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困难学生是在我国高校中普遍会存在的群体,收费制度改革之后,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不断在现有的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教育资助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经济困难;教育资助;制度创新
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指家庭收入无法支付其在校求学期间学习费用与生活费用的学生,也就是“贫困生”。贫困生又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划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为了不让经济问题成为学生继续求学的阻碍因素,我国政府与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资助活动,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的特点
(一)家庭的客观特点
1.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是因为家庭遭遇突然变故才陷入经济困境,比如父母下岗、家庭成员突然出现重大疾病等,他们在变故之前,家庭还能承担其求学的费用,而在遭遇变故后无力支付其沉重的学习、生活费用。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或者有兄弟姐妹同时在上大学,家庭负担重。
2.一般来说,经济困难学生都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巨大希望,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庭的命运,完成学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改变贫困的现状,为此他们倾其所有,供孩子读书,甚至去借錢,家里出现困难也选择不告诉孩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生心理上的特点
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除了学习压力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经济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经济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会造成多疑、自卑、焦虑、自尊心过强等问题,他们在学校积极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生,因为自卑拒绝与其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遇到问题也憋在心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创新
(一)授人以渔,提升学生就业率
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继续完成学业,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在进入社会后获得一份好工作,靠讀书改变命运。要想真正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从长远的角度看,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高校可以尝试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人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项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改变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还可以在听取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与企业开展合作,尝试岗位定向培养等方式,从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二)建立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但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学生对高校并不完全了解,学校对于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也不是完全清楚,当前在选择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教育资助的标准,除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表现、在校生活之外,就是参考生源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证明,尚未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认定制度。为了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帮助,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制度,需要高校、生源地政府、银行、学生加强协作,互相监督,使教育资助能够发放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三)集结众人的力量,建立高校互助基金
通过募捐的形式,收集来自往届校友、广大在校师生的爱心捐款,建立学校自己的互助基金,经济困难学生在成功申请到互助基金后,需要与基金签订相关合同,承诺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向互助基金捐赠适当的资金作为回馈,这种形式,实质是被资助学生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对资助金额的分批偿还。较之于其他的资助方式,它不是无偿资助,通过后续学生的资金偿还,能够有效确保互助基金资金的流动性与可持续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完善贷款信用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机制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形成,依然有一部分人群个人诚信意识不够,每年都会出现有高校学生恶意拖欠应还贷款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和相关部门。高校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相关立法部门也需要针对信用领域出现的法律空白,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对提前或者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宣传、奖励,严厉打击拒还或不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信用惩罚,比如限制贷款等。
教育资助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有需要的高校经济困难生能否得到有效的帮助,继续完成学业。只有在深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其实际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的教育资助制度,实现制度创新,让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绍玉,夏侯建兵.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
[2]邹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关键词:经济困难;教育资助;制度创新
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指家庭收入无法支付其在校求学期间学习费用与生活费用的学生,也就是“贫困生”。贫困生又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划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为了不让经济问题成为学生继续求学的阻碍因素,我国政府与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资助活动,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的特点
(一)家庭的客观特点
1.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是因为家庭遭遇突然变故才陷入经济困境,比如父母下岗、家庭成员突然出现重大疾病等,他们在变故之前,家庭还能承担其求学的费用,而在遭遇变故后无力支付其沉重的学习、生活费用。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或者有兄弟姐妹同时在上大学,家庭负担重。
2.一般来说,经济困难学生都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巨大希望,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庭的命运,完成学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改变贫困的现状,为此他们倾其所有,供孩子读书,甚至去借錢,家里出现困难也选择不告诉孩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生心理上的特点
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除了学习压力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经济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经济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会造成多疑、自卑、焦虑、自尊心过强等问题,他们在学校积极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生,因为自卑拒绝与其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遇到问题也憋在心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创新
(一)授人以渔,提升学生就业率
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继续完成学业,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在进入社会后获得一份好工作,靠讀书改变命运。要想真正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从长远的角度看,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高校可以尝试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人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项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改变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还可以在听取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与企业开展合作,尝试岗位定向培养等方式,从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二)建立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但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学生对高校并不完全了解,学校对于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也不是完全清楚,当前在选择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教育资助的标准,除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表现、在校生活之外,就是参考生源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证明,尚未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认定制度。为了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帮助,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制度,需要高校、生源地政府、银行、学生加强协作,互相监督,使教育资助能够发放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三)集结众人的力量,建立高校互助基金
通过募捐的形式,收集来自往届校友、广大在校师生的爱心捐款,建立学校自己的互助基金,经济困难学生在成功申请到互助基金后,需要与基金签订相关合同,承诺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向互助基金捐赠适当的资金作为回馈,这种形式,实质是被资助学生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对资助金额的分批偿还。较之于其他的资助方式,它不是无偿资助,通过后续学生的资金偿还,能够有效确保互助基金资金的流动性与可持续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完善贷款信用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机制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形成,依然有一部分人群个人诚信意识不够,每年都会出现有高校学生恶意拖欠应还贷款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和相关部门。高校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相关立法部门也需要针对信用领域出现的法律空白,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对提前或者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宣传、奖励,严厉打击拒还或不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信用惩罚,比如限制贷款等。
教育资助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有需要的高校经济困难生能否得到有效的帮助,继续完成学业。只有在深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其实际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的教育资助制度,实现制度创新,让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绍玉,夏侯建兵.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
[2]邹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