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sdb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49例。帕利哌酮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初始剂量6 mg,qd,根据患者病情1周内给予3~12 mg,qd;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初始剂量1 mg,qd,根据患者病情1周内加至4~6 mg,q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血清泌乳素(PRL)和脂代谢水平,并采用椎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帕利哌酮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帕利哌酮组患者PSP评分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血清PRL、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利培酮组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SESE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但帕利哌酮起效快、安全性更好。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实验教学中以实验报告为主要辅助依据的实验考核方法已不能满足高效、可跟踪学生学习进展等需求,本文以吉林大学“机械工程综合实验”题库系统开发为例,介
摘要:知识管理原则中有一条是知识管理的无限性,即新知识的产生使知识管理不可能停止,而传统的资源库的思路是存放已开发的素材、课件、网上课程教案、文章等资源。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教育资源建设,应建立动态、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系块来实现知识的永续性。以动态管理理念实现资源从静态积累为主到动态积累为主的转变,能够促进资源的创新,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延续与再生。  关键词:动态管理;积件;知识反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