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心理变化及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1-12月150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15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反应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和消失。结论:急诊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全过程。因此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多为突然发病,病情急、变化快。若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患者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急诊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反应[1],如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等,渴望得到及时的抢救,渴望家人早日到来,以便转危为安。针对这一点,急诊护士对于患者在急救中给予恰当及时护理的同时,也应考虑满足对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以熟练的技术和亲切的态度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躯体不适,即在分析患者生物因素的同时,也要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护士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帮助,不仅要做到抢救准确及时,而且要安慰患者及家属,让家属多给患者安慰和支持,使患者减轻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护理既然如此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笔者多年来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150例,男105例,女45例。年龄22—67岁,平均45.5岁,其中创伤60例;危急症发作20例;打架斗殴16例;急腹症40例;其他14例。
  1.2心理特点:
  1.2.1恐惧心理 由于患者对医疗知识了解较少,对预后和危险性缺乏认识,同时强烈地疼痛等不适易导致患者对预后的悲哀及对死亡的恐惧感。
  1.2.2焦虑心理 急诊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患者对医疗环境的陌生及病痛的折磨,精神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1.2.3悲观绝望心理 此类患者中,青年女性多见,主要是因为部分患者不能正确对待人生得失,一时想不开,缺乏正确生命观,对现代医疗技术失去信心,还有对经济花费十分在意。
  1.2.4急躁心理 出现此类心理的多发生于打架,斗殴等患者,以年轻人多见。患者急于解除痛苦,因此情绪激动,暴躁,百般挑剔。常常借机寻找泄怒对象和机会,甚至辱骂医务人员,不配合治疗。
  1.2.5孤独心理 由于患者发病突然,家属不能及时赶到医院易产生孤独感。
  1.3护理
  1.3.1护士要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对出现的不理智行为,不激怒病人,要耐心劝导,有效沟通。
  1.3.2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注重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关心从点滴做起,取得病人信任。
  1.3.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倾听病人诉说,进行疏导。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一丝不苟,各种操作熟练,富有同情心,爱心。
  1.3.4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用隔帘或屏风将患者隔开,减少身体暴露,不在公共场所议论患者病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要置之不理。
  1.3.5因人制宜,由于患者病情,年龄,性格,文化层次,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应从多个角度给予关怀和安慰,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3,6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他们均存在担忧,焦虑不安,易激动,惊慌失措等情绪,应用温和语言劝说,避免影响患者情绪和治疗。
  1.3.7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内涵,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熟练掌握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流程,掌握各种抢救仪器使用和应急预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训和在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2 结果
  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有着其特殊性,患者发病突然,恐惧状态,加之病痛的折磨,心理反应十分复杂,要充分沟通,取得他们信任,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本文15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反应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和消失,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
  3 讨论
  急诊病人多有紧张、恐惧、焦虑、失眠、烦躁等心理反应是常见的,尤其是紧张恐惧的心理,可激活交感-肾上腺系统,使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病情极为不利,尤其是伴有冠心病、高血壓患者[2]。故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应加强护患沟通、并且善于沟通。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流情感、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心理护理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护士要讲究语言交流技巧、讲究礼貌、做到语言美,做到以动听的语言、和蔼可亲及礼貌诚恳的态度与病人交谈。特别当在引导那些沉默寡言的病人说话时,不要急躁,应慢慢启发诱导,只要有真挚的同情心,病人就会主动交谈,由此可逐渐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依据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患者的职业、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患者采取适当地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易于接受进行心理疏导,逐渐解除心理障碍,促使建立最佳心理去接受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采取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导致心理疏导失败。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必要时应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最大来源是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在减低应激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应安慰家属要面对现实,沉着应付,努力配合好医务人员,正确对待患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救治护理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经过二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体会到:心理护理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也不等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工作,而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 伍华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76
  [2] 刘英. 急诊病人护理体会[J].临床医刊,2009;20(6):5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近半年来,来我院进行无C百白破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30例,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记录表格,对接种无C百白破的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的儿童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多数兒童的发热为一过性发热,多饮水就可自行恢复,少数发热者需使用解热镇痛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据调查约3~13.8﹪的孕妇有血糖异常。高浓度血糖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而胰岛素却不能通过,进而胎儿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严重影响各脏器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代谢,引发一系列的临床问题。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我院儿科病房NICU共收治糖尿病母亲导致的病理新生儿78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关键词】 中医护理;颈椎病;应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48-02  颈椎病从当今社会非常的常见,发病人群非常的广泛,特别为在长时间从事文职工作的一线员工及机能素质比较低的中老年人而言,极易导致其出现颈椎病发作,某些情况下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头昏、头痛等各种各样的外在表现等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