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需求,对其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是我国银行业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银行业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本文力求在分析现状的同时,提出了找准客户需求、强化品牌宣传、拓展营销渠道、提升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开展国际合作等方法,以期有效提升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跨国公司 ;银行业;金融服务
一、跨国公司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跨国公司,又称为多国公司、国际公司等,一般是指至少在两个以上国家拥有生产设施的企业。跨国公司大多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母公司为主体,通过一个集中决策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安排各分公司在全球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带了自由贸易、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仅使其自身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也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越来越多,使中国成为20世界最后的10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国公司也在全球化的经营策略指导下,在中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8年10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调查,截止2017年,全球有跨国公司10万家,子公司86万家。跨国公司生产的总产值占全球的40%,国际贸易占全球的80%,专利权占全球的80%,发展中国家贸易的90%。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2018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80%,海外资产总额达到87331亿元,海外营业收入达到59652亿元,海外员工总数达到近130万人。世界知名的500家大跨国公司己有400家来华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超过3000家,这表明在中国巨大的市场诱惑下,大型跨国公司很难忽略中国市场。
纵观近代国家发展的历史,单纯依靠本国资源是很难完成大国崛起、民族复兴这一过程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选择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注定了我们只能通过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整合全球资源,开拓全球市场,获得自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是与跨国公司全球化的进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深度参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契机。我国银行业对我国的跨国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有天然的优势,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银行业对外国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业必须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人才、地缘、政策、资金等优势,以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与外资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存在的不足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对跨国公司的服务中,却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不足、差别化服务不足、业务流程需要优化等问题。
(一)服务水平偏低。在对跨国公司的客户评价方面,中资商业银行往往参照国内客户的评价方法进行,没有根据跨国公司的行业、国别、风险集中度、业务贡献度等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评判。中资商业银行更多地关注企业本身的实力和水平,而较少从业务本身出发来衡量和评估风险,且中资银行的审批流程较长、流程较为繁琐,与外资银行的流程相比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是多数跨国公司掌握的核心竞争力,在通信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全球化指数、扩张能力、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制造业,与之相伴的就是大量的高新技术和巨量资金在跨国转移。在跨国公司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自身扩张阶段,也经常需要听取银行业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金融数据和经济走势。这些都对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化水平不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济金融活动对互联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中资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给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迅速,网上银行本来应该成为中资银行在服务跨国公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加分项,以稳定的技术手段、深度的现金管理、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但是不少中资商业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服务水平却有待提高。有的网上银行因为客户数量不足,导致研发水平不高、系统更新不及时,客户体验不佳。还有的网上银行功能设计不全,开发的模块只能满足基础的金融需求,缺少深度管理、财务分析、数据整合等相关功能。无纸化经营、无时差经营,都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来满足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差别化服务不足。我国银行业在授信、结算、清算、现金管理等基础金融需求方面能力尚可,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服务提供机构相比,我们还在很多方面很多不足。在服务跨国公司的过程中,不少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不高,缺少必备的沟通技巧、谈判能力,有的甚至连语言沟通都存在一定障碍。有的银行缺乏对跨国公司基本情况的深入了解,被动的应对客户的需求,不能对跨国公司提供早期服务,更不可能对跨国公司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有的银行业机构不了解跨国公司的市场定位、潜在需求,有的侧重于资金汇划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的侧重于国际覆盖的广泛性,还有的更加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给不同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也必须要有侧重。跨国公司处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往往要求中资银行实行更加灵活的定价策略,从而降低自身的财务费用,中资商业银行应该提前做好预案。
(四)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根据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业务流程和服务体系。但是在对跨国公司的服务上,还多还是根据对国内企业的服务模式,没有根据对象转变、业务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有的银行提出对跨国公司的相关业务实行“VIP”“绿色通道”等服务,但是这些模式创新大多是压缩审批时限,提前办理业务。审批时间过长、流程偏多、手续繁琐等问题,可能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业务审批模式的惯性思维。曾经有某跨国公司对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提出了同样的一个服务内容,并要求限时答复。该中资银行按照最快的审批速度完成了多个环节的审批,但是依然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关业务。而外资银行却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了业务审批,并最终得到了跨国公司的信赖。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对跨国公司的服务过程中,要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比如在业务受理、信用评级、领导审批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率。
关键词:跨国公司 ;银行业;金融服务
一、跨国公司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跨国公司,又称为多国公司、国际公司等,一般是指至少在两个以上国家拥有生产设施的企业。跨国公司大多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母公司为主体,通过一个集中决策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安排各分公司在全球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带了自由贸易、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仅使其自身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也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越来越多,使中国成为20世界最后的10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国公司也在全球化的经营策略指导下,在中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8年10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调查,截止2017年,全球有跨国公司10万家,子公司86万家。跨国公司生产的总产值占全球的40%,国际贸易占全球的80%,专利权占全球的80%,发展中国家贸易的90%。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2018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80%,海外资产总额达到87331亿元,海外营业收入达到59652亿元,海外员工总数达到近130万人。世界知名的500家大跨国公司己有400家来华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超过3000家,这表明在中国巨大的市场诱惑下,大型跨国公司很难忽略中国市场。
纵观近代国家发展的历史,单纯依靠本国资源是很难完成大国崛起、民族复兴这一过程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选择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注定了我们只能通过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整合全球资源,开拓全球市场,获得自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是与跨国公司全球化的进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深度参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契机。我国银行业对我国的跨国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有天然的优势,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银行业对外国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业必须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人才、地缘、政策、资金等优势,以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与外资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存在的不足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对跨国公司的服务中,却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不足、差别化服务不足、业务流程需要优化等问题。
(一)服务水平偏低。在对跨国公司的客户评价方面,中资商业银行往往参照国内客户的评价方法进行,没有根据跨国公司的行业、国别、风险集中度、业务贡献度等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评判。中资商业银行更多地关注企业本身的实力和水平,而较少从业务本身出发来衡量和评估风险,且中资银行的审批流程较长、流程较为繁琐,与外资银行的流程相比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是多数跨国公司掌握的核心竞争力,在通信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全球化指数、扩张能力、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制造业,与之相伴的就是大量的高新技术和巨量资金在跨国转移。在跨国公司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自身扩张阶段,也经常需要听取银行业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金融数据和经济走势。这些都对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化水平不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济金融活动对互联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中资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给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迅速,网上银行本来应该成为中资银行在服务跨国公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加分项,以稳定的技术手段、深度的现金管理、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但是不少中资商业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服务水平却有待提高。有的网上银行因为客户数量不足,导致研发水平不高、系统更新不及时,客户体验不佳。还有的网上银行功能设计不全,开发的模块只能满足基础的金融需求,缺少深度管理、财务分析、数据整合等相关功能。无纸化经营、无时差经营,都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来满足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差别化服务不足。我国银行业在授信、结算、清算、现金管理等基础金融需求方面能力尚可,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服务提供机构相比,我们还在很多方面很多不足。在服务跨国公司的过程中,不少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不高,缺少必备的沟通技巧、谈判能力,有的甚至连语言沟通都存在一定障碍。有的银行缺乏对跨国公司基本情况的深入了解,被动的应对客户的需求,不能对跨国公司提供早期服务,更不可能对跨国公司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有的银行业机构不了解跨国公司的市场定位、潜在需求,有的侧重于资金汇划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的侧重于国际覆盖的广泛性,还有的更加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给不同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也必须要有侧重。跨国公司处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往往要求中资银行实行更加灵活的定价策略,从而降低自身的财务费用,中资商业银行应该提前做好预案。
(四)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根据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业务流程和服务体系。但是在对跨国公司的服务上,还多还是根据对国内企业的服务模式,没有根据对象转变、业务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有的银行提出对跨国公司的相关业务实行“VIP”“绿色通道”等服务,但是这些模式创新大多是压缩审批时限,提前办理业务。审批时间过长、流程偏多、手续繁琐等问题,可能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业务审批模式的惯性思维。曾经有某跨国公司对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提出了同样的一个服务内容,并要求限时答复。该中资银行按照最快的审批速度完成了多个环节的审批,但是依然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关业务。而外资银行却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了业务审批,并最终得到了跨国公司的信赖。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对跨国公司的服务过程中,要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比如在业务受理、信用评级、领导审批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