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49例。帕利哌酮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初始剂量6 mg,qd,根据患者病情1周内给予3~12 mg,qd;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初始剂量1 mg,qd,根据患者病情1周内加至4~6 mg,q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血清泌乳素(PRL)和脂代谢水平,并采用椎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帕利哌酮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帕利哌酮组患者PSP评分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血清PRL、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利培酮组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SESE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但帕利哌酮起效快、安全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