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还未完全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再加上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导致了课堂问题行为经常发生。教师只有及时、有效地管理好学生的这些课堂问题行为,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一年级教师;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都依托于良好的课堂秩序作为保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运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专注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让他们学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呢?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得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变化课堂形式,营造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在课堂上,师生还可以一唱一和对儿歌,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乐意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了走神的机会。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教师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环节
借助任何形象的手段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课堂的语言教学上去,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恰当地选择运用。比如:训练朗读可以选用声学媒体,教读文学作品时可以适当放映有关影像。这样一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但是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比如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形象”与“抽象”进行鲜明对比,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所以说,尽管借助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他们的写话材料,但千万不要认为那些课件放映完毕就完事了,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进行视听语言向文字语言的转换,用文字语言传达出视听语言难以表达的“画外之音”来。
四、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教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教师是良好课堂纪律的维持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提高自我教学的艺术和课堂管理的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才能把自已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打造更好更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常规教育从“第一次”开始[J].杨蓥.教学与管理. 2010(32)
[2] 班级常规教育的细节化[J].邵素行.成功(教育). 2012(10)
关键词:一年级教师;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都依托于良好的课堂秩序作为保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运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专注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让他们学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呢?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得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变化课堂形式,营造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在课堂上,师生还可以一唱一和对儿歌,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乐意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了走神的机会。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教师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环节
借助任何形象的手段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课堂的语言教学上去,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恰当地选择运用。比如:训练朗读可以选用声学媒体,教读文学作品时可以适当放映有关影像。这样一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但是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比如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形象”与“抽象”进行鲜明对比,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所以说,尽管借助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他们的写话材料,但千万不要认为那些课件放映完毕就完事了,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进行视听语言向文字语言的转换,用文字语言传达出视听语言难以表达的“画外之音”来。
四、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教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教师是良好课堂纪律的维持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提高自我教学的艺术和课堂管理的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才能把自已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打造更好更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常规教育从“第一次”开始[J].杨蓥.教学与管理. 2010(32)
[2] 班级常规教育的细节化[J].邵素行.成功(教育).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