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都说侗寨山乡有三美:鼓楼、大歌和廊桥。鼓楼之美,美在她像一棵根深叶茂的银杉,脚踏大地,头顶云天,挺拔、清雅,雄浑、壮观,于是,僻静的侗寨山乡,因之多了一份雄奇与美丽;廊桥之美,美在她像天陲边的飞虹,绽放着吉祥、瑰丽的霞光,于是,天上人间,洒满了侗家人的遐想和希望;大歌(亦称“鼓楼大歌”)之美,美在她如同天籁之音,萦绕于白云间,徜徉在蓝天下。
于是,八百里侗寨山乡,天穹因之越发的美妙,大地因之勃发无限生机。于是,一座座鼓楼、廊桥和吊脚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黔桂毗邻处现有的7座鼓楼、4座廊桥和3个古侗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是,廊桥经典之作:“程阳风雨廊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
侗族分布在湘桂黔交界地区,没有受到宗教的过多影响,民间流行一种原始巫教信仰,所以,与其他许多民族不同,侗族建筑艺术成就不是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而以民间公共建筑如鼓楼、风雨桥等为主,包孕着更多的民俗乡情。与许多少数民族相同,侗族的私有观念也不强,所以民居都是外向的,没有汉族住宅常见的围墙和院落。侗乡各家的交往以至全寨性的活动都较多,如歌舞庆典、议事、聚谈何日常社交等,都在寨子中心的公共空间鼓楼坪进行,鼓楼坪又称芦笙坪,即鼓楼前的一块平地,坪前与鼓楼相对常有简朴的戏台。鼓楼每寨必有,有的不止一座。全部侗族鼓楼当在500座以上。
鼓楼之美
侗族自称是一个“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的民族。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侗语叫“干”、“更”或“金”,而“干”、“更”或“金”即是侗族生命共同体的指称——族称。居所寓意,与民族生命共同体的指称(族称)在语义上直接同一,这多少有点神奇,然而这正是这个民族的居所建筑被称为人类珍贵遗存、人间艺术瑰宝的奥秘所在。
鼓楼,取象于荫护初民的一棵银杉,耸立在寨子的“颇圣颇地”处(侗语,意为寨子的肚脐或宇宙的“中心”),其圣化品格令人景仰和膜拜。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观认为“石构建筑”才是“永久性的”、“纪念性的”“伟大艺术”,木构建筑缺少神圣性称不上“史书”建筑,侗族鼓楼(包括廊桥)的神圣性和雄奇性,纠正了西方原有的建筑观念歧见和偏见。
“鼓楼”侗语称“堂瓦”,即公共议事厅,又称“播顺”,意为“寨之魂”。侗族鼓楼可分塔式、厅式两种,以塔式最多。贵州从江增冲鼓楼是典型的也是造型最好的一座塔式鼓楼,为八角十一重檐尖顶塔式木构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五层十三重檐。整体轮廓变化丰富,风格秀丽,木构架净高17.65米,楼刹通高20余米。底层地面系石块铺墁,中镶一圆形火塘,直径1.4米。四周有立柱4根,其外立檐柱8根,柱下垫鼓形石础。立柱间置4条大板凳,檐柱外围绕一周木栏杆,东面置一石桌,其余三面各设一门道。东南面有侗家“款约” 石碑3通,落款分别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道光十年(1830)、光绪二十年(1896)。底层还悬挂道光十年制“万里和风”匾额,并有木刻楹联4幅。除底层仅留搭梯孔外,其余各层均设置固定梯板,可盘旋至顶。2、3、4楼立柱内为空井,外铺楼板,立柱间及其外围均置木栏杆。4、5楼出檐颇长,檐下装如意斗。5楼顶部悬挂一木鼓,其上为如意攒尖顶,顶上复置宝葫芦。侗家传说鼓楼是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总体轮廓真的很象杉树,体现了侗族有关大树崇拜的观念。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间长凳围着中心火塘。楼顶悬大鼓,每遇大事击鼓为号。塔式鼓楼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
廊桥之美
在侗乡,廊桥,表征生命生成之过程,象征生命圣化之“长廊”;坐落在她怀抱里的山寨,依山造势,依水布陈,以和谐的生命整体,表明对宇宙时空和天地自然的顺应与尊崇。
自古以来,加建亭廊的桥,称为“亭桥”或“廊桥”,供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亭桥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曲桥中段转角处设三角亭,巧妙地利用了转角空间,给游人以小憩之处;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有的独立设廊如桂林七星岩前的花桥。苏州留园曲奚楼前的一座曲桥上,覆盖紫藤花架,成为风格别具的“绿廊桥”。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北20公里、林溪乡程阳村的马安寨,有一座著名的“程阳风雨廊桥”,又称“永济桥”,为中国近代梁式木桥。为二楼三亭四廊木结构风雨桥,桥层长77.76米,宽3.75米,桥体长81.9米。在河床立二台三墩,桥墩双尖舟形,面层用规整石料干摆,心填泥石,结合紧密。在桥墩之间采用圆木纵横格架组成桥身,桥面满铺木板。桥上建二楼三亭。楼亭之间各以屋廊相连,形成可遮阳避雨的廊桥。两端的楼三檐歇山顶,高6.5米。桥中央的亭为三檐八角攒尖顶,高7.8米;另2亭为四角攒尖顶,高7米。亭中设神龛。廊内设长凳,供人避雨憩息,整座桥梁只用榫铆接合,制作严谨,外观秀丽,堪称侗族建筑艺术和建筑技艺的杰作。
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人寨必经之路。风雨桥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村民游息聚谈之所,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拦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风雨桥的选址十分注意成景和得景,使之既能妆点大好河山,又能在桥内观赏到周围的美好景色。
在侗族看来,“人、居所、天地自然”应对应关联、和谐共生;居所是人之居所,是天地自然之居所,因而,属于时间艺术的大歌,属于空间艺术的鼓楼、廊桥、吊脚楼,在“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的始初,即讲究顺应天时,讲究“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岁月更替,时至今日,不少侗族山寨的栖居之所仍沿袭着古风:聚落空间四处由参天古树、栅栏和寨门四处楼环抱遮掩着,其意是表达对生命之源、人类母亲(大自然)的依恋和崇敬;即便(因故)新选寨址或重建寨落,如斯古风仍当首选。
桥楼架江上,标志我侗乡。
侗族简介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椿江、天拄、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公的三江、龙胜等县。
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有自己的民族戏曲一侗戏。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八十年代“侗族大歌”曾参加法国巴黎艺术节,其精悍演出震惊整个巴黎、被法国文化部部长誉为“清寒般闪光的音乐”。
侗族以建筑艺术见长。鼓楼、侗寨、花桥、戏台等不用一钉一铆的木制建筑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品种”,是民间木制建筑的光辉典范, 在建筑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旅游小贴士
程阳八寨是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最早、最具侗族典型特色的侗族村寨,从通道可以直接乘车往三江,如果不丢通道,可以直接取道柳州,换5536决车,19元到三江县,然后从三江县坐3元的班车,或坐摩托车10元到程阳风雨桥。住宿:三江饭店、侗家旅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八百里侗寨山乡,天穹因之越发的美妙,大地因之勃发无限生机。于是,一座座鼓楼、廊桥和吊脚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黔桂毗邻处现有的7座鼓楼、4座廊桥和3个古侗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是,廊桥经典之作:“程阳风雨廊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
侗族分布在湘桂黔交界地区,没有受到宗教的过多影响,民间流行一种原始巫教信仰,所以,与其他许多民族不同,侗族建筑艺术成就不是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而以民间公共建筑如鼓楼、风雨桥等为主,包孕着更多的民俗乡情。与许多少数民族相同,侗族的私有观念也不强,所以民居都是外向的,没有汉族住宅常见的围墙和院落。侗乡各家的交往以至全寨性的活动都较多,如歌舞庆典、议事、聚谈何日常社交等,都在寨子中心的公共空间鼓楼坪进行,鼓楼坪又称芦笙坪,即鼓楼前的一块平地,坪前与鼓楼相对常有简朴的戏台。鼓楼每寨必有,有的不止一座。全部侗族鼓楼当在500座以上。
鼓楼之美
侗族自称是一个“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的民族。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侗语叫“干”、“更”或“金”,而“干”、“更”或“金”即是侗族生命共同体的指称——族称。居所寓意,与民族生命共同体的指称(族称)在语义上直接同一,这多少有点神奇,然而这正是这个民族的居所建筑被称为人类珍贵遗存、人间艺术瑰宝的奥秘所在。
鼓楼,取象于荫护初民的一棵银杉,耸立在寨子的“颇圣颇地”处(侗语,意为寨子的肚脐或宇宙的“中心”),其圣化品格令人景仰和膜拜。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观认为“石构建筑”才是“永久性的”、“纪念性的”“伟大艺术”,木构建筑缺少神圣性称不上“史书”建筑,侗族鼓楼(包括廊桥)的神圣性和雄奇性,纠正了西方原有的建筑观念歧见和偏见。
“鼓楼”侗语称“堂瓦”,即公共议事厅,又称“播顺”,意为“寨之魂”。侗族鼓楼可分塔式、厅式两种,以塔式最多。贵州从江增冲鼓楼是典型的也是造型最好的一座塔式鼓楼,为八角十一重檐尖顶塔式木构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五层十三重檐。整体轮廓变化丰富,风格秀丽,木构架净高17.65米,楼刹通高20余米。底层地面系石块铺墁,中镶一圆形火塘,直径1.4米。四周有立柱4根,其外立檐柱8根,柱下垫鼓形石础。立柱间置4条大板凳,檐柱外围绕一周木栏杆,东面置一石桌,其余三面各设一门道。东南面有侗家“款约” 石碑3通,落款分别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道光十年(1830)、光绪二十年(1896)。底层还悬挂道光十年制“万里和风”匾额,并有木刻楹联4幅。除底层仅留搭梯孔外,其余各层均设置固定梯板,可盘旋至顶。2、3、4楼立柱内为空井,外铺楼板,立柱间及其外围均置木栏杆。4、5楼出檐颇长,檐下装如意斗。5楼顶部悬挂一木鼓,其上为如意攒尖顶,顶上复置宝葫芦。侗家传说鼓楼是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总体轮廓真的很象杉树,体现了侗族有关大树崇拜的观念。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间长凳围着中心火塘。楼顶悬大鼓,每遇大事击鼓为号。塔式鼓楼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
廊桥之美
在侗乡,廊桥,表征生命生成之过程,象征生命圣化之“长廊”;坐落在她怀抱里的山寨,依山造势,依水布陈,以和谐的生命整体,表明对宇宙时空和天地自然的顺应与尊崇。
自古以来,加建亭廊的桥,称为“亭桥”或“廊桥”,供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亭桥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曲桥中段转角处设三角亭,巧妙地利用了转角空间,给游人以小憩之处;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有的独立设廊如桂林七星岩前的花桥。苏州留园曲奚楼前的一座曲桥上,覆盖紫藤花架,成为风格别具的“绿廊桥”。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北20公里、林溪乡程阳村的马安寨,有一座著名的“程阳风雨廊桥”,又称“永济桥”,为中国近代梁式木桥。为二楼三亭四廊木结构风雨桥,桥层长77.76米,宽3.75米,桥体长81.9米。在河床立二台三墩,桥墩双尖舟形,面层用规整石料干摆,心填泥石,结合紧密。在桥墩之间采用圆木纵横格架组成桥身,桥面满铺木板。桥上建二楼三亭。楼亭之间各以屋廊相连,形成可遮阳避雨的廊桥。两端的楼三檐歇山顶,高6.5米。桥中央的亭为三檐八角攒尖顶,高7.8米;另2亭为四角攒尖顶,高7米。亭中设神龛。廊内设长凳,供人避雨憩息,整座桥梁只用榫铆接合,制作严谨,外观秀丽,堪称侗族建筑艺术和建筑技艺的杰作。
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人寨必经之路。风雨桥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村民游息聚谈之所,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拦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风雨桥的选址十分注意成景和得景,使之既能妆点大好河山,又能在桥内观赏到周围的美好景色。
在侗族看来,“人、居所、天地自然”应对应关联、和谐共生;居所是人之居所,是天地自然之居所,因而,属于时间艺术的大歌,属于空间艺术的鼓楼、廊桥、吊脚楼,在“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的始初,即讲究顺应天时,讲究“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岁月更替,时至今日,不少侗族山寨的栖居之所仍沿袭着古风:聚落空间四处由参天古树、栅栏和寨门四处楼环抱遮掩着,其意是表达对生命之源、人类母亲(大自然)的依恋和崇敬;即便(因故)新选寨址或重建寨落,如斯古风仍当首选。
桥楼架江上,标志我侗乡。
侗族简介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椿江、天拄、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公的三江、龙胜等县。
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有自己的民族戏曲一侗戏。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八十年代“侗族大歌”曾参加法国巴黎艺术节,其精悍演出震惊整个巴黎、被法国文化部部长誉为“清寒般闪光的音乐”。
侗族以建筑艺术见长。鼓楼、侗寨、花桥、戏台等不用一钉一铆的木制建筑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品种”,是民间木制建筑的光辉典范, 在建筑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旅游小贴士
程阳八寨是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最早、最具侗族典型特色的侗族村寨,从通道可以直接乘车往三江,如果不丢通道,可以直接取道柳州,换5536决车,19元到三江县,然后从三江县坐3元的班车,或坐摩托车10元到程阳风雨桥。住宿:三江饭店、侗家旅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