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问题的讨论,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但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考察却是远远不够的。张曙光同志编著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效果》一书,正是通过这种分析和考察,在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上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
在经济结构这个概念上,马克思的有关论著中有过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一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在国内的许多学术论文中也有不同的解释,相当一部分意见认为经济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在内。本书则认为:所谓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这种经济结构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其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包含了劳动的交换关系,即包含了部分生产关系的内容。书中又指出,“这里所讲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特殊社会形态下的特殊的生产关系,而是几个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一般关系”。这样划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不同的概念,提醒人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既要从二者的相互联系中进行探讨,又要分别找出各自的特殊规律,以实现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合理化。
在经济效果(益)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六十年代很多同志认为,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又认为是属于生产力问题。本书认为,经济效果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说明了各个生产要素互相结合,共同作用的有效程度;另方面,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关系的合理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提高经济效果的可靠保证。
在对经济结构与经济效果概念作了阐述之后,作者又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基础结构问题上,本书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基础结构是指生产的基础结构,即“直接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进行的那样一些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信息、物资的储备与供应、城市公用设施。”这些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先行和保证作用,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些部门,一般需要投资多,建设周期长,一旦发生问题,短期内很难补救,需要先行一步。
对重工业的服务对象问题,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往往把农业、轻工业同重工业的关系等同于生活資料和生产资料两大部类的关系,忽视或否定了重工业部门也要生产消费品。三中全会以来,强调重工业要转变服务方向,要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服务,转产日用消费品,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作者指出,这种转产“应当建立在对消费需求的科学预测和有效指导上,而且还需要研究转产的合理限度和相应条件等问题”,防止盲目转产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同时,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重工业的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重工业部门的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要求”。
以往,一提起地区优势,人们把地区的自然和资源条件看作地区优势的决定因素,以为本地经济要大发展,就是要发挥地区优势,所以本地区有什么原料就搞什么加工。作者认为地区优势有“四性”:一是全局性,二是综合性。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确认该地区具有某种经济优势,必须对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和综合的优劣分析对比论证,确定和发挥地区的优势。三是相对性。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法是比较成本和比较效益,即成本的高低和宏观经济效果的大小,这是认识和发挥地区优势的关键。四是可变性。地区优势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发挥地区优势必须具有发展的观点和长远的观点。
我国是一个有丰富资源的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因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问题是: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增长,实现有计划增长;另一方面是发挥人力优势,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资源弥补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缺陷。“这是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成功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和提高社会生产效果的关键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敢于探索,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但此书也有它的不足,如实现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论述得比较原则、简略;对于经济体制的研究认为以微观分析为前提,这种理论是片面的。但这些不足仍不会失去它的特有光彩。
(《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张曙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0.46元)
在经济结构这个概念上,马克思的有关论著中有过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一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在国内的许多学术论文中也有不同的解释,相当一部分意见认为经济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在内。本书则认为:所谓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这种经济结构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其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包含了劳动的交换关系,即包含了部分生产关系的内容。书中又指出,“这里所讲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特殊社会形态下的特殊的生产关系,而是几个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一般关系”。这样划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不同的概念,提醒人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既要从二者的相互联系中进行探讨,又要分别找出各自的特殊规律,以实现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合理化。
在经济效果(益)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六十年代很多同志认为,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又认为是属于生产力问题。本书认为,经济效果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说明了各个生产要素互相结合,共同作用的有效程度;另方面,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关系的合理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提高经济效果的可靠保证。
在对经济结构与经济效果概念作了阐述之后,作者又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基础结构问题上,本书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基础结构是指生产的基础结构,即“直接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进行的那样一些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信息、物资的储备与供应、城市公用设施。”这些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先行和保证作用,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些部门,一般需要投资多,建设周期长,一旦发生问题,短期内很难补救,需要先行一步。
对重工业的服务对象问题,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往往把农业、轻工业同重工业的关系等同于生活資料和生产资料两大部类的关系,忽视或否定了重工业部门也要生产消费品。三中全会以来,强调重工业要转变服务方向,要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服务,转产日用消费品,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作者指出,这种转产“应当建立在对消费需求的科学预测和有效指导上,而且还需要研究转产的合理限度和相应条件等问题”,防止盲目转产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同时,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重工业的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重工业部门的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要求”。
以往,一提起地区优势,人们把地区的自然和资源条件看作地区优势的决定因素,以为本地经济要大发展,就是要发挥地区优势,所以本地区有什么原料就搞什么加工。作者认为地区优势有“四性”:一是全局性,二是综合性。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确认该地区具有某种经济优势,必须对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和综合的优劣分析对比论证,确定和发挥地区的优势。三是相对性。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法是比较成本和比较效益,即成本的高低和宏观经济效果的大小,这是认识和发挥地区优势的关键。四是可变性。地区优势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发挥地区优势必须具有发展的观点和长远的观点。
我国是一个有丰富资源的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因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问题是: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增长,实现有计划增长;另一方面是发挥人力优势,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资源弥补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缺陷。“这是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成功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和提高社会生产效果的关键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敢于探索,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但此书也有它的不足,如实现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论述得比较原则、简略;对于经济体制的研究认为以微观分析为前提,这种理论是片面的。但这些不足仍不会失去它的特有光彩。
(《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张曙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0.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