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
[关键词]中学历史;新教材;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4-0016-02
在新课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面对新课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历史教育要创新,历史课堂要创新。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历史教学,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的感受。历史课堂上的“满堂灌”、“填鸭式”,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收获不大,而且也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便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悖论。显然,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师为了不教。”因此,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记得我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我们在下面似懂非懂的听者,听完后也只是要求我们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乐学,主动积极参加学习的前提,在这种前提下,是学生心里充满惊奇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参与。
首先,教师要注意导的艺术,在开放式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多向互动的过程,要达到学生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导的艺术。人们常说:“好的成功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成功的导入,往往回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投身其中,我们可以用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词导入等等。
其次,教师要注意问的艺术。我们可以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认知矛盾的焦点处、教材前后的衔接处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阶梯状设问。这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另外,我们可以创设情景,以情激趣。要使学生亲临其境,触景生情,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因此我们要以实物演示情景,用图象、声音、多媒体再现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渲染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感受自然流淌,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感染熏陶的目的。
还有,我们也可以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激励的作用不可低估,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语言应是导火索、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之功效”。我们对学生激励的方法,可以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引导的手势,同样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功效。我们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成功与进步以口头禅和书面的形式予以肯定、表扬,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同时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再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在思维上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必须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不要是自己高高在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才能通过师生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发展。
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乐学氛围,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不错”、“真棒”“你真厉害”“你真行”“我真没想到你这样聪明”等等。适时使用暗示信号如“激励的手势”“满意的微笑”“期待的眼神”等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倍增,思维活跃,敢问敢做,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精彩的课堂和丰富的活动中,知识、能力、情感三者齐头并进。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鼓励学生敢想、敢思。我们讲述一个事件后,可把事件的背景、过程做简单介绍,但不急于下定论,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推论。但教师的语气要和缓,带着一种诚恳、激励、询问、期待的口味。如“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件事怎样处理好呢?”“这个事件的后果如何呢?”“你们想象一下这样会引起事态怎样的变化?”学生面对教师平和的态度,期盼的目光,心态发生变化,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探求。
其次,指导他们“会思”“会想”。对与初中生来说,历史知识还很肤浅,社会经验和见识还很缺乏,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不假思索,凭主观意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让他们“会思”“会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不和平解决,事情会怎样?”“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称霸于天下,而扶持刘阿斗?”等等,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想象,这样他们会思之有深度,想之有新意,富有远见卓识,令人赞叹折服的“奇思”“创想”。
另外,激励学生的“奇思”“创想”。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不能更改,创新也不能违背历史事实,但我们提倡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实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新认识,客观历史过程不能假设,但我们通过对其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可以进行假设、想象、联想、推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它。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查资料,找证据,求事实,千方百计论证自己的观点。
总之,“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际,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打破一些学生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变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关键词]中学历史;新教材;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4-0016-02
在新课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面对新课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历史教育要创新,历史课堂要创新。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历史教学,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的感受。历史课堂上的“满堂灌”、“填鸭式”,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收获不大,而且也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便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悖论。显然,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师为了不教。”因此,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记得我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我们在下面似懂非懂的听者,听完后也只是要求我们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乐学,主动积极参加学习的前提,在这种前提下,是学生心里充满惊奇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参与。
首先,教师要注意导的艺术,在开放式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多向互动的过程,要达到学生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导的艺术。人们常说:“好的成功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成功的导入,往往回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投身其中,我们可以用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词导入等等。
其次,教师要注意问的艺术。我们可以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认知矛盾的焦点处、教材前后的衔接处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阶梯状设问。这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另外,我们可以创设情景,以情激趣。要使学生亲临其境,触景生情,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因此我们要以实物演示情景,用图象、声音、多媒体再现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渲染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感受自然流淌,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感染熏陶的目的。
还有,我们也可以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激励的作用不可低估,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语言应是导火索、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之功效”。我们对学生激励的方法,可以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引导的手势,同样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功效。我们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成功与进步以口头禅和书面的形式予以肯定、表扬,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同时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再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在思维上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必须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不要是自己高高在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才能通过师生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发展。
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乐学氛围,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不错”、“真棒”“你真厉害”“你真行”“我真没想到你这样聪明”等等。适时使用暗示信号如“激励的手势”“满意的微笑”“期待的眼神”等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倍增,思维活跃,敢问敢做,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精彩的课堂和丰富的活动中,知识、能力、情感三者齐头并进。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鼓励学生敢想、敢思。我们讲述一个事件后,可把事件的背景、过程做简单介绍,但不急于下定论,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推论。但教师的语气要和缓,带着一种诚恳、激励、询问、期待的口味。如“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件事怎样处理好呢?”“这个事件的后果如何呢?”“你们想象一下这样会引起事态怎样的变化?”学生面对教师平和的态度,期盼的目光,心态发生变化,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探求。
其次,指导他们“会思”“会想”。对与初中生来说,历史知识还很肤浅,社会经验和见识还很缺乏,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不假思索,凭主观意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让他们“会思”“会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不和平解决,事情会怎样?”“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称霸于天下,而扶持刘阿斗?”等等,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想象,这样他们会思之有深度,想之有新意,富有远见卓识,令人赞叹折服的“奇思”“创想”。
另外,激励学生的“奇思”“创想”。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不能更改,创新也不能违背历史事实,但我们提倡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实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新认识,客观历史过程不能假设,但我们通过对其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可以进行假设、想象、联想、推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它。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查资料,找证据,求事实,千方百计论证自己的观点。
总之,“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际,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打破一些学生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变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