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海军新武器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并首次发明了斜角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器等多种航母重要设备,二战后首次采用滑跃甲板使舰载机能够短距起降。正因如此,英国人能否在 21世纪再次揭开航母历史的新篇章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
  
  研制背景
  
  冷战结束后,追随美国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使英国清醒地看到,皇家晦军的“无故”级航母及其短距/垂直起降飞机在作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只能完成一些辅助性作战任务。于是,通过对世界形势和未来全新作战模式的判断,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战略防御评估》报告,要求海军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前沿存在”和“由海向陆”的作战思想展开,放弃海上决战的思路,将两栖作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开始了英国振兴海军之路。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结合21世纪的作战需求,英国海军拟订了多项主战装备的发展汁划,准备在2010年前后组建“全球舰队”,并指出:新一代航母 (CVF)作为核心力员,基本用途是为英国提供一种远程进攻性空中打击能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执行作战行动,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首批两艘将分别在 2012年和2015年服役。
  消息一经发布,以BAE系统公司与泰利斯公司为首的两家公司参与竞争新一代航母的设计、建造。在经过了为期一年的初期竞争评估阶段之后, 2001年7月,英国国防部对新型航母进行了重新考虑,航母的尺寸要能容纳和运用足够多的固定翼飞机以保证出动率,排水量要达到近55000吨,使载机最大可达近60架。2001年11月,两家公司进入到了为期一年的第二个评估阶段,双方各获得2500万英镑的阶段合同。2002年中期,两家公司公布了4种最新的新一代设计方案,国防部选中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型)和弹射起飞/拦阻索回收(CV型)两种方案。
  2003年初,英国政府决定由BAE系统公司作为主承包商建造两艘新航母。并进入第三个评占阶段。英国政府出于保护本闲个业的原因,选样了BAE系统公司,但是他们还会以泰利斯公司的方案为主进行下一步论证。英国国防采购局CVF工程小组日前正在就航母的设计,降低风险,成本等问题深入研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英国国防部决定延长论证阶段的时间,推迟到 2005年中期,才最终决定新一代的建造方案。
  
  需求分析
  
  十几年来,英国海军历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包括与美国海军并肩作战参与监控伊拉克禁飞区、轰炸南联盟、派兵支援阿富汗反恐作战以及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等,对设计中的新航母无疑产生厂巨大的影响。鉴于作战经验,英国皇家海军将CVF航母的作战能力定位在美国“尼米兹”航母作战能力的 60%上。
  英国海军提出的任务需求是:新一代航母应是一种联合作战装备,主要用于为英军提供远程空中打击能力,同时具有搭载多种飞机、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他们要求新一代航母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关键能力:一是能够参与三军实施的联合作战;二是支持舰载机作战,具备强大的C41能力;三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至少有1艘航母在航;四是能够部署到全球任何作战区域;五是具备持续作战能力;六是在没有战区盟国港口支持的情况下实施空中打击的能力;七是具有极高的生存能力;八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搭载各型飞机,担负多种复杂的作战任务。
  根据目前的计划,CVF将只建造2艘,并且部署能力要相当于现役3艘“无敌”级航母。由于“无敌”级航母的使用通常是1艘在海上执行作战任务,1艘在港内进行维修保养,1艘为预备状态,而航母大修或延寿一般要在船坞内停留1~2年,因此,为了避免在此期间另1艘航母需要进行维修保养,CVF在设计上要求每次进坞时间不超过6个月,必要的维修和现代化改装全部在此期间完成。为此,CVF将采取模块化设计,改装和维修时,只更换故障模块,以求简化程序。
  
  总体布置
  
  CVF航母的排水量约为6万吨,全长292米,水线长273米,舰体宽 38.6米,长度为“尼米兹”级的90%。飞行甲板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和英国“无敌”级航母不一样,既没有采用斜角甲板,也没有采用类似“无敌”级的甲板,而是由外飘结构支撑,外形很像常规起降航母的甲板,舰舯部到舰艉部呈长方形。根据英国出资与美国共同研制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来看, CVF应该是定位于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航母,或许会留出装备弹射和拦阻装置的空间,以便以后改装成常规起降(CTOL)航母。不过,就目前的情况判断,可能性较大的选择还是在舰艏安装上翘12度的滑跃甲板。
  CVF有两个舰岛,分前后布置在甲板右舷,甲板上设有两部升降机,一次可升降两架F-35B飞机。CVF的机库长约180米,宽36米,总面积6480平方米,相当于“无敌”级航母的3倍。机库高7~10米,高10米的地方是飞机维修区域。不过,泰利斯公司称,他们设计的机库全部有10米高的空间,以利于维修飞机。机库可容纳24架F-35B和10架“默林”EH-101HMl,部分飞机将在甲板上露天系留。
  
  舰载机
  
  舰载机是决定航母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英国CVF航母方案迟迟不能敲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舰载机难以确定。现役“无敌”级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和作战能力都难以满足英国海军提出的“从海上投送力量”的需求。CVF与“无敌”级航母最大区别就在于对地区冲突的介入能力。英国海军提出,CVF舰载机的搭载数量至少应为“无敌”级的两倍。经过反复论证,英国最后决定 CVF最多搭载50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以JSF为主,配以数架“默林”直升机和预警机,平时40架,战时视情增加到50架。其中STOVL飞行中队三四个,24~36架F-35B战斗机,反潜直升机中队1个,6架“默林”EH— 101HM1反潜直升机,以及4架“海上空中搜索控制机”。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F-35B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超出预计近1.5吨,这将影响飞机在舰上起飞。为此,英国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一是减轻机身重量,二是增强发动机功率,三是改进机身结构。还有一个解决办法是改变航母设计,改为常规起降方式。但是,这些解决方法都不是很容易实现的。
  CVF舰载机的设计运用能力是每日平均最多起降飞机约,150架次。计算标准是,每波攻击的周期’2小时,由12架作战飞机编成的攻击部队,每天出动 12架次。
  “海上空中搜索控制机”还没有确定机种,备选方案有:美国的E-2C“鹰眼”改进型,但是,如果没有弹射器和拦阻索,将无法使用;“默林”直升机的预警型,但是,直升机的高空性能和飞行速度不能满足作战需求;美国的V-22“鱼鹰”偏转翼飞机的衍生型,但是,该机还处于研制阶段,由于在试验中事故频发,计划被延期。
  无论采用哪种飞机,英国现在都没有可满足要求的早期预警飞机。没有预警机,航母舰载机就难以充分发挥其作战性能。此外,英国海军没有舰载空中加油机和电子战飞机,即便装备F-35B战,斗机,由于缺乏电子战飞机的支援,其作战性能也难免大打折扣。
  除了F-35B和反潜直升机以外, CVF根据作战需求还可搭载空军的运输直升机和陆军的WAH-64等对陆攻击直升机,作为情报收集平台,可搭载“守望者”无人侦察机。
  
  甲板设计
  
  根据泰利斯公司设计的飞行甲板,适用性很强,不论采用哪种飞机都无需作太大的改动,而且在今后50年的服役期内,即便英国海军用CTOL飞机替换 STOVL飞机,也只需要进行较小的改装。据说,在甲板设计方案中留有安装一两座弹射器和3道拦阻装置的冗余。   F-35B在起飞时使用加力燃烧装置,为此,在甲板上设有两个挡流板,以防飞机起飞时伤及甲板工作人员。两条跑道呈V字形通向滑跃甲板,所以,两架F-35B只能交替起飞。挡流板设在飞行甲板中央,距舰艏约160米处,这一距离可满足F-35B以最大起飞重量迎风起飞。
  为了提高舰载机出动架次率,CVF的甲板作业将采用“一站式补给、武器装填”的方式,在甲板上设置几个类似汽车站的维修,飞机可以在一处同时完成燃料补给、挂载弹药等作业。这样有利于节省甲板空间和作业时间。现役航母都是分别在几处完成这些作业的。
  
  双岛布置
  
  英国的新航母在右舷外飘部分前后设置了两个舰岛。这种双岛布置将分担岛形上层建筑的功能:前舰岛将担负航行驾驶等指挥控制任务,舰桥同美国海军的超级航母一样,为舰长和司令部职权的战位分置,上层舰桥左侧,即靠飞行甲板一侧有宽大的玻璃窗,可以监控起飞时甲板状况;后岛比前岛略低,主要担负航空管制任务。
  就目前公布的设计方案来看,舰岛呈倒四锥台形,与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隐身设计手法如出一辙。泰利斯公司坚持认为这种设计可以减小上层建筑的体积,所占面积最小。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配置方式减小了对后部飞行甲板的气流影响。不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航母通常采取左舷着舰、起飞,而不是在舰岛后部,如果CVF沿袭这种起降方式,右舷舰岛后方气流不会对舰载机造成很大影响,双岛的优点并不明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航母上需要配置多种雷达。通信系统、电子战系统天线,这些都要安装在岛顶部,在一个面积不大的上层建筑上安装众多天线,存在电磁兼容问题,这或许才是CVF采取双岛的目的。
  在美国海军的新一代航母的论证研究中电有双岛设计方案,对于现代大型航母而言,单岛集航海、指挥控制、航空管制、天线平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不是最佳选择。特别是像尼米兹级这种大型航母上层建筑靠后布置,对舰桥的视界有很大影响。
  
  武器装备
  
  CVF上没有直接用于防御的装甲,在重要部位可能有加厚钢板或凯夫拉复合材料,以防弹片造成的损伤。目前,单舰点防御武器还未确定,由以前的构想图来看,舰前后左右各配置1座近防武器系统或“拉姆”导弹发射装置,但是,最近公布的构想图上却没有布置防御性武器。就目前较成熟的装备而言,最终可能会在“密集阵”或“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和“拉姆”导弹之间选择。
  CVF可能不会像“无敌”级那样在竣工时就装备“海标枪”舰空导弹,但在设计上留出了安装2座“席尔瓦”A43发射装置的空间,每座有16个“紫菀 15”舰空导弹发射单元。除了硬杀伤武器以外,舰上还将布置箔条、诱饵以及电子干扰设备等软杀伤装备,具体采用何种装备现在还未确定。
  目前,CVF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60%,剩下的40%主要是电子装备,但还没有确定。其中,雷达系统预计装备马可尼和泰利斯公司生产的S1850M远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或是泰利斯公司生产的SMART-L多用途雷达。根据泰利斯公司公布的设计图,后部舰岛上有隐身桅杆,顶部装有APAK导弹控制兼对空搜索雷达。对海雷达将使用 1007型或1008型对海搜索/导航雷达。其他电子设备,如指挥控制系统、数据链、通信系统等,目前还没有定论。全电力推进系统
  除了分布式舰岛以外,CVF最大的技术特点表现在它的动力装置上。 CVF将采用新一代综合全电力推进 (IFEP)系统。其优点是:用电缆完全代替机械连接,使原动机在舰上布置更为灵活,推进轴系短;连接推进装置的电气连线有备用电路,当舰遭到部分损坏后,仍可持续作战;系统噪声低,与机械推进相比,在宽频带可降低15~20分贝,在窄频带降低更多;系统经济性好。
  CVF的发动机很可能采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用于波音777客机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和MT300船用燃气轮机。 MT300总重6200公斤,可采取直接的机械驱动和交流发电机驱动两种方式。 CVF如果采用交流发电机驱动,功率应为36兆瓦。包括进排气道和发电机在内,其燃气轮机的主机长16米,宽4.3米,连同基座重77000公斤。在舰上,两个轮机舱分开布置,相距较远,基本是每个舰岛下一个。这样可缩短烟道,而且分置轮机舱有利于舰的生存能力。
  CVF上两座MT300用于高速航行,巡航时开启诺斯罗普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两座RW-21中冷回热燃气轮机,功率25兆瓦。
  此外,舰上还有数台应急用的大型柴油发电机和蓄电池。可见,整个动力系统在航母中所占的重量和体积的比例都是非常小的,这样,可以减轻重量,减少所占空间。
  推进装置为4部25兆瓦的带毂罩的推进器,其中2部固定安装,另外2部可做360度旋转,因此,舰上不装以往舰船常见的舵。利用这种推进系统, CVF航速可达到27节以上,续航力 10000海里。这种速度即便是作为装备弹射器的常规航母,也能够满足起降飞机的需要。
  全电推进系统另一大特点是便于维修和更换,可以大幅度节约工时。在维修发动机时连同外壳一起取出,换上备用发动机就可以,如同客机更换发动机一样,拆下的发动机送到工厂进行维修,以备下次再用,简单易行。
  
  高昂的建造成本
  
  CVF的建造费用一直在直线上涨,从1997年预算的每艘建造费7.4亿英镑涨到2001年初的每艘23亿~29亿英镑,后来,英国政府公布的数字是 26.54亿~33.63亿英镑。
  为降低成本,英国海军不但缩减了舰员编制,且在技术上不断寻找可能性。2004年,法国决定戴高乐级第2艘航母采用常规动力,并与英国共同建造。这不仅可使英国节约建造经费,还可以获得法国的一些先进技术。
其他文献
在叙、黎局势紧张复杂的关键时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2005年3月6日突然宣布,分步骤撤出驻黎巴嫩军队,并于7日就开始撤军。这一决定不仅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叙、黎两国引起不小的波澜。    悬念一:叙利亚撤军能否顺利成行?    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突然公布了撤军计划。巴沙尔说:“当我们完成这些撤离行动的时候,叙利亚也就完全地落实了塔伊夫协议和1559号决议。”
期刊
良好的隐蔽性能是潜艇相对于水面舰艇的巨大战术优势。常规柴电动力潜艇水面航行时使用柴油机,水下航行则使用蓄电池,所以水下续航力有限,潜航一段时间后便不得不上浮至通气管状态,利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正是这短暂的上浮充电时间,潜艇很容易暴露自己而遭到监视和攻击。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是常规潜艇发展的革命。由于AIP动力装置不需要氧气即可正常运行,装上潜艇后能够显著提高潜艇的水下续航力,大幅降低潜艇
期刊
朝鲜战争,实际上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这场战争有着多种称谓,在韩国被称为“韩国战争”或“6.25事变”;在朝鲜被称为“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大陆被称为“抗美援朝”;在中国的港台地区被称为“韩战”。    朝鲜战争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被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为两个部分,由苏联、美国分别驻军,以解除朝鲜半岛上的
期刊
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人们很可能看到:太空中的侦察卫星和预警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瞬间丧失功能成为“太空垃圾”;来袭导弹变成了无头苍蝇;对方的通信指挥控制情报系统突然瘫痪;飞机突然坠地或是因为胡乱飞行而坠毁;正在有序行进的坦克车队忽然像中了魔一样,或突然停驶,或横冲直撞。这一切的形成都将归功于一种新概念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这是一种目前正在研究发展的高技术武器,试验性高功率微波弹头已被美军在海湾战争中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得到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并从1957年起以59式的名称开始仿制生产外贸坦克,从而具备了初步的坦克工业基础。通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熟练地掌握了坦克生产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从西方引进技术,并加以运用吸收,中国在主战坦克的研制上有了实质性的技术创新。  中国在建国53年间,向朝鲜、伊拉克、缅甸等国家输出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以及相关技术。外
期刊
在巴基斯坦国庆阅兵的时候,一架以中巴两国红绿两色国旗涂饰全机身的美丽战机进行了非常精彩的单机表演,整个表演虽然时间不长,但毫无疑问它是全场压轴的主角。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这架新型战斗机美丽的外形和优异的性能彻底折服。这架飞机就是巴基斯坦最新接收的中巴两国联合研制的战斗机——JF-17“雷电”。这种飞机的代号前缀“JF'’充分说明了它的性质——“Joint Fighter”,联合战斗机。这也是继美国
期刊
2004年12月,日本新一期防卫大纲出台。大纲提出,为对应弹道导弹威胁,要建立包括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内的应对体制。在日本近期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和改进型“金刚”级驱逐舰,以及其将要配备的“标准'-3型防空导弹。    研发过程    日本最初参加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便是从海军项目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参加了美国的海军战区防御计划(NTWD,即N
期刊
台军在台湾形成了高、中、低空及远、中、近程空地一体化的探测预警系统,精确的空空和地空打击系统以及高效的指挥通信系统。台空军“强网”系统100多部地面探测预警雷达、4架E-2T预警机雷达和海军“大成”系统的舰载、岸基探测预警雷达,作用距离远、引导速度快、反干扰及抗反辐射攻击能力强。其中E-2T对高空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高达650公里,对低空目标可达400公里,可监视2400万立方千米的空域及38.85
期刊
寻求远程攻击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韩国空军已经成为东亚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力量。韩国1981年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购买36架F-16C/DBlock 32战斗机的“和平之路”军售协议,使韩国成为F-16C/D战斗机的第一个海外用户。F-16取代了韩国空军已经年迈的130架F-4E"鬼怪”战斗机,使其防空能力大大增强。这些F-16同时大大提升了由233架F-5E/F构成的对地攻击能力。1994年
期刊
有关俄罗斯海军的RDU系列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的装备状况公开发表的资料较少,其具体内容更是讳莫如深,是极为保密的。由于人们对其知之甚少,更加对它产生神秘之感。  早在二战时期,在美国盟军租借给前苏联海军的反潜舰艇上曾装备“捕鼠器”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这是一种由平行导轨组成的桁架四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用时,将桁架支起,呈48°固定仰角;不用时,将桁架折叠,可平放在甲板上。  该装备利用火箭反作用原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