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赞赏曾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7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人晳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该文是《论语》当中鲜有的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征的篇章。很多教者以此为例文探究孔子的思想追求,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
  笔者在执教该文时,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为什么赞赏曾晳?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争论的核心,最后回归到了对字句的理解上。文本中曾晳一边听师兄弟们的谈论一边悠然地弹瑟,听到老师要求其述志后,他立刻锵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完这话后感叹道:“我完全赞同曾点啊!”
  于丹的《〈论语〉心得》中将这段话解读为:“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节,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
  人教版教材将这段话解读为:“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好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去一路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临风起舞,兴尽时放歌而归。”
  这两段话基本意思相同,学生的主流意见也基本认同,学生认为孔子之所以赞赏曾晳,是因为他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它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
  这种观点正确吗?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值得商榷。
  一、此种理解不合语境
  当时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着老师闲聊,孔子说:“你们平常总喜欢说自己的志向没有人了解,那么你们到底想做些什么呢?”子路急急忙忙地站起来首先表明自己的心智:“假如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经常有别国军队侵略,再加上国内饥荒不断,让我去治理,不到三年,可以让人民个个骁勇善战,并且懂得做人的一些道理。”
  子路的志向远大,作为老师来说,应该非常欣慰,但是孔子反应不仅平淡,而且稍稍显得不屑。“夫子哂之”,孔子冷笑了一下,未做任何评论,接着就问第二个弟子:“冉有,你的志向呢?”冉有的态度比子路柔和了许多,他说:“纵横五六十里的小国交给我治理,不到三年的光景,我可以让老百姓生活富裕,日子过得很好,但是关于礼乐教化这方面的事情,我就无能为力了,这需要道德修养更高的人来做。”听完冉有的话,孔子不置可否,也未显现任何神情的暗示。接着问第三个人:“公西华!你的志向是什么?”公西华是这几个学生当中年龄最小的,据《论语》记载,他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擅长辞令。他一看这阵势,就表现得更加谦逊了,回答:“非曰能之,原学焉。”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敢说一定能胜任,但是我愿意尝试着做一做。然后说,在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的时候,或者朝见天子的时候,愿意做一个小小的司仪,他对于治理国家,教化百姓这些方面的事情都没说。我们看到,子路、冉有、公西华这三个人的态度一个比一个谦逊,一个比一个的理想志向要小,更容易实现。
  曾晳看到这一点没有呢?他虽然在鼓瑟,但眼神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因为他问老师“夫子何哂由也”,耳朵听着师兄弟的每句言辞,因为他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心里想着自己的应答之词,因为他“鼓瑟希,舍瑟而作”。
  那么结合语境,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老师的赞赏。
  他应该有更谦逊的态度,所以他没有说“千乘之国”,没有说“方六七十小国”,没有说“担任小相”,而是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他应该做合乎仁德、尊崇礼仪的事情,因为子路“先强军(可使有勇),再知礼(且知方也)”,被老师“哂之”;冉有认为国家的“礼乐之治”非常重要(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认为自己只能做“礼乐之治”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愿为小相焉)。所以,曾晳的理想应该合乎仁德,关注“礼乐”,注重“教化”才能被认可,才符合老师的意愿,这是他从师兄弟的言辞中应该能揣摩到的。但是,按照流行的解释和教材上的理解,曾晳的志向是与人“在沂水边上洗涤,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去”,这俨然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是寄情山野散淡生活的做法,与孔子积极进取、“礼乐教化”的思想大相径庭,显然不符合当时的语境。
  二、此种理解不合逻辑
  “暮春三月,春服既成”,说明出行时特意挑选了时间,特意选择了合乎礼仪的服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说明此次春行是精心组织的,认真选择了同行之人。从这架势来看,应该是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最终却是在河水里洗洗,在专门祈雨的舞雩台上吹风,这显然不合逻辑。“浴乎沂,风乎舞雩”,浴,指擦洗身子,这群人穿着“夹衣”,在农历一月份的时候(当时使用周历,三月相当于现在农历一月),山东的天气刚转暖的时节,大人、小孩褪去衣衫,集体洗澡,然后在高台上吹风,这不符合逻辑。“舞雩”,据考证,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山东曲阜南,洗澡完毕,大可找一娴静舒适之地吹风,为什么偏要跑到鲁国求雨台上休憩,这不合礼,因为既对神不敬,又不合公众礼仪。
  笔者认为,要理解这段话,关键在于对“浴”和“风”的理解。这里的“浴”,应该是一种比较严肃的,约定俗成的,必须大人、小孩都要参与的仪式。《后汉书·礼仪志上》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另据古书记载,上巳日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修整、净身。这里的风,不是“吹风”,而是一种贤者对同辈或晚辈的“教化”活动。《关雎·序》中有述:“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正义》中有云:“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故曰风。”《韩诗外传》中有记载:“无使百姓歌吟诽谤,则风不作。”这里的“风”就是用“吟诵”的方式进行教化或讽喻。对于曾晳这段话的理解应该是:在暮春三月,穿戴齐整后,带着五六个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我们一起在沂水边参加祓禊的仪式,以此祈求福降灾除。然后,我们特意来到祈雨的舞雩台上,面对神灵,心存敬畏,用严肃而恭谨的态度讽诵文章,交流思想,给予青年们“仁”“礼”等方面的教化。最后,我们唱着歌谣,一路快乐地回去。
  首先,这种理解合乎当时的习俗。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旧历三月三日,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的王羲之,会同孙绰、谢安与孙统等社会名流四十一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集会,按古人修禊的习俗,在溪边临水洗濯,去除不祥,然后把酒临风,讽诵诗文。谢鳞次诗句中有: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袁峤之诗句中有:古人咏舞雩,今也同斯叹。王丰之诗句中有:追好舞雩庭,拟迹洙泗滨。
  由此可见,其盛会有效仿古人舞雩台上讽诵文章,交流思想,教化民风之意。其实这就是对曾晳所向往生活的一种真实演绎。
  其次,这种理解合乎孔子对“礼”的追求。孔子从三十多岁开始授徒,直到五十三岁“周游列国”,六十三岁回国整理编订周代文化典籍,其所作所为之根本目的是恢复并发扬周礼,用既有的“礼”结束礼乐崩溃、秩序混乱的社会局面。曾晳的理想是带领一帮人参加祈福的礼仪,而且让这种礼仪能在未成年人中代代延续,然后教化这群青年,这不就是孔子正在做的事情吗?所以,孔子难免发出“吾与点也”的喟叹。
  再次,这种理解合乎孔子对“乐”的理解。孔子一直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曾晳在与老师闲聊之时,手执一瑟,铿而有韵;在说话之前,“舍瑟而作”,显得彬彬有礼;在表达理想之时,愿“咏而归”,这种对音乐的喜爱,这种充分认识到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不是深得老师之真传焉能有此行,有此言。
  所以,曾晳崇尚礼仪,重视教化,又有谦逊之态度,这才是孔子大为赞赏的关键原因。
其他文献
摘 要: 庄子《天道》篇中有个著名的“轮扁斫轮”寓言典故,是通过做车轮的轮扁讲述切身感受和经历,反映出作为理论智慧的语言文字和定律法则在用诸实践中的根本缺陷,真正能够运用于生活实践事务的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践智慧。古今对于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之间关系的论述和实际运用事例屡见不鲜、汗牛充栋,对其进行简要的阐释分析和归纳总结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大有助益。同时阐明,理论智慧不可完全偏废弃绝,理论智慧与实
摘 要: 作者根据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概括出“语文八三教学”法,即:教师建立三个基本观念、确立三维教学目标、运用三种学习方式、贯彻三“为”指导方针、坚持三备原则、采用三大环节,教学中还有三个注意和三个要求。用这样的理性思考指导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理念 新思考 “语文八三教学”法  语文易教,但教好不易。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不断学习有关理论,观摩、思考高效语
摘 要: 要让学生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语感(包括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和韵律感),而语感又是经过听和读的反复训练、熏染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得多了,就容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就能够凭着自己良好的语感,将心中之“意”转化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朗读 加强策略  一、加强朗读是语文素
摘 要: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语言的输入输出,就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对话中教师语言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教师的语言涵盖体态性的语言,巧妙应用体态性语言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体态语言 语文课堂 应用策略  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语言。但如果不考虑表达的方式,那么收效必定甚微,有时还可能适得其反。体态语言应用于语文教学,需要研
摘 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升和协调发展,可以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可以不断纠正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误区,可以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在交往中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 限制 综合实践 帮助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其实是
李白的《越中览古》流传盛广,人教版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录入该诗。对于本诗对比的艺术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清代诗人查慎行在《初白诗评》中说:“用一句结三句,章法独创。”沈德潜在著名的《唐诗别裁》中道:“三句说盛,一句说衰,其格独创。”《唐宋诗醇》评:“此诗从盛说起,而末句转入荒凉,此立格之异也。”[1]但以往所评所批多数只从诗内容所表达的“盛”与“衰”这一局部着力,而没有从整首诗包括诗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高中语文教学水准获得了极大提升。但学生长久以来的学习习惯已经根深蒂固,语文学习兴趣一般不高,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教学创新与改进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合作式教学法的意义及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合作式教学法 高中语文 教学应用  合作式教学法的理念是合理分组班级学生,组内成员要开展合作与分工,分享既有资源,共同促进学习进步。合作式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