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隆猴诞生
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先后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一直没有克服与人类最相关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不久前,中国科学家宣布成功克隆出两只食蟹猴。它们于2017年11~12月先后诞生,是世界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就是一种将体细胞培养后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子,通过人工方式激活后再送入母体发育成个体的过程。研究团队改进了猴体细胞核移植的显微操作技术,并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促进体细胞重编程,显著提高猴体细胞胚胎囊胚质量和怀孕率,成功突破了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这个世界难题。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对于研究人类大脑奥秘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训练”蚊子不叮人
人们早就意识到,蚊子叮咬人并非随机,而是“偏爱”某些人。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蚊子具备学习和记忆能力,因而可以通过触发其避免叮人的记忆来起到驱蚊效果。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让蚊子学会将特定人或动物的气味与不愉快的机械冲击和振动联系在一起,随后利用Y型迷宫评估这些受过训练的蚊子。结果显示,一旦蚊子以厌恶学习的方式识别某些气味,那么这些气味就会让它们产生厌恶反应,就像对驱蚊剂的反应一样。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情绪相关的多巴胺在蚊子的厌恶学习中发挥关键作用,缺乏多巴胺受体的转基因蚊子则失去了学习能力。
能吃草的鲨鱼
鲨鱼一般都是肉食性的,而科学家不久前报告称,窄头双髻鲨能有效地咬碎海草,表明素食是该物种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窄头双髻鲨是双髻鲨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只能长到大约90厘米长,分布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近海浅水区域。它们的消化道与其他鲨鱼类似,似乎应该是肉食性的,但胃内食物分析发现,一些个体的食物组成中有一半来自植物。以含90%海草的食物人工喂养几条窄头双髻鲨,3周实验时间内,它们的体重均有增长。研究人员还在窄头双髻鲨的肠道里发现了能分解植物材料的酶。而且,其血液中一种存在于海草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很高。
生物钟紊乱疑为阿尔茨海默病前兆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表现出丧失记忆症状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生物钟紊乱等前兆。这将有助于医生更早发现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淀粉样蛋白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此前研究认为,淀粉样蛋白水平会随昼夜起伏,睡眠时其水平会降低,如果睡眠被惊扰或缺乏足够的深度睡眠,淀粉样蛋白水平会上升。新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还未出现记忆丧失症状时,其生理节律行为表现得更加破碎化,大脑中出现淀粉样蛋白的可能性更大。究竟是生理节律紊乱让人们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还是阿尔茨海默病引发的大脑病变让生理节律紊乱,研究人员还无法给出答案,但至少生理节律紊乱可以作为提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记。生理节律紊乱并非指失眠,而是睡眠断断续续,夜里连续睡8个小时和白天零星地打8个小时盹是非常不同的。
快餐食品刺激炎癥反应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对快餐食品的反应与对细菌感染的反应非常相似,而且免疫系统一旦被不健康食品触发,影响将是长期的,即便转向健康饮食也可能无法彻底扭转这种长期损害。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西方饮食”一个月,所谓“西方饮食”,一般是指高饱和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几乎没有新鲜水果、蔬菜和纤维。结果发现,这种不健康的饮食导致小鼠血液中特定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加,特别是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这说明,这种饮食刺激了小鼠的急性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反应与糖尿病、心脏病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这不是第一项将不健康的快餐食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联系起来的研究,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只在动物身上进行验证,但这些结果潜在的长期影响值得重视。
神经反应或可揭示友情状态
一项研究发现,朋友们在观看视频时,彼此大脑的反应是相似的。人们社交关系越远,神经反应的相似性越低。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系或可用于预测在一个社交网络中,存在某段友谊的可能性。此前研究已经表明,年龄、性别、种族和其他人口学特征相似的人较容易成为朋友,但是除去这些外部特征,朋友是否在感知外界的方式方面也有相似点呢?美国研究人员对279名研究生组成的社交网络进行量化研究。他们让其中42名学生观看一系列主题和类型不一样的视频,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他们的脑活动。结果发现,比起关系较疏远的人,互为朋友的人在观看相同视频时,其参与解读知觉环境和情绪反应的脑区的活动更为相似。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可以使用两人脑活动的相似性来预测他们的友情状态和社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