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功课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新课程已经于2001年9月在全国开始实施。到200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完全实施新课程,几年过去了,我们并未感觉到新课程带给我们多大变化,新课改的诸多理念并未真正落实,中学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那么,新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行教育评价方式
1.教育部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未发生任何改变
2001年以前,全国上下并未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教育部门(学校)评价一名教师的好坏依据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依据每次考试成绩对每位老师排名,如全县前五名县级优秀教师,全学校前五名校级优秀教师。2001~2009年,我们大力推行了新课程改革,但对教师的评价丝毫没有改进。随着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的实施,许多学校简单的把教师教学成绩同聘任制和结构工资相结合。教师的工作仅仅停留在了保住饭碗,拿全工资上,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未发生实质变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多元化,目标多层化(不仅考查学生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方式多样化,过程动态化,主体多元化。然而,新课改已经实施六年之久,我们并没有发现在学生学习评价中有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经历,情景体验如何考查?如果说新课改提供了课堂观察记录、座谈、调查实验、作业分析、成长记录袋等多种形式,请问有多少老师这样做了?对学生评价起到了什么作用?
目前,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考试分数,尤其是中考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学生是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或是沦为社会青年。一次初中毕业会考会在全县(全市)排出学校及课任教师的名次。前者大加表扬,学校领导被提拔重用,后者通报批评,作书面检查,还要扣发工资或解聘,于是其它评价方式根本无任何意义。纵观我省2004~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并未发现体现了多少新课程理念,至少没有出現过选做题,这符合“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中有不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吗?因此,中考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初中新课程的方向,中考不发生根本变化初中新课改很难有所作为。
二、现行校长任命体系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领,需要一线学校积极实践。一所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校长的办学理念。新课程改革需要一批真正的懂得教育,愿为新课程改革不懈努力的校长。目前,(至少庆阳市)初级中学的校长都由教育部门直接任命,校长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知识结构老化,很少接触新课程理念。更为糟糕的是校长只对上级部门负责,在任期内提高中考名次是每一个校长的主要任务。校长无力也根本无心实施新课程改革,因为上级部门只看重学校的考试成绩。“白猫、黑猫,抓住老鼠都是好猫”是很多校长对教师的要求。校长掌握全校教师的留任和绩效工资大权,管理粗暴简单。因此,有校长在教师大会上讲:“不要和我过意不去,你能不能工作,能不能拿到工资还是我说了算。”校长权利的集中使得很多人羡慕这一职位,于是对其的争夺尤其激烈。校长的任期也由过去的三年到现在一年。2008年我县唯一一名市级优秀校长却被任命为一所中学的总务主任。校长办学理念的滞后,职位频繁变动,用人中的不正之风,使得人们很难在一线学校看到新课改的影子。
三、教育者的功利行为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要有新的理论作为支持,但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理论满天飞。今天“建构主义”,明天“探究式”,后天“小组合作”。今天学习“诱思探究”,明天学习“洋思”,后天又是“杜郎口”。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种学习强加了行政的干预。每年的教育督导明确规定:今年课堂评估就看对××经验的落实情况,久而久之,许多一线的教师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教育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校长在任期内必须提高本校的中考名次作为自己的政绩,于是千方百计提高中考成绩。校长把这种压力转移给了老师,便通过加大教师的工作量来实现此目的。由此语、数、外三课的课时量加大,凡是中考不考的科目,如:音、体、美、信息技术全部停开。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被全部占有。周末、节假日也被无条件用来补课。教师早晨6∶00起床、上操,每天至少三节课,两节自习,100多本作业,100多本练习册,备1~2小时课,还不包括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单独辅导。教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很正常的。很多青年教师每天满脸倦容,哪有时间研究新课改?
四、许多教师不敢或不愿实施新课改
在“分数决定一切”的大环境下,教师根本不愿去实施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新”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尝试必然要付出代价。若成功了皆大欢喜,若失败了便关系到领导的政绩、教师的饭碗、学生的前途。更何况改革哪有一帆风顺的?不是有武汉一女教师因为学生“减负”,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哭着向学生家长道歉,表示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吗?没多少教师愿意冒这种风险。领导看重分数,教师也只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什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都是一些骗人的空话。
为追求分数,学校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生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左右休息。每天要上12~13节课,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课多了,作业也多了。学生忙着赶作业,教师忙着改作业。可想而知,那么多的课,那么多的作业,教师、学生的处境如何?一位常年带初三毕业班的老师曾说:每天下来,腿都抬不起来了。如此重负,教师有心思研究新课程吗?
五、社会大众对教育的高期望
如今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中国民众对权力的向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固有情节,使得他们非常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因为这关系到子女的未来,不危及学习成绩是他们的底线。一些有利于新课改的有益做法却遭到家长的质疑乃至责难:你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升学考试考不考?孩子要是考不上学你负责吗?等等。甚至有些家长粗暴干涉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立刻要求调换任课老师。在这种氛围的支配下,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赢得更好的发展,不得不迎合家长踏踏实实搞应试。
一、现行教育评价方式
1.教育部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未发生任何改变
2001年以前,全国上下并未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教育部门(学校)评价一名教师的好坏依据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依据每次考试成绩对每位老师排名,如全县前五名县级优秀教师,全学校前五名校级优秀教师。2001~2009年,我们大力推行了新课程改革,但对教师的评价丝毫没有改进。随着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的实施,许多学校简单的把教师教学成绩同聘任制和结构工资相结合。教师的工作仅仅停留在了保住饭碗,拿全工资上,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未发生实质变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多元化,目标多层化(不仅考查学生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方式多样化,过程动态化,主体多元化。然而,新课改已经实施六年之久,我们并没有发现在学生学习评价中有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经历,情景体验如何考查?如果说新课改提供了课堂观察记录、座谈、调查实验、作业分析、成长记录袋等多种形式,请问有多少老师这样做了?对学生评价起到了什么作用?
目前,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考试分数,尤其是中考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学生是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或是沦为社会青年。一次初中毕业会考会在全县(全市)排出学校及课任教师的名次。前者大加表扬,学校领导被提拔重用,后者通报批评,作书面检查,还要扣发工资或解聘,于是其它评价方式根本无任何意义。纵观我省2004~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并未发现体现了多少新课程理念,至少没有出現过选做题,这符合“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中有不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吗?因此,中考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初中新课程的方向,中考不发生根本变化初中新课改很难有所作为。
二、现行校长任命体系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领,需要一线学校积极实践。一所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校长的办学理念。新课程改革需要一批真正的懂得教育,愿为新课程改革不懈努力的校长。目前,(至少庆阳市)初级中学的校长都由教育部门直接任命,校长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知识结构老化,很少接触新课程理念。更为糟糕的是校长只对上级部门负责,在任期内提高中考名次是每一个校长的主要任务。校长无力也根本无心实施新课程改革,因为上级部门只看重学校的考试成绩。“白猫、黑猫,抓住老鼠都是好猫”是很多校长对教师的要求。校长掌握全校教师的留任和绩效工资大权,管理粗暴简单。因此,有校长在教师大会上讲:“不要和我过意不去,你能不能工作,能不能拿到工资还是我说了算。”校长权利的集中使得很多人羡慕这一职位,于是对其的争夺尤其激烈。校长的任期也由过去的三年到现在一年。2008年我县唯一一名市级优秀校长却被任命为一所中学的总务主任。校长办学理念的滞后,职位频繁变动,用人中的不正之风,使得人们很难在一线学校看到新课改的影子。
三、教育者的功利行为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要有新的理论作为支持,但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理论满天飞。今天“建构主义”,明天“探究式”,后天“小组合作”。今天学习“诱思探究”,明天学习“洋思”,后天又是“杜郎口”。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种学习强加了行政的干预。每年的教育督导明确规定:今年课堂评估就看对××经验的落实情况,久而久之,许多一线的教师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教育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校长在任期内必须提高本校的中考名次作为自己的政绩,于是千方百计提高中考成绩。校长把这种压力转移给了老师,便通过加大教师的工作量来实现此目的。由此语、数、外三课的课时量加大,凡是中考不考的科目,如:音、体、美、信息技术全部停开。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被全部占有。周末、节假日也被无条件用来补课。教师早晨6∶00起床、上操,每天至少三节课,两节自习,100多本作业,100多本练习册,备1~2小时课,还不包括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单独辅导。教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很正常的。很多青年教师每天满脸倦容,哪有时间研究新课改?
四、许多教师不敢或不愿实施新课改
在“分数决定一切”的大环境下,教师根本不愿去实施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新”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尝试必然要付出代价。若成功了皆大欢喜,若失败了便关系到领导的政绩、教师的饭碗、学生的前途。更何况改革哪有一帆风顺的?不是有武汉一女教师因为学生“减负”,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哭着向学生家长道歉,表示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吗?没多少教师愿意冒这种风险。领导看重分数,教师也只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什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都是一些骗人的空话。
为追求分数,学校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生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左右休息。每天要上12~13节课,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课多了,作业也多了。学生忙着赶作业,教师忙着改作业。可想而知,那么多的课,那么多的作业,教师、学生的处境如何?一位常年带初三毕业班的老师曾说:每天下来,腿都抬不起来了。如此重负,教师有心思研究新课程吗?
五、社会大众对教育的高期望
如今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中国民众对权力的向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固有情节,使得他们非常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因为这关系到子女的未来,不危及学习成绩是他们的底线。一些有利于新课改的有益做法却遭到家长的质疑乃至责难:你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升学考试考不考?孩子要是考不上学你负责吗?等等。甚至有些家长粗暴干涉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立刻要求调换任课老师。在这种氛围的支配下,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赢得更好的发展,不得不迎合家长踏踏实实搞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