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分析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分析检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并对教学形成积极的反馈作用。基于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工业分析课程实施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课程成绩总评三个部分。
其他文献
以培养书记员、律师助理等法律职业辅助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法律教育要走出就业困境,必须在坚持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与法院合作举办技能
梯形螺纹车削加工是车工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讲透理论,树立规范操作的意识,并注重梯形螺纹车刀的刃磨技巧和车削加工技巧,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高职环境类专业工学结合进展较为缓慢,产学合作协议多、落实少,校企双方难以实现共赢,职业标准开发落后于社会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解决上述问题,既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更需要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如采取"2211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进行课程改革,以"双证"制度为引领建立工学结合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等。
强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灵魂。这项工程成功与否关键看我们是否能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国外模式的、真正本土化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