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研究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高中的教学当中是非常基础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的目的,很好的了解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使教学的计划更有科学性,也会使教学的措施更有针对性,所以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针对皮亚杰的理论,同时结合高中物理的实际情况,对于高中物理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82-01
  物理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丰富人类对于物理世界的认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人们的思维方式,大多数高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他们不会学习,现在这个信息时代,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提高高中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可以和课堂的教学进行很好的结合,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物理成绩就会不断的提升。
  一、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很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顾着把知识点讲给学生,而没有真正的将知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方法,所以,只是一味的教学,这种效果并不是很有效。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于老师所讲过的内容和所安排的任务,只是机械的接受,而没有认真的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的向老师请教,因此就没有很好的接受和理解,所以成绩就不是很理想。
  二、高中物理的认知水平
  认知主要是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是通过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它活动的对象是一些具体的事物,比如:对于一个物理现象,认知活动的对象是对某一个物体或者是物理的变化。而且它的活动对象是针对认知的对象来进行智力上的操作的,比如:要解决一些物理的问题时,需要把条件都说明并且都列举出来,并且利用一些物理规律或者是利用一些公式去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认知活动的活动目的主要是使认知的主体能够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情况,比如:在实验过程中要观察数据的话,它的目的就是能够使主体的失误能够在物理现象中得到量化的结果,认知的活动是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从而来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
  三、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主要做法
  首先,应该进行科学的探索,这样可以提高同学的认知结构,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其实其认知过程是从感性的认识逐渐的提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之后再由理性的认知逐渐的在实践中感受实践的检验过程,在这个体验的过程当中,比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一些感性的材料去归纳总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其次,就是要很好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满足和自信心,同时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就会对于一些物理现象感到很大的兴趣,并且会感受到物理的伟大,比如,对于飞船在太空中的运动情况,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可以运动等一些科学性的问题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会感受到一些乐趣,同时也会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加深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很好的科学方法,物理主要是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学物理还要学习物理知识的本身,这样还会培训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比如对于一些定向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分析以及一些思维能力的分析,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分析的能力,在不断的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的分析出科学家们是怎样把知识进行分析和假设的,是怎样的发现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比如: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法拉第是怎样发现电磁感应的定律的,他是通过奥斯特的电磁感应现象来逆向的分析,从而研究出磁生电的现象。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辅助一些设备比如条形磁铁来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吸收和理解。
  第四,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对培养良好的创新型的人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方法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老师应该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到科学的探索过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比如: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时候,假如他没有很好的创新意识话,就不能想象得到磁生电的现象了。
  从以上介绍的几点可以发现,要想很好的提高高中学生对于物理的认知水平是非常重要,有意义的,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科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就要不断的总结。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了分析,同时对于提高高中物理阶段的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的几点主要的有效的做法。
  物理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各项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尽管在学的过程中会有一点难度,但是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物理的学习就会游刃有余,轻松的多了。
  参考文献:
  [1]陈清梅,邢红军.雷凤兰论因材施教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2]柳福提.中学生对分子运动论理解的调查研究[M].硕士,2005.
  [2]杨春鼎.形象思维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3](苏)瑞德尼克B H.量子力学史话[M].黄宏荃,彭灏,译.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79.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构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学也是学生整个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那么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呢,本文将从教师自身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出发,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构建。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2-01 
由于个体、品种、养殖环境、气候条件等差异,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个别牛出现过敏应急反应,最急性的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急性和慢性需要及时进行救治.对出现综合症状的要进
摘 要:本文作者就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力争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这一主要课题谈了几点探究和体会。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整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4-01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初二阶段,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极为严重,而且此现象是目前提高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如何防止学困生掉队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因而如何利用好教材就成了关键,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活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文例举了一些初中生也能够解决的高考代数题,供初中生生参考。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教材、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初中的学习中将产生很大的分化,同时出现后进生增多、优生减少的现象。如何减少学习分化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两极分化;学困生;解决实际问题;思维特点;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随着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产品更新换代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更加激励的竞争。为了适应更加快速的技术革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国际竞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这就需要大力倡导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学习的自主性与创新性。通过作者的大量实践和探索,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意义、活动的准备、活动的流程和感悟及反思。  关键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流程;探索反思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