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线粒体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不同浓度PBDE-47处理高分化的PC12细胞24 h,实验分为对照组、1、10、20 μmol/L PBDE-47处理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和数量变化;线粒体膜心磷脂特异性染料壬基吖啶橙(NAO)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质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和分裂蛋白1(Fis1)的表达水平。为了进一步探究线粒体融合分裂改变在PBDE-47致PC12细胞线粒体质量变化中的作用,采用线粒体融合促进剂M1进行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5 μmol/L M1处理组、20 μmol/L PBDE-47处理组和5 μmol/L M1+20 μmol/L PBDE-47联合处理组,并检测NAO荧光强度和Mfn1及Fis1的表达水平。
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对照组PC12细胞线粒体数量丰富,膜结构正常,随着PBDE-47染毒剂量的提高,线粒体数量减少,其中10 μmol/L和20 μmol/L PBDE-47处理组可见线粒体嵴消失、线粒体肿胀甚至线粒体空泡化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 μmol/L和20 μmol/L PBDE-47处理组PC12细胞NAO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 μmol/L和20 μmol/L PBDE-47处理组Mfn1和Fi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 μmol/L PBDE-47处理组比较,5 μmol/L M1+20 μmol/L PBDE-47联合处理组中PC12细胞的Mfn1和Fis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AO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BDE-47可通过抑制PC12细胞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过程损伤线粒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