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儒家对《泂酌》诗中“岂弟君子,民之父母”两句的解释,着重从内心情感方面来强调为民父母的意义。这一理解构成了“民之父母”的基本意义。而上博楚简《民之父母》篇则在此基础上,将有关“民之父母”的问题引向了更深层面的思考。该篇不再是简单地强调执政者对于百姓的关爱,而是要将为民父母之法建立在对“礼乐之原”的理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