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 于 媛
依然是红墙绿树的小楼,平静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安然的一天。这里是郭新的工作室,窗外是无边的骄阳和轰然的蝉鸣,但心底涌上来的却是丝丝的凉意。这丝丝凉意与空调的温度无关,而是为了眼前的件件艺术作品。这是首饰吗?还是艺术作品?因为没有一个关于它们的视觉坐标可以参照。相反,它们更像一尊尊微缩的现代雕塑漂浮在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其内在的张力远非印象中的“首饰”可以承载。
郭新有很多的头衔:中国第一位珠宝设计硕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饰工作室创建人及学术主持,上海双城现代手工艺术馆艺术总监,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当然,也有人干脆叫她“首饰艺术家”。她擅用贝壳、铜、青铜、石头、木头、玻璃、塑料、陶瓷、银,做出独特的饰品,而且从设计到制作都是由她自己完成。既作为艺术品,又以首饰的形式出现。她称自己的首饰作品为“可以佩戴的艺术品”。她的作品曾在国外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展览并获得多个奖项,部分作品陈列于匹兹堡艺术中心、普林斯布画廊、艺术联合会展厅。
郭新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那大学艺术学院,主修首饰和金工艺术专业,并获得了双硕士学位。提起第一次和导师见面,她记忆犹新。“导师告诉我,要想在她那拿一个‘A’是非常难的。你不应该比我来得晚,不应该比我回家早。除了睡觉,吃饭,我期望你其余时间都呆在工作室里搞创作。”郭新坚称:“这为我后来从事首饰设计与制作以及金工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四年的学习和钻研,郭新在毕业时几乎所有专业课都是A,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珠宝首饰,郭新的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材料更新颖独特,将时尚个性与艺术紧密结合,同时又赋予其深刻的含义。她把艺术语言不断凝炼,试图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最恰当的材料语言表达出来,与观赏者交流,进而体会存在的意义。而这种艺术体验在郭新的材料的日常积累和选择中就可以看到,纯粹的抽象艺术并不会排斥自然的生活经验,视觉艺术更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可视性结果,正如一件首饰作品的产生。
例如她的一款代表作“萌芽”系列发针:这来源于她在美国读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由于中西饮食习惯迥异,郭新初到美国时吃饭都是应付了事,购车后才第一次到匹兹堡的中国食品店购物。吃到了黄豆芽的郭新简直兴奋不已,同时也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当一粒种子被深埋在土壤中时,它在黑暗的世界中等待,迎着冰冷,孕育生命,等候那破土而出的喜悦和希望。当人们毫不留意它的时候,它已经胜过黑暗,昂首向着阳光展示生命的力量。漫长的等待也有了意义。如同耶稣说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不能结出许多的籽粒来。有了这个想法,笔端在指尖飞速流转,描绘出了“萌芽”的素描雏形。在制作过程中,她选择了锻造工艺。锻造工艺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艺,在机械化的现代社会里已几近失传,锻造的过程也是漫长、枯燥、艰难的,通过无数次榔头锻打及退火,把一块铜板锻造成型,这个过程就好像种子的生命历程一样,它是金属板在艺术家手里慢慢生长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有过种子一样的经历,只是在长成之后,自觉选择遗忘。而有人没有忘却,她用指尖记录了一段被几近遗忘的历程,并塑造了美妙而灵巧的“萌芽”饰品一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与交融通过深切的体验自然地流露与弥漫。
郭新痴迷于纪录片,尤其是跟海洋相关的片子。深海生物多样的形状,绚烂的颜色和流溢的光彩令她着迷。沉浸其中去发现海洋世界的美的同时,也生发了她的有关“海洋生物”系列的作品。“我的创作思想像一株生生不息的植物,根脉相连,不断有新生的枝丫,在不断观察,反思中开花结果。”她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历程。她认为首饰艺术家应该有独特的视角,以首饰为媒介,反映真实的世界,因此作品就必然会有个人的“签名(signature)”。
正是因为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签名(signature)”,郭新认为,从第一个作品从艺术家手中诞生之日起,它就不同于商业首饰。商业首饰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市场的认可,这就决定了设计师与市场根据之间有着必然密切的关系,设计的款式应市场的需求而定,这也决定了商业利润是决定首饰设计的主要原因之一。商业首饰运作中大部分产品由设计师设计,然后交由技师或工人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必须考虑大批量生产。相形之下,首饰“作品”,而不是商家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跟雕塑或绘画没有什么区别,艺术家研究的正是它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艺术家将他们对人生的理解,经验的认同、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参与等表现在具体的首饰作品中。
创新,在这次交谈中是被郭新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她的创新是建立在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融合之上的,正如一件首饰作品的产生。在这里,各种材料任由艺术家去判断、去处理,当然这种判断与处理涵盖了艺术的经验在其中。她把艺术语言不断凝炼,试图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最恰当的材料语言表达出来,与观赏者交流,进而体会存在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更体现在她的教学风格上。
“在上海大学美院,她的课与其他老师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这样评价她。她让学生从非传统首饰材料入手,了解各种材料,如纸、木头、纤维、塑料、树脂等新材料在首饰创作中的多种可能性。郭新说,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灵感的源泉。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本身为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艺术创作原型。她提倡学生通过阅读和观摩国外最新设计,尤其是大量有代表性的艺术首饰类作品,帮助学生明白首饰概念的广度与深度,这个过程被她叫做“洗脑”。然后扎扎实实学习首饰制作中必需掌握的技术工艺。她非常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工艺的基础上尝试技术工艺创新。
“毋庸置疑的是,在首饰作品的创作方面,国内正在蹒跚学步。”郭新指出,国内创作很多时候还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有一个错误的理解就是正是因为艺术创作,所以技术上不需要精致,也无需专业,导致艺术首饰的创作中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东西。而国外无论是教学系统、产业结构、商业模式都已经趋于成熟,产业及商业结构中有利于促进艺术首饰的发展。有许多非营利性机构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市场也大力培养对艺术首饰的宣传及对受众审美的培养。因此,艺术首饰可以生存下去并健康发展。
“中国的商业首饰处在一个转型期。”郭新认为,商业首饰从整个行业以加工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创新性结构。转型更需要具有前瞻性眼光、扎实的设计能力、熟悉市场并能够引导市场消费的设计师。重视原创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真正的品牌,是必须具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点的品牌。而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并寻求与市场完美地结合。商业首饰和她所从事的首饰作品在设计程序上有相似之处,都是经过一个素材整理,草图和制作的过程,并且技术工艺非常接近。两者同时都是人工密集型工作。随着人们审美的逐步提高,也逐步注重首饰的装饰功能,而不单单是它的保值性。个性化发展也带来首饰的个性化发展。
艺术首饰作品的受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因为个性化的作品,需要大众的理解与共鸣。郭新将未来的工作重心转移至把作品推向市场,同时引导受众的消费,扩大受众群体,在首饰的时尚中,创造出深层永恒流传的经典。
依然是红墙绿树的小楼,平静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安然的一天。这里是郭新的工作室,窗外是无边的骄阳和轰然的蝉鸣,但心底涌上来的却是丝丝的凉意。这丝丝凉意与空调的温度无关,而是为了眼前的件件艺术作品。这是首饰吗?还是艺术作品?因为没有一个关于它们的视觉坐标可以参照。相反,它们更像一尊尊微缩的现代雕塑漂浮在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其内在的张力远非印象中的“首饰”可以承载。
郭新有很多的头衔:中国第一位珠宝设计硕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饰工作室创建人及学术主持,上海双城现代手工艺术馆艺术总监,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当然,也有人干脆叫她“首饰艺术家”。她擅用贝壳、铜、青铜、石头、木头、玻璃、塑料、陶瓷、银,做出独特的饰品,而且从设计到制作都是由她自己完成。既作为艺术品,又以首饰的形式出现。她称自己的首饰作品为“可以佩戴的艺术品”。她的作品曾在国外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展览并获得多个奖项,部分作品陈列于匹兹堡艺术中心、普林斯布画廊、艺术联合会展厅。
郭新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那大学艺术学院,主修首饰和金工艺术专业,并获得了双硕士学位。提起第一次和导师见面,她记忆犹新。“导师告诉我,要想在她那拿一个‘A’是非常难的。你不应该比我来得晚,不应该比我回家早。除了睡觉,吃饭,我期望你其余时间都呆在工作室里搞创作。”郭新坚称:“这为我后来从事首饰设计与制作以及金工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四年的学习和钻研,郭新在毕业时几乎所有专业课都是A,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珠宝首饰,郭新的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材料更新颖独特,将时尚个性与艺术紧密结合,同时又赋予其深刻的含义。她把艺术语言不断凝炼,试图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最恰当的材料语言表达出来,与观赏者交流,进而体会存在的意义。而这种艺术体验在郭新的材料的日常积累和选择中就可以看到,纯粹的抽象艺术并不会排斥自然的生活经验,视觉艺术更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可视性结果,正如一件首饰作品的产生。
例如她的一款代表作“萌芽”系列发针:这来源于她在美国读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由于中西饮食习惯迥异,郭新初到美国时吃饭都是应付了事,购车后才第一次到匹兹堡的中国食品店购物。吃到了黄豆芽的郭新简直兴奋不已,同时也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当一粒种子被深埋在土壤中时,它在黑暗的世界中等待,迎着冰冷,孕育生命,等候那破土而出的喜悦和希望。当人们毫不留意它的时候,它已经胜过黑暗,昂首向着阳光展示生命的力量。漫长的等待也有了意义。如同耶稣说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不能结出许多的籽粒来。有了这个想法,笔端在指尖飞速流转,描绘出了“萌芽”的素描雏形。在制作过程中,她选择了锻造工艺。锻造工艺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艺,在机械化的现代社会里已几近失传,锻造的过程也是漫长、枯燥、艰难的,通过无数次榔头锻打及退火,把一块铜板锻造成型,这个过程就好像种子的生命历程一样,它是金属板在艺术家手里慢慢生长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有过种子一样的经历,只是在长成之后,自觉选择遗忘。而有人没有忘却,她用指尖记录了一段被几近遗忘的历程,并塑造了美妙而灵巧的“萌芽”饰品一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与交融通过深切的体验自然地流露与弥漫。
郭新痴迷于纪录片,尤其是跟海洋相关的片子。深海生物多样的形状,绚烂的颜色和流溢的光彩令她着迷。沉浸其中去发现海洋世界的美的同时,也生发了她的有关“海洋生物”系列的作品。“我的创作思想像一株生生不息的植物,根脉相连,不断有新生的枝丫,在不断观察,反思中开花结果。”她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历程。她认为首饰艺术家应该有独特的视角,以首饰为媒介,反映真实的世界,因此作品就必然会有个人的“签名(signature)”。
正是因为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签名(signature)”,郭新认为,从第一个作品从艺术家手中诞生之日起,它就不同于商业首饰。商业首饰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市场的认可,这就决定了设计师与市场根据之间有着必然密切的关系,设计的款式应市场的需求而定,这也决定了商业利润是决定首饰设计的主要原因之一。商业首饰运作中大部分产品由设计师设计,然后交由技师或工人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必须考虑大批量生产。相形之下,首饰“作品”,而不是商家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跟雕塑或绘画没有什么区别,艺术家研究的正是它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艺术家将他们对人生的理解,经验的认同、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参与等表现在具体的首饰作品中。
创新,在这次交谈中是被郭新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她的创新是建立在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融合之上的,正如一件首饰作品的产生。在这里,各种材料任由艺术家去判断、去处理,当然这种判断与处理涵盖了艺术的经验在其中。她把艺术语言不断凝炼,试图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最恰当的材料语言表达出来,与观赏者交流,进而体会存在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更体现在她的教学风格上。
“在上海大学美院,她的课与其他老师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这样评价她。她让学生从非传统首饰材料入手,了解各种材料,如纸、木头、纤维、塑料、树脂等新材料在首饰创作中的多种可能性。郭新说,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灵感的源泉。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本身为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艺术创作原型。她提倡学生通过阅读和观摩国外最新设计,尤其是大量有代表性的艺术首饰类作品,帮助学生明白首饰概念的广度与深度,这个过程被她叫做“洗脑”。然后扎扎实实学习首饰制作中必需掌握的技术工艺。她非常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工艺的基础上尝试技术工艺创新。
“毋庸置疑的是,在首饰作品的创作方面,国内正在蹒跚学步。”郭新指出,国内创作很多时候还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有一个错误的理解就是正是因为艺术创作,所以技术上不需要精致,也无需专业,导致艺术首饰的创作中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东西。而国外无论是教学系统、产业结构、商业模式都已经趋于成熟,产业及商业结构中有利于促进艺术首饰的发展。有许多非营利性机构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市场也大力培养对艺术首饰的宣传及对受众审美的培养。因此,艺术首饰可以生存下去并健康发展。
“中国的商业首饰处在一个转型期。”郭新认为,商业首饰从整个行业以加工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创新性结构。转型更需要具有前瞻性眼光、扎实的设计能力、熟悉市场并能够引导市场消费的设计师。重视原创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真正的品牌,是必须具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点的品牌。而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并寻求与市场完美地结合。商业首饰和她所从事的首饰作品在设计程序上有相似之处,都是经过一个素材整理,草图和制作的过程,并且技术工艺非常接近。两者同时都是人工密集型工作。随着人们审美的逐步提高,也逐步注重首饰的装饰功能,而不单单是它的保值性。个性化发展也带来首饰的个性化发展。
艺术首饰作品的受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因为个性化的作品,需要大众的理解与共鸣。郭新将未来的工作重心转移至把作品推向市场,同时引导受众的消费,扩大受众群体,在首饰的时尚中,创造出深层永恒流传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