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2011年9月用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90例,年龄14~71岁,≤17岁3例;18~30岁37例;31~40岁130例;41~50岁16例;>50岁4例,病程2个月~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针药结合和口服汤药治疗。
诊断:乳腺增生好发于青中年妇女,最多见于30~40岁;一般多为两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颗粒状或条索块状物;肿块边缘不清,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与皮肤不粘连,推之可动。结块可随喜怒而消长,或在临经前增大、经后缩小,不会破溃;有疼痛或胀痛感,经前期加剧、经后减轻;有时可从乳头流出少量淡黄色、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阳极钼钯乳房摄片可作出诊断并排除乳腺癌、乳腺结核等病。
处方:鳖甲10g,穿山甲(炮)6g,柴胡15g,广郁金10g,川楝子10g,香附10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山慈姑10g,当归15克,三棱10g,莪术10g,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5g,海藻15g,昆布15g。
制备:将上述将6倍处方量的药物粗粉成30mm的颗粒全部置于煎药机内用4000mm凉开水在规定温度内煎至40分钟,再将药液自动输入液体包装机,进行热塑包装,共制15袋,每袋200ml,即得。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上述所制汤药,3次/日,1袋/次,7天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以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电针仪,使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较为合适;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回留针20分钟,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间治疗暂停。
疗效判断标准:按照《中医妇产科学》拟定的乳癖治疗的疗效标准判断疗效[1]。①临床治愈:乳腺肿块及乳痛消失,乳腺红外线扫描正常,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②好转:乳腺肿块缩小、变软,乳痛消失或减轻,乳腺红外线扫描较服药前好转;③无效:乳腺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乳腺红外线扫描无变化。
结果
针药结合5个疗程后判断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20.00%),显效74例(7400%),无效6例(600%),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治愈25例(2778%),显效47例(5222%),无效18例(2000%),总有效率8000%;经X2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较好。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诱发乳腺增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乳腺增生。②因为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③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重要的乳腺增生的病因四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故而西医治疗此病主要采用性激素疗法和内分泌疗法。中医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痞”等范围。《疡科心德集》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乳络受阻;阳明胃热,热伤血络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本方汤药中鳖甲、穿山甲软坚散结、破气祛瘀止痛;柴胡、广郁金、路路通、川楝子、王不留行、香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三棱、莪术、当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昆布、海藻化痰破膜、散结消;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消肿;山慈姑,又称“土贝母”、“草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主含秋水仙碱,性味甘、辛,寒,擅长消肿散结、解毒化痰。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2],山慈姑可抑制血液中癌细胞而减少癌的血行转移;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实体癌、淋巴肉瘤有抑制作用。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理月经不调镇痛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因此而达到消肿散结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此病的产生与雌二醇含量提升相关,而针刺可减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与此同时针刺穴位可推动机体发生止疼物质,使有些致痛物质减小或消退,在痛症治疗期间有一定疗效,所以应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时治疗,标本兼顾的效果。
以上针药合用,共奏理气疏肝、活血化瘀、化痰软坚、破膜散结之功。由于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关系密切,故临床除药治以外,尚需配以情志疏导疗法。由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乃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癌变。因此,积极治疗乳腺增生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降低惡变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惜明.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899.
2郑占虎.中药现代研究与运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3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10,1107,1113,1116.
4邓旭光.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86-88.
资料与方法
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90例,年龄14~71岁,≤17岁3例;18~30岁37例;31~40岁130例;41~50岁16例;>50岁4例,病程2个月~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针药结合和口服汤药治疗。
诊断:乳腺增生好发于青中年妇女,最多见于30~40岁;一般多为两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颗粒状或条索块状物;肿块边缘不清,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与皮肤不粘连,推之可动。结块可随喜怒而消长,或在临经前增大、经后缩小,不会破溃;有疼痛或胀痛感,经前期加剧、经后减轻;有时可从乳头流出少量淡黄色、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阳极钼钯乳房摄片可作出诊断并排除乳腺癌、乳腺结核等病。
处方:鳖甲10g,穿山甲(炮)6g,柴胡15g,广郁金10g,川楝子10g,香附10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山慈姑10g,当归15克,三棱10g,莪术10g,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5g,海藻15g,昆布15g。
制备:将上述将6倍处方量的药物粗粉成30mm的颗粒全部置于煎药机内用4000mm凉开水在规定温度内煎至40分钟,再将药液自动输入液体包装机,进行热塑包装,共制15袋,每袋200ml,即得。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上述所制汤药,3次/日,1袋/次,7天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以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电针仪,使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较为合适;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回留针20分钟,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间治疗暂停。
疗效判断标准:按照《中医妇产科学》拟定的乳癖治疗的疗效标准判断疗效[1]。①临床治愈:乳腺肿块及乳痛消失,乳腺红外线扫描正常,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②好转:乳腺肿块缩小、变软,乳痛消失或减轻,乳腺红外线扫描较服药前好转;③无效:乳腺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乳腺红外线扫描无变化。
结果
针药结合5个疗程后判断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20.00%),显效74例(7400%),无效6例(600%),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治愈25例(2778%),显效47例(5222%),无效18例(2000%),总有效率8000%;经X2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较好。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诱发乳腺增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乳腺增生。②因为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③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重要的乳腺增生的病因四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故而西医治疗此病主要采用性激素疗法和内分泌疗法。中医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痞”等范围。《疡科心德集》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乳络受阻;阳明胃热,热伤血络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本方汤药中鳖甲、穿山甲软坚散结、破气祛瘀止痛;柴胡、广郁金、路路通、川楝子、王不留行、香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三棱、莪术、当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昆布、海藻化痰破膜、散结消;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消肿;山慈姑,又称“土贝母”、“草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主含秋水仙碱,性味甘、辛,寒,擅长消肿散结、解毒化痰。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2],山慈姑可抑制血液中癌细胞而减少癌的血行转移;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实体癌、淋巴肉瘤有抑制作用。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理月经不调镇痛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因此而达到消肿散结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此病的产生与雌二醇含量提升相关,而针刺可减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与此同时针刺穴位可推动机体发生止疼物质,使有些致痛物质减小或消退,在痛症治疗期间有一定疗效,所以应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时治疗,标本兼顾的效果。
以上针药合用,共奏理气疏肝、活血化瘀、化痰软坚、破膜散结之功。由于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关系密切,故临床除药治以外,尚需配以情志疏导疗法。由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乃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癌变。因此,积极治疗乳腺增生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降低惡变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惜明.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899.
2郑占虎.中药现代研究与运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3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10,1107,1113,1116.
4邓旭光.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