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学习被动的、经常欠账的、偷懒贪玩的学生,我们往往采取简单易行的惩罚手段进行处理,如罚抄词语一百遍、罚抄课文几篇、重抄作业多少遍等等,效果怎么样,答曰:照玩不误,被动的、欠账的、偷懒贪玩的一如既往,现鼓一锤。此做法此教训,本人也在其例,曾碰壁无数,没少生气。对此,我们是不是无可奈何,黔驴技穷了呢?不,我们可以采取“强迫”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我讲一个案例。
   我经常对学生讲,你们在写作文时,往往有一肚子的话写不出来。一肚子的情感抒发不出来,描写某处的风景,描写某个动人的场面,囊中羞涩,拿不出几个像样的好词佳句来润色,写出来的东西像一盘干巴巴的臭酸菜……如此云云。于是乎,我就大讲特讲背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怎么怎么重要,并作诗一首勉励他们“好词佳句时时背,莫叫光阴毁于随,记得一肚好文章,能说会写人陶醉”。同时规定每天背熟“三五”,即好词五,佳句三,多者不限, 多多益善。我想轻重适度, 学生完全能够轻松完成,每天早自习抽查背诵过关,一个星期过去了,坚持完成“三五”背诵任务的学生寥寥无几。面对此窘况,我没有大发雷霆,进行了冷处理,来了个不置可否,便开始经常给讲这样一些道理:一个学生要想立志成才,必须从今天开始,必须从进行知识上的日积月累,必须强迫自己不放弃一点一滴的努力……必须想清楚: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神圣的!想不清楚的,也就是说,完不成“三五”的,请自动上讲台给你一节早自习的时间坐在凳子上“想清楚”。讲过之后,我又例行每天早自习的检查制,检查之前,我有言在先:“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神圣的”,然后问:把这一句话想清楚了的请举手,追问:完成了“三五”的请举手,再追问:确实真正完成了“三五”的请举手,如此问过,有少数同学面有愧色,没有勇气举手,自知于心有愧,便主动上讲台就坐“想清楚”。如此坚持了一周之久,上讲台就坐“想清楚”的同学越来越少,最后归零。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天早上询问,手举得齐刷刷,被抽查背诵的同学,一个个背得洋洋洒洒。摇头晃脑。现在每每步入校园,总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操场上、走廊道上、宿舍里、教室里到处都有我们班上背好词佳句的同学,手不失本(好词佳句集锦本),背好词佳句已蔚成风气。已形成了一种不做不行的良好习惯。
   这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是学生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主动上讲台坐着“想清楚”强迫而成的,不好好背,就得上讲台“想清楚”,虽然上讲台是坐着,不是体罚,但很丢没面子,无可奈何,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认可了,在心理上也就接受了,为什么?答曰:不背是绝对不行的!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即每天早上就有一种“过关”的心理准备,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就得踏踏实实地背。这少数同学初开始在心理上虽然有一种被迫无奈的感受,但日久成共识。时间长了就顺理成章,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我个人认为,不能把“强迫”简单地定义为野蛮粗暴的教育行为,他是教育对象个性差异的需要。在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里面应该包括“强迫”的逻辑。有的学生吃硬不吃软,有的学生吃软不吃硬,吃软的可讲道理说服之,吃硬的必须要用“鞭子侍候”,有的学生勤奋自学意识很强,有的学生却对学习的事儿比较麻木,玩性大,思想不集中,坐不下来,静不下来,一心想着窗外事,一心想着游戏,你讲的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对这样的学生你就要采用“调牛”的办法了,因为牛初开始是根本不会耕地的,他根本没有耕地的意识,并且它压根儿也不愿意给你耕地,你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对它进行调教,一旦调教出来了,它就是一头非常勤劳的黄牛了。耕地成了它一生神圣的职业了,说到这里,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道理也就比较清楚了。不过,我所采用的“强迫”手段的出发点是“因材施教”,是人性化的“强迫”,用的是能使学生养成某种良好习惯的那种“强迫”。 并不是随意性的乱用“强迫”, 更不是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式的有辱学生人格的、有伤害的那种“强迫”。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学生写作水平较低、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阅历水平等因素,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训练,扩大学生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阅读四个方面着力,探索一套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水平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水平建议    写作是一种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是语文教
摘要: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不只作为计算的工具,而是作为每个人应有的素养。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让学生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五严”规定,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处理好师生关系,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优化师生关系呢?  一、做好角色转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作为教学的主体,他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机械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新背景下,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传统的教学模
一.解读考纲  2011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对高考阅读理解的具体要求:要求考生能读懂公告、说明、广告及以书籍、报刊,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
摘要:本人根据中职学校大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试图总结出大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解决当前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中出现的班级人数越来越多而引发的英语口语教学困难。  关键词: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整合,出现了大班级的(指学生人数超过六十人的班级)教学,大班教学对各门课程授课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就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社会、学校对中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和普及,那么现在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哪些基本特点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好英语,而少花时间和金钱呢?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识的趣味性和广泛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就要适合年龄特征、班级情况和教材内容,但也要有普遍和针对性,下面是经常采用的一
摘要:物理传统实验存在诸多的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难题。以传感器技术和数字电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软件,对传统实验器材进行优化、改进。利用实时的数据、图像,更加直观呈现实验结果,揭示物理规律,使实验教学过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传统实验 传感器 整合     1 背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物理教学的质量。目前大多数中学的实验器材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導与服务的多重角色地位,决定了他必须具备一套符合社会、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但长期以来,许多班主任却对自身角色及其行为要求缺乏自觉认识。学校在班主任的选派及其考核中也缺乏规范化的依据和具体明确的标准。因此,归纳班主任的具体行为,对于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班级工作管理水平都是大有好处的。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
【摘要】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关键词】多媒体语言实践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相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大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最基本的“劳动工具”除了粉笔和黑板之外,恐怕就是教材了。教师是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才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一、尊重教材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