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我在广西柳州参保,但在广西钦州出差时生病了,如果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数据平台作为支撑,那么我在钦州看完病,就只能开具发票,然后回到柳州后再报销。”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简称广西社保)信息中心主任唐彪谈到建立大集中的社保信息系统的好处时举例说:“但现在的情况是,广西社保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全省大集中的社保系统,可以实现异地结算。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广西柳州参保的人员在钦州的医院看病时,也可以直接刷卡付费。”
大集中是必然选择
广西社保的信息化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当时的技术、人才、网络、IT设备等方面的局限性,广西社保的信息系统是以县级统筹地区为主,每个县都有一个数据中心。该中心只负责本县的社会保障工作,各统筹地区之间的数据互不关联。从社保信息系统承担的责任和具体功能来看,不能简单地依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建设。在当时的条件下,虽然各统筹地区IT系统的设备性能不高,业务管理规范性较差,但是基本可以满足参保者对劳动保障服务功能的需求。
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广大居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那种分散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保体系发展的需要。按照分散数据中心模式建设,不仅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而且不利于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2007年下半年,广西社保决定将分散建设的数据应用模式改成全省大集中的模式。
时至今日,广西社保的大集中系统已经初具规模,相关应用及数据都集中到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分散在全区内的众多社保经办机构采集的数据也都汇总到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的数据库中。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比如参保、登记、变更、征缴等,都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办理。其实,这种模式与人们熟知的银行的大集中模式十分相似。一些全国性的大型银行在北京建立一个大集中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储蓄网点办理业务,交易数据全部汇总到位于北京的大集中系统中。
广西社保信息化建设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在战略思维方面,广西不仅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终还要实现医疗、工伤、养老、失业、生育等保险信息系统的“五保合一”,即把五险涉及的数据和应用全部集中起来,目前系统中约有四五百万参保人员的数据;在IT基础架构方面,广西社保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区14个地市的集中式应用和管理系统,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将区内所有的保险经办点与相关服务机构相互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大集中和充分共享。广西社保大集中系统的设计存储容量为10TB,实际存储容量已超过了1TB。
万兆IP存储显身手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应用和数据集中以后,风险也随之而来。唐彪坦言:“实现数据大集中后,各种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还有数据安全。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我们对存储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社保系统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数据。社保系统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庞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的数据全部集中存储在一起,对于一个省级的社保系统来说,总存储量至少是TB级;保险数据与参保人本身紧密相关,几十年中产生的数据都要保留下来,很可能是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并且不能有任何丢失,对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参保人员分散而且流动性非常强,需要后台数据保持一致,可以方便共享。
在广西医保数据中心建设中,重点需要解决以往因系统分散而引发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虚拟化、WAN优化、网络智能等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数据中心管理的复杂度,并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实现医保业务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针对本项目的具体需求,H3C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应用层和管理层的IToIP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一个集高性能网络、集中存储、统一备份、安全防护、业务管理为一体的万兆IP基础架构,帮助广西医保数据中心实现了高效、融合、统一的目标,为广西全区医保业务搭建了高速、安全、稳定的硬件以及软件平台。尤其是通过万兆IP存储与CDP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全自治区医保数据的在线集中存储提供了保障。
此次广西医保数据中心项目采用了H3C提供的万兆IP存储设备IX3620、多业务万兆交换机S9505、IPS、防火墙等高端设备,以及EAD、iMC智能管理中心等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唐彪表示:“随着劳动和社保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与社保行业信息化的深入,将分散的社保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社保数据的‘大统一’已成为必然趋势。H3C提出的应用与平台的融合的数据中心设计理念与方案,以及高效稳定的设备性能,充分满足了本项目建设的目标要求,也为未来广西社保信息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西社保采用的是IP网络架构。如果选择FC SAN存储设备,必然要采购大量新的存储网络交换设备以及HBA卡,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而且FC SAN存储设备与IP网络的兼容性也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现在流行的基于iSCSI协议的IP SAN存储,广西社保原有的服务器、网络设备不用作任何改变,就可与IP SAN存储设备进行连接,既保護了原有投资,还能使存储系统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究竟要不要采用万兆存储,在什么地方采用万兆存储?衡量的惟一标准是业务情况和系统情况。唐彪说:“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应用十分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投入产出比。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高、新、快,而要一切以实用为准。”
在没有升级存储系统之前,广西社保一直使用的是光纤存储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交换库及一些应用系统,比如养老、单险种的业务等。唐彪表示,当广西社保完成全面的存储系统升级后,存储系统将以IP存储为核心,而原有的其他种类的存储将会用于一些非核心的应用系统。
业务不停顿
“我们对于存储系统的要求非常高,除了保证足够的存储空间和性能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数据备份的安全,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恢复数据和应用,保证业务的不停顿。”唐彪介绍说,“此外,我们还在考虑建设容灾系统,确保数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完整性。”
对于社保信息系统来说,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最重要的。以前,按行政区域建立数据中心,每个地方的数据中心只负责存储和管理本地的相关数据,却看不到其他地区数据中心的数据。现在,随着险种的增加和覆盖领域的扩大,以及管理需求不断提高,广西社保希望能监控到整个广西自治区社保系统的数据。这就必然要求建立一个大集中的系统,严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便于更高一层的管理部门据此做出一些宏观分析和决策,并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是分散的数据中心,在数据汇集的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打折扣。
从业务的角度分析,社保信息系统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更复杂,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因为银行每天还有上班和下班时间,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银行用户还能承受短暂的IT系统宕机。但是对于社保系统来说,必须保证应用系统7×24小时连续运行。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系统宕机或数据丢失,那么联网的医院、药房等将不能正常工作,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因此,社保行业的存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广西社保采用了H3C公司的CDP解决方案。广西社保是同行业中最早使用CDP的。CDP技术将过去“一次数据镜像或备份、单一数据副本”的传统数据保护技术,推进到着眼于快速恢复、最少数据丢失的数据保护的新阶段,最大优势在于保存了历史时间的不同数据副本,可以在最快几分钟到几秒钟的时间内,进行任意时间点上的数据恢复。当数据的丢失以分钟或更小单位计算时,部署CDP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广西社保这样对业务系统连续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CDP技术能大幅度减少从灾难发生到数据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切实保障业务系统连续运行。
完善应用与功能
通过采用H3C提供的IToIP解决方案,广西全区社保业务搭建起了一套高速、稳定、安全的应用平台,向“五保合一”的目标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为全区各地市社保数据中心建设建立了规范,也标志着H3C创新性的高端万兆存储和CDP解决方案又一次在社保行业实现了突破。
“下一步,我们会在不改变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将对社保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和拓展。”唐彪介绍说,“对于社保信息系统来说,如果想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扩展服务内容,大集中是必然的选择。已经十分成熟的银行信息化建设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我们只需拥有一张信用卡,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自由使用。如果银行不采用大集中建设的模式,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广西社保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是借鉴了银行业信息化的宝贵经验。建立一个统一的、可靠的、灵活的基础架构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分阶段实施数据大集中的过程中,广西社保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集中的体系不够健全。以存储系统为例,以前那种以县为单位的分散建设模式,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广西社保体系覆盖14个地市,如果每个地市都自己建立一个数据中心,那么整体建设投资就是建立一个集中式数据中心的14倍。此外,如果是14个独立的数据中心,那么利用网络将这些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就必须再建一个具有汇总功能的数据平台,从而增加了系统建设的复杂度。这样不仅是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不便于进行数据的统一调配与管理。
今后,廣西社保所有系统的建设都将遵循“金保工程”的要求,以系统大集中为核心目标展开。只有在确保完成系统大集中的前提下,广西社保的相关应用才能依托此统一平台得到进一步拓展,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稳定、可靠的服务。
链接
Neocean IX3620是H3C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万兆智能IP存储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端到端万兆体系架构,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还提供了高达250TB的强大扩展能力以及丰富的软件功能。Neocean IX3620面向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扩展能力的用户,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管理服务。万兆存储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存储系统每端口的I/O带宽,并且具备向40Gb甚至100Gb的扩展潜力,是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发展中对存储系统数据处理能力的持续提升需求的理想技术。
大集中是必然选择
广西社保的信息化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当时的技术、人才、网络、IT设备等方面的局限性,广西社保的信息系统是以县级统筹地区为主,每个县都有一个数据中心。该中心只负责本县的社会保障工作,各统筹地区之间的数据互不关联。从社保信息系统承担的责任和具体功能来看,不能简单地依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建设。在当时的条件下,虽然各统筹地区IT系统的设备性能不高,业务管理规范性较差,但是基本可以满足参保者对劳动保障服务功能的需求。
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广大居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那种分散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保体系发展的需要。按照分散数据中心模式建设,不仅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而且不利于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2007年下半年,广西社保决定将分散建设的数据应用模式改成全省大集中的模式。
时至今日,广西社保的大集中系统已经初具规模,相关应用及数据都集中到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分散在全区内的众多社保经办机构采集的数据也都汇总到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的数据库中。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比如参保、登记、变更、征缴等,都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办理。其实,这种模式与人们熟知的银行的大集中模式十分相似。一些全国性的大型银行在北京建立一个大集中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储蓄网点办理业务,交易数据全部汇总到位于北京的大集中系统中。
广西社保信息化建设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在战略思维方面,广西不仅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终还要实现医疗、工伤、养老、失业、生育等保险信息系统的“五保合一”,即把五险涉及的数据和应用全部集中起来,目前系统中约有四五百万参保人员的数据;在IT基础架构方面,广西社保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区14个地市的集中式应用和管理系统,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将区内所有的保险经办点与相关服务机构相互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大集中和充分共享。广西社保大集中系统的设计存储容量为10TB,实际存储容量已超过了1TB。
万兆IP存储显身手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应用和数据集中以后,风险也随之而来。唐彪坦言:“实现数据大集中后,各种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还有数据安全。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我们对存储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社保系统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数据。社保系统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庞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的数据全部集中存储在一起,对于一个省级的社保系统来说,总存储量至少是TB级;保险数据与参保人本身紧密相关,几十年中产生的数据都要保留下来,很可能是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并且不能有任何丢失,对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参保人员分散而且流动性非常强,需要后台数据保持一致,可以方便共享。
在广西医保数据中心建设中,重点需要解决以往因系统分散而引发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虚拟化、WAN优化、网络智能等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数据中心管理的复杂度,并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实现医保业务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针对本项目的具体需求,H3C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应用层和管理层的IToIP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一个集高性能网络、集中存储、统一备份、安全防护、业务管理为一体的万兆IP基础架构,帮助广西医保数据中心实现了高效、融合、统一的目标,为广西全区医保业务搭建了高速、安全、稳定的硬件以及软件平台。尤其是通过万兆IP存储与CDP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全自治区医保数据的在线集中存储提供了保障。
此次广西医保数据中心项目采用了H3C提供的万兆IP存储设备IX3620、多业务万兆交换机S9505、IPS、防火墙等高端设备,以及EAD、iMC智能管理中心等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唐彪表示:“随着劳动和社保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与社保行业信息化的深入,将分散的社保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社保数据的‘大统一’已成为必然趋势。H3C提出的应用与平台的融合的数据中心设计理念与方案,以及高效稳定的设备性能,充分满足了本项目建设的目标要求,也为未来广西社保信息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西社保采用的是IP网络架构。如果选择FC SAN存储设备,必然要采购大量新的存储网络交换设备以及HBA卡,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而且FC SAN存储设备与IP网络的兼容性也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现在流行的基于iSCSI协议的IP SAN存储,广西社保原有的服务器、网络设备不用作任何改变,就可与IP SAN存储设备进行连接,既保護了原有投资,还能使存储系统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究竟要不要采用万兆存储,在什么地方采用万兆存储?衡量的惟一标准是业务情况和系统情况。唐彪说:“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应用十分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投入产出比。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高、新、快,而要一切以实用为准。”
在没有升级存储系统之前,广西社保一直使用的是光纤存储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交换库及一些应用系统,比如养老、单险种的业务等。唐彪表示,当广西社保完成全面的存储系统升级后,存储系统将以IP存储为核心,而原有的其他种类的存储将会用于一些非核心的应用系统。
业务不停顿
“我们对于存储系统的要求非常高,除了保证足够的存储空间和性能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数据备份的安全,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恢复数据和应用,保证业务的不停顿。”唐彪介绍说,“此外,我们还在考虑建设容灾系统,确保数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完整性。”
对于社保信息系统来说,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最重要的。以前,按行政区域建立数据中心,每个地方的数据中心只负责存储和管理本地的相关数据,却看不到其他地区数据中心的数据。现在,随着险种的增加和覆盖领域的扩大,以及管理需求不断提高,广西社保希望能监控到整个广西自治区社保系统的数据。这就必然要求建立一个大集中的系统,严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便于更高一层的管理部门据此做出一些宏观分析和决策,并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是分散的数据中心,在数据汇集的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打折扣。
从业务的角度分析,社保信息系统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更复杂,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因为银行每天还有上班和下班时间,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银行用户还能承受短暂的IT系统宕机。但是对于社保系统来说,必须保证应用系统7×24小时连续运行。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系统宕机或数据丢失,那么联网的医院、药房等将不能正常工作,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因此,社保行业的存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广西社保采用了H3C公司的CDP解决方案。广西社保是同行业中最早使用CDP的。CDP技术将过去“一次数据镜像或备份、单一数据副本”的传统数据保护技术,推进到着眼于快速恢复、最少数据丢失的数据保护的新阶段,最大优势在于保存了历史时间的不同数据副本,可以在最快几分钟到几秒钟的时间内,进行任意时间点上的数据恢复。当数据的丢失以分钟或更小单位计算时,部署CDP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广西社保这样对业务系统连续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CDP技术能大幅度减少从灾难发生到数据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切实保障业务系统连续运行。
完善应用与功能
通过采用H3C提供的IToIP解决方案,广西全区社保业务搭建起了一套高速、稳定、安全的应用平台,向“五保合一”的目标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为全区各地市社保数据中心建设建立了规范,也标志着H3C创新性的高端万兆存储和CDP解决方案又一次在社保行业实现了突破。
“下一步,我们会在不改变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将对社保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和拓展。”唐彪介绍说,“对于社保信息系统来说,如果想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扩展服务内容,大集中是必然的选择。已经十分成熟的银行信息化建设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我们只需拥有一张信用卡,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自由使用。如果银行不采用大集中建设的模式,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广西社保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是借鉴了银行业信息化的宝贵经验。建立一个统一的、可靠的、灵活的基础架构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分阶段实施数据大集中的过程中,广西社保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集中的体系不够健全。以存储系统为例,以前那种以县为单位的分散建设模式,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广西社保体系覆盖14个地市,如果每个地市都自己建立一个数据中心,那么整体建设投资就是建立一个集中式数据中心的14倍。此外,如果是14个独立的数据中心,那么利用网络将这些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就必须再建一个具有汇总功能的数据平台,从而增加了系统建设的复杂度。这样不仅是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不便于进行数据的统一调配与管理。
今后,廣西社保所有系统的建设都将遵循“金保工程”的要求,以系统大集中为核心目标展开。只有在确保完成系统大集中的前提下,广西社保的相关应用才能依托此统一平台得到进一步拓展,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稳定、可靠的服务。
链接
Neocean IX3620是H3C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万兆智能IP存储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端到端万兆体系架构,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还提供了高达250TB的强大扩展能力以及丰富的软件功能。Neocean IX3620面向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扩展能力的用户,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管理服务。万兆存储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存储系统每端口的I/O带宽,并且具备向40Gb甚至100Gb的扩展潜力,是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发展中对存储系统数据处理能力的持续提升需求的理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