。
“间以一两声鸟鸣”这句括号打得极好,它首先让诗歌有了画面感,小小的括号真像一两声鸟鸣呢。其次,它改变了诗歌的节奏,让诗歌慢下来,以迎接后面的最高潮。
第三件事也是两句。少君让人出乎意料、最见匠心的地方是,他将这两句跨段。“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巴在上一段,尽量轻描淡写,尽量柔声曼语,尽量不动声色。在武术中,这一招叫“缩拳”,把拳头缩回来,是为了再打出去时更加有力。果然,少君出拳了。
最后一段,用“当然”将语调扭过来。“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结尾一句,举重若轻,似轻实重,“打”得人痴痴愣愣的。
为什么诗人要选取院子里的木瓜树呢?其一,《诗经》中有“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样的名句,木桃也是木瓜的一种,站在木瓜树下,就是站在《诗经》中,多么富有古典的韵致。其二,木瓜是南方的常见树木,普通人家院子里都有。木瓜树喜爱阳光,既抗旱,又耐寒,适应任何土壤。这一句,其实饱含着诗人对“家中小女”的挚爱与期盼。
之 二
三五间小木屋
泼溅出一两点灯火
我小如一只蚂蚁
今夜滞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央
的一个无名小站
独自承受凛冽孤独但内心安宁
背后,站着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
再背后,横着一条清晰而空旷的马路
再背后,是缓缓流淌的额尔古纳河
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
再背后,是一望无际的简洁的白桦林
和枯寂明净的苍茫荒野
再背后,是低空静静闪烁的星星
和蓝绒绒的温柔的夜幕
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如何从人性抵达神性。人会有神性吗?诗人说,有。这不,少君这首小诗的题目就是《神降临的小站》。那人性如何抵达神性呢?诗人的回答是:通过诗性。现在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是诗性?
一般人认为,诗性必是那种感性的、浪漫的、激情澎湃的东西。那自然是诗性的一部分;但诗性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或许是理性对感性的整饬与节制。我最近读了一本新出炉的青春文学杂志,我认真去读那些八零后、九零后的作品,我不得不说,那只是一堆青春期的发泄物,用光亮的语言装饰着苍白与贫弱。我不是说,八零后、九零后作家写不出好作品,但我读的这些作品显然不是好的。这也许和他们的年轻有关。那些作品里最重要的问题是“滥”:滥情滥欲,滥想滥写,缺乏节制,也不懂得怎么去节制。
首先要澄清一个可能发生的误解:节制绝不是不要想象,恰恰相反,越是节制的创作越需要想象力。节制不是虚无,而是删繁就简,是披沙拣金。简无法凭空而至,它从广大繁复中得来;金不是自天而落,它从恒河沙数中得来。
写北方的诗无数,写出新意很难,我们看李少君如何别开生面。
从标题,他就开始发力,“神降临的小站”。“神”字打头,让人心生神往。“小站”落尾,将读者摇荡起来的心神迅速定格。好比在人跑得兴起时,突然喊一声“立正”,跑的人双脚立住,身体仍会惯性地向前冲。
进入诗歌则反过来。他从最细微的事物入手,“三五间小木屋/泼溅出一两点灯火”。这里又有讲究,如果写成“一两间小木屋/泼溅出三五点灯火”,那就热闹了,诗一起调就会不对。“三五间小木屋/泼溅出一两点灯火”,北方夜晚的冷寂、空漠隐隐透出。“我小如一只蚂蚁”是由“大草原中央”衬托而来,但不接着写“大”,而是悄然驻足于“一个无名小站”。
第一段最后一句,有意突出“我”——“独自承受凛冽的孤独但内心安宁”,为“神”的出现埋下伏笔。用“凛冽”形容孤独,一再表明这是北方。一个“但”字扭转全篇,“内心安宁”是本诗诗眼,但读到这里还看不出,一般读者容易忽略,稍微有心的读者会留个疑问:为什么承受着凛冽孤独还内心安宁呢?
紧接着,是一连六个“背后”(含五个“再背后”),终于将神请出了场。第二段的一个“背后”、四个“再背后”,是诗人为神出场布置的舞台,这个舞台当然是北方。北方那么辽阔,可写的东西多得数不过来,诗人选择了“寒夜”“马路”“河流”“白桦林”“荒野”“低空”“夜幕”,由近而远,自低至高,从细微到阔大,渲染得神完气足时,末尾一句(一段)连读者几乎都是脱口而出:“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
余音在广大的北方回响,那正是神的回应,是人的内心受到北方的猛烈冲撞时发出的共鸣。无论身处何方、读在何时,经此猛烈冲撞,你都会被撞入那温柔的夜幕里,撞入那苍茫的荒野,撞入那一望无际的白桦林,撞入那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央的一个无名小站……孤独之中,内心却有一种奇妙的安宁。就这样,每一个读者都被撞入诗歌内部,都成了一名诗人。
啊,现在明白了,诗人为什么说“独自承受凛冽的孤独但内心安宁”?因为,广大北方的那个小站唤起了诗人心中的神性。“神居住的北方”,这个“神”不是神仙,不是妖怪,而是万物——是芸芸众生,是一草一木,是在自然环境中顽强生长的所有生命。
啊,现在明白了,神性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有神功,有神力,只想着发发神威,这些人一不小心就沦为兽,就沦为物。意识到自己卑微的人,意识到自己“小如一只蚂蚁”的人,才可能在无边的孤独与苍茫中,感受到内心的安宁。
愚以为,本诗唯一的瑕疵是第一段最后一句,删掉“独自”二字就好了。且不说“独自承受凛冽孤独”略有重复,更显得用力稍过。
之 三
我自愿成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
定居在青草的殖民地
山与水的殖民地
花与芬芳的殖民地
甚至,在月光的殖民地
在笛声和风的殖民地……
但是,我会日复一日自我修炼
最终做一个内心的国王
一个灵魂的自治者
中外很多诗人写过题为《自白》的诗,如海涅、高尔基、朱自清、臧克家、席慕容等。李少君也写了这么一首。我认为,在所有《自白》诗中,李少君这首是最为出色的。
德国诗人海涅的《自白》诗写道:“亲爱的读者,/你是知道的:/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个诗人。”这首诗很是直截和决绝,但诗歌主旨基本上在字面就解决了,不必多想,更无须寻味。
青年诗人祁国在1995年也写过一首颇为流传的《自白》:“我一生的理想/是砌一座三百层的大楼/大楼里空空荡荡/只放着一粒芝麻”。这首诗也写得很好,巧妙利用反讽批判盲目发展的房地产业。诗歌对现实的介入,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热”,看到惊天的浪漫,“砌一座三百层的大楼”;另一方面我们更可以看到“冷”,看到剜心的幽默,“大楼里空空荡荡/只放着一粒芝麻”。
这“热”与“冷”的两面在李少君的《自白》诗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少君的风格与祁国又完全两样。打头一句便让人瞠目结舌——“我自愿成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
这句有两个讲究,一是话语表现方式摸拟加入党派时的《誓词》:“我志愿加入……”这一定是诗人有意的,而且这种有意并非对誓词的消解;我以为,恰恰相反,诗人是要借助誓词的严肃性与神圣性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信念。第二个讲究是妙用“殖民地”。殖民地居民本是不安的,是受到欺凌与压迫的,但我“自愿”成为一位这样的居民。接下来是对“殖民地”的连续重复,也让读者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自然山水、美丽与浪漫的殖民地,那谁不愿意成为这种“殖民地”的居民呢?
一般诗人写到这一层,就心满意足地搁笔了。这首诗的“重量”在于最后三句,“但是”一转,便进入李少君独有的心灵王国:“我会日复一日自我修炼/最终做一个内心的国王/一个灵魂的自治者”。
这几句既是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说对自己人生的要求,同时给无数附庸风雅者以当头棒喝。
很多有了权位的,很多腰缠万贯者,经纶世务之余,也常常宝马香车,游山玩水。但由于灵魂的龌龊与内心的贫乏,他们即便到了“山与水的殖民地”,往往前呼后拥,吆喝喧天,污染环境,暴殄天物,窥谷思金,望峰慕权,贪欲之炽盛,山水风月亦不能息其一毫。这些人,山水莫能拯其溺,就是佛也救他不得!
看到种种世相,诗人懂得,仅有山水、花的芬芳、月光与笛声,是无法澡雪精神、磨砺品性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山水,穷恶之徒处处皆穷山恶水,庸俗之众眼里莫不是庸山俗水,唯有内心强大的人,唯有“灵魂的自治者”,即便身处困境厄途,见到一草一木,亦能心领神会,不啻沐浴着一个花园和一片森林。
从“自愿成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到“最终做一个内心的国王/一个灵魂的自治者”,由抑而扬,由冷而热,由敬畏演变成绝对的自信。所谓神完气足,就是这样炼成的。
之 四
木瓜、芭蕉、槟榔树
一道矮墙围住
就是山中的寻常人家
我沿旧公路走到此处
正好敲门讨一口水喝
门扉紧闭,却有一枝三角梅
探头出来,恬淡而亲切
笑吟吟如乡间少妇
拿出这首诗来,是因为它最能体现李少君身上的古典气质。少君读大学时散文诗写得很棒,我至今还记得有一首《中国的月亮》,那真是写得非常的“中国”。这首以《山中》为题的短诗深得唐代山水诗的神髓,飘逸,跌宕,流畅,毫无滞碍。这种诗,看上去口语化,似乎随口道来,要写出味道却是至难。
我再举大家喜欢的李白的例子。李白很多诗都是脱口而出,从每一句看,谁都会说;但那些平白如话的句子组成一首诗,就让无数无数人望而却步,比如:“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还有三岁小儿都能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匠气,无刻痕,如溪下潭,如月在天,纯然一派天真,寻常人如何道得?
再回到少君的《山中》来。第一段是一幅素描,这叫“诗中有画”。“木瓜、芭蕉、槟榔树/一道矮墙围住/就是山中的寻常人家”,素描是简笔的,疏淡勾勒,却又层次分明。大家注意用词,首句“木瓜、芭蕉、槟榔树”分列三种植物,昭示“山中”;下句“一道矮墙围住”表明“寻常人家”。
“矮”字特见神韵,若无墙,则不成家;若是“高墙”则不“寻常”了。你看一个“矮”字立在这里,要说出多少东西。
第二段,出来的不是画中人,而是观画者“我”。“我沿旧公路走到此处/正好敲门讨一口水喝。”
“我”的出场适逢其时。我是一名走远路走得口渴了的行者。走过远路的人都知道,当在茫茫荒原或深山中突然看到一户人家,那种喜悦之情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亲人。远行者尚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是流浪者,这个过程甚至根本没有目标,他永远在等待中,等待这个过程中令人铭心刻骨的亮点。
“旧”字用得好,写出人烟稀少的山中景况,亦写出行者的疲累困顿。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为什么诗歌必须吟诵才能去体会?像这样的句子,如果只看不读,诗人苦心孤诣之处便会被一掠而过;我们试着读这一句,当你读到“旧”字时,会不知不觉地加重语气,这一加重,身心一颤,便进入诗境了。
第一段是诗人看到的“画面”。第二段是诗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三段,诗人走到了“画”中。
水没有讨到,因为“门扉紧闭”,没有人在家。这有什么要紧呢?“却有一枝三角梅/探头出来,恬淡而亲切/笑吟吟如乡间少妇”。
这一段有借用“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但借得巧妙,用古句装新意。地球人都知道,三角梅本身并不是乡间少妇。可它探头出来,那种恬淡与亲切,有如微笑着的乡间少妇。诗人的情怀、诗歌的意念将三角梅转化成了乡间少妇,这就叫“画中有诗”。
有人说写诗不难,口语即可成诗。不错,但口语中必须蕴含诗意,否则便只是口语,不是诗。有人说,写诗太难,跳跃性很大。不错,但再跳跃的诗也必须有自己的脉络,否则便只是一堆胡言乱语,也不是诗。故特意挑选李少君的四首短诗,根据我的阅读与创作心得,写下上述文字。
吴昕孺,现供职于湖南教育报刊社。本文编校:剑 男
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
你说你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
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
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
(间以一两声鸟鸣)
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
当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
这首诗的标题是《抒怀》。它自然让我们想到《论语》中那段“吾与点也”的著名典故。一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名同学陪坐在孔子老师身旁,孔老师问他们各自的志向。子路当仁不让,说要去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国,三年可使民众有勇气,并懂得道义。冉有低调一点,说我去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可使民众富足,礼乐教化则要另请君子实施。公西华平时成绩中等,他说,我愿学习礼仪,做个小小的司仪算了。成绩优异的曾皙(点)同学一直在旁边鼓瑟,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孔子只好点名让他回答。曾点站起来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的志向是,在暮春三月,穿着新衣,约上朋友,到沂水边沐浴,登舞雩台临风玉立,然后咏歌而归。孔子感叹道:“吾与点也!”
少君大约是跟几位朋友在一起,他们也谈理想。有人说,要为山立传,这是仁者之志;有人说,要为水写史,这是智者之才。少君怎么说呢?他颇有曾点之风,曾点说了三件事,穿新衣,约朋友,出外游玩。少君也说了三件事:拍一套云的写真集,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还要画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
我们来看李少君是如何在短短7行诗、3个自然段中,将自己的诗情推向高潮的。第一段两行是铺垫,“树下”起笔,言明地点在其次,渲染气氛才是真。“为山立传,为水写史”不涉政、商以及其他社会事务,可见是文友相聚。“你”不见得是单数,完全可能是“你们”的缩称,因为后面“为山立传,为水写史”将内容丰富了。诗歌就像魔术一样,你可以想象这是一次两人谈心,同样可以模拟一场曲水流觞式的群英之会。
“我呢”,话锋一转,诗歌直切主题,但表述极为节制。“只”字非常重要,是后面诗行的引领者。
三件事,第一件用了一句:“拍一套云的写真集”。“写真”二字不仅将云拟人化,更以云的天然姿态而反衬诗人的闲情逸致。不在高原、极地那样的特殊地区,有没有只给云拍照的摄影家?有,诗人就是。
第二件事用了二句,“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此句颇堪玩味。诗人真能“画”吗?不见得。我认为,诗人只是站在窗口看风景,用眼睛在“画”,因为他接下来说“间以一两声鸟鸣”。诗人本来只是在看,他要说成“画”,你也可以理解成他能“画”,在纸上画出“一两声鸟鸣”,谁看了不心动?这又是诗歌的魔术。
“间以一两声鸟鸣”这句括号打得极好,它首先让诗歌有了画面感,小小的括号真像一两声鸟鸣呢。其次,它改变了诗歌的节奏,让诗歌慢下来,以迎接后面的最高潮。
第三件事也是两句。少君让人出乎意料、最见匠心的地方是,他将这两句跨段。“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巴在上一段,尽量轻描淡写,尽量柔声曼语,尽量不动声色。在武术中,这一招叫“缩拳”,把拳头缩回来,是为了再打出去时更加有力。果然,少君出拳了。
最后一段,用“当然”将语调扭过来。“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结尾一句,举重若轻,似轻实重,“打”得人痴痴愣愣的。
为什么诗人要选取院子里的木瓜树呢?其一,《诗经》中有“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样的名句,木桃也是木瓜的一种,站在木瓜树下,就是站在《诗经》中,多么富有古典的韵致。其二,木瓜是南方的常见树木,普通人家院子里都有。木瓜树喜爱阳光,既抗旱,又耐寒,适应任何土壤。这一句,其实饱含着诗人对“家中小女”的挚爱与期盼。
之 二
三五间小木屋
泼溅出一两点灯火
我小如一只蚂蚁
今夜滞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央
的一个无名小站
独自承受凛冽孤独但内心安宁
背后,站着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
再背后,横着一条清晰而空旷的马路
再背后,是缓缓流淌的额尔古纳河
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
再背后,是一望无际的简洁的白桦林
和枯寂明净的苍茫荒野
再背后,是低空静静闪烁的星星
和蓝绒绒的温柔的夜幕
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如何从人性抵达神性。人会有神性吗?诗人说,有。这不,少君这首小诗的题目就是《神降临的小站》。那人性如何抵达神性呢?诗人的回答是:通过诗性。现在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是诗性?
一般人认为,诗性必是那种感性的、浪漫的、激情澎湃的东西。那自然是诗性的一部分;但诗性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或许是理性对感性的整饬与节制。我最近读了一本新出炉的青春文学杂志,我认真去读那些八零后、九零后的作品,我不得不说,那只是一堆青春期的发泄物,用光亮的语言装饰着苍白与贫弱。我不是说,八零后、九零后作家写不出好作品,但我读的这些作品显然不是好的。这也许和他们的年轻有关。那些作品里最重要的问题是“滥”:滥情滥欲,滥想滥写,缺乏节制,也不懂得怎么去节制。
首先要澄清一个可能发生的误解:节制绝不是不要想象,恰恰相反,越是节制的创作越需要想象力。节制不是虚无,而是删繁就简,是披沙拣金。简无法凭空而至,它从广大繁复中得来;金不是自天而落,它从恒河沙数中得来。
写北方的诗无数,写出新意很难,我们看李少君如何别开生面。
从标题,他就开始发力,“神降临的小站”。“神”字打头,让人心生神往。“小站”落尾,将读者摇荡起来的心神迅速定格。好比在人跑得兴起时,突然喊一声“立正”,跑的人双脚立住,身体仍会惯性地向前冲。
进入诗歌则反过来。他从最细微的事物入手,“三五间小木屋/泼溅出一两点灯火”。这里又有讲究,如果写成“一两间小木屋/泼溅出三五点灯火”,那就热闹了,诗一起调就会不对。“三五间小木屋/泼溅出一两点灯火”,北方夜晚的冷寂、空漠隐隐透出。“我小如一只蚂蚁”是由“大草原中央”衬托而来,但不接着写“大”,而是悄然驻足于“一个无名小站”。
第一段最后一句,有意突出“我”——“独自承受凛冽的孤独但内心安宁”,为“神”的出现埋下伏笔。用“凛冽”形容孤独,一再表明这是北方。一个“但”字扭转全篇,“内心安宁”是本诗诗眼,但读到这里还看不出,一般读者容易忽略,稍微有心的读者会留个疑问:为什么承受着凛冽孤独还内心安宁呢?
紧接着,是一连六个“背后”(含五个“再背后”),终于将神请出了场。第二段的一个“背后”、四个“再背后”,是诗人为神出场布置的舞台,这个舞台当然是北方。北方那么辽阔,可写的东西多得数不过来,诗人选择了“寒夜”“马路”“河流”“白桦林”“荒野”“低空”“夜幕”,由近而远,自低至高,从细微到阔大,渲染得神完气足时,末尾一句(一段)连读者几乎都是脱口而出:“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
余音在广大的北方回响,那正是神的回应,是人的内心受到北方的猛烈冲撞时发出的共鸣。无论身处何方、读在何时,经此猛烈冲撞,你都会被撞入那温柔的夜幕里,撞入那苍茫的荒野,撞入那一望无际的白桦林,撞入那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央的一个无名小站……孤独之中,内心却有一种奇妙的安宁。就这样,每一个读者都被撞入诗歌内部,都成了一名诗人。
啊,现在明白了,诗人为什么说“独自承受凛冽的孤独但内心安宁”?因为,广大北方的那个小站唤起了诗人心中的神性。“神居住的北方”,这个“神”不是神仙,不是妖怪,而是万物——是芸芸众生,是一草一木,是在自然环境中顽强生长的所有生命。
啊,现在明白了,神性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有神功,有神力,只想着发发神威,这些人一不小心就沦为兽,就沦为物。意识到自己卑微的人,意识到自己“小如一只蚂蚁”的人,才可能在无边的孤独与苍茫中,感受到内心的安宁。
愚以为,本诗唯一的瑕疵是第一段最后一句,删掉“独自”二字就好了。且不说“独自承受凛冽孤独”略有重复,更显得用力稍过。
之 三
我自愿成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
定居在青草的殖民地
山与水的殖民地
花与芬芳的殖民地
甚至,在月光的殖民地
在笛声和风的殖民地……
但是,我会日复一日自我修炼
最终做一个内心的国王
一个灵魂的自治者
中外很多诗人写过题为《自白》的诗,如海涅、高尔基、朱自清、臧克家、席慕容等。李少君也写了这么一首。我认为,在所有《自白》诗中,李少君这首是最为出色的。
德国诗人海涅的《自白》诗写道:“亲爱的读者,/你是知道的:/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个诗人。”这首诗很是直截和决绝,但诗歌主旨基本上在字面就解决了,不必多想,更无须寻味。
青年诗人祁国在1995年也写过一首颇为流传的《自白》:“我一生的理想/是砌一座三百层的大楼/大楼里空空荡荡/只放着一粒芝麻”。这首诗也写得很好,巧妙利用反讽批判盲目发展的房地产业。诗歌对现实的介入,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热”,看到惊天的浪漫,“砌一座三百层的大楼”;另一方面我们更可以看到“冷”,看到剜心的幽默,“大楼里空空荡荡/只放着一粒芝麻”。
这“热”与“冷”的两面在李少君的《自白》诗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少君的风格与祁国又完全两样。打头一句便让人瞠目结舌——“我自愿成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
这句有两个讲究,一是话语表现方式摸拟加入党派时的《誓词》:“我志愿加入……”这一定是诗人有意的,而且这种有意并非对誓词的消解;我以为,恰恰相反,诗人是要借助誓词的严肃性与神圣性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信念。第二个讲究是妙用“殖民地”。殖民地居民本是不安的,是受到欺凌与压迫的,但我“自愿”成为一位这样的居民。接下来是对“殖民地”的连续重复,也让读者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自然山水、美丽与浪漫的殖民地,那谁不愿意成为这种“殖民地”的居民呢?
一般诗人写到这一层,就心满意足地搁笔了。这首诗的“重量”在于最后三句,“但是”一转,便进入李少君独有的心灵王国:“我会日复一日自我修炼/最终做一个内心的国王/一个灵魂的自治者”。
这几句既是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说对自己人生的要求,同时给无数附庸风雅者以当头棒喝。
很多有了权位的,很多腰缠万贯者,经纶世务之余,也常常宝马香车,游山玩水。但由于灵魂的龌龊与内心的贫乏,他们即便到了“山与水的殖民地”,往往前呼后拥,吆喝喧天,污染环境,暴殄天物,窥谷思金,望峰慕权,贪欲之炽盛,山水风月亦不能息其一毫。这些人,山水莫能拯其溺,就是佛也救他不得!
看到种种世相,诗人懂得,仅有山水、花的芬芳、月光与笛声,是无法澡雪精神、磨砺品性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山水,穷恶之徒处处皆穷山恶水,庸俗之众眼里莫不是庸山俗水,唯有内心强大的人,唯有“灵魂的自治者”,即便身处困境厄途,见到一草一木,亦能心领神会,不啻沐浴着一个花园和一片森林。
从“自愿成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到“最终做一个内心的国王/一个灵魂的自治者”,由抑而扬,由冷而热,由敬畏演变成绝对的自信。所谓神完气足,就是这样炼成的。
之 四
木瓜、芭蕉、槟榔树
一道矮墙围住
就是山中的寻常人家
我沿旧公路走到此处
正好敲门讨一口水喝
门扉紧闭,却有一枝三角梅
探头出来,恬淡而亲切
笑吟吟如乡间少妇
拿出这首诗来,是因为它最能体现李少君身上的古典气质。少君读大学时散文诗写得很棒,我至今还记得有一首《中国的月亮》,那真是写得非常的“中国”。这首以《山中》为题的短诗深得唐代山水诗的神髓,飘逸,跌宕,流畅,毫无滞碍。这种诗,看上去口语化,似乎随口道来,要写出味道却是至难。
我再举大家喜欢的李白的例子。李白很多诗都是脱口而出,从每一句看,谁都会说;但那些平白如话的句子组成一首诗,就让无数无数人望而却步,比如:“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还有三岁小儿都能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匠气,无刻痕,如溪下潭,如月在天,纯然一派天真,寻常人如何道得?
再回到少君的《山中》来。第一段是一幅素描,这叫“诗中有画”。“木瓜、芭蕉、槟榔树/一道矮墙围住/就是山中的寻常人家”,素描是简笔的,疏淡勾勒,却又层次分明。大家注意用词,首句“木瓜、芭蕉、槟榔树”分列三种植物,昭示“山中”;下句“一道矮墙围住”表明“寻常人家”。
“矮”字特见神韵,若无墙,则不成家;若是“高墙”则不“寻常”了。你看一个“矮”字立在这里,要说出多少东西。
第二段,出来的不是画中人,而是观画者“我”。“我沿旧公路走到此处/正好敲门讨一口水喝。”
“我”的出场适逢其时。我是一名走远路走得口渴了的行者。走过远路的人都知道,当在茫茫荒原或深山中突然看到一户人家,那种喜悦之情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亲人。远行者尚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是流浪者,这个过程甚至根本没有目标,他永远在等待中,等待这个过程中令人铭心刻骨的亮点。
“旧”字用得好,写出人烟稀少的山中景况,亦写出行者的疲累困顿。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为什么诗歌必须吟诵才能去体会?像这样的句子,如果只看不读,诗人苦心孤诣之处便会被一掠而过;我们试着读这一句,当你读到“旧”字时,会不知不觉地加重语气,这一加重,身心一颤,便进入诗境了。
第一段是诗人看到的“画面”。第二段是诗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三段,诗人走到了“画”中。
水没有讨到,因为“门扉紧闭”,没有人在家。这有什么要紧呢?“却有一枝三角梅/探头出来,恬淡而亲切/笑吟吟如乡间少妇”。
这一段有借用“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但借得巧妙,用古句装新意。地球人都知道,三角梅本身并不是乡间少妇。可它探头出来,那种恬淡与亲切,有如微笑着的乡间少妇。诗人的情怀、诗歌的意念将三角梅转化成了乡间少妇,这就叫“画中有诗”。
有人说写诗不难,口语即可成诗。不错,但口语中必须蕴含诗意,否则便只是口语,不是诗。有人说,写诗太难,跳跃性很大。不错,但再跳跃的诗也必须有自己的脉络,否则便只是一堆胡言乱语,也不是诗。故特意挑选李少君的四首短诗,根据我的阅读与创作心得,写下上述文字。
吴昕孺,现供职于湖南教育报刊社。本文编校:剑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