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作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阑尾炎CT征象的分析,提高阑尾炎诊断的正确率,观察回盲部及阑尾周围情况,为临床诊断及阑尾炎的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搜集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阑尾炎的CT影像资料,按阑尾炎的影像表现阑尾腔增粗、,阑尾粪石、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等表现逐一分析统计。结果:63例确诊阑尾炎中单纯性阑尾炎21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4例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影像表现 阑尾腔增粗47例(70.1%),阑尾粪石19例(28.3%)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41例( 61.1% )。结论:MSCT有助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病理类型的基本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MSCT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常规等,临床经验极为重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缺少一种有效的检查措施诊断阑尾炎,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改变这种局面。笔者搜集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阑尾炎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10月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年龄9-83岁,平均年龄44.7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或脐周疼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如果阑尾炎累及输尿管,可见出现血尿等临床症状。
  1.2 檢查方法
  经东芝Aquilion16CT扫描剑突至耻骨联合层面,层距层厚5mm,螺距1.0,未服造影剂及行增强扫描,扫描后对数据包进行MPR和CPR重建,1例伴肠套叠行增强扫描,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2 结果
  2.1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是阑尾炎的63例,正确率约97%,单纯性阑尾炎20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4例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大部分阑尾位于盲肠内下位和内后位,1例位于肝下位,1例位于盲肠后外侧
  2.2 CT主要表现 阑尾腔增粗(直径>6mm)47例(70.1%),阑尾粪石19例(28.3%)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41例( 61.1% ) ,17例系膜增厚25.3%,阑尾脓肿7例 ( 10.4 % ) ,蜂窝织炎1 例( 1.4 % ),2例结肠旁沟积液、1例异位阑尾(1例)、阑尾位于肝下位,4例阑尾穿孔(5.9%),其中两例阑尾根部穿孔,2例可见脓肿形成、阑尾壁增厚、密度减低,外侧系膜增厚,1例可见蜂窝织炎,1例阑尾尖端穿孔,CT表现如一般阑尾炎,阑尾壁腔扩张,壁增厚,外周系膜增厚, ,均未见阑尾穿孔的直接征象。1例阑尾炎伴盲肠、升结肠套叠。
  3 讨论
  阑尾腔增粗(直径>6mm)和阑尾壁增厚(壁厚>3mm)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靠征象,阑尾腔内发现粪石、积气不能确诊是阑尾炎,只有当粪石较大堵塞阑尾腔引起阑尾腔扩张或阑尾腔壁增厚时,可确诊阑尾炎,因阑尾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就构成阑尾极易发炎的解剖基础。当发现阑尾脓肿、阑尾蜂窝织炎是要警惕阑尾穿孔的可能性,本文发现的阑尾尖端穿孔显示阑尾尖端系膜增厚,见索条状影,应行增强扫描,以发现阑尾壁不连续的CT征象,在平扫CT图像上阑尾穿孔的影像学表现可不明显,因阑尾炎穿孔后可被系膜包裹。参考相关文献[1],阑尾壁不连续、阑尾腔内粪石或对比外漏、阑尾腔外游离气体是阑尾穿孔的可靠征象,阑尾腔外游离气体尚需同十二指肠穿孔相鉴别,可参考临床症状和病史,如有无溃疡史,十二指肠穿孔腹痛一般无缓解征象,阑尾穿孔可以有疼痛的短暂缓解后加重的表现,十二指肠穿孔少量游离气体一般局限在十二指肠周围,阑尾穿孔少量游离气体一般局限在阑尾周围外周。阑尾周围脓肿、蜂窝织炎常提示阑尾穿孔可能性,因此CT检查阑尾炎,增强扫描的价值不容忽视。部分病例阑尾在右髂窝内显示不明显时,不能排除异位阑尾,我们应当先找到升结肠,向下找到回盲部,沿三条结肠带交汇处找到回盲瓣,这样不容易遗漏解剖变异的阑尾[2],如盲肠壁内阑尾、完全腹膜后阑尾、阑尾珠、盲肠异位左下腹等。
  阑尾炎是平常工作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的阑尾炎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但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常造成漏诊或延误诊断,同时因阑尾位置及形态多变,造成临床诊断困难,MSCT可明确显示阑尾的位置以及阑尾有无炎症,还可同胆囊炎、女性附件炎、盆腔炎,脂膜炎等鉴别,大大提高阑尾炎诊断率,为需手术切除的阑尾炎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浩 魏冉 王兰芸等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CT表现及诊断意义[J].医学影像学  2011,43(1):24-26
  [2] 刘万军,郭艳军.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82-83
  [3] 王家卿. 4例少见的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J] 云南医药,2001,22(5):24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形成的形态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动脉瘤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的临床资料。测量动脉瘤组与对照组大脑前动脉A1段直径(Da1)、A2段直径(Da2)、前交通动脉瘤直径
目的从高山被孢霉中克隆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A12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BMACL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该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47品
【摘 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密切相关。人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日益重视,其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人们更好地选择各种检测方法,现对目前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
目的 探讨犬颈动脉囊性动脉瘤模型的构建,研究颅内动脉瘤发生机制及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将30只土狗随机分成两组(A、B组),雌性实验犬构成比为50%的A1、A2组和雌性实验犬构成比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常规组给予西药治疗,每组各有患者25例。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
【摘 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疾病临床活动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32例患有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病例所选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然后对这些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结果:本研究所选择的32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治疗后,其均无出现其他并发症疾病情况,并且手术的治愈率达到100%。结论:通过
目的 构建携带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以人胎肝 cDNA 为模板扩增得到的 ALR 与 pLenti6/V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