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这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门对此进行的多次改革也是想让教育内容更丰富,学生的基本素养更高。但是在屡次的教育改革中,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还是难以摆脱许多对这门课的不重视以及应试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是问题不断,教学前景不容乐观。因此,教师们也在不断的对教育方式中的问题进行着探索并且研究着相应的对策。
  【關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36-02
  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来说,历史这门课程本身没有语文,数学,物理等等其他课程的重要,以及在中考中占据的分数也造成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忽略。而且,传统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是高分低能,因此,新课改这样重大的教育变革,就是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许多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解决。
  一、初中历史教学举步维艰的原因
  1.学生及教师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教师影响以及本科目所占的比例,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主科与副科之分,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不仅仅把历史作为一门副科,更是把它打入小三门的队伍之中。在这样的学习与教育理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加降低了对历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历史课的代课老师对于学生历史学习不给予硬性的要求,就是担心因为历史这样的副科影响到其他主科的学习。同时也是受中考中历史科目所占比例的影响,在历史的课时上也进行了压缩,更使学生降低了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脱离了国家的开设历史课程的初衷,没有任何科学可言。因此,针对学生和教师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应该进行一些整改对策。
  2.缺少历史教学氛围
  历史课程开设是建立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上应该充分重视历史氛围的培养。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却没有任何历史气氛而言,历史课程开设的服务宗旨只是为了应对考试,久而久之,教师也失去了让学生了解中华光辉,文明的中国历史的积极性,进而也会失去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某个历史时刻中出现过什么样的人物,以及自己是从哪个年代发展过来的等等近现代史的机会。在没有任何历史教学氛围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够发挥历史使学生明志的作用的。因此,历史教学的氛围对于学生的熏陶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涨
  可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只为“中考”二字服务。中考中历史课程占据的地位是微乎其微,有些学生认为即使历史学懂,考试满分也在中考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唯有数学、语文、英语才能决定中考的成败,因此,有些学生抱着这样的态度,在历史课上甚至在学习语文,或者在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怎么起到历史想要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怎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何提学生的历史成绩。而且,历史课上大部分是教师的口头描述,没有提问,抢答等这样活跃课堂氛围的环节,更加使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涨。
  4.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当前,特意学习、研究历史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因此,能够胜任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专业性较强的老师也变得紧缺了起来,所以,学校内部会私自进行老师的调配,完全不注重教师是否有该项课程的专业能力。例如,有些以前带英语课的教师,由于历史教师的短缺临时代授历史课,那么此时,教师所带出来的学生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因为这样转行过来的老师是完全依照教师的辅助性教科书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样教师没有任何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吃不准难点,拿不住重点再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那么,以上就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的具体原因分析。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整改对策
  1.平衡中考制度中各科所占分数比例
  想要真正将以上的这些教学缺点剔除,那么就需要对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进行重点的整改。所有的这些弊端,以及教师或者学生观念上的误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中考引出的结果。因此,对中考中各个科目所占分数的比例应该进行一个平衡,不能让历史与数学语文形成主,副之分,并且在比例上落差这么大。应该以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为基准,拉小中考中各科目之间的不平衡,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
  2.通过历史纪念活动的开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有效开展各种具有主题意义的有关历史的活动。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许多历史影视片段,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也可以针对全国的中学生举办一次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主题意义较强的历史交流活动。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逐步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对历史的探索兴趣。让学生通过历史的熏陶变得更明志,更有涵养。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及时的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反省,从而采取更新的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改革。顺利的将新旧教育方式进行一个成功的交接,通过这种交接完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因此,对于初中的教师来说不应该再把精力放在教材那些具有局限性的知识上,而是应该将部分精力投入到学生如何能够重视起历史这门课程,并且以最大的兴趣去了解钻研它,在中考中拿到好成绩的同时,也夯实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苗登.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
  [2]李翠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09,(24).
  [3]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3).
  [4]赵红宇.社会生活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初步教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对毛竹林结构的研究侧重非空间结构,近年来开始关注毛竹林空间结构的研究,但也只注重静态特征分析,而对毛竹林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浙江省天目山
【摘要】学业情绪对青少年的学习、人格和身心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学业情绪的问题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篇小论文主要从学业情绪的概念及特征、结构维度等方面对学业情绪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学业情绪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学业情绪 结构维度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30-01  一、引言  
本研究从形态和ISSR分子标记两方面分别对湖南省的30份野生假俭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利用形态指标对30份湖南野生假俭草种质资源
云杉乃我国西南、西北高山地区重要的森林建群树种,特别是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云杉人工林的大面积栽植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云杉人工幼龄林针叶的枯
景观性的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是在社会大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基于传统小流域治理基础上,结合景观营造、生态恢复和旅
【摘要】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需要”情感在场”,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作者思想共鸣,与文章脉博一起跳动,才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在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35-02  语文教学需要”情感在场”,这是
本文通过对沧州市四种不同盐碱地树种调查,分析了树种分布规律,测定了不同盐分浓度胁迫下土壤和不同树种体内盐分离子含量,并对土壤离子采用主因素分析,对树种离子含量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