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写大千世界的万象,有心有灵犀的触动和意趣盎然的百态;写纷繁复杂的故事,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抑或是叛逆难忘的青春。眼前尽是些密密麻麻和眼花缭乱,尽是些纸墨的幽香和文字的灵魂。他,心之所至,记录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与品位。偶然的邂逅,一切都是崭新的,恰恰是自己心爱的,用自己的文字,一笔一画,为他添上浓墨重彩。他,只做一个旁观者。而我,由最初的一知半解,经时光荏苒,渐渐融入了他,习惯透过他的视角看待生活。他是一本杂志,更是一种信仰,给予我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喜和欣慰。
对于我来说,杂志的初印象是《故事会》、《萌芽》抑或是《读者》。12岁前看的最多的是《故事会》,老牌刊物,泛黄的纸张,32开小本,怀旧而温馨,是我的睡前读物,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阅读,在脑海中连成音符,好像母亲的问候语,温暖而妥帖;喜爱《萌芽》的文风,有点低沉,有点清冷,作者娓娓道来的语气,仿佛在耳边低吟;还有《读者》的平易和贴心,让我一度以为,薄薄的一本,略显粗糙的纸张,就是杂志全部的样子。再后来,杂志的印象就变成了《瑞丽》和《时尚》,厚厚一大本,翻开都是眼花缭乱的时尚流行,只读图不看字,没有任何收入的我,每月都将新刊收入囊中,却并不觉得它昂贵,有的只是新鲜、好奇和满足。
B
真正让我深入杂志,理解杂志并且爱上杂志,是我的23岁。我做着有关杂志的工作。模糊的印象变成了实际的存在。选题、采访、写稿,单调重复,不厌其烦。有人告诉我,当爱好变成工作,爱好便不复存在。的确如此,原本爱好写作的我在一篇篇采访稿的修炼中渐渐失了兴趣。有些情感就是这样,彼此有距离还是好的,靠近了反而灼伤。譬如我和杂志,当我还是个读者,我可以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当我是个杂志工作者,我便清晰了他一步步诞生的过程,神秘的面纱掀开,新鲜不再,好奇不再,有的只是写稿的疲累和成稿的些许成就感。
只是那时我还不知道,之后会有一本杂志改变我对待杂志甚至工作的态度,他便是我最初提到的那位“旁观者”,就像我们总编对他的定位,他是读者的朋友,只作陪伴,不谈奢华,不求干涉。正如他的名字《IN生活》,透过《IN》看生活。如果之前只是远观杂志,那么《IN》真正让我了解了一本杂志从创作到执行再到出刊的过程。不再只有采访和写稿的单调乏味,而是拥有了共同创办一本杂志,孕育一本杂志诞生的浓厚的成就感,有艰辛,有泪水,有充实,有满足。
我是后来才知道,《IN生活》的框架是在一家名为SPR的咖啡厅里成型的。“咖啡馆的一隅,窗边一台桌子边,也许有着最伟大的事正在发生,也许是一个著名广告的策划,也许是一间世界500强公司的雏形构建,或者是,一本最好的杂志的诞生。”我们的编辑这样写道。也许我们主编在最初描绘框架的时候,眼前都是杂志出刊的模样,尽是美好的愿景。他没想到的是,这本杂志终是融入了编辑们的骨血,纠纠缠缠,难分难舍,从最初的生涩难懂,到后来的一拍即合,编辑们克服了困难和挫折,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用坚持和执着勾勒出大家心中共同的期盼。
“不理解、飘渺,完全抓不住感觉。”是我刚开始对《IN生活》杂志框架的印象。杂志板块划分为万象、志趣、灵犀、悦享,下设有每期的大专题、别处、知味、宜家、慢品等栏目,吃喝住行,应有尽有。他是一本文艺感颇浓的杂志,读者定位是那些懂得生活、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为了迎合杂志风格,杂志每一期的选题要求颇高,取材生活,却要高于生活;稿件文风偏文艺,文艺中又要添些故事性和趣味性。最开始,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杂志的方向和意图,大专题从选题到写稿、约稿、改稿都不甚理想,一期成型的大专题要历经很长时间,一点点推敲,一点点琢磨,仿佛琢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目的是最终成华,成为触动读者心灵的杂志。
C
犹记得《IN生活》八月刊大专题“心之所至”漫长的成型过程,选题、探讨,一遍遍思考,一次次修改。因为是我首次承接《IN生活》大专题,想要选择“心之所至”这一古言,传递杂志的态度。刚开始只是选取了闾丘露薇、陆小曼、王国维等名人,想要阐述他们的故事,表白他们的内涵和灵魂;也选取了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等选题,想让读者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但最初结构杂乱而毫无章法,作为专题的策划和执行人,我自己甚至多重头绪,剪不断,理还乱,思绪繁杂,跌跌撞撞,仿佛找不到出口,想写的太多,却又抓不住重点。直到主编总结了两个方向:“心之所至,目之所及”和“心之所至,身之所往”,我才豁然开朗,一条条紊乱的思绪逐渐清晰,才有了后来闾丘露薇的淡泊名利,陆小曼的洗尽铅华,古代名人的何要浮名和王国维的遗世独立;才有了可可西里的救赎,诗人张凡修的感悟栖居以及“不持有生活”的理念提出。
选题千辛万苦,为一篇稿子找到适合的写手更是困难,就仿佛齿轮咬合得刚刚好,机器才能运转。一篇好稿,有思想,有主旨,有框架,唯独缺了实现的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才是遗憾。为了将遗憾降到最低,我在豆瓣上大量翻阅文章,试图寻找符合杂志气质,能够赋予文章灵性的写手。印象最深的是那篇《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当我向写手描绘了文章的结构和想法,我不确定这个我千挑万选的写手是否能够完全领会我的意图,写出我想要的精品。她只说了一句,“你就等着看吧。”而当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成稿,忐忑的心不再,只有点惊艳,有点窃喜。后来才知道,她正准备出版她的新书,她擅长写情感类稿子,那篇写古人心之所至的稿子废了她些许精力。就这样,在以后每一次的约稿中,我都尽力找到最适合的那个人,让每篇稿子给予写手灵感,让写手给予每篇稿子灵魂。
D
记得在杂志创刊之初最累之时,我曾经想过放弃,主编问我:“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件想持续追求的事情”,我告诉他,我很遗憾,至今为止,我没找到一件我认为值得奉献一生去追求的梦想。他说,“从现在开始,你有了。”我想,有些美好如果难以舍弃,确实应该坚持下去。一块璞玉需要雕琢,雕琢得不够便称不上华美,雕琢得过了反而华而不实。《IN生活》便是一块璞玉,每个与之相关的人,心之所至,琢玉成华,将其雕琢得恰到好处。而他,也许正悄悄地,成为我生命中的那个恰到好处。
写大千世界的万象,有心有灵犀的触动和意趣盎然的百态;写纷繁复杂的故事,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抑或是叛逆难忘的青春。眼前尽是些密密麻麻和眼花缭乱,尽是些纸墨的幽香和文字的灵魂。他,心之所至,记录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与品位。偶然的邂逅,一切都是崭新的,恰恰是自己心爱的,用自己的文字,一笔一画,为他添上浓墨重彩。他,只做一个旁观者。而我,由最初的一知半解,经时光荏苒,渐渐融入了他,习惯透过他的视角看待生活。他是一本杂志,更是一种信仰,给予我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喜和欣慰。
对于我来说,杂志的初印象是《故事会》、《萌芽》抑或是《读者》。12岁前看的最多的是《故事会》,老牌刊物,泛黄的纸张,32开小本,怀旧而温馨,是我的睡前读物,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阅读,在脑海中连成音符,好像母亲的问候语,温暖而妥帖;喜爱《萌芽》的文风,有点低沉,有点清冷,作者娓娓道来的语气,仿佛在耳边低吟;还有《读者》的平易和贴心,让我一度以为,薄薄的一本,略显粗糙的纸张,就是杂志全部的样子。再后来,杂志的印象就变成了《瑞丽》和《时尚》,厚厚一大本,翻开都是眼花缭乱的时尚流行,只读图不看字,没有任何收入的我,每月都将新刊收入囊中,却并不觉得它昂贵,有的只是新鲜、好奇和满足。
B
真正让我深入杂志,理解杂志并且爱上杂志,是我的23岁。我做着有关杂志的工作。模糊的印象变成了实际的存在。选题、采访、写稿,单调重复,不厌其烦。有人告诉我,当爱好变成工作,爱好便不复存在。的确如此,原本爱好写作的我在一篇篇采访稿的修炼中渐渐失了兴趣。有些情感就是这样,彼此有距离还是好的,靠近了反而灼伤。譬如我和杂志,当我还是个读者,我可以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当我是个杂志工作者,我便清晰了他一步步诞生的过程,神秘的面纱掀开,新鲜不再,好奇不再,有的只是写稿的疲累和成稿的些许成就感。
只是那时我还不知道,之后会有一本杂志改变我对待杂志甚至工作的态度,他便是我最初提到的那位“旁观者”,就像我们总编对他的定位,他是读者的朋友,只作陪伴,不谈奢华,不求干涉。正如他的名字《IN生活》,透过《IN》看生活。如果之前只是远观杂志,那么《IN》真正让我了解了一本杂志从创作到执行再到出刊的过程。不再只有采访和写稿的单调乏味,而是拥有了共同创办一本杂志,孕育一本杂志诞生的浓厚的成就感,有艰辛,有泪水,有充实,有满足。
我是后来才知道,《IN生活》的框架是在一家名为SPR的咖啡厅里成型的。“咖啡馆的一隅,窗边一台桌子边,也许有着最伟大的事正在发生,也许是一个著名广告的策划,也许是一间世界500强公司的雏形构建,或者是,一本最好的杂志的诞生。”我们的编辑这样写道。也许我们主编在最初描绘框架的时候,眼前都是杂志出刊的模样,尽是美好的愿景。他没想到的是,这本杂志终是融入了编辑们的骨血,纠纠缠缠,难分难舍,从最初的生涩难懂,到后来的一拍即合,编辑们克服了困难和挫折,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用坚持和执着勾勒出大家心中共同的期盼。
“不理解、飘渺,完全抓不住感觉。”是我刚开始对《IN生活》杂志框架的印象。杂志板块划分为万象、志趣、灵犀、悦享,下设有每期的大专题、别处、知味、宜家、慢品等栏目,吃喝住行,应有尽有。他是一本文艺感颇浓的杂志,读者定位是那些懂得生活、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为了迎合杂志风格,杂志每一期的选题要求颇高,取材生活,却要高于生活;稿件文风偏文艺,文艺中又要添些故事性和趣味性。最开始,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杂志的方向和意图,大专题从选题到写稿、约稿、改稿都不甚理想,一期成型的大专题要历经很长时间,一点点推敲,一点点琢磨,仿佛琢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目的是最终成华,成为触动读者心灵的杂志。
C
犹记得《IN生活》八月刊大专题“心之所至”漫长的成型过程,选题、探讨,一遍遍思考,一次次修改。因为是我首次承接《IN生活》大专题,想要选择“心之所至”这一古言,传递杂志的态度。刚开始只是选取了闾丘露薇、陆小曼、王国维等名人,想要阐述他们的故事,表白他们的内涵和灵魂;也选取了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等选题,想让读者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但最初结构杂乱而毫无章法,作为专题的策划和执行人,我自己甚至多重头绪,剪不断,理还乱,思绪繁杂,跌跌撞撞,仿佛找不到出口,想写的太多,却又抓不住重点。直到主编总结了两个方向:“心之所至,目之所及”和“心之所至,身之所往”,我才豁然开朗,一条条紊乱的思绪逐渐清晰,才有了后来闾丘露薇的淡泊名利,陆小曼的洗尽铅华,古代名人的何要浮名和王国维的遗世独立;才有了可可西里的救赎,诗人张凡修的感悟栖居以及“不持有生活”的理念提出。
选题千辛万苦,为一篇稿子找到适合的写手更是困难,就仿佛齿轮咬合得刚刚好,机器才能运转。一篇好稿,有思想,有主旨,有框架,唯独缺了实现的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才是遗憾。为了将遗憾降到最低,我在豆瓣上大量翻阅文章,试图寻找符合杂志气质,能够赋予文章灵性的写手。印象最深的是那篇《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当我向写手描绘了文章的结构和想法,我不确定这个我千挑万选的写手是否能够完全领会我的意图,写出我想要的精品。她只说了一句,“你就等着看吧。”而当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成稿,忐忑的心不再,只有点惊艳,有点窃喜。后来才知道,她正准备出版她的新书,她擅长写情感类稿子,那篇写古人心之所至的稿子废了她些许精力。就这样,在以后每一次的约稿中,我都尽力找到最适合的那个人,让每篇稿子给予写手灵感,让写手给予每篇稿子灵魂。
D
记得在杂志创刊之初最累之时,我曾经想过放弃,主编问我:“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件想持续追求的事情”,我告诉他,我很遗憾,至今为止,我没找到一件我认为值得奉献一生去追求的梦想。他说,“从现在开始,你有了。”我想,有些美好如果难以舍弃,确实应该坚持下去。一块璞玉需要雕琢,雕琢得不够便称不上华美,雕琢得过了反而华而不实。《IN生活》便是一块璞玉,每个与之相关的人,心之所至,琢玉成华,将其雕琢得恰到好处。而他,也许正悄悄地,成为我生命中的那个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