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写联动,追求儿童表达的和谐之美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个人认为,语言文字运用应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即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就该是我们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反观我们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语文表达教学的现状反思
  1.说写分离,重写轻说
  语言和文字是两条腿走路的,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与文字并举的,也就是说,文字的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又反过来影响语言,提高语言。”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是两个分立的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更多地关注了习作训练,而忽视了口语交际的教学。阅读与习作也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面对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很多老师缩短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甚至忽略口语交际的教学,更谈不上理解编者意图,精心预设教学,注重生活运用等要求了。
  就是在习作教学中,不少老师也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给予学生说的时间不够充分,不够到位。因为不说或少说,会造成学生言语实践和写话训练的脱节。
  其实口语交际就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又是“写”的预热,是“写”的基础。叶圣陶说:“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先说后写是习作的方法,同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2.脱离生活,机械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还容易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试卷上的写作占有大的比分,因此,老师们为了应试而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甚至是一种机械的、模式化的训练。所以,尽管我们如此重视写作,但还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啊,又要写作文了!”“老师,要写多少字呀?”每次习作时,这样阵阵的叹息总让人觉得作文是件无比痛苦的事情。而对于口语交际,只要能把试卷上的问题用几句话写出来就可以了,因此,忽略口语交际的其他功能,轻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缺失了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就更谈不上与习作教学的相辅相成了。
  其实,这种无意义的机械训练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在生活的口语交际过程中,每一个言说者,面对面的言说对象,有明确的言说主题,有强烈的言说目标,有敏感的现场关注意识,充分利用语气、神态、体态语向别人传达一种自己内心的情感。在生活的作文中,每一个作文者其实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言说者,只不过要把语气、神态、体态等现场对话情态因素融入文字之中,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所教的四年级中,尝试开发了语文表达综合课程,说写联动,打通教学与生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表达课程的开发
  1.立足教材,寻找说写综合的结合点
  教材是教学立足点。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和习作内容是有相似性的,比如:四年级下册教材《练习1》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推荐或自我推荐,而《习作2》的内容正巧就是要学生写一篇推荐文章: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
  由此可见:在学生已经进行过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中,有许多与习作具有内在联系的,口语交际中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迁移到习作中来的,我们完全可以寻找它们之间的结合点,说写联动,促进从口语交际向习作的正向迁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系列式的训练,凸显“表达课”的真正价值。
  2.立足生活,进行表达课程的综合建构
  生活是表达的源泉,离开生活的表达是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与矫揉造作。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表达教学,就应该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真切的表达需求,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在打通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在生活中寻找与之融通的生发点,将原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建构表达课程的教学主题。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四下练习一)、“介绍我的朋友”(四上练习二)与习作教材“我真棒”(四上习作二)”“推荐他人”(四下习作二)都是“通过说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或他人”,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每学期都要进行班级服务岗位的推荐与竞选,每个月都要进行班级之星的评选,推荐与评选的过程,就是说话与习作的内容,所以我把这些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人物风采”的表达课程主题。
  三、语文表达课程的实施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儿童本位,立足于儿童生活。那么表达课程的实施也同样要体现儿童文化与生态。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会不断出现他们感兴趣的、触动他们心弦的、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话题,以此开展说写联动,就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实践案例一:热点话题
  我以小组为单位,从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开始调查,整理出学生关心的“网络的利与弊”“垃圾食品想说放弃不容易”“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等十多个话题,然后开始分组调查、采访、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接着老师也作为一个参与者加入到学生合作小组中,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氛围,另一方面,能及时而全面发现学生说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病,并立即进行提醒、点拨和纠正,最后再写出体验作文。这样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就能提高“表达”能力。
  比如,针对学生最关心的上网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1)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利与弊,收集准确的资料,并且对此进行整理统计,做好调查笔记。(调查的方式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读资料、实际使用等)
  (2)谈谈自己的上网体会,说说自己上网的故事。
  (3)举行小型辩论会: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4)学生撰写此次活动的感受,谈谈自己在活动后对网络的新的认识。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心理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给了孩子感受生活的机会,让“表达”有了生活的味道,他们就不再畏惧“表达”,而是乐于“表达”。
  生活在这里成了源泉,成了动力,成了内容,成了过程,学生便在这种语文生活中发展表达能力,发展精神人格,实现双语的锻炼。他们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用睿智的大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灵动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他们“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能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冰心语)言语作为心声,从心启程,以言传递他人,实现“心灵的历程”。表达,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训练。
  实践案例二:人物风采
  我是以班级服务岗位选举活动展开,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的。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要选出新一届的班级服务团队,这一次选举我们历时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我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贯穿其中。
  (1)自我推荐。这次说的要求为:①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作一个自我介绍,让别人更深刻地了解你,认识你。②表述要富有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并说清自己准备怎么做。可选用图片、照片、影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③限时三分钟,上台的同学要注意说话的礼仪,介绍时要声音响亮、内容清楚、表情自然。
  这样,在独白式的过程中发挥人与人的交互和思维对话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表达(说清楚推荐的理由)和应对(现场发表的适应)能力。
  (2)推荐同学。说起我身边的同学,他们身上有各种闪光点,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要求:①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②在说推荐理由时,实事求是,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③如果觉得说的事例不够典型,不够具体,还可以通过采访他人或被推荐的同学的方式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④要有礼貌,学会倾听。心态要积极平和,能为别人喝彩。
  这样,在前面口语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在通过独白式和对白式的两种形式中进行说的训练和体验,尤其通过采访这样对白式的形式对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得到提升,也是一种交际素养的培养,同时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内容。
  (3)书面推荐。前面的口头推荐活动中,我们了解更多同学的另一面,大家都非常出色!到底哪些同学是你们心目中的优秀服务人员呢,我们要进行一下民意测评。我们要把这些同学的优秀一面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放在我们的班级博客中由大家投票选举。
  在前面的语境之下,在活动“交流”与“评析”中,那么“这就是我”“一个特别的我”“推荐一个人”“××之位非他莫属”等为题的书面推荐就有了铺垫,同时写也成了一个对说的内容的提炼,从而水到渠成。
  寻到源头,方有清冽甘甜的水。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事件,同时也是生活需要,它们是语文活动的语境,也是儿童表达活动的话题。
  当然,一般生活中的表达大多是随机、即兴的,与课堂表达训练有一定区别。像安慰、鼓励等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如果简单地搬移日常生活,容易导致学生将课堂里所表演的口语交际与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割裂开来,缺乏生活的真实性。为了让学生丰富生命体验,有机会进行多层次的交流表达,我们开展了多元实践活动,强化表达过程,如晨会中的故事讲述,并以小老师身份引导学生讨论,写心得。同时我们努力搭建实践平台,体验角色,如主持一次班会、向客人介绍我的学校、当一次家乡小导游、表演一次课本剧等。从生活中撷取精彩内容,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实践证明:立足儿童生活的表达训练,能让孩子在口头交流中唤醒沟通的欲望,倾听中得到语言的启发,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同学相互交流,不断完善习作内容。在一次一次的口头表述与写作联动的实践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互并进,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获得有效提升。
其他文献
“绘本手工书”是我们的校本特色课程。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默契巧妙搭配而构成的文学作品,以画面感强、文字精、寓意深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甚至成人的喜爱。  一直觉得美术是门有生命、有温度的学科,它在不需要应试的前提下承载着孩子们的情感与梦想。也许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作家、画家的梦想,而“绘本手工书”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让他们在不需要联系出版社的情况下,就能轻易拥有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提出的“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法,突出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既要让学生学得主动,又要达到会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掌握其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呢?我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扣题引思,知“内容”  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提示了课文
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实践活动习得知识,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应用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着力于学生的学,是以学生人人参与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内容的设定、教材内容的选取及呈现、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数学实验的相关要求,为我们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
储冬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海安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先后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7
苏教版第十二册《真情的回报》一课讲述了作者九岁时,因父亲生病住院,他毅然承担起家庭重担,在邻居的帮助下找到一份送报工作。开始他用一辆自行车推着送报,后来无力偿还父亲的医药费,只好卖掉自行车,每天他扛着沉甸甸的报袋挨家挨户送。因为作者诚实的劳动感动了邻居们,邻居们不但为他介绍新的客户,给他小费,还在圣诞节那天集体资助送给作者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两年前第一次执教时,我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轻而易举
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系统,教学过程就其本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决定了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和伙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系统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相互作用,和谐统一。  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尝试构建互动
策划人语:  听课评课是教师日常教研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本刊围绕听课评课这一主题向大家推荐一组论文,就如何听课评课及分类评课等方面从不同侧面展示其研究成果,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策划人:黄远群 林 丰)
2011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着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次厘清,小语界掀起了一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热潮。但矫枉过正,部分语文课堂又陷入了“为言而言”的泥沼,或偏执一端,囿于语言谈语言;或画地为牢,否定语言的本体地位,以冰冷的技术分析代替了生动的言语实践活动。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找寻语言精神家园的旅途中,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
当今教育改革中,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改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新课标也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现在许多学校都实行了集体备课制,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教师整体素质的快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下面我以自己的一堂公开课为例,说明反思的重要性。  我所选择的课例是科普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8课,按照以往上课的经验,我把L
序曲:一个特别的男孩  《触摸春天》一文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课文描写了一个名叫安静的盲女孩,用她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春天里的蝴蝶。课文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意境隽美,是一曲触动心灵的生命赞歌。  在我们班,也有一个右眼失明的男孩。  他三岁时,一只淘气的小鸟啄坏了他的眼睛。上学后,同学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他特别害怕别人留意他的眼睛,一直游离在集体的边缘。  “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