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融入美育艺术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而且还可以借助其明显的思想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以其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起到为一般思想渗透教育所不能起到的灵魂净化和升华的教育作用。
  一、用形象启发学生
  用形象启发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只是起到过渡或桥梁的作用,关键是要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性和音乐美,而形象与绘画密切相关。我们讲课时有这样的体会:绘画、音乐形象和语言形象的完善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鲜明、更深刻、更具有活力的艺术形象,学生的想象翅膀则就会在绘画、音乐的王国里飞翔。
  把音乐投入教学,主要是由老师用形象性语言描述,在学生的头脑中把课文描写的艺术形象还原为一幅幅图面,并采用画面赏析法教学。例如,我在讲朱自清的《绿》、《河塘月色》时,就把朱自清描绘的风景比作一幅幅的图画,再精选一些优美的音乐,配合教学,在课堂上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欣赏激昂的旋律,感知作者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搭起联想、想象的桥梁。因此,整个课堂教学始终伴随着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活动,呆板的语言文字变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效果怎能不好呢?
  二、用情感打动学生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从数理化的题海中拉到语文的殿堂,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语文从整体感知、领悟去感受课文蕴含的美,去领略动人的情,要在课堂内外营造语文教学的“文气”氛围。教师的授课语言非常重要,试想学生对语文本来就不太感兴趣,觉得没什么可学的,上课内容又枯燥。如果教师授课语言粗陋肤浅、塞滞晦涩,学生在课堂上更是呵欠连天了;反之,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连珠,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经常听到说某某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的声音,钦佩某老师的才情,叹服于某老师的口才,而认真学习这门功课。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达意及情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曾听过一位女教师讲授《明月几时有》这堂课,她的话语不多,但是她那圆润的嗓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却牵动着在场所有师生的心,所有的人都被她带入了苏东坡笔下那个空灵的世界,随着诗人的情绪时悲时喜。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在于文学能把从生活当中所体验的情感传达出来,以感染、影响读者。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字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动之以情”,用情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语文教学中情感的纽带,首先应由教师抛向学生。教师应用自己活的激情,眼的真情,美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去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让学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心旷神怡之感,使他们在教师情感的春风中,情趣得以陶冶。能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一堂课的开场白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美感的“开场白”或引起悬念,或拨动情旋,或无疑处设疑。用这些方法激起学生好奇的涟漪,荡起想象的浪花,使学生很快进入思考问题的境界。这种开场白的效果犹如“春色满院关不住”的“一支红杏”,让学生在课文内容展现前先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天”。从心理上讲,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产生一种新鲜好奇感,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觉悟,精心设计开场白,以便使整堂课教学进程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三、创造合作交流的气氛
  创造合作交流的气氛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也是解决当前学生厌学的突破口。语文教学,只有师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气氛,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兴趣浓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控制下的客体。师生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对知识美感的交流。教师对知识的审美喜悦,会以各种形式表露出来,并产生强烈感染力,激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这种以知识为纽带的交流,不仅能沟通师生双方感情,也能使双方相互理解、相互热爱、相互信任,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要创造交流的气氛,要精心选择传播知识的形式。选择的形式应该遵循形式美的法则,经过教师艺术加工,经常给学生以新鲜感、回味感、满足感。如:应用一个有疑意的实例,一个恰到好处的设问,一个生动的比喻等都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起到意想不到效果。这种协作学习方式,目的在于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时间长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漸树立起来了,他们最终能自觉发展自己的学习天赋,此时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就不再是空话。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好;思考    一
期刊
进入新世纪,中国外交指导思想悄然变化。“国家核心利益”外交一词逐渐进入中国外交活动的视野,在与西方大国的外交博弈中,中国似乎希冀以“国家核心利益”外交的“新”思路纵横捭阖于国际舞台,目前似乎也小有斩获。  的确,国家关系具有一定的“利益”基础。中国稍有历史知识的人特别叹服100多年前一个英国人论述国家间外交关系的一句话:“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Aco
期刊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使用一年级新教材后,我觉得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精心设计的例题,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充满童趣的彩图对小学生们很有吸引力,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我认为新教材能很好地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它的编排具有以下
期刊
一、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辄止。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  1、题目分析法。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題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略,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离不开作业设计的优化改革。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作了更科学、更广泛、更合理的说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有书面的作业和考试,还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为此,作业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口试、作业分析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坏节,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的知识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获得的,因此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潜心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环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各种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
期刊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
期刊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概率与统计的增加更突出了排列组全的重要性。近年来,高考对排列组合的考查以两个基本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为出发点,侧重检测解题思想和解题技巧,因而对解题策略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与提炼是平时训练的核心。如何准确、简捷地进行排列组合运算?其中,排列组合中的“重复”现象是导致解题错误的很重要的原因。在解题时,应做到既不出现重复,又能判断出解题的正误,并加
期刊
计算机专业从一开始出现到现在仍然是一门热门专业,而且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计算机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及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进行思考的。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我总结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要比英语、数学等更容易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