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呢?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疑激趣,产生“研究性学习”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
(一)创设氛围,引导质疑,使学生乐于学习
“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质疑至关重要。课上我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疑的环境”。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你的看法很独特”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同时,我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或坐着发言,使学生感到师生是平等相处。持之以恒,就培养了学生乐于质疑、勇于质疑的好习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质疑氛围。学生的研究欲望调动了,课堂上敢于思考也善于思考,创造力自然也就产生了。
(二)拓宽视野,鼓励生疑,提高研究的兴趣
成功的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而且要大胆地鼓励学生生疑。因势利导,以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境界。初中语文杜甫的诗歌有好几篇,在学生阅读杜甫的《望岳》时,我鼓励学生比较本诗与《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格调意蕴的不同。于是学生随笔中有小课题诞生了——“杜甫的家国命运与诗歌风格的变化”。社会发生变迁时,作者的境遇、地位发生了变化,因而也就影响到所写作品内容与风格的变异,这是古今中外的许多作者和作品中常发生的事。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资料收集与信息筛选的方法,提高了研究的兴趣,拓宽了视野,这是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此外还鼓励学生扩大生疑的空间,从课上到课外;内容是语文的亦可是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质疑生疑空间的扩大,引发了学习探索的内驱力,自然提高了研究的兴趣。
二、对话,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一)讨论 ,促进“研究性学习”
课堂讨论是师生联系沟通的良好途径。它可以培养自由民主的学风,融洽师生关系。讨论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如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讲到“天上的街市物品摆放的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如何美丽。”“如此良辰美景,就连只能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也自由自在的在天街闲游,天上是多么的美好、幸福呀!……”此时一学生质疑:“老师,织女被关在天牢,牛郎被天河隔在那边,他们连相会都很难,怎么会自由的闲游呢?”我以这一问为突破口,让大家展开讨论,教室里一下沸腾了,真是唇枪舌剑,经过这一争议学生们都明白了:其实这是诗人的一种大胆想象和对原传说的改编,表达了他对一种幸福、美好、自由的新生活的向往与渴望。经过学生讨论沟通,诗歌的主题自然就明白了。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途径,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就会生发出无穷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研究行学习”。
(二)辩论,深入“研究行学习”
辩论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视作优化了的研究性学习系统。用辩论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为了战胜对手,全组成员齐心协力地查阅资料,讨论时必定畅所欲言;辩论时,你来我往,各尽所能,本身就一种很好交流。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性学习”。
如在《心声》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整体把握,揣摩语意,感受李京京丰富饱满的形象,要求写一篇关于李京京形象的短评。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对于主人公的认识有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李京京指出同学朗读的不足,是因为嫉妒,有的同学认为是满怀真诚,希望同学能读好这篇他特别喜爱的小说,有的同学认为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是为了改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此时我抓住教机,热情地支持他们组织辩论赛,在学生与学生充分对话中真正实现主体性的自由阅读。“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让师生、师生与作者作品达到和谐共振的愉悦,特别是生生之间的直接的“交锋”,使信息实现“零距离”的交互,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三、小作文小论文 ,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能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能是一种联想。因此,课堂对话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的结果、心得写成小作文,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研究行的习惯和写作能力。
如在学完《孔乙己》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又可憎的人》、《走进孔乙己》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文本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及作者的态度的理解。
课后我还曾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陶渊明的为人》、《我看诸葛亮》等,要求收集资料,做好归类,这些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欣赏、鼓励,给学生无比的快乐和巨大的信心,也使教学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初中生的课题研究并不高深,课题的严密性、科学性也许很不成熟,但学生在研究中承受责任、承受失败,也享受到快乐、成功的喜悦。这一教学形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并使之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四、借助网络,拓展“研究性学习”空间
网络,可以提供丰富、专业、系统的资源,促进学生快速、大量的阅读。以写作为目的的任务驱动,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作文的能力。
由于生活经历的关系,大多学生的作文缺少历史的厚重感和中国文化的底蕴。虽然有的学生读了些古文与古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有一些了解的,但是如何在其了解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从而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写作时,能适当引用所知的诗句呢?我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作文课题网站。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每一个小组完成4篇文章,分别是:介绍性的说明文、结合现实评析的议论文、联系古今的抒情散文、创意性的说明文。学生初期所拥有的材料相仿,可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在写作与欣赏、点评同学的作文中体会其间的异同之处。这种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作文教学“古诗名句的春色”,学生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寻找古诗文名句与历史典故,结合现实完成了作文,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学生体会到了古诗文能使文章增色,学会了如何通过网络寻找需要的诗文与典故。
五、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或科研含义上的对其一门类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的钻研、推究,它也不能简单地与课题、考察、论文划等号。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以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的学习方式。其次我认为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它既有以课题为载体的学习方式,更多应是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写作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最后我觉得语文研究性学习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二)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过份追求成果。初中阶段应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关键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学习的习惯,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不要盲目追求学生撰写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2)起点不能太高,切口不能太大,要求不能太死,要符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特点,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3)并非是为培养少数语文尖子,它应该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一个不能少”。同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开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
一、激疑激趣,产生“研究性学习”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
(一)创设氛围,引导质疑,使学生乐于学习
“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质疑至关重要。课上我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疑的环境”。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你的看法很独特”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同时,我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或坐着发言,使学生感到师生是平等相处。持之以恒,就培养了学生乐于质疑、勇于质疑的好习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质疑氛围。学生的研究欲望调动了,课堂上敢于思考也善于思考,创造力自然也就产生了。
(二)拓宽视野,鼓励生疑,提高研究的兴趣
成功的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而且要大胆地鼓励学生生疑。因势利导,以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境界。初中语文杜甫的诗歌有好几篇,在学生阅读杜甫的《望岳》时,我鼓励学生比较本诗与《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格调意蕴的不同。于是学生随笔中有小课题诞生了——“杜甫的家国命运与诗歌风格的变化”。社会发生变迁时,作者的境遇、地位发生了变化,因而也就影响到所写作品内容与风格的变异,这是古今中外的许多作者和作品中常发生的事。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资料收集与信息筛选的方法,提高了研究的兴趣,拓宽了视野,这是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此外还鼓励学生扩大生疑的空间,从课上到课外;内容是语文的亦可是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质疑生疑空间的扩大,引发了学习探索的内驱力,自然提高了研究的兴趣。
二、对话,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一)讨论 ,促进“研究性学习”
课堂讨论是师生联系沟通的良好途径。它可以培养自由民主的学风,融洽师生关系。讨论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如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讲到“天上的街市物品摆放的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如何美丽。”“如此良辰美景,就连只能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也自由自在的在天街闲游,天上是多么的美好、幸福呀!……”此时一学生质疑:“老师,织女被关在天牢,牛郎被天河隔在那边,他们连相会都很难,怎么会自由的闲游呢?”我以这一问为突破口,让大家展开讨论,教室里一下沸腾了,真是唇枪舌剑,经过这一争议学生们都明白了:其实这是诗人的一种大胆想象和对原传说的改编,表达了他对一种幸福、美好、自由的新生活的向往与渴望。经过学生讨论沟通,诗歌的主题自然就明白了。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途径,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就会生发出无穷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研究行学习”。
(二)辩论,深入“研究行学习”
辩论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视作优化了的研究性学习系统。用辩论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为了战胜对手,全组成员齐心协力地查阅资料,讨论时必定畅所欲言;辩论时,你来我往,各尽所能,本身就一种很好交流。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性学习”。
如在《心声》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整体把握,揣摩语意,感受李京京丰富饱满的形象,要求写一篇关于李京京形象的短评。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对于主人公的认识有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李京京指出同学朗读的不足,是因为嫉妒,有的同学认为是满怀真诚,希望同学能读好这篇他特别喜爱的小说,有的同学认为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是为了改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此时我抓住教机,热情地支持他们组织辩论赛,在学生与学生充分对话中真正实现主体性的自由阅读。“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让师生、师生与作者作品达到和谐共振的愉悦,特别是生生之间的直接的“交锋”,使信息实现“零距离”的交互,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三、小作文小论文 ,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能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能是一种联想。因此,课堂对话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的结果、心得写成小作文,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研究行的习惯和写作能力。
如在学完《孔乙己》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又可憎的人》、《走进孔乙己》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文本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及作者的态度的理解。
课后我还曾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陶渊明的为人》、《我看诸葛亮》等,要求收集资料,做好归类,这些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欣赏、鼓励,给学生无比的快乐和巨大的信心,也使教学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初中生的课题研究并不高深,课题的严密性、科学性也许很不成熟,但学生在研究中承受责任、承受失败,也享受到快乐、成功的喜悦。这一教学形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并使之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四、借助网络,拓展“研究性学习”空间
网络,可以提供丰富、专业、系统的资源,促进学生快速、大量的阅读。以写作为目的的任务驱动,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作文的能力。
由于生活经历的关系,大多学生的作文缺少历史的厚重感和中国文化的底蕴。虽然有的学生读了些古文与古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有一些了解的,但是如何在其了解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从而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写作时,能适当引用所知的诗句呢?我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作文课题网站。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每一个小组完成4篇文章,分别是:介绍性的说明文、结合现实评析的议论文、联系古今的抒情散文、创意性的说明文。学生初期所拥有的材料相仿,可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在写作与欣赏、点评同学的作文中体会其间的异同之处。这种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作文教学“古诗名句的春色”,学生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寻找古诗文名句与历史典故,结合现实完成了作文,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学生体会到了古诗文能使文章增色,学会了如何通过网络寻找需要的诗文与典故。
五、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或科研含义上的对其一门类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的钻研、推究,它也不能简单地与课题、考察、论文划等号。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以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的学习方式。其次我认为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它既有以课题为载体的学习方式,更多应是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写作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最后我觉得语文研究性学习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二)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过份追求成果。初中阶段应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关键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学习的习惯,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不要盲目追求学生撰写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2)起点不能太高,切口不能太大,要求不能太死,要符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特点,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3)并非是为培养少数语文尖子,它应该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一个不能少”。同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开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