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智慧?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特级教师华林飞这样解释智慧:将“智”拆开,“知”即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下面的“日”即时时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慧”字,下面的“心”字,是指思考的地方,中间的“灵”字,是指思考周全,即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具有灵气,即思维的敏捷度和创造性。当时听到这样的解释,心里豁然开朗。
我于2005年调到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八中学,转眼间已经过了十一个年头,中间有过七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当初接手班主任就像是接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现在回过头看,却是这些年来最宝贵的经历,因为这些经历让我向智慧型教师靠拢增加了砝码。正如意大利爱国诗人克·罗塞蒂所说:“过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
2007年,我已经把接手的第一届学生带到了高三,虽说带了两年,但是经验仍然缺乏,管理班级总是粗线条,有了问题便大刀阔斧拿学生“开刀问斩”,多年后师生聚会,学生们总会重提我以前的语录:“你们扣班上的量化评估分,就是要我的命!”“你看我不生气的时候是个蛮好的人,我生起气来就不是个人!”“你们现在这不叫谈恋爱,简单点儿说就是思春!”……每次模仿这一环节总让我有些无地自容。总之,当时处理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事说事,没事就相安无事”。
一天课外活动,班上的一名篮球爱好者在打球时争抢得太激烈,结果被别人撞倒在地,把鼻梁骨撞断了,当时其他同学七手八脚地将人抬到医院。我听说后,想到人已经在医院里就应该没事了,正好到了周末放假,安心在家休息呢!正逛着街,接到家长电话了,非常不客气地说:“我的孩子受伤了在医院躺了几天,作为班主任,照面都没有打一个,你是怎么做老师的!限你在一个小时内出现在医院我孩子的病房里!”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当时我整个人懵了,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气愤,我一个教师凭什么受你一个家长的摆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孩子在学校受伤了,作为班主任没有任何表示,家长的心里肯定不好受!后来我主动和家长联系,现在确实不能赶过去,希望家长谅解。上班后,我立即组织了班干部和他们一起赶到医院探望,之后自己又单独去了几次,学生康复出院后,此事才得以完结。回想此事,为什么当时我的处境会如此被动?原来我平时对待学生只用了一种方法:“大棒”政策!管理学中一个永恒的原则:“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道理如出一辙,对待学生,我缺少了“萝卜”和“恩”,只剩下“大棒”和“威”了。我只想让他们听话,他们听话了就不会伤害我的利益,大家就相安无事。学生病了,受伤了,我的利益没有受影响,没事儿!只是他们在“大棒”下听话了,但是没有从心里服我,结果只会“大事小事不断”,班级管理永远“治标不治本”。那件事后,我处理学生的问题,不再拿自己的委屈和利益说事,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思考他们的想法和利益,与学生的对话不再针锋相对,处处不饶人,而是幽默圆滑。方式转变了,自己反而觉得他们更加可爱了,他们也愿意听我说话了,甚至愿意替我分担班级事务了,这才有毕业后经常喊我小聚的场面。
每每想起以前的学生,这件事最让我记忆犹新,它是我工作中思想转变的“分水岭”。许多事情就是一念之差,许多结果也只是一步之遥,作为教师我终于知道,对待学生,最智慧的做法原来是“关爱”。
哈佛大学塔尔教授说:“知识是信息,智慧是改变”;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智慧是个体面对现实情境解决问题,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机智和策略”。作为当下的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和环境已经和以前大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人能够光凭教材中理论、概念教导学生,学生问题千奇百怪,即使教师相信民主、尊重、个别差异等理论,依然手足无措。二是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应付教育工作中时刻会发生的繁杂问题,教师需要特殊的技巧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教育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教育创新的需要。我们面对的是“90后”,甚至“00后”的“新新人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变更,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两个改变:一是改变自身性情,学会宽容和忍耐,善待每一位学生,锻造富有人格魅力的情感智慧。二是改变互动方式,交往互动,互惠共生,形成师生交往的实践智慧。教师如果一贯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成分,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反而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关爱学生是第一步,关爱学生还要做到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就需要在工作中做“有心人”,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教师的职业生涯其实就是一个苏醒的过程,这个世界会层层叠叠地向我们展开,这一刻迷离的面目,下一刻就会清晰;这一刻不能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得到谅解;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实,下一刻就会容易理解。就这样,我们不断消除狭隘、偏激和片面,一点一点苏醒着,活到老,并一直醒悟到老。
我于2005年调到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八中学,转眼间已经过了十一个年头,中间有过七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当初接手班主任就像是接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现在回过头看,却是这些年来最宝贵的经历,因为这些经历让我向智慧型教师靠拢增加了砝码。正如意大利爱国诗人克·罗塞蒂所说:“过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
2007年,我已经把接手的第一届学生带到了高三,虽说带了两年,但是经验仍然缺乏,管理班级总是粗线条,有了问题便大刀阔斧拿学生“开刀问斩”,多年后师生聚会,学生们总会重提我以前的语录:“你们扣班上的量化评估分,就是要我的命!”“你看我不生气的时候是个蛮好的人,我生起气来就不是个人!”“你们现在这不叫谈恋爱,简单点儿说就是思春!”……每次模仿这一环节总让我有些无地自容。总之,当时处理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事说事,没事就相安无事”。
一天课外活动,班上的一名篮球爱好者在打球时争抢得太激烈,结果被别人撞倒在地,把鼻梁骨撞断了,当时其他同学七手八脚地将人抬到医院。我听说后,想到人已经在医院里就应该没事了,正好到了周末放假,安心在家休息呢!正逛着街,接到家长电话了,非常不客气地说:“我的孩子受伤了在医院躺了几天,作为班主任,照面都没有打一个,你是怎么做老师的!限你在一个小时内出现在医院我孩子的病房里!”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当时我整个人懵了,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气愤,我一个教师凭什么受你一个家长的摆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孩子在学校受伤了,作为班主任没有任何表示,家长的心里肯定不好受!后来我主动和家长联系,现在确实不能赶过去,希望家长谅解。上班后,我立即组织了班干部和他们一起赶到医院探望,之后自己又单独去了几次,学生康复出院后,此事才得以完结。回想此事,为什么当时我的处境会如此被动?原来我平时对待学生只用了一种方法:“大棒”政策!管理学中一个永恒的原则:“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道理如出一辙,对待学生,我缺少了“萝卜”和“恩”,只剩下“大棒”和“威”了。我只想让他们听话,他们听话了就不会伤害我的利益,大家就相安无事。学生病了,受伤了,我的利益没有受影响,没事儿!只是他们在“大棒”下听话了,但是没有从心里服我,结果只会“大事小事不断”,班级管理永远“治标不治本”。那件事后,我处理学生的问题,不再拿自己的委屈和利益说事,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思考他们的想法和利益,与学生的对话不再针锋相对,处处不饶人,而是幽默圆滑。方式转变了,自己反而觉得他们更加可爱了,他们也愿意听我说话了,甚至愿意替我分担班级事务了,这才有毕业后经常喊我小聚的场面。
每每想起以前的学生,这件事最让我记忆犹新,它是我工作中思想转变的“分水岭”。许多事情就是一念之差,许多结果也只是一步之遥,作为教师我终于知道,对待学生,最智慧的做法原来是“关爱”。
哈佛大学塔尔教授说:“知识是信息,智慧是改变”;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智慧是个体面对现实情境解决问题,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机智和策略”。作为当下的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和环境已经和以前大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人能够光凭教材中理论、概念教导学生,学生问题千奇百怪,即使教师相信民主、尊重、个别差异等理论,依然手足无措。二是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应付教育工作中时刻会发生的繁杂问题,教师需要特殊的技巧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教育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教育创新的需要。我们面对的是“90后”,甚至“00后”的“新新人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变更,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两个改变:一是改变自身性情,学会宽容和忍耐,善待每一位学生,锻造富有人格魅力的情感智慧。二是改变互动方式,交往互动,互惠共生,形成师生交往的实践智慧。教师如果一贯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成分,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反而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关爱学生是第一步,关爱学生还要做到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就需要在工作中做“有心人”,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教师的职业生涯其实就是一个苏醒的过程,这个世界会层层叠叠地向我们展开,这一刻迷离的面目,下一刻就会清晰;这一刻不能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得到谅解;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实,下一刻就会容易理解。就这样,我们不断消除狭隘、偏激和片面,一点一点苏醒着,活到老,并一直醒悟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