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建立大鼠和小鼠脑电图头部皮下电极埋置新方法,并检验脑电信号采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改造的颅内电极“头皮包埋式”埋置法,安装大鼠和小鼠头部脑电电极,并考察脑电电极装置的稳定性。用MP150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和脑电数据分析软件SleepSign(版本:3.2.6.1404)采集和分析大鼠和小鼠的脑电信号,比较传统裸露式电极安装法和“头皮包埋式”埋置法采集脑电信号的一致性。用“头皮包埋式”埋置法,采集和比较大鼠和小鼠麻醉和清醒状态时脑电信号特征,观察不同周龄(8,10和12周)对大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37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和小鼠脑电图头部皮下电极埋置新方法,并检验脑电信号采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改造的颅内电极“头皮包埋式”埋置法,安装大鼠和小鼠头部脑电电极,并考察脑电电极装置的稳定性。用MP150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和脑电数据分析软件SleepSign(版本:3.2.6.1404)采集和分析大鼠和小鼠的脑电信号,比较传统裸露式电极安装法和“头皮包埋式”埋置法采集脑电信号的一致性。用“头皮包埋式”埋置法,采集和比较大鼠和小鼠麻醉和清醒状态时脑电信号特征,观察不同周龄(8,10和12周)对大
其他文献
伴随着抗体的发现和对抗体认识的不断加深,抗体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拓展,同时抗体技术的创新加速了新的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水平的提升。根据发展历程,抗体技术分为多克隆抗体技术、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基因工程抗体技术3个阶段。目前,最新抗体技术主要有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抗体文库展示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等,各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加强基础研究,创新抗体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能力建设,不断将变革性新技术应用于抗体等药物的研发,对推动我国抗体药物自主研发乃至新药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圖分类号 R956;R5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4-1770-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4.18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
基于核酸修饰的表观基因组学和表观转录组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发现并鉴定了17种DNA修饰和至少160种RNA修饰,它们可通过改变核酸的高级结构和生化性质,参与基因时空表达调控,最终体现为生物体性状的差异,甚至与退行性病变、肿瘤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体内核酸修饰含量极低,建立特异性强、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的质谱技术已成为DNA和RNA修饰分析鉴定及定量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法,特别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核酸修饰检测。本文对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核酸修饰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人们的养老观念上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人们对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给老年健康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1],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的养老市场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短板,因此,需要对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现有养老机构职工构成等信息,为养老机构所需的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中圖分类号 R973+.2;R96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4-1764-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4.17 摘 要 目的:挖掘利伐沙班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法对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中于200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高血压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66例,检测MTHFR C677T基因型,分析其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探讨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关联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66例患者中CC型64例(38.6%),CT型69例(41.6%),TT型33例(19.9%)。TT型携
肝X受体(LXR)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通过与类视黄醇X受体结合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LXR是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调控其靶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和细胞色素P4507A1等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此外,LXR激动剂能够调控脂质代谢及炎症介质基因的表达,改善糖代谢,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药物靶标。经典的LXR合成类激动剂有T0901317和GW3965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但由于易引发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不良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GC)法测定参苓白术散中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毛细管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柱温100℃,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乙酸龙脑酯在0.03002~1.2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5%。结论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龙脑酯,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参苓白术散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测定。
药源性肝损伤作为引起上市药物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为新药研发和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重点考察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模型也开始逐渐用于化合物肝毒性的预测和判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药物是否产生肝毒性与药物的化学结构、体内浓度、代谢过程等多个因素有密切关系。根据药物肝毒性原理,多种数学模型被开发和应用于肝毒性预测中,常用方法包括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毒理基因组学模型和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的方法,该3种模型分别以化合物结构、毒理基因组相关信息和PBPK参数作为基础用于预测药物性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线粒体钙离子荧光探针的巨噬细胞系,用于研究线粒体钙离子信号在巨噬细胞生理和病理活动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方法用通过绿色荧光强度反映细胞线粒体钙离子浓度的探针4mt-GCaMP6制备慢病毒并感染永生化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iBMDM),经嘌呤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线粒体钙探针的细胞系iBMDM-4mt-GCaMP6。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观测钙荧光探针在细胞内的表达,使用线粒体指示探针Mito-TrackerTMRed FM验证所表达钙荧光探针的线粒体定位,Time-lapse成像动态观测加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