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辨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理性思考和学习创新的能力。议论文写作作为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写作教学乃至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水平,而议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离不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加强对现行教材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322
在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是教学难度相对较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对薄弱的环节。议论文写作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立意鲜明、思维清晰、表述准确、论据充分且有说服力,这就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汉代《礼记》中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强调了思考与辨析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思辨是思考、分析、推理、论证、辨别等思维活动的代名词。现在的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自然和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凸现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高高中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质量。
一、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教学现状
(一)应试思想根深蒂固
虽然我国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指导方向,但是高考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应试教育的倾向在高中教学中始终存在。在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是难度相对较高、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要求较高的部分。高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此涉猎不多,了解和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部分语文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成绩上,在教学中从文章立意、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对议论文写作进行技巧上的解读,促进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速成”。这种做法有助于高中生快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技巧,但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缺乏思辨、丧失灵性。
(二)学生思辨训练不足
在传统的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的教师将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引领学生审题、立意、构思,然后形成作文的基本结构,之后再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教师则将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写作后的点评阶段,除了审题、结构外,也对学生作文的用词、用句等进行细节评价。然而,很少有语文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思辨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导致学生盲目地按照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文字堆砌。由于缺乏思辨训练,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会对作文题目和写作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只会模仿课文或范文,却未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批判性采纳,导致其作文质量较差。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议论文写作兴趣
議论文写作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意见,阐述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并给予一定的建议性指导及积极的评价,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笔者结合本地区议论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是侧重于应试的功利性考虑,使得教学内容往往容易程序化和机械化,教学氛围陷入沉闷的状态,学生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表达,更多时候是老师进行滔滔不绝的讲授,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进行聆听或记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实现。为此,笔者建议在议论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自由愉悦的授课氛围,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去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表达他们对于某个主题的思考和建议,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指导和肯定性的建议,激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三、立足生活,结合教材,丰富思辨性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文的写作同样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素材基础上,即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相关的思辨性素材,才有可能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相关的素材进行对观点的论证。在思辨性写作素材的积累上,笔者建议:第一,结合现实生活,应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现实社会和社会热点,结合相关的评论进行思考分析,并尝试着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辩论,深化对于问题或现象的认知,进行相关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注重阅读。如必修三中的《过秦论》《师说》,必修四中的《拿来主义》,必修五中的《陈情表》等都是一些思辨性色彩非常强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既积累了一定的思辨性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也有助于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合理的论证和科学的逻辑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动性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主动去思考问题的核心所在。高中语文作文的训练中,不少教师依旧延续传统的、枯燥的单向课堂教学,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且缺少一个可以进行思辨探索与讨论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思辨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探索思考,敢于批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头脑风暴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在交流发言中会提高对问题的继续探索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主动思考分析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尤为重要。议论文的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重要的载体和渠道。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乃至语文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源于内“思”,溢于外“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9(9):168.
[2]张祖联.培养理性思维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00-101.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322
在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是教学难度相对较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对薄弱的环节。议论文写作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立意鲜明、思维清晰、表述准确、论据充分且有说服力,这就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汉代《礼记》中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强调了思考与辨析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思辨是思考、分析、推理、论证、辨别等思维活动的代名词。现在的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自然和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凸现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高高中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质量。
一、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教学现状
(一)应试思想根深蒂固
虽然我国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指导方向,但是高考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应试教育的倾向在高中教学中始终存在。在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是难度相对较高、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要求较高的部分。高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此涉猎不多,了解和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部分语文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成绩上,在教学中从文章立意、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对议论文写作进行技巧上的解读,促进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速成”。这种做法有助于高中生快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技巧,但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缺乏思辨、丧失灵性。
(二)学生思辨训练不足
在传统的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的教师将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引领学生审题、立意、构思,然后形成作文的基本结构,之后再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教师则将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写作后的点评阶段,除了审题、结构外,也对学生作文的用词、用句等进行细节评价。然而,很少有语文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思辨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导致学生盲目地按照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文字堆砌。由于缺乏思辨训练,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会对作文题目和写作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只会模仿课文或范文,却未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批判性采纳,导致其作文质量较差。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议论文写作兴趣
議论文写作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意见,阐述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并给予一定的建议性指导及积极的评价,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但笔者结合本地区议论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是侧重于应试的功利性考虑,使得教学内容往往容易程序化和机械化,教学氛围陷入沉闷的状态,学生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表达,更多时候是老师进行滔滔不绝的讲授,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进行聆听或记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实现。为此,笔者建议在议论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自由愉悦的授课氛围,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去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表达他们对于某个主题的思考和建议,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指导和肯定性的建议,激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三、立足生活,结合教材,丰富思辨性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文的写作同样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素材基础上,即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相关的思辨性素材,才有可能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相关的素材进行对观点的论证。在思辨性写作素材的积累上,笔者建议:第一,结合现实生活,应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现实社会和社会热点,结合相关的评论进行思考分析,并尝试着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辩论,深化对于问题或现象的认知,进行相关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注重阅读。如必修三中的《过秦论》《师说》,必修四中的《拿来主义》,必修五中的《陈情表》等都是一些思辨性色彩非常强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既积累了一定的思辨性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也有助于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合理的论证和科学的逻辑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动性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主动去思考问题的核心所在。高中语文作文的训练中,不少教师依旧延续传统的、枯燥的单向课堂教学,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且缺少一个可以进行思辨探索与讨论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思辨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探索思考,敢于批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头脑风暴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在交流发言中会提高对问题的继续探索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主动思考分析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尤为重要。议论文的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重要的载体和渠道。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乃至语文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源于内“思”,溢于外“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9(9):168.
[2]张祖联.培养理性思维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