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茜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207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制
  秋季
  也可以复制
  满目疮痍无处不在
  黄叶飘零时已无法粘贴
  秋殇失去一夜之间的微暖……
  同樣,今日曾经也可以复制
  甚至我们还可以
  复制脚下曾经走过的路
  用生命作为再一次的赌注
  在瑟瑟秋风里
  复制一页一页萧条里的肃穆……
  直到有一天
  你可以,复制成另一个你
  我会选择删繁从简
  我只是
  忽略了
  秋风萧瑟无尽
  此时尚未擎起一柱天
  凉风苦雨已打湿我的衣衫
  凝眸便是远方的独步
  只有自己心中最清楚
  真是天凉好个秋
其他文献
喇家遗址  天空一把刀子  把大地,划开一道裂缝  一场洪水,又把縫合上  从此后,此刻的  惊恐,无助  以及绝望的深情  都活生生地封存  四千多年了  我仍清晰地听到  孩子在娘怀里  那一声凄哭  井  一粒石子,在你这儿  找到了声音  就像回到小河  又一次诞生  一颗星星,在你这儿  成了太阳  就像所有星光坠落  唯有自己,悬在空中  一个人,在你这儿  仰头,就是一个天空  低头
你看到了我的空旷  整个园子是空的,你看到了  我的空旷无遮无拦,无一毗邻  整个夜晚是空的,你看到了  连梦都是没头没尾的,羽毛睡去了  整个上午是空的。柠檬片在水里吐出了酸  空的不知不觉,空的没有留下痕迹  中午,你看到了我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但是偌大的空间,是空的。你看到了我的迟疑  回家的路上,乱糟糟的马路是空的  没有看到行人和车辆  奔向天堂的路上,有谁  听到了我轻声的吟唱  所有
无比高大上的进博会,你可曾从进博会志愿者的视角出发,感受参与到这次盛会筹办的种种?  要知道,每一个环节、每一处布置、每一次引导、每一句介绍,都是志愿者们精心布置和用心演练的结果。  舒冬菁,本次进博会志愿者之一。据身为讲解员的舒冬菁介绍,在众多的志愿者中,大家分工不同,分别负责礼仪、签约和讲解等工作,而讲解员要求更高,需要有较好的英文沟通对话能力,灵活应对场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经历难忘 
礼遇  在凡间给予诗人最高的礼遇——  就是草见诗人  色更青。  信号灯  那个词频繁出现  如信号灯  一直眨着紊乱的眼睛  仿佛是颜色,  而不是词语阻止了营救者的闯入。  它有时是脊梁,  美学的偏执  或洗不净的污点。  空山  肉身和词语,  究竟哪一粒麦子通往返青?  醉心于词语的空山,  渴慕新雨。  仙人掌  它的执念像射钉枪。  烛光。  穿云箭。  从外部世界返回内心  需跋
出租车  挥一挥手  就可以把城市交通的运力叫停  招一招手  谁都可以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人  其實你是一部流动的社会公平  统一的标识同样的笑容  开放着别样的文明  后轮追赶着前轮  前轮追赶着太阳  太阳旋转出多彩的春夏秋冬  每当夜幕降临  你仍然用奔跑点亮行程  用热情照亮黎明  用平安呵护安宁  一道道闪亮的速度  在大街小巷中穿行  你也有急躁的时候  饥饿的钱包和疯长的费用  追着你
挑担子的老人  小心避开候车的人群,  在嘈杂而又悶热的候车厅里不说一句话,  穿着粗布的长衣长裤,  焦急地等待火车。  他是采茶大军中的一员吧?  他想去大城市碰碰运气吧?  也许他想帮儿子买一套房,  也许他想让孙子上个好学校……  掺着白发的黑发,  见证了岁月漫长。  沉重的担子,  使肩膀有了凹凸的形状,  两手却依然紧抓着前后的麻袋。  担子的一头,  牵着对家的思念。  担子的另一
篱笆  这条河里住过船  居住在这条船上的人,用手和桨  完成对生活的敬仰  车过淮河大桥——  这大自然的篱笆,南北通透:  大豆、高粱、小麦、通红的辣椒  毗邻相望,篱笆两端是相似的殊荣或唢呐声  也许什么都没有,村庄和河流纠缠  融进生活的苦与乐,一条河有足够的隐忍和坚韧  与时光谈判,与两旁的树木握手言和  偶有水土不服,却各司其职  车过淮河,放眼望去  一扇祖先用时光守候的篱笆  将中
低翔  翅膀,把力量藏进风里  插翅者的天空  只留下一副轻松的姿态  甚至,无须一朵云前来扶助  驮着阳光旅行的族类  心里装满了生命的温暖  季节寒冷的藩篱,无法阻挡  翼尖对远方的向往  一道影子划过雪野  像善书者在一张宣纸上挥洒狂草  清水无痕,只有看不见的笔锋  与羽翎最为神似  更多的时候,敛翅的飞行者  喜欢离大地更近一些  像耕作的农人,弯下腰来  在田野,一生保持低翔的身姿  
铜铃山观瀑  这赤砂遍地,这山花烂漫,这铜铃巍峨  这绝壁,这峡谷,这逼仄的山门,这突然  挺起腰身的水  我見过许多瀑布,在祖国的异地,在不一  样的国家  却从未见过这么高旷、绝尘,这么拼死的水  我的眼睛里飞珠溅玉,我的耳朵里流淌  着清爽的声音  我的呼吸里灌满了水银  这巨大的瀑布!这风景里必有的风景  引来这么多游人,这么多的观瞻和崇敬  这飞翔的水,这美开始的地方,我们叫它  百丈漈
最近自国送我一本他的诗集《生命之盐》,其中绝大部分写的自贡盐场。  民国时期,我在这个“千年盐都”读中学,1950年代从部队回来后又在此工作、生活了几年,1975年以后定居于此,对于过去自贡盐场的生产、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可它们在自国写那些诗的时候,早已经不存在了!  自贡写诗的人不少,写盐场的诗自然多见。面对一些盐场残迹或臆想中的场景加以隐喻、显喻、夸张、变形等“技术处理”,再添加一点“思想”做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