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2月8日参加了一个研究杭州健康码设计思路的会议,商议流程图、定时间表……会议一直开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三点钟。当时杭州的道路,空无一车,但我相信这是杭州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新起点。
2月8日,也是杭州上线企业复工申报平台的第一天。企业员工填写“返工申请”的健康码,是杭州健康码的“雏形”基础。
2月11日“杭州健康码”上线,随后“杭州健康码平台开发运行专班”正式成立,我承担的是综合协调组工作。综合协调组的工作特别考验能力,我每天都会和相关技术团队、部门对接,分析业务逻辑和回应市民诉求。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五个员——信息员、督查员、协调员、宣传员和服务员。
我在综合部门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了。我认为,好的工作机制,可以保障专班的高效运转。要先搭好框架的“戏台”,才能干好事、唱好戏。
新事物出来总有接受的过程,大家对健康码的认知也是由新鲜好奇慢慢地到认可接受,与此同时,系统也快速迭代更新。杭州健康码申请初期,每天最高的申领量达到130多万。高峰值的背后,是大量的咨询和疑议。2月14日,“12345”人工受理健康码咨询电话达到5013件,机器人排号最高达29000多人。为了便于市民咨询、疑议复核,我提议将复核权下放区县(市),服务于基层在疫情防控中更精准摸排、更快速复核。当时我们专班还刚成立,如何与区县(市)建立最快的联系,很考验我们。仅一天时间,首批294人的基层复核员队伍就组建完成,在技术团队的配合下,网上复核平台快速投入运行并发挥了实效。后台数据显示,15日后,信访咨询量和交办件下降明显,网上复核平台受理量上升,同时办理率也在上升。我感觉基层精准摸排复核的过程,正回归了健康码的初衷,强化“线上+线下”,让没有安全风险的人员尽快有序流动起来,这是最大的惠民。
2月19日,杭州健康码申领人数突破1000万,全市覆盖率达到80%,被全国100多个城市借鉴。这一天下午5点40分,我也注意到了一份特殊的申请,是交通部门关于交通应用要尽快和健康码进行结合的需求建议。他们认为,打车作为高频应用场景,绿码下单、绿码接客的端口前移的意义很大,希望专班协调数据接口。我迅速向杭州健康码工作专班总牵头人、市委副秘书长涂冬山汇报,涂冬山签发给了专班的数据质量组,当天就將此事落实。目前,数据端口已开放,相关技术在对接中。绿码,给城市的是一种安心,交通出行,需要这样的安全感。2月21日,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可凭健康码看病的城市。毫无疑问,杭州的健康码将会在交通出行等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
2月8日前,我在社区做着线下的防控志愿者;2月8日后,我成为了一名线上的“战士”。我很庆幸自己参与了这场数字化防控的“战役”。守小区,守住的是一扇门;而健康码是一张无形的安全网。数字化防控的效果,将在线下体现出来。
2月8日,也是杭州上线企业复工申报平台的第一天。企业员工填写“返工申请”的健康码,是杭州健康码的“雏形”基础。
2月11日“杭州健康码”上线,随后“杭州健康码平台开发运行专班”正式成立,我承担的是综合协调组工作。综合协调组的工作特别考验能力,我每天都会和相关技术团队、部门对接,分析业务逻辑和回应市民诉求。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五个员——信息员、督查员、协调员、宣传员和服务员。
我在综合部门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了。我认为,好的工作机制,可以保障专班的高效运转。要先搭好框架的“戏台”,才能干好事、唱好戏。
新事物出来总有接受的过程,大家对健康码的认知也是由新鲜好奇慢慢地到认可接受,与此同时,系统也快速迭代更新。杭州健康码申请初期,每天最高的申领量达到130多万。高峰值的背后,是大量的咨询和疑议。2月14日,“12345”人工受理健康码咨询电话达到5013件,机器人排号最高达29000多人。为了便于市民咨询、疑议复核,我提议将复核权下放区县(市),服务于基层在疫情防控中更精准摸排、更快速复核。当时我们专班还刚成立,如何与区县(市)建立最快的联系,很考验我们。仅一天时间,首批294人的基层复核员队伍就组建完成,在技术团队的配合下,网上复核平台快速投入运行并发挥了实效。后台数据显示,15日后,信访咨询量和交办件下降明显,网上复核平台受理量上升,同时办理率也在上升。我感觉基层精准摸排复核的过程,正回归了健康码的初衷,强化“线上+线下”,让没有安全风险的人员尽快有序流动起来,这是最大的惠民。
2月19日,杭州健康码申领人数突破1000万,全市覆盖率达到80%,被全国100多个城市借鉴。这一天下午5点40分,我也注意到了一份特殊的申请,是交通部门关于交通应用要尽快和健康码进行结合的需求建议。他们认为,打车作为高频应用场景,绿码下单、绿码接客的端口前移的意义很大,希望专班协调数据接口。我迅速向杭州健康码工作专班总牵头人、市委副秘书长涂冬山汇报,涂冬山签发给了专班的数据质量组,当天就將此事落实。目前,数据端口已开放,相关技术在对接中。绿码,给城市的是一种安心,交通出行,需要这样的安全感。2月21日,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可凭健康码看病的城市。毫无疑问,杭州的健康码将会在交通出行等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
2月8日前,我在社区做着线下的防控志愿者;2月8日后,我成为了一名线上的“战士”。我很庆幸自己参与了这场数字化防控的“战役”。守小区,守住的是一扇门;而健康码是一张无形的安全网。数字化防控的效果,将在线下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