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上个月播出了一个专题片,题为《恋上桃花源》。这里所说的“桃花源”,指的就是江西婺源的上晓起村;而片中所说“恋上”这个世外仙境般的小村庄的主角,正是我的老友、中国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
说起陈教授与上晓起的这段“恋情”,我不仅是一个见证者,还差点成为一个参与者呢!
(一)题字
那是在2004年夏天吧,陈教授来到深圳,在我家里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不久前在婺源的一桩奇遇:在那个名叫上晓起的村庄里,竟然保留着久已失传的制茶机械“水转揉碾机”——陈教授是农业考古专家,可以想见他在发现这台“制茶古董”时的那种兴奋和惊奇。他告诉我,这个茶作坊他已经承包了——“搞了一辈子农业考古和茶文化,忽然发现过去书本上说的制茶方法现在还活着,还让我给碰上了,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啊!我打算把退休后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上晓起啦!”
那次,陈教授让我给他的茶作坊题写一个匾额:“上晓起传统生态茶作坊”,还让我把他新作的一首民谣用毛笔抄写一份,说是带回去做广告,我一一照办,心里不禁对那个让经多识广的陈教授如此痴迷的小村庄,产生了一种神往之情。
可巧,那年秋天我到江西出差,办完公事之后,正赶上一个双休日,当即搭车赶往婺源。陈教授在电话里告诉我,公路只通到下晓起,到了下晓起车站,还要走上一段土路,才能到上晓起。我依照陈教授的指点,穿过热闹繁华的下晓起村,找到了那条蜿蜒而上的土路。这条石板铺成的土路很古老,那石板已经被往来于乡间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碾压出一道道车辙。据说,这条路曾经是沟通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的一条重要驿道,千百年间,无数商贾车流从这里把山货运出大山,把财富带进深林。不过,当汽车时代来临之际,这条路变得清冷了,我们走了半天也没见到一个行人。而恰恰是这条长不足两公里的土路,却将城里的嘈杂和浮躁,一并隔绝在山外。走在这样的石板路上,你忽然变得心静如水,微澜不兴,眼前是一脉青山,满目苍翠,耳边是虫吟鸟鸣,流水潺潺。低头细看,就连这脚下的石板都充满奇趣,有的还刻有文字,俯身辨识,我发现那竟然是清代雍正年间的一块残碑……
就这么走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上晓起的村口。老远的就看见陈教授在一棵大樟树下冲我们招手,他在这里已等候多时了。他所发现的那个古老的茶作坊,就在村口的大樟树旁边。一道水闸拦住了穿村而过的溪水,那水口处就是水转揉碾机的动力所在。来到茶作坊的大门口,只见我题写的匾额已被主人挂在门楣之上,在茶作坊的外墙上,则是我抄录的那首陈教授创作的民谣:
迷人上晓起,
风光美无比。
自然铺锦绣,
文化是根柢。
传统茶作坊,
令人惊且喜。
水转揉碾机,
人醉茶香里。
我环顾四围的景致,对陈教授说,当初抄录这首小诗的时候,还没有这么真切的感受,如今身临其境,确实感到这个小村庄实在太美了!陈教授说,这里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落,好多房子都是明清时期建起来的,没有受到任何现代气息的侵扰和人为的破坏。不光风光好,而且很有文化底蕴。等你安顿好了,我带你去看几处名人故居,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二)访古
于是,我随着陈教授开始在上晓起寻幽探胜。先看了一处“进士第”,这是清代道光丙戍(1826年)进士江之纪的故宅。上晓起的江氏家族,崇尚读书致仕。村里人很得意地告诉我,他们这一支江氏,古代出过两位进士,八名七品以上官吏,还出过五名文人学士,他们的著作有21部75卷之多。“进士第”的背后就是“荣禄第”,这是与进士第同期建造的大宅,为清代光禄大夫江人镜的祖居。江人镜乃晚清名臣,历经道咸同光四代,其最光彩的一笔是光绪十六年担任两淮盐运使之后,革除积弊,清廉为官,年减盏商供应费七千余金,使国税增加而商民不受滋扰,皇帝为此特旨赏一品顶戴花翎。这两处宅第,都是徽派建筑的典型风貌,虽占地不是很大,文化气息却很浓郁,砖雕木雕都非常精致。拐过两条小胡同,就到了江氏祠堂,这也是一处清代建筑,轩堂大屋,雕梁画栋,可见当年的气派。不过现在已经凋敝不堪,木柱上的油漆也剥落了。陈教授利用这个空间,办了一个小型的茶文化展览,复制了一些茶书和茶画,供村里乡亲观赏。他说,要把这里办成一个茶文化主题旅游区,一定要让当地的村民多了解一些茶文化知识。我浏览着这些展品,深深叹服陈教授的用心良苦。
穿过小溪上的石桥,就来到了南岸。以一溪之隔,南岸的村民大多姓叶。叶氏家族善于经商,祖上多有经商致富者,但是对读书致仕这一套似乎不感兴趣。然而这里却有一个大宅子取名为“儒林第”。陈教授笑着告诉我,这是一个姓叶的茶商建的。相传当年他靠贩运茶叶到广东发了大财,回到老家一看,河对岸的官宦人家宅院建得豪华显赫,他心里不服,便大兴土木也建了一栋大房子。可是宅子建好了,题什么门额却让他犯了愁,思来想去,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人家对岸的荣华富贵都是读书读出来的,可自己这边虽然富了,却贵不起来,跟对面的人家相比还是差了一截。于是,他鼓足勇气刻了“儒林第”三个大字,为的是让后辈子孙发奋读书,改换门庭。这段轶事未知真假,但陈教授讲来却津津有味,顿使一路参观平添了几分文化趣味。
(三)看房
日暮时分,陈教授带我登上一只竹排,沿溪而行。水平如镜,船动景移,两岸的自墙黑瓦倒影在水中,浑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而远山近树,晚霞青岚,又将那斑斓无色涂抹在眼前,宛如一幅水分稍多的英国水彩画。两岸乡民耕作归来,牵着水牛缓步而行。妇女们在溪边捣衣浣纱,孩子们则隔岸相呼,童音悦耳。村舍间炊烟袅袅,犬吠蛙鸣,参差而起,好一幅田园牧归的安逸图景。置身此境,我不禁感慨丛生,对陈教授说,这地方真是个世外桃源啊,真想在这里住下来不走了!
陈教授说,你这是真心话,还是随便说说?我说,当然是真心话啦!陈教授当即来了精神,他说,前两天真有一户村民张罗着出售他家的老宅,你有没有兴趣看一看他的房子?我说,好啊!您这就跟他联系吧!
当天晚上,我就去看了那处老宅,就位于小溪的南岸,三层楼,纯徽派,里面全是木结构。房主人很实在地告诉我,这房子并不老,是解放初建造的。他和弟弟一直在这里住着,近几年兄弟两家人丁兴旺了,住不下这么多人了,就各自另盖了房子,这宅子就空下来了。按照当地的习俗,祖上的宅子后代是不许拆掉的,只能自然坍塌。而这处老宅还很完好,只好出手了。我在房子上下看了看,感觉非常适宜一家人度假使用,而且索价不贵。想到能在中国最美的乡村拥有一处驿站,我自然是兴奋异常,当即表达了收购意向。只因此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宅子的外观和周遭环境,相约来日清晨再来看 看,即下定金。
然而,事有不可逆料,从来好事多磨。当晚,我给“内当家”打电话商量此事,却遭到了一记当头棒喝——妻子开口就问:这房子有房产证吗?不去住的时候有安全保证吗?房子出了问题当地有维修机构吗……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的动议被无情否决了。次日清晨,我如约来到宅子跟前,望着朝阳下的白墙黑瓦,踟蹰在花草繁茂的前后花园,心境却已是意兴阑珊。我对陪我前来的陈教授说,这宅子真的很好,不拿下实在可惜了。我跟它没有缘分,可是您在这里有茶作坊,正用得着啊,要不,您把它买下来吧?
陈教授说,他不是没想过。可是,刚刚盘下那个茶作坊,手头很拮据啊!我说,我可以支持您一下嘛!陈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我也要跟家人商量一下。
与老宅作别之后,我要返回深圳了。临别之际,陈教授备好了纸笔,要我写点感受,我正好把昨晚在情绪亢奋中写成的一首小诗抄录下来,以记初游之感,诗题为《夜宿上晓起》:
婺源山水秀,
晓起最清幽。
喧声随夜静,
月色枕溪流。
石板敲归履,
青岚洗烦忧。
围坐叙茶话,
俨然方外游。
(四)重游
我从上晓起回来不久,就接到陈教授的电话,告知他跟家人商量的结果:全家人都很支持,尤其是两个儿子还愿助一臂之力呢!我除了表示祝贺之外,心里隐隐地浮起一丝怅然,似乎那一方山水田园离我也渐行渐远了。
此后一段时间,陆续收到一些陈教授发送来的有关上晓起的信息,知道他把那套房子改造成一个“茶人客栈”,经常组织茶文化的学术活动和孩子们的夏令营,很受茶界欢迎;上晓起作为茶文化第一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而我的一些老茶友也时常打来电话,讲述他们在上晓起的见闻,还经常问起我的那些题字以及我跟这个小村庄的渊源。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很得意地回述起当年的故事,感叹世间缘分的稍纵即逝。
2006年夏天,我们全家策划了一次黄山之旅,而相距很近的上晓起则被我们预定为下山之后最好的休整驿站。当然,这样安排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自从否决了我的置业计划之后,妻子内心也萌生了一丝悔意,她很想实地考察一下上晓起的房子,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陈教授把我们一家人安排在“茶人客栈”的楼上,这是老宅中唯一安装了洗浴设备的房间。陈教授颇有几分自得地介绍说,你们可以试一试老宅子里面的现代化生活。
确实如其所言,老房子还是老房子,里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不光装饰变得更有文化意味了,房子的功能也做了一些改进。安顿停当之后,我带着妻女上上下下转了一遭,大大小小十几间屋子都已收拾得停当,开始对外营业了。妻女转到房前屋后的小花园里,驻足回望,只有一声轻轻的叹息。显然,她把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看到这老宅子在陈教授手里得到了新生,我们依旧感到很欣慰。我对妻子说,这房子原本就该归陈老师使用,他与上晓起的缘分比我们要深得多呢!妻子非常受用我的说法,她说,这就叫物尽其用啊!
(五)品诗
翌日清晨,吃过早餐之后,陈教授就招呼我们一家到老樟树下喝茶。那茶就是他的作坊里刚刚制作出来的,清香翠绿,口感上佳。陈教授命其名为“晓起毛尖”。说话间,村头的广播喇叭传出了音乐声,陈教授笑道: “你现在在上晓起可出名了,你上次留下的那首小诗被我谱上了曲,天天在这里播放,很多小孩子都会背诵啦!”这实在太令我惊异了——想不到,陈教授还是个作曲家,他把自己的民谣和我的小诗都录制成CD碟片,作为赠送尊贵客人的旅游纪念品。这一招,着实让我看到了陈教授在文化创意方面的不同凡响。
小女乐乐看到树旁的池塘里满是荷花和莲蓬,一时来了兴致,要来演练一下当年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中所谓: “溪头卧剥莲蓬”的意境;那陈教授也童心勃发,当即找来一根竹竿,跑到池塘边上跟小女一起采摘成熟的莲蓬。我还想拦阻,说那莲蓬不知是哪家村民的,哪能随便采摘呢?陈教授闻言哈哈大笑说,这都是老陈家的,随便摘!
不一会儿,一老一少就采来了一大堆新鲜的莲蓬,我们围着茶桌,品香茗,剥莲子,闲话家常,何乐如之?陈教授对乐乐说,我看过你过去写的诗词,很不错。这回,你也要写一首上晓起的诗,跟你爸爸比一比,怎么样?乐乐抿嘴笑而不答。我心下暗忖,这孩子已经心里有数了。
晚上,我们来到老宅的房顶上乘凉。月出东山,清风徐来,除了树叶飒飒,溪水潺潺,那真叫万籁俱静。妻子说,这地方真好,白天欣赏美景,晚上享受清静,空气又好,人也实在,没买下这栋宅子,确实是我的失误。我说,不能这么讲,人与物的关系,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占有。因为这个宅子,我们与这个小村庄多了一层因缘,日后也多了一份念想,这也是一种享用。就如同眼前这清风,这月色,我们无法占有,却照样可以享用,道理是一样的。此刻,我发现小女乐乐捧着茶杯,一直仰头望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问: “你的诗是不是已经‘憋’出来了?”乐乐说,差不多吧,我明天写出来给你看吧!我说,主要是给陈教授看,他才是大专家呢!
当晚,我也萌生了一缕新的诗兴,次日清早就写了出来——依旧是一首五言小诗,题为《再宿上晓起》:
一别晓起后,
几度梦重游。
茶韵存碧水,
诗思寄旧楼。
秋虫吟皓月,
山鸟掠轻舟。
尘心经洗滤,
湛湛无闲愁。
乐乐看后笑道:“我的也写好了,两首!”说着取出她的小本本——原来是一诗一词。诗为《品茗上晓起》:
晓起村中卧听泉,
春茶余韵伴入眠。
半盏清茗邀月饮,
诗思一缕上云天。
词为《南歌,晓起问茶》:
溪口桥头树,
荷塘叶底蛙,
古来驿道有人家,莫问武陵何处是桃花,
晓起村中水,
高山雾里茶,浮生偷得半天暇,同坐瓜棚垄下话桑麻。
我把乐乐的诗词和我的小诗一并呈给陈文华教授评点,陈教授反复斟酌吟咏之后,一脸正经地对我说,你这个老爸以后别再写诗词了,至少别跟你女儿写同题的诗词——初看你这首,还有点诗味儿,可是跟乐乐的放在一起,就显出高下了!
我闻言有点沮丧,尽管这沮丧中隐含着说不出的欣慰。不过,陈教授后来还是给了我一个安慰性的奖励,他把我的那首小诗拿到他所主编的《中国茶文化》专号上发表了,当然是排在乐乐诗作的后面。
说起陈教授与上晓起的这段“恋情”,我不仅是一个见证者,还差点成为一个参与者呢!
(一)题字
那是在2004年夏天吧,陈教授来到深圳,在我家里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不久前在婺源的一桩奇遇:在那个名叫上晓起的村庄里,竟然保留着久已失传的制茶机械“水转揉碾机”——陈教授是农业考古专家,可以想见他在发现这台“制茶古董”时的那种兴奋和惊奇。他告诉我,这个茶作坊他已经承包了——“搞了一辈子农业考古和茶文化,忽然发现过去书本上说的制茶方法现在还活着,还让我给碰上了,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啊!我打算把退休后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上晓起啦!”
那次,陈教授让我给他的茶作坊题写一个匾额:“上晓起传统生态茶作坊”,还让我把他新作的一首民谣用毛笔抄写一份,说是带回去做广告,我一一照办,心里不禁对那个让经多识广的陈教授如此痴迷的小村庄,产生了一种神往之情。
可巧,那年秋天我到江西出差,办完公事之后,正赶上一个双休日,当即搭车赶往婺源。陈教授在电话里告诉我,公路只通到下晓起,到了下晓起车站,还要走上一段土路,才能到上晓起。我依照陈教授的指点,穿过热闹繁华的下晓起村,找到了那条蜿蜒而上的土路。这条石板铺成的土路很古老,那石板已经被往来于乡间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碾压出一道道车辙。据说,这条路曾经是沟通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的一条重要驿道,千百年间,无数商贾车流从这里把山货运出大山,把财富带进深林。不过,当汽车时代来临之际,这条路变得清冷了,我们走了半天也没见到一个行人。而恰恰是这条长不足两公里的土路,却将城里的嘈杂和浮躁,一并隔绝在山外。走在这样的石板路上,你忽然变得心静如水,微澜不兴,眼前是一脉青山,满目苍翠,耳边是虫吟鸟鸣,流水潺潺。低头细看,就连这脚下的石板都充满奇趣,有的还刻有文字,俯身辨识,我发现那竟然是清代雍正年间的一块残碑……
就这么走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上晓起的村口。老远的就看见陈教授在一棵大樟树下冲我们招手,他在这里已等候多时了。他所发现的那个古老的茶作坊,就在村口的大樟树旁边。一道水闸拦住了穿村而过的溪水,那水口处就是水转揉碾机的动力所在。来到茶作坊的大门口,只见我题写的匾额已被主人挂在门楣之上,在茶作坊的外墙上,则是我抄录的那首陈教授创作的民谣:
迷人上晓起,
风光美无比。
自然铺锦绣,
文化是根柢。
传统茶作坊,
令人惊且喜。
水转揉碾机,
人醉茶香里。
我环顾四围的景致,对陈教授说,当初抄录这首小诗的时候,还没有这么真切的感受,如今身临其境,确实感到这个小村庄实在太美了!陈教授说,这里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落,好多房子都是明清时期建起来的,没有受到任何现代气息的侵扰和人为的破坏。不光风光好,而且很有文化底蕴。等你安顿好了,我带你去看几处名人故居,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二)访古
于是,我随着陈教授开始在上晓起寻幽探胜。先看了一处“进士第”,这是清代道光丙戍(1826年)进士江之纪的故宅。上晓起的江氏家族,崇尚读书致仕。村里人很得意地告诉我,他们这一支江氏,古代出过两位进士,八名七品以上官吏,还出过五名文人学士,他们的著作有21部75卷之多。“进士第”的背后就是“荣禄第”,这是与进士第同期建造的大宅,为清代光禄大夫江人镜的祖居。江人镜乃晚清名臣,历经道咸同光四代,其最光彩的一笔是光绪十六年担任两淮盐运使之后,革除积弊,清廉为官,年减盏商供应费七千余金,使国税增加而商民不受滋扰,皇帝为此特旨赏一品顶戴花翎。这两处宅第,都是徽派建筑的典型风貌,虽占地不是很大,文化气息却很浓郁,砖雕木雕都非常精致。拐过两条小胡同,就到了江氏祠堂,这也是一处清代建筑,轩堂大屋,雕梁画栋,可见当年的气派。不过现在已经凋敝不堪,木柱上的油漆也剥落了。陈教授利用这个空间,办了一个小型的茶文化展览,复制了一些茶书和茶画,供村里乡亲观赏。他说,要把这里办成一个茶文化主题旅游区,一定要让当地的村民多了解一些茶文化知识。我浏览着这些展品,深深叹服陈教授的用心良苦。
穿过小溪上的石桥,就来到了南岸。以一溪之隔,南岸的村民大多姓叶。叶氏家族善于经商,祖上多有经商致富者,但是对读书致仕这一套似乎不感兴趣。然而这里却有一个大宅子取名为“儒林第”。陈教授笑着告诉我,这是一个姓叶的茶商建的。相传当年他靠贩运茶叶到广东发了大财,回到老家一看,河对岸的官宦人家宅院建得豪华显赫,他心里不服,便大兴土木也建了一栋大房子。可是宅子建好了,题什么门额却让他犯了愁,思来想去,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人家对岸的荣华富贵都是读书读出来的,可自己这边虽然富了,却贵不起来,跟对面的人家相比还是差了一截。于是,他鼓足勇气刻了“儒林第”三个大字,为的是让后辈子孙发奋读书,改换门庭。这段轶事未知真假,但陈教授讲来却津津有味,顿使一路参观平添了几分文化趣味。
(三)看房
日暮时分,陈教授带我登上一只竹排,沿溪而行。水平如镜,船动景移,两岸的自墙黑瓦倒影在水中,浑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而远山近树,晚霞青岚,又将那斑斓无色涂抹在眼前,宛如一幅水分稍多的英国水彩画。两岸乡民耕作归来,牵着水牛缓步而行。妇女们在溪边捣衣浣纱,孩子们则隔岸相呼,童音悦耳。村舍间炊烟袅袅,犬吠蛙鸣,参差而起,好一幅田园牧归的安逸图景。置身此境,我不禁感慨丛生,对陈教授说,这地方真是个世外桃源啊,真想在这里住下来不走了!
陈教授说,你这是真心话,还是随便说说?我说,当然是真心话啦!陈教授当即来了精神,他说,前两天真有一户村民张罗着出售他家的老宅,你有没有兴趣看一看他的房子?我说,好啊!您这就跟他联系吧!
当天晚上,我就去看了那处老宅,就位于小溪的南岸,三层楼,纯徽派,里面全是木结构。房主人很实在地告诉我,这房子并不老,是解放初建造的。他和弟弟一直在这里住着,近几年兄弟两家人丁兴旺了,住不下这么多人了,就各自另盖了房子,这宅子就空下来了。按照当地的习俗,祖上的宅子后代是不许拆掉的,只能自然坍塌。而这处老宅还很完好,只好出手了。我在房子上下看了看,感觉非常适宜一家人度假使用,而且索价不贵。想到能在中国最美的乡村拥有一处驿站,我自然是兴奋异常,当即表达了收购意向。只因此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宅子的外观和周遭环境,相约来日清晨再来看 看,即下定金。
然而,事有不可逆料,从来好事多磨。当晚,我给“内当家”打电话商量此事,却遭到了一记当头棒喝——妻子开口就问:这房子有房产证吗?不去住的时候有安全保证吗?房子出了问题当地有维修机构吗……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的动议被无情否决了。次日清晨,我如约来到宅子跟前,望着朝阳下的白墙黑瓦,踟蹰在花草繁茂的前后花园,心境却已是意兴阑珊。我对陪我前来的陈教授说,这宅子真的很好,不拿下实在可惜了。我跟它没有缘分,可是您在这里有茶作坊,正用得着啊,要不,您把它买下来吧?
陈教授说,他不是没想过。可是,刚刚盘下那个茶作坊,手头很拮据啊!我说,我可以支持您一下嘛!陈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我也要跟家人商量一下。
与老宅作别之后,我要返回深圳了。临别之际,陈教授备好了纸笔,要我写点感受,我正好把昨晚在情绪亢奋中写成的一首小诗抄录下来,以记初游之感,诗题为《夜宿上晓起》:
婺源山水秀,
晓起最清幽。
喧声随夜静,
月色枕溪流。
石板敲归履,
青岚洗烦忧。
围坐叙茶话,
俨然方外游。
(四)重游
我从上晓起回来不久,就接到陈教授的电话,告知他跟家人商量的结果:全家人都很支持,尤其是两个儿子还愿助一臂之力呢!我除了表示祝贺之外,心里隐隐地浮起一丝怅然,似乎那一方山水田园离我也渐行渐远了。
此后一段时间,陆续收到一些陈教授发送来的有关上晓起的信息,知道他把那套房子改造成一个“茶人客栈”,经常组织茶文化的学术活动和孩子们的夏令营,很受茶界欢迎;上晓起作为茶文化第一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而我的一些老茶友也时常打来电话,讲述他们在上晓起的见闻,还经常问起我的那些题字以及我跟这个小村庄的渊源。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很得意地回述起当年的故事,感叹世间缘分的稍纵即逝。
2006年夏天,我们全家策划了一次黄山之旅,而相距很近的上晓起则被我们预定为下山之后最好的休整驿站。当然,这样安排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自从否决了我的置业计划之后,妻子内心也萌生了一丝悔意,她很想实地考察一下上晓起的房子,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陈教授把我们一家人安排在“茶人客栈”的楼上,这是老宅中唯一安装了洗浴设备的房间。陈教授颇有几分自得地介绍说,你们可以试一试老宅子里面的现代化生活。
确实如其所言,老房子还是老房子,里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不光装饰变得更有文化意味了,房子的功能也做了一些改进。安顿停当之后,我带着妻女上上下下转了一遭,大大小小十几间屋子都已收拾得停当,开始对外营业了。妻女转到房前屋后的小花园里,驻足回望,只有一声轻轻的叹息。显然,她把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看到这老宅子在陈教授手里得到了新生,我们依旧感到很欣慰。我对妻子说,这房子原本就该归陈老师使用,他与上晓起的缘分比我们要深得多呢!妻子非常受用我的说法,她说,这就叫物尽其用啊!
(五)品诗
翌日清晨,吃过早餐之后,陈教授就招呼我们一家到老樟树下喝茶。那茶就是他的作坊里刚刚制作出来的,清香翠绿,口感上佳。陈教授命其名为“晓起毛尖”。说话间,村头的广播喇叭传出了音乐声,陈教授笑道: “你现在在上晓起可出名了,你上次留下的那首小诗被我谱上了曲,天天在这里播放,很多小孩子都会背诵啦!”这实在太令我惊异了——想不到,陈教授还是个作曲家,他把自己的民谣和我的小诗都录制成CD碟片,作为赠送尊贵客人的旅游纪念品。这一招,着实让我看到了陈教授在文化创意方面的不同凡响。
小女乐乐看到树旁的池塘里满是荷花和莲蓬,一时来了兴致,要来演练一下当年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中所谓: “溪头卧剥莲蓬”的意境;那陈教授也童心勃发,当即找来一根竹竿,跑到池塘边上跟小女一起采摘成熟的莲蓬。我还想拦阻,说那莲蓬不知是哪家村民的,哪能随便采摘呢?陈教授闻言哈哈大笑说,这都是老陈家的,随便摘!
不一会儿,一老一少就采来了一大堆新鲜的莲蓬,我们围着茶桌,品香茗,剥莲子,闲话家常,何乐如之?陈教授对乐乐说,我看过你过去写的诗词,很不错。这回,你也要写一首上晓起的诗,跟你爸爸比一比,怎么样?乐乐抿嘴笑而不答。我心下暗忖,这孩子已经心里有数了。
晚上,我们来到老宅的房顶上乘凉。月出东山,清风徐来,除了树叶飒飒,溪水潺潺,那真叫万籁俱静。妻子说,这地方真好,白天欣赏美景,晚上享受清静,空气又好,人也实在,没买下这栋宅子,确实是我的失误。我说,不能这么讲,人与物的关系,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占有。因为这个宅子,我们与这个小村庄多了一层因缘,日后也多了一份念想,这也是一种享用。就如同眼前这清风,这月色,我们无法占有,却照样可以享用,道理是一样的。此刻,我发现小女乐乐捧着茶杯,一直仰头望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问: “你的诗是不是已经‘憋’出来了?”乐乐说,差不多吧,我明天写出来给你看吧!我说,主要是给陈教授看,他才是大专家呢!
当晚,我也萌生了一缕新的诗兴,次日清早就写了出来——依旧是一首五言小诗,题为《再宿上晓起》:
一别晓起后,
几度梦重游。
茶韵存碧水,
诗思寄旧楼。
秋虫吟皓月,
山鸟掠轻舟。
尘心经洗滤,
湛湛无闲愁。
乐乐看后笑道:“我的也写好了,两首!”说着取出她的小本本——原来是一诗一词。诗为《品茗上晓起》:
晓起村中卧听泉,
春茶余韵伴入眠。
半盏清茗邀月饮,
诗思一缕上云天。
词为《南歌,晓起问茶》:
溪口桥头树,
荷塘叶底蛙,
古来驿道有人家,莫问武陵何处是桃花,
晓起村中水,
高山雾里茶,浮生偷得半天暇,同坐瓜棚垄下话桑麻。
我把乐乐的诗词和我的小诗一并呈给陈文华教授评点,陈教授反复斟酌吟咏之后,一脸正经地对我说,你这个老爸以后别再写诗词了,至少别跟你女儿写同题的诗词——初看你这首,还有点诗味儿,可是跟乐乐的放在一起,就显出高下了!
我闻言有点沮丧,尽管这沮丧中隐含着说不出的欣慰。不过,陈教授后来还是给了我一个安慰性的奖励,他把我的那首小诗拿到他所主编的《中国茶文化》专号上发表了,当然是排在乐乐诗作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