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红艳将一头中长发随意绑在脑后,清爽利落。长年与农业打交道,使得她皮肤黑黑的,面庞略显清瘦。操着一口纯正的河南话,她笑着跟记者打趣儿:“没看电视上那些宣传农业的吗?我应该再带个草帽!”
党红艳身上有着基层创业者的醒目标签:踏实诚恳,努力勤奋,乐观向上。作为平顶山市公开选拔的第二批大学生村干部,她任职鲁山县董周乡孔庄村支部副书记后,看到贫穷落后的村情村貌,心里沉甸甸的,立志要改变现状。
她立足村情,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创立鲁山县金冠农业苗木花卉有限公司,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富民新路。
喜欢城市繁华,更爱泥土清香
1998年,22岁的党红艳从河南省政法学院毕业,顺利地回到家乡平顶山鲁山县司法局工作。
如果人生按着这个轨迹前行,小城姑娘党红艳通常会有以下两种出路:端着令人艳羡的“铁饭碗”,慢慢加薪升官,或者考虑到她是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加之敢想肯干的性格,那还可能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女律师。
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在党红艳看来,似乎都不满意。2005年,当她得知平顶山市公开招考大学生村干部,她便马上报考,决定“试试看”。后来,由于成绩突出,她被顺利录取,任职鲁山县董周乡孔庄村支部副书记。
大学生放弃令人艳羡的稳定工作,跑到村里当上了“村官”,这在当时招致了家人和朋友的不解:“别的大学生都想方设法留在城市,你怎么还往农村跑呢?”
“我当然知道城市好,环境好,资源多,生活质量高。”党红艳一一细数着,但她却觉得自己虽然喜欢城市的繁华,但更爱泥土的清香。“农村不但空气质量好,民风淳朴,更重要的是,农村是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董周乡为山区乡,孔庄村属于其管辖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平原村之一。“1500多口人,386户,800多亩地,很穷,村里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党红艳向记者介绍。“其实地多了也好说,但一家就是两亩多地,种粮食也是只够自己吃,经济收入太少,现在还有村民住土坯房。”
看到了贫穷落后的村情村貌,党红艳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认为,只是服务群众还远远不够,关键要立足村情,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虽然搞农业是外行,但党红艳勤于钻研业务,调查市场。她发现孔庄村距县城比较近、交通方便、北干渠穿村而过,加之目前社会大力提倡绿化、美化,村里已经有少部分村民种植苗木花卉,然而品种单一、规模不大、销路不广。因此,她决定引导群众大规模发展苗木花卉种植,向规模要效益,定要让黄土变成金。
点“木”成金
创业需要土地和资金。为了能争取拿到涉及49户180人的50亩土地使用权,党红艳不分白天晚上,找村组干部谈,找群众代表谈。刚开始,有些群众对政策、对土地流转不十分理解,思想不解放,不想出租,她就和村组干部多次给这些群众讲政策、讲意义、讲发展前景。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群众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她也终于拿到了土地使用权。
紧接着,党红艳拿出自己的积蓄2万元,走亲访友,四处筹集创业资金。亲朋好友很表示怀疑:“一个小姑娘,借那么多的钱,就算投资了,赔了怎么办?”
借不到钱,她急得直掉眼泪,又一次次登门拜访,亲朋好友见她主意坚定,也被她的拼搏精神感动。最终,党红艳拿着20万资金注册创办了鲁山县金冠农业苗圃花卉有限公司。
第一年,从没干过农活的党红艳尝到了创业的艰辛。为了掌握栽植技术,她花了上千元,买来苗木种植和花卉种植的书籍充电学习,还到其他苗木园进行实地参观。在圈围场地时,粗糙的水泥柱和坚硬的铁丝不时地划破她的双手,磨起了泡。
“每年3月份到9月底的时候,都是最忙的时候。农活干不完,我就请群众过来帮忙,按天结工资,群众都很高兴。”她笑着说。
2009年春,党红艳种植了5000棵冬青树,由于当时没有打井,要从200米外的地方引水浇树,水管够不到的地方就用水桶提水浇树,5000棵树浇下来,累得腰酸腿疼,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直想哭,母亲心疼地劝:“咱不缺这个钱,别干了,看你瘦成啥样了。”但她执着地摇摇头。
辛苦的劳作换来了成果。次年,党红艳所种植的5000棵冬青,每棵净赚15元。 而她之后引进的雪松,玉兰等苗木也收益颇丰。
然而,由于技术欠缺,2010年春夏之交引种的700棵红叶李所剩无几,直接损失将近3万元,这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她,无异于当头一棒。“看着树苗都死了,当时心里可不得劲,连着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党红艳说。
经过仔细反思,党红艳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好苗木的习性和种养技术,才导致树苗死亡。痛定思痛,她买了一批种养书籍,又装了电脑,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甚至还带着孩子坐车去河南农业大学求学一周,并邀请教授传授技术、解决疑难。
经过三年多的苦心经营,公司发展壮大,渐入佳境。2011年、2012年,公司被定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优质林木种苗基地”,与林业部门签订了80万株的育苗合同。之后党红艳更加干劲十足。田间地头,经常能够看到她边和群众闲话着家常,边整地、播种、浇水、除草的身影。经过努力苦干,种子发芽了,树苗长势良好,她却累得更加黑瘦,夏天日头毒,脸和手都被晒得起癣。有时正干着农活,就赶上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老乡们都把她当成了“家里人”。干活的时候每当到了饭点,就有人喊:“红艳走,上俺家吃饭去!”有时在地里忙着干活,顾不上吃饭,群众就把饭、水送到地里让她赶紧用。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党红艳更加坚定了创业富民的决心。
“让农村过上城市的生活”
虽然是“村官”,又是公司掌舵人,但党红艳只要下乡,就和群众不分彼此。脱掉高跟鞋,穿着朴实,笑容亲切。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就是个种地的!”
她说,赚了多少钱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带动村民致富。
党红艳像一只连轴转的陀螺,朝着自己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在各级组织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她先后得到了团省委、县人社局的无息扶持资金10万元,她又协调农村信用社贷款30万元。现在,她的公司注册资金已达到100万元。
“目前我们安排了村上26名劳动力就业,让他们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实现了群众不出家门,照样也能挣钱。并以公司基地为依托,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创业模式,带动群众种植苗木60亩。”
为做到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党红艳还多次远赴浙江,杭州等地考察推销,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全村苗木销售找到了更宽的出路,为村里种植群众增加了200万元的收入,获得了可观的效益,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党红艳说,公司将马上获得绿化资质证,那时,她便能领着群众接绿化项目工程。她兴奋地告诉群众:“咱们都提着劲儿干,到时候咱们承接工程了,你们都不是按天结工资了,就是按月了!”
付出辛勤与汗水,收获成功与喜悦。近年来,“平顶山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都与她划上了等号。今年5月,在由省委组织部、团省委举办的“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青春励志会”上,党红艳作为全省女大学生村干部的唯一代表,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党红艳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用新思想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致富,是我的责任。党和群众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其实我只是干了点自己应该干的事,我要回报群众,让更多的人致富。”
党红艳身上有着基层创业者的醒目标签:踏实诚恳,努力勤奋,乐观向上。作为平顶山市公开选拔的第二批大学生村干部,她任职鲁山县董周乡孔庄村支部副书记后,看到贫穷落后的村情村貌,心里沉甸甸的,立志要改变现状。
她立足村情,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创立鲁山县金冠农业苗木花卉有限公司,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富民新路。
喜欢城市繁华,更爱泥土清香
1998年,22岁的党红艳从河南省政法学院毕业,顺利地回到家乡平顶山鲁山县司法局工作。
如果人生按着这个轨迹前行,小城姑娘党红艳通常会有以下两种出路:端着令人艳羡的“铁饭碗”,慢慢加薪升官,或者考虑到她是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加之敢想肯干的性格,那还可能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女律师。
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在党红艳看来,似乎都不满意。2005年,当她得知平顶山市公开招考大学生村干部,她便马上报考,决定“试试看”。后来,由于成绩突出,她被顺利录取,任职鲁山县董周乡孔庄村支部副书记。
大学生放弃令人艳羡的稳定工作,跑到村里当上了“村官”,这在当时招致了家人和朋友的不解:“别的大学生都想方设法留在城市,你怎么还往农村跑呢?”
“我当然知道城市好,环境好,资源多,生活质量高。”党红艳一一细数着,但她却觉得自己虽然喜欢城市的繁华,但更爱泥土的清香。“农村不但空气质量好,民风淳朴,更重要的是,农村是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董周乡为山区乡,孔庄村属于其管辖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平原村之一。“1500多口人,386户,800多亩地,很穷,村里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党红艳向记者介绍。“其实地多了也好说,但一家就是两亩多地,种粮食也是只够自己吃,经济收入太少,现在还有村民住土坯房。”
看到了贫穷落后的村情村貌,党红艳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认为,只是服务群众还远远不够,关键要立足村情,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虽然搞农业是外行,但党红艳勤于钻研业务,调查市场。她发现孔庄村距县城比较近、交通方便、北干渠穿村而过,加之目前社会大力提倡绿化、美化,村里已经有少部分村民种植苗木花卉,然而品种单一、规模不大、销路不广。因此,她决定引导群众大规模发展苗木花卉种植,向规模要效益,定要让黄土变成金。
点“木”成金
创业需要土地和资金。为了能争取拿到涉及49户180人的50亩土地使用权,党红艳不分白天晚上,找村组干部谈,找群众代表谈。刚开始,有些群众对政策、对土地流转不十分理解,思想不解放,不想出租,她就和村组干部多次给这些群众讲政策、讲意义、讲发展前景。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群众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她也终于拿到了土地使用权。
紧接着,党红艳拿出自己的积蓄2万元,走亲访友,四处筹集创业资金。亲朋好友很表示怀疑:“一个小姑娘,借那么多的钱,就算投资了,赔了怎么办?”
借不到钱,她急得直掉眼泪,又一次次登门拜访,亲朋好友见她主意坚定,也被她的拼搏精神感动。最终,党红艳拿着20万资金注册创办了鲁山县金冠农业苗圃花卉有限公司。
第一年,从没干过农活的党红艳尝到了创业的艰辛。为了掌握栽植技术,她花了上千元,买来苗木种植和花卉种植的书籍充电学习,还到其他苗木园进行实地参观。在圈围场地时,粗糙的水泥柱和坚硬的铁丝不时地划破她的双手,磨起了泡。
“每年3月份到9月底的时候,都是最忙的时候。农活干不完,我就请群众过来帮忙,按天结工资,群众都很高兴。”她笑着说。
2009年春,党红艳种植了5000棵冬青树,由于当时没有打井,要从200米外的地方引水浇树,水管够不到的地方就用水桶提水浇树,5000棵树浇下来,累得腰酸腿疼,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直想哭,母亲心疼地劝:“咱不缺这个钱,别干了,看你瘦成啥样了。”但她执着地摇摇头。
辛苦的劳作换来了成果。次年,党红艳所种植的5000棵冬青,每棵净赚15元。 而她之后引进的雪松,玉兰等苗木也收益颇丰。
然而,由于技术欠缺,2010年春夏之交引种的700棵红叶李所剩无几,直接损失将近3万元,这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她,无异于当头一棒。“看着树苗都死了,当时心里可不得劲,连着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党红艳说。
经过仔细反思,党红艳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好苗木的习性和种养技术,才导致树苗死亡。痛定思痛,她买了一批种养书籍,又装了电脑,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甚至还带着孩子坐车去河南农业大学求学一周,并邀请教授传授技术、解决疑难。
经过三年多的苦心经营,公司发展壮大,渐入佳境。2011年、2012年,公司被定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优质林木种苗基地”,与林业部门签订了80万株的育苗合同。之后党红艳更加干劲十足。田间地头,经常能够看到她边和群众闲话着家常,边整地、播种、浇水、除草的身影。经过努力苦干,种子发芽了,树苗长势良好,她却累得更加黑瘦,夏天日头毒,脸和手都被晒得起癣。有时正干着农活,就赶上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老乡们都把她当成了“家里人”。干活的时候每当到了饭点,就有人喊:“红艳走,上俺家吃饭去!”有时在地里忙着干活,顾不上吃饭,群众就把饭、水送到地里让她赶紧用。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党红艳更加坚定了创业富民的决心。
“让农村过上城市的生活”
虽然是“村官”,又是公司掌舵人,但党红艳只要下乡,就和群众不分彼此。脱掉高跟鞋,穿着朴实,笑容亲切。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就是个种地的!”
她说,赚了多少钱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带动村民致富。
党红艳像一只连轴转的陀螺,朝着自己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在各级组织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她先后得到了团省委、县人社局的无息扶持资金10万元,她又协调农村信用社贷款30万元。现在,她的公司注册资金已达到100万元。
“目前我们安排了村上26名劳动力就业,让他们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实现了群众不出家门,照样也能挣钱。并以公司基地为依托,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创业模式,带动群众种植苗木60亩。”
为做到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党红艳还多次远赴浙江,杭州等地考察推销,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全村苗木销售找到了更宽的出路,为村里种植群众增加了200万元的收入,获得了可观的效益,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党红艳说,公司将马上获得绿化资质证,那时,她便能领着群众接绿化项目工程。她兴奋地告诉群众:“咱们都提着劲儿干,到时候咱们承接工程了,你们都不是按天结工资了,就是按月了!”
付出辛勤与汗水,收获成功与喜悦。近年来,“平顶山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都与她划上了等号。今年5月,在由省委组织部、团省委举办的“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青春励志会”上,党红艳作为全省女大学生村干部的唯一代表,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党红艳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用新思想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致富,是我的责任。党和群众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其实我只是干了点自己应该干的事,我要回报群众,让更多的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