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能否刺激经济发展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筹不是中小企业的唯一出路,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证监会出台法规是一个好的开端。
  新的一年金融市场开局不利,一片哀戚,很多人认为初创企业或许是未来创造就业和促进增长的希望。虽然我们都认同,对任何经济体来说中小企业都是制造就业岗位的主力,可是它们常常热情有余而资金不足。
  传统的股票市场都是为大企业提供融资,而中小企业要靠持久的盈利并做出名气,才能找到赞助人和资金,好支撑到上市。
  因此,众筹现在成了初创企业融资的热点。可是直到最近,除非经过证券监管当局许可,向公众(即超过一定数量的合伙人)以可交易证券形式进行股权融资是违法的。这个过程不仅成本高昂,也很难管理。
  众筹最早在美国流行,刚开始是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进行小额的慈善募捐(和政治募款)。
  美国证监会3月初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公司可以通过众筹向大众投资者发售证券。这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革命性变化,投资者也将能够购买初创企业的股权。
  传统上,初创企业的资金都来自家人朋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些初创企业尝试从陌生人那里获得资本,也因此催生出了一些平台,想要成为“初创企业交易所”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众筹。投资于此类未受监管的平台有两层风险:投资的公司或平台本身可能涉嫌诈骗。中国很多未受监管的P2P平台纷纷关闭,其中不少都涉嫌欺诈,使得P2P不断失去投资者信任。
  为保护公众,美国证监会通常禁止公司和私募基金发售证券,除非交易在证监会注册或获准免于注册。豁免只适用于少数证券,如有较高风险的对冲或风投基金,并且只适合于“合格投资者”。
  “足够富裕”的定义是,年收入在20万美元(或30万美元包括配偶收入)以及包括配偶财富在内的净财富值(不包含主要居所)超过100万美元。在香港,职业投资者的定义是需要超过800万港元净资产。
  但是在众筹领域,任何人都可以投资这些初创企业。美国证监会如何保护投资者?从两个方面。一是告诉投资者如何判断自己的投资风险。二是确保众筹平台由受证监会或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监管的券商或融资门户运作。
  与合格投资者的定义一样,每个众筹投资者都应当知道自己在任何一个12个月的期间内能够承担的投资限度。投资人要接受收入和财富审核。如果他们的收入或净财富低于10万美元(主要居所除外),那么他们一年最多可以投资2000美元购买众筹股权,或是年收入或净财富的5%,以较低者为准。如果年收入或净财富超过10万美元,那么投资者可用于众筹投资的金额不超过年收入或净财富的10%,取较低值,但总额不应超过10万美元。
  众筹的融资门户或券商虽然有监管,欺诈的可能性只能说是下降但并非完全消除。公司或初创企业不能直接从公众进行众筹,而必须使用受监管的门户或券商。
  此外,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众筹投资人应充分理解其中涉及的高风险,进行充分的调研,理解自己投资或购买的项目。
  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投机风险、流动性不足、撤资限制、估值困难、信息披露有限、欺诈、缺少专业建议等风险,以及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投资的不是资产,而是个人或团队。年轻的初创企业会屡屡犯错,不管是技术的、法律的,还是对人才的基本管理。因此,这些资产的风险可能非常高,成功几率或许很小。
  好消息是,一旦美国证监会开始率先明确对众筹的规定,亚洲其他监管机构就能够调整这些规定,帮助创造适合本土的众筹生态。去年,马来西亚证监会出台了一些指导原则为股权众筹提供便利。香港证监会2014年也就此进行了磋商,虽然尚未制定出适用于众筹的具体法律法规。
  亚洲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常常高谈培养中小企业的必要性,但实际行动如何呢?砸钱并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就连市场都缺少理解初创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的能力,更不用说官员和官僚机构。减少中小企业面临的障碍需要不同机构、部门和监管层面的协同努力,也需要动员学界、商界和社会组织的能力。
  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年轻人把他们的热情投入在创业中,我们又怎么能怪他们转向街头闹事呢?
  众筹不是中小企业的唯一出路,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证监会出台法规是一个好的开端。
  作者为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
其他文献
为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和缓解金融系统债务压力所进行的宽松操作,一如既往地推高了一线城市房地产热潮。这其中除了资金面因素、市场心理预期等常规动力,以及新型杠杆的运用等新情况外,对一线城市住房市场的刚需更是持久的强有力推手。  如何给此次一线城市的房地产热潮适度降温,估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官学两界热议的话题。如果炒房热度进一步升温,相关针对性调控政策将会渐次推出,以防此轮房地产市场的飙涨失控,冲击金融系统
期刊
转向负利率问题更加严重。全世界总需求持续萎靡,惩罚不发放新贷款的银行将带来一系列新风险。在功能上,这等价于刺激新一波“僵尸贷款”。央行政策已经迷失方向并陷入危机。世界经济离危机还会远吗?  央行也许已经祭出了绝望的最后一招——放弃对它们受托管理的经济的有效控制。先是零利率,然后是量化宽松,现在则是负利率,政策在徒劳之间切换。  采取负利率——首见于2014年的欧洲,现在日本也在实行——是央行政策的
期刊
老百姓对政府有种天生的不信任感,在经济糟糕时,这种不信任感会普遍散开。如果经济持续糟糕,这种不信任会更长久,以至于到了经济好转时也不一定能扭转过来。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在政府间引入竞争,尤其在地方政府间引入竞争,这样一来有助于提高政府绩效,因为它们像私人公司一样竞争,会提高整体的效率,最终老百姓获益;二来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因为政府归根到底要靠老百姓支持才行,而提高政府透明度有助于赢得民心。  中
期刊
由于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政府数据管理,逐步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程度,以利于政府监督和社会问责  最近,中国各级政府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十三五”规划方案,为接下来的五年设置一系列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会被分解到下一级政府部门,并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形式贯彻落实。能不能按期足额达到目标,就成为考核和问责政府绩效的关键依据。  和多数目标设置一样,政府不仅要完成自己设
期刊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从制度层面看,已经覆盖了全体国民。  截至2014年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1亿和4.7亿,比2010年底增长34.8%和319.6%。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总参保率在95%以上,这是里程碑式的历史性进步。  面临人口加速老化、经济发展降速、财政增长趋缓的压力,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
期刊
人民币若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具有价值稳定性。从超过200年的历史数据看,黄金具有对抗通胀的作用,也是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同时,黄金是世界货币,具有最后清偿能力,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币要走向国际,黄金是重要的支撑。中国黄金储备需要大幅增加,力争达到世界前两位。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促进沿线国家参与人民币黄金市场交易,提升“人民币黄金”的国际影响力。 一、黄金具有对抗通胀的作用,也是
期刊
尤瓦尔·赫拉利不经意间在中国成了一名“网红”,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争议他在《人类简史》里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比如21世纪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不平等的世纪,比如人类历史可能更多是一部歪打误撞将错就错的历史,比如农业革命就是一场陷阱等等。  无论如何,在经过近30年在新史学指导下对小人物、边缘人物的日常命运和局部的、区域的小历史的“关爱”后,人们渐渐对过多通过森森细细的细节去填补大历史画卷的努力感到
期刊
在全球经济困窘之际,以财政政策来刺激增长又回到决策者视野之中,提高赤字率成为一个主要选项。但扩大赤字需要关注风险。  新年伊始,经济疲软像瘟疫一样在很多国家传播,但印度经济一枝独秀地在春天绽放。在这一耀眼增长的背后,外界注意到其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加大、财政赤字率走高的新动向。  过去数月,伴随印度经济走强,是外界的各种将信将疑。3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印度经济“公证”,IMF指出,印度
期刊
在经济系统里,最神秘也饱受争议的莫过于金融市场。没有人离得开它,但是也没有多少人认清它。金融需要大众化,社会也需要金融。  今年以来,P2P领域出现一系列恶性欺诈案例,其中e租宝、中晋系涉及资金规模均达到百亿元,对互联网金融“从严监管”的呼声充斥坊间。客观地说,不应该把欺诈归结为监管问题。和偷窃一样,欺诈,包括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新型欺诈,涉及的是法律执行层面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不需
期刊
中国实践较为成功且受到市场关注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面对经济调整周期的新环境,各类小微金融机构都对其业务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进。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兴起,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将小微金融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并形成了以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代表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在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