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白露米酒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始白露。从此,风轻、云淡、天高、水长。
  这个时节,有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味道,总会不时地侵扰着我的嗅觉神经,以致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那便是三婆酿的白露米酒。
  三婆是三爷在江苏做生意时带回来的女人。三婆来的那天,村子里围了好多人。她看起来约莫三十来岁,大眼睛,皮肤白润,穿着淡雅但却灵气盈盈。可是,村民们对三婆的江南气息似乎并不感兴趣,他们的眼睛却是死死地盯着三婆跟前的那几个大袋子。有一个村民实在忍不住了,便上前问三婆:“你这袋子里都装的啥?”三婆笑呵呵地回应:“走的时候,娘家堂哥怕我吃不惯陕北的饭,就带了些大米和糯米。”一听是大米,村民们好生羡慕,说三婆在南方一定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因为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哪能吃得起那个叫大米的东西。
  三婆人很麻利,东西一放下,就开始拾掇三爷那几孔久不居住的土窑洞。刚过几天,每当三爷家的烟筒开始冒烟,我们几个嘴馋且顽皮的小孩就悄悄地溜进他家的院门,用手指沾点唾沫,轻轻地在窗纸上戳一个小洞,然后一个个眯着眼从小洞里偷看三婆是不是在蒸大米。不一会儿,外面“窸窸窣窣”声就被三婆发现,当我们转身就要逃跑时,却被三婆叫住,并把我们一个个邀请到她家的炕头上品尝大米的香味。有一次,我在三婆家吃大米时,不小心把碗里的几粒大米撒在了饭桌上,三婆就叫我捡回碗里继续吃,她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看到我们一个个茫然不解的样子时,她干脆放下碗筷耐心地给我们一点点地解释,说这米粒都是劳动人民的汗水所得,一定要勤俭节约,不能随便浪费。三婆的娓娓教导使我从小就懂得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每当家里有人掉下了饭粒,我也会把三婆的那句古训讲给他们听。
  那年白露,大人们都忙着在地里秋收庄稼,我们小孩子则在庄稼地里玩过家家。正玩得起劲,就看见三婆轻盈地朝我们走来,说:“今晚上大家伙都到我家喝白露米酒來。”
  “什么是白露米酒啊?”有人一脸迷惑地问。
  三婆说:“白露时分,我老家有酿米酒的习俗,因为白露酿出的酒色碧味醇,愈久愈香,所以我们叫它白露米酒。”
  “每年白露,我们经常拿出米酒招待亲朋,我离家远,你们就是我的亲朋,大家一定要来喝啊!”三婆走时,不忘再次叮嘱。
  对于在陕北黄土高原长大的孩子,我们在年关才会喝上亲人酿的黄米酒,而在白露酿酒喝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念过几天书的父亲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白露喝米酒是三婆老家的习俗,今晚咱就去她家热闹去。”
  那年白露的晚上,三爷家聚集了好多人,喝酒的跟三爷猜拳,不喝酒的围在三婆跟前听三婆讲她家乡的人和事。三婆告诉我们,她出生在江苏的一个乡下,从小就是个孤儿,由奶奶带大。在她老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都会酿酒,而奶奶又是酿酒的高手。每当奶奶做米酒时,她先是跟在后面做些砍柴、打水等杂活,她边干活边观察,久而久之慢慢地就掌握了做米酒的方法和技巧。白露米酒是以大米、糯米等谷物酿成,略带甜味,一般而言酒精度并不高,但家酿米酒往往料真酝足,后劲厉害,如果胡喝豪饮也会让人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清醒。三婆给我们讲这些事的时候,整个人显得非常温情,我想这种温情是和三婆老家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与三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婆一直是我们的偶像,不仅因为她白露米酒酿的好,还因为她肚子里装了好多我们爱听的故事。记得一年白露节前,三爷不在家,母亲让我去给三婆晚上作伴。我去的时候,她正围着锅台蒸糯米。三婆说酿制米酒时先要把糯米蒸熟,然后加入一点酒曲拌匀,等到热汤的糯米完全冷却后,再装入瓷罐然后慢慢等候发酵。三婆蒸糯米的时候非常忙碌,一会看看锅,一会看看火,她怕我一个人呆着无趣,就抑扬顿挫地唱起了戏文,唱着唱着,眼泪就哗哗地从脸庞淌了下里。
  三婆是用她家乡话唱的,我一句都听不懂。
  我问三婆:“你唱的啥?”三婆一边给灶火添柴,一边回答:“汉苏武在北海……”
  “北海远吗,你唱得那么伤心?”我坐在炕头不解地问。
  “是啊,那地方远得很,苏武想家了都回不来……”
  “那可咋办呀!”我也急得差点从炕头跳起来。
  三婆看见我的样子,忽然说:“不提这个了,我还是给你讲个古经吧。”
  三婆虽然识字少,但她却懂的多,脑子里装了不少戏文和古经。我那时候小,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三婆讲的古经和她唱的戏文,可以说,我现在爱写小说,三婆应是我的启蒙老师。
  过了两年,三婆的大米和糯米吃完了,她的白露米酒就以麦子作原料。每年村队夏收时,三婆便忙碌起来,冒着列日炎炎到地里拣麦穗。有时我们几个孩子也帮她去地里拣,如运气好的话三天能拣二十多斤。麦子不像大米还得去皮,手工去皮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先把麦子用清水洗净泡软,再放在一个铁窝窝里用木槌不停搉捣。一窝麦子需捣四五十下才行,铁窝窝太小一次只能放一点麦子,二十多斤麦子,三婆得用一天时间去皮。每每看着三婆累得汗流浃背的样子,我在一旁总恨自己太小帮不上忙。三婆把麦子准备好了以后等到白露节前就会下锅煮熟,然后装罐放酒曲等候慢慢发酵。
  那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美好的事情。隔三差五,我们几个小孩总会到三婆家溜达一趟,闻一闻正在日子深处的香。快到白露节时,米酒的醇香便开始弥漫乡间院落,穿梭在整个村子,小路上、水井旁、甚至牛棚,也不会放过。米酒一出坛,三婆跟往常一样叫左邻右舍去品尝,每年白露时节三婆家像“待客”一样挤满了喝酒的人,每到此时也是三婆最高兴的时候,她拿着勺子欢快地把我们的盆盆碗碗一一盛满。
  岁月悠长,米酒幽香,我们嗅着白露米酒的香味,常会莫名地兴奋、躁动,内心不断地发酵、膨胀出无限的欢愉,不知不觉,我们在这种魂牵梦绕的香味中一个个长大了。没过几年,我们一个个离开了村子去外地读书。在我们读书的那几年,常听母亲说三婆的眼睛是一天比一天模糊,但即便是这样,在白露时节她仍未改酿米酒的喜好,而且还说要是方便的话,让带些米酒给我送去。
  白露时节,我又想起了三婆,母亲打来电话时,我顺便问了问三婆的情况。母亲说,三婆家盖起了新房,吃穿都比以前好多了,可就是不知为什么,一到白露,她总会一边喝着米酒,一边大哭一阵子。
  听着母亲的阐述,我忽然想起小时候三婆唱《苏武牧羊》的情景,我想三婆一定是想家了,因为有时候思乡只需一道故乡的风物,白露米酒,它飘着三婆永久的乡愁啊!
  一种风物,万种思量。喝一口三婆的白露米酒,总会醉倒在浓浓的乡情里;喝一口家乡的白露米酒,让乡愁在味蕾中燃烧,让乡愁在记忆中绽放。
  ——选自《绿色文学》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你好!请问这会去洗澡话门开了吗?”大约九点多,我拿起手机咨询洗浴中心。极想洗去一身的尘埃,连同一份疲惫。  “如果你要搓澡的话就要晚来点,大约十一点左右人才能来。现在人手不够,就一个人,昨晚她下班太晚,都十一点多了。”前台服务员这般回答。  心里产生淡淡的遗憾。平素不都两个人搓澡么,以前九点多去,总是趁着早,偌大的地方就我一个人。在那哗哗的水声里,在热气腾腾的桑拿房,一切都是空白,只有自己。尽管
期刊
寿县《珍珠泉》微刊主编陈松先生,猪年残冬元月十九日,途经武汉去诗歌重镇荆门,没想到染上了新冠病毒,不得不在他乡接受治疗。经抢救无效,于庚子年二月十三日下午客逝他乡。  陈松先生的诗,很好读,读起来,也很美。读他的诗,尤其读他疫情前的诗章,好像有什么自天而降的一种神秘东西。这种神秘,也许一般人不能觉察不能领悟更不可能参透。我读后,朦胧中仿佛隐隐约约感觉像是老天在诉说什么。  且看这首诗,诗名为《逃亡
期刊
这世间总有一种愁绪如影随形,尤其是孤独的时候,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远方、故土和亲人,这便是乡愁。而这种乡愁更成为了千百年来,游子们一个永恒的主题。  依稀记得三十年前离开时,大约是春天。硕大的朝阳一直紧紧跟随在我的身后,春日的田野,泥土深处的梦正在复苏,一棵小草悄悄探出了头。年少的我没有离愁,眼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渴望。来不及与故乡敦厚的背影作别,汽车便晃晃悠悠驶出了颠簸的小路,那条古老的西河也渐渐消失在
期刊
我所住的房子的旁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京杭大运河,它一路向北经过镇江、扬州时将与中国最长的河——长江交汇,我的思绪沿着长江溯游而上,到达一座城市,它的名字叫武汉,两个多月前,我和它有过一日的缘分。这个缘分并没有如那车窗外迅速后退的山岭、农舍、田地、沟渠一样消逝。  固步封门的日子里,白天和黑夜发生了颠倒,这种颠倒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因为在这寂静的黑夜里,我们的思绪无比活跃。我打开冰箱看
期刊
这两天的微信是出奇地安静,可是我不觉得奇怪。  那么,平日里的热闹,喧闹非凡的人们到哪里去了,抑或没有活动?  周六的夜晚是如此的寂静。座座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泛黄色的灯光,悄无声息。城市到处都是出奇的宁静,就连流动着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起来了,寂静的等待让人窒息。因为气象台预报,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有大雪,预报不是报告,带有一定的预见性,过去预报不准的事多着呢,所以大多数人并没有把预报当成回事儿。我渴
期刊
我的家乡座落在古长城脚下。古长城用它坚实、宽厚的两臂阻挡着席卷而来的黄沙和东撞西碰的西北风。  我永远深爱着家乡的那古长城。那古长城脚下缠绕着我童年的欢乐,留下了我儿时的欢声笑语。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大多都是在古长城下度过的……  我也永远深爱着绵延几百里的大沙漠。每个小沙丘都会泛起我心中的涟漪。大漠时常在梦中向我悄悄地涌来,用它那慈母的温情,抚摸着我的脸颊。  那时,我八岁。  八岁的年龄是无忧无
期刊
世界安静了下来,连手表上的秒针也似乎踮起了脚尖。嘀嗒、嘀嗒,不管它走得多么小心,反正我是听见了。  这是一天最沉静的时刻,电脑屏幕右下方显示的时间是1:05分。准确来说,这已经是25日的凌晨。我所没有看见的风景是美丽的,但是现在我要允许它们安睡——飞鸟倦了归巢酣睡,晚风吹起一丝丝细毛,就像一首流畅的乡愁诗;月亮悬在故乡山冈之上,两山藏一溪,夜晚它的流动也是无精打采的,只把一道道浅浅的白光拉长拉长…
期刊
某个暮春的周日上午,我前去老母亲那里问安。每个礼拜如此,倒像是例行公事了。  上周回来的时候,单元楼门口的梓树打起了白朵,现在应该开了吧?进了院,我看到的却是更加“惊艳”的场面:三辆警车把原已满当的小区挤得快要喘不过气来。车与车的缝隙间插满了人,人们的表情紧绷着几丝惶恐,许多人的面孔陌生。  前一栋楼的阳台窗户打开了不少,有人探出脑壳又缩了回去,接着又探出来。一打听,原来是老唐,死了,自绝。  老
期刊
今年夏天,回到阔别三年多的环县。每天早早起床,洗把脸,就急切地走向环江边。夏日的环江,辞去一个冬春的蛰伏,像个刚睡醒的孩子,欢笑着、跳跃着奔向远方。河水在朝阳的照射下,披着一身鳞光,早炼的人们也是一脸阳光。走在江边上,天空是那样的湛蓝而高远,晨风是那样的轻柔而多情。在多雨的南方,早晨总是云遮雾障,你很少能见到这么清爽而辽远的蓝天。能看出,晨炼的人们正感受着一种清新、活泼和奋发的气息。这气息透过大家
期刊
庚子岁首,一种名曰新冠病毒悄然袭击武汉,转眼,疫情向全国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速打响。车辆停运,商铺停业,学校停课;封路,封城,封门;村自为战,庄自为战,人自为战,结成了人类抗“疫”史上最强大的阵线。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三弟一家从省城来老家给母亲拜年,吃完午饭即返回单位投入战斗。他们夫妇都是从医30多年的老同志,深知情况紧急,救死扶伤,大任在肩。尤其是三弟,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