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阑尾炎CT征象的分析,提高阑尾炎诊断的正确率,观察回盲部及阑尾周围情况,为临床诊断及阑尾炎的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搜集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阑尾炎的CT影像资料,按阑尾炎的影像表现阑尾腔增粗、,阑尾粪石、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等表现逐一分析统计。结果:63例确诊阑尾炎中单纯性阑尾炎21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4例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影像表现 阑尾腔增粗47例(70.1%),阑尾粪石19例(28.3%)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41例( 61.1% )。结论:MSCT有助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病理类型的基本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MSCT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常规等,临床经验极为重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缺少一种有效的检查措施诊断阑尾炎,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改变这种局面。笔者搜集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阑尾炎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10月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年龄9-83岁,平均年龄44.7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或脐周疼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如果阑尾炎累及输尿管,可见出现血尿等临床症状。
1.2 檢查方法
经东芝Aquilion16CT扫描剑突至耻骨联合层面,层距层厚5mm,螺距1.0,未服造影剂及行增强扫描,扫描后对数据包进行MPR和CPR重建,1例伴肠套叠行增强扫描,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2 结果
2.1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是阑尾炎的63例,正确率约97%,单纯性阑尾炎20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4例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大部分阑尾位于盲肠内下位和内后位,1例位于肝下位,1例位于盲肠后外侧
2.2 CT主要表现 阑尾腔增粗(直径>6mm)47例(70.1%),阑尾粪石19例(28.3%)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41例( 61.1% ) ,17例系膜增厚25.3%,阑尾脓肿7例 ( 10.4 % ) ,蜂窝织炎1 例( 1.4 % ),2例结肠旁沟积液、1例异位阑尾(1例)、阑尾位于肝下位,4例阑尾穿孔(5.9%),其中两例阑尾根部穿孔,2例可见脓肿形成、阑尾壁增厚、密度减低,外侧系膜增厚,1例可见蜂窝织炎,1例阑尾尖端穿孔,CT表现如一般阑尾炎,阑尾壁腔扩张,壁增厚,外周系膜增厚, ,均未见阑尾穿孔的直接征象。1例阑尾炎伴盲肠、升结肠套叠。
3 讨论
阑尾腔增粗(直径>6mm)和阑尾壁增厚(壁厚>3mm)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靠征象,阑尾腔内发现粪石、积气不能确诊是阑尾炎,只有当粪石较大堵塞阑尾腔引起阑尾腔扩张或阑尾腔壁增厚时,可确诊阑尾炎,因阑尾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就构成阑尾极易发炎的解剖基础。当发现阑尾脓肿、阑尾蜂窝织炎是要警惕阑尾穿孔的可能性,本文发现的阑尾尖端穿孔显示阑尾尖端系膜增厚,见索条状影,应行增强扫描,以发现阑尾壁不连续的CT征象,在平扫CT图像上阑尾穿孔的影像学表现可不明显,因阑尾炎穿孔后可被系膜包裹。参考相关文献[1],阑尾壁不连续、阑尾腔内粪石或对比外漏、阑尾腔外游离气体是阑尾穿孔的可靠征象,阑尾腔外游离气体尚需同十二指肠穿孔相鉴别,可参考临床症状和病史,如有无溃疡史,十二指肠穿孔腹痛一般无缓解征象,阑尾穿孔可以有疼痛的短暂缓解后加重的表现,十二指肠穿孔少量游离气体一般局限在十二指肠周围,阑尾穿孔少量游离气体一般局限在阑尾周围外周。阑尾周围脓肿、蜂窝织炎常提示阑尾穿孔可能性,因此CT检查阑尾炎,增强扫描的价值不容忽视。部分病例阑尾在右髂窝内显示不明显时,不能排除异位阑尾,我们应当先找到升结肠,向下找到回盲部,沿三条结肠带交汇处找到回盲瓣,这样不容易遗漏解剖变异的阑尾[2],如盲肠壁内阑尾、完全腹膜后阑尾、阑尾珠、盲肠异位左下腹等。
阑尾炎是平常工作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的阑尾炎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但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常造成漏诊或延误诊断,同时因阑尾位置及形态多变,造成临床诊断困难,MSCT可明确显示阑尾的位置以及阑尾有无炎症,还可同胆囊炎、女性附件炎、盆腔炎,脂膜炎等鉴别,大大提高阑尾炎诊断率,为需手术切除的阑尾炎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浩 魏冉 王兰芸等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CT表现及诊断意义[J].医学影像学 2011,43(1):24-26
[2] 刘万军,郭艳军.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82-83
[3] 王家卿. 4例少见的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J] 云南医药,2001,22(5):248
【关键词】 MSCT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常规等,临床经验极为重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缺少一种有效的检查措施诊断阑尾炎,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改变这种局面。笔者搜集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阑尾炎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10月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年龄9-83岁,平均年龄44.7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或脐周疼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如果阑尾炎累及输尿管,可见出现血尿等临床症状。
1.2 檢查方法
经东芝Aquilion16CT扫描剑突至耻骨联合层面,层距层厚5mm,螺距1.0,未服造影剂及行增强扫描,扫描后对数据包进行MPR和CPR重建,1例伴肠套叠行增强扫描,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2 结果
2.1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是阑尾炎的63例,正确率约97%,单纯性阑尾炎20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4例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大部分阑尾位于盲肠内下位和内后位,1例位于肝下位,1例位于盲肠后外侧
2.2 CT主要表现 阑尾腔增粗(直径>6mm)47例(70.1%),阑尾粪石19例(28.3%)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41例( 61.1% ) ,17例系膜增厚25.3%,阑尾脓肿7例 ( 10.4 % ) ,蜂窝织炎1 例( 1.4 % ),2例结肠旁沟积液、1例异位阑尾(1例)、阑尾位于肝下位,4例阑尾穿孔(5.9%),其中两例阑尾根部穿孔,2例可见脓肿形成、阑尾壁增厚、密度减低,外侧系膜增厚,1例可见蜂窝织炎,1例阑尾尖端穿孔,CT表现如一般阑尾炎,阑尾壁腔扩张,壁增厚,外周系膜增厚, ,均未见阑尾穿孔的直接征象。1例阑尾炎伴盲肠、升结肠套叠。
3 讨论
阑尾腔增粗(直径>6mm)和阑尾壁增厚(壁厚>3mm)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靠征象,阑尾腔内发现粪石、积气不能确诊是阑尾炎,只有当粪石较大堵塞阑尾腔引起阑尾腔扩张或阑尾腔壁增厚时,可确诊阑尾炎,因阑尾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就构成阑尾极易发炎的解剖基础。当发现阑尾脓肿、阑尾蜂窝织炎是要警惕阑尾穿孔的可能性,本文发现的阑尾尖端穿孔显示阑尾尖端系膜增厚,见索条状影,应行增强扫描,以发现阑尾壁不连续的CT征象,在平扫CT图像上阑尾穿孔的影像学表现可不明显,因阑尾炎穿孔后可被系膜包裹。参考相关文献[1],阑尾壁不连续、阑尾腔内粪石或对比外漏、阑尾腔外游离气体是阑尾穿孔的可靠征象,阑尾腔外游离气体尚需同十二指肠穿孔相鉴别,可参考临床症状和病史,如有无溃疡史,十二指肠穿孔腹痛一般无缓解征象,阑尾穿孔可以有疼痛的短暂缓解后加重的表现,十二指肠穿孔少量游离气体一般局限在十二指肠周围,阑尾穿孔少量游离气体一般局限在阑尾周围外周。阑尾周围脓肿、蜂窝织炎常提示阑尾穿孔可能性,因此CT检查阑尾炎,增强扫描的价值不容忽视。部分病例阑尾在右髂窝内显示不明显时,不能排除异位阑尾,我们应当先找到升结肠,向下找到回盲部,沿三条结肠带交汇处找到回盲瓣,这样不容易遗漏解剖变异的阑尾[2],如盲肠壁内阑尾、完全腹膜后阑尾、阑尾珠、盲肠异位左下腹等。
阑尾炎是平常工作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的阑尾炎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但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常造成漏诊或延误诊断,同时因阑尾位置及形态多变,造成临床诊断困难,MSCT可明确显示阑尾的位置以及阑尾有无炎症,还可同胆囊炎、女性附件炎、盆腔炎,脂膜炎等鉴别,大大提高阑尾炎诊断率,为需手术切除的阑尾炎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浩 魏冉 王兰芸等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CT表现及诊断意义[J].医学影像学 2011,43(1):24-26
[2] 刘万军,郭艳军.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82-83
[3] 王家卿. 4例少见的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J] 云南医药,2001,22(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