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柳是重庆市一位初二年级的女生。前年冬天,外婆在取卷筒纸的纸芯时,不小心把手弄伤了,她很心疼。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外婆买一个能取卷筒纸纸芯的专用工具。可她去了很多商场都是空手而归,回家在网上查询时才发现,目前市面上居然还没有这样的专用工具。为了彻底解决人们生活中这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她决定适应需求,自己发明一个“卷筒纸取芯器”。
课余时间杨柳苦思冥想,偶然从圆珠笔笔芯可以不停地被按进、按出中得到了启发,想到可以应用圆珠笔弹簧的原理将卷筒纸的纸芯顶出来。随后,她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自己构思制作了一个哑铃状的模型。经过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外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生产卷筒纸的厂家有很多,各种卷筒纸的纸芯直径大小不一样。而她设计的“卷筒纸取芯器”要取出不同厂家生产的卷筒纸纸芯,就要更换不同的“顶头”,比较麻烦。
通过两三个星期的观察与思考,从闹钟里的弹簧片装置杨柳又得到了启示:“可不可以利用材料的弹性来自动调节大小,并与不同直径的纸芯相匹配呢?”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她又设计出了一个不用更换“顶头”的船锚形的取芯器。船锚形的取芯器和哑铃状的取芯器相比较,不但重量轻、体积小,而且结构更简单、外观更漂亮。但是,当用模型进行试验时,她却发现船锚形取芯器的工作可靠性比哑铃状取芯器要低,而且,只能取出部分卷筒纸的纸芯。这是为什么呢?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发现是因为设计上的缺陷和材料的选择所造成的。
怎么办?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杨柳有些犹豫。但想到外婆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因为取纸芯而受伤的情景,她决定继续努力,直到发明出一个最有效的“卷筒纸取芯器”为止。
那是一个下雨天,放学后杨柳站在教学楼里避雨,老远就看到外婆打着雨伞迈着蹒跚的步履走来,在进入教学楼前一收雨伞侧身而入。外婆收雨伞的瞬间定格在她脑海里,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不将雨伞的收放原理,运用到取芯器调节尺寸大小的功能上呢?随即,在辅导老师的协助下,她根据雨伞收放的原理,在哑铃状取芯器的基础上结合船锚形取芯器的思路,设计发明了现在的伞状“卷筒纸取芯器”。经过实际检测和使用,伞状“卷筒纸取芯器”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杨柳同学这种根据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要,去发明创造的方法就叫适应需求法,少年朋友们称之为“找需要”。
需要是发明创造之母!适应需求法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充分调查,抓住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中的某一需要,下工夫去研究,进行发明创造的方法。我们平常见到的如消毒柜、吸尘器、鲜花礼仪电报等,都是人们有效运用这一发明方法产生的成果呢!正如一首童谣所唱的那样:
高高山上一株桃,
日日风吹日日摇。
发明创造成果妙,
天天思考“找需要”。
生产、生活与尊重,
自我成就与社交;
保温瓶、太阳帽,
吸尘器、润肤膏;
消毒柜、防烫勺,
鲜花礼仪伴电报。
创造之母是需要,
等待大家都去找!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善于思考,就可以找到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中某种“需要”的发明创造课题;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发现某种需要,并大胆实践,就可以获得成功。亲爱的同学,请利用课余或节假日时间,在父母或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使用“找需要”的发明技法完成一件作品,让大家来共同分享你成功的快乐吧!
(编辑 文 墨)
课余时间杨柳苦思冥想,偶然从圆珠笔笔芯可以不停地被按进、按出中得到了启发,想到可以应用圆珠笔弹簧的原理将卷筒纸的纸芯顶出来。随后,她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自己构思制作了一个哑铃状的模型。经过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外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生产卷筒纸的厂家有很多,各种卷筒纸的纸芯直径大小不一样。而她设计的“卷筒纸取芯器”要取出不同厂家生产的卷筒纸纸芯,就要更换不同的“顶头”,比较麻烦。
通过两三个星期的观察与思考,从闹钟里的弹簧片装置杨柳又得到了启示:“可不可以利用材料的弹性来自动调节大小,并与不同直径的纸芯相匹配呢?”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她又设计出了一个不用更换“顶头”的船锚形的取芯器。船锚形的取芯器和哑铃状的取芯器相比较,不但重量轻、体积小,而且结构更简单、外观更漂亮。但是,当用模型进行试验时,她却发现船锚形取芯器的工作可靠性比哑铃状取芯器要低,而且,只能取出部分卷筒纸的纸芯。这是为什么呢?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发现是因为设计上的缺陷和材料的选择所造成的。
怎么办?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杨柳有些犹豫。但想到外婆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因为取纸芯而受伤的情景,她决定继续努力,直到发明出一个最有效的“卷筒纸取芯器”为止。
那是一个下雨天,放学后杨柳站在教学楼里避雨,老远就看到外婆打着雨伞迈着蹒跚的步履走来,在进入教学楼前一收雨伞侧身而入。外婆收雨伞的瞬间定格在她脑海里,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不将雨伞的收放原理,运用到取芯器调节尺寸大小的功能上呢?随即,在辅导老师的协助下,她根据雨伞收放的原理,在哑铃状取芯器的基础上结合船锚形取芯器的思路,设计发明了现在的伞状“卷筒纸取芯器”。经过实际检测和使用,伞状“卷筒纸取芯器”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杨柳同学这种根据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要,去发明创造的方法就叫适应需求法,少年朋友们称之为“找需要”。
需要是发明创造之母!适应需求法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充分调查,抓住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中的某一需要,下工夫去研究,进行发明创造的方法。我们平常见到的如消毒柜、吸尘器、鲜花礼仪电报等,都是人们有效运用这一发明方法产生的成果呢!正如一首童谣所唱的那样:
高高山上一株桃,
日日风吹日日摇。
发明创造成果妙,
天天思考“找需要”。
生产、生活与尊重,
自我成就与社交;
保温瓶、太阳帽,
吸尘器、润肤膏;
消毒柜、防烫勺,
鲜花礼仪伴电报。
创造之母是需要,
等待大家都去找!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善于思考,就可以找到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中某种“需要”的发明创造课题;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发现某种需要,并大胆实践,就可以获得成功。亲爱的同学,请利用课余或节假日时间,在父母或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使用“找需要”的发明技法完成一件作品,让大家来共同分享你成功的快乐吧!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