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凡培:发扬工匠精神建设航天强国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推中国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跃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精雕细琢、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
  航天产品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器,更是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建设航天强国是必须担当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圆满完成一项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助推中国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跃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精雕细琢、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
  发扬工匠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在大工业飞速前进的时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而工匠精神则是制造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工匠精神对于今日中国更加重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工匠精神的基因。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志如磐石、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也是一种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中国自古不乏秉承工匠精神之人,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匠人之国。古人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都是对工匠精神的推崇。正是千千万万个追求精湛技艺又充满奉献精神与济世情怀的工匠们,以他们的敬业、勤奋、执着和创造精神,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大而不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大力发扬工匠精神,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制造业质量升级、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产品品质,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攻方向”的今天,企业要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归根到底需要依靠熟练的技术工人,拿质量过硬的产品说话。适应经济新常态,企业不但需要强化创新驱动,更需要广大员工能够积极钻研和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扬工匠精神,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极致产品,满足消费需求,赢得竞争先机,打造长青基业,从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的成长进步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先是精致精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追求完美,对品质决不妥协。同时工匠精神更是一种踏实务实、爱岗敬业的担当精神和价值取向。那些取得成就的工匠,无不是树立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之志,心无旁骛、甘于寂寞、不遗余力,一步一个脚印,艰苦磨练,才能使产品、技能乃至人生不断走向极致,走向成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工匠精神的基因。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志如磐石、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也是一种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
  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发扬工匠精神
  当今世界,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航天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成为衡量世界大国和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一再证明,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当然也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有力支撑。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凝结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奋斗、默默奉献,而航天精神则是工匠精神在航天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是“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源泉。
  航天人的“严慎细实”体现工匠精神。航天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体系,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不仅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质量要求高,而且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高风险性。对于航天工程而言,安全、准确、高可靠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必须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严格按科学规律、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办事,细上加细,严上加严,慎之又慎。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研制、生产和试验工作中,坚持发扬“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把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坚持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把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结合,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持续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把握新特点新规律,取得了一次次研制生产和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正是广大航天人的踏实奋进和专注精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航天人的敬业担当凝铸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質是一种担当精神,而担当一直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航天人勇于登攀的拼搏精神和担当意识密不可分。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这是中国航天人心中永远高扬的旗帜。上世纪50年代,刚刚宣告成立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钱学森、任新民等为代表的老一代航天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甘愿在艰苦的条件下投身中国航天事业,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他们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航天人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航天的辉煌成就彰扬工匠精神。航天科技是举世公认的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事业,难度大、风险大。航天人面对科技高峰不畏难,面对尖端技术敢攻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由于航天事业的特殊性,而且又是难度大、要求高的高科技事业,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勇往直前,刻苦攻关,开拓创新,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航天人用顽强的意志,不断占领航天科技的制高点,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誓言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实现了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并成为国家制造业当之无愧的“名片”,这标志着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身特色的航天之路。   航天的事业发展培育一批杰出工匠。航天事业创建以来,造就和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其中既有钱学森、任新民、孙家栋等科学大家,也有新时期“大国工匠”高凤林、徐立平等一批在生产一线默默奉献、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技能人才。航天事业不仅是大师辈出、高贤显能的平台,也是锻造工匠精神的沃土。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坚守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殚精竭虑、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打造出了代表“中国制造”巅峰水准的高质量、高可靠的航天精品,大大推动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在建设航天强国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
  一个伟大时代的兴盛,一个文明大国的崛起,需要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来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来,航天人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航天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圆航天梦,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扬工匠精神,巩固和夯实我国国防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打牢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
  坚持自主创新、精益求精,叫响“航天制造”。中国航天发展史是一部自主创新史,核心技术完全靠自主研发。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更令世界刮目相看。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同航天科技强国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奋起直追,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积极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大任务,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好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的航天重大工程项目,加快突破和掌握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实施航天品牌战略,发挥航天高技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航天制造”高可靠、高质量的品牌形象,整合形成行业领域的知名航天品牌,建立完善的航天品牌管理体系,提升航天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竞争力。
  弘扬“严慎细实”优良作风,传承工匠精神。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就包括“严慎细实”。正是依靠严和实,我们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锤炼良好作风。要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使之成为“航天制造”可靠性的最有效标签。同时,在推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把使命责任分解到航天事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道程序、每一个部件、每一项操作。我们将积极引导职工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为追求,扎根本职岗位、深究专业技术,深耕细作、精益求精,怀着对事业恒久坚持的心,热爱自己的事业,敬畏自己的事业,用所有的坚持与付出打造“航天强国”摩天大厦的坚固基石。
  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和氛围,培育“工匠队伍”。聚天下能工而育之,聚天下巧匠而用之。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从发展航天事业的战略高度,依托航天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航天高端人才培养专项工程,不但要重点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大家、工程大师、企业家,还要造就更多的技能大师,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满足航天事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我们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不仅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和风尚,还要为他们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航天事业任重道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继续秉承“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的企业使命,着力提升创新引领、产业带动、支撑发展的核心能力,不断发扬光大工匠精神,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完成好一项项重大航天工程,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以实际行动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征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不断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聚天下能工而育之,聚天下巧匠而用之。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质量”出现在中国最权威的政治报告中尚属首次,这是与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的必然呼应。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高质量是伟大工程的生命线。核电站工程
期刊
成立一年来,制造院全面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科研攻关、型号研制、材料研发、高端装备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及党建文化等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  2016年12月26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制造院”)在北京揭牌成立。它是以制造所为基础,采用“人随业务走,资产、业务、资质随管理关系相应调整”的方式,刘精密所、特种所、中航高科几家单位进行整合,旨在建成一
期刊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  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  怒斤,怒斤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翱翔的太阳,  懂得,但为时太晚,他们使太阳在途中悲伤,  也并不温和地走
期刊
我出生在江南水乡,少年时代是在大運河边上度过的。每当秋夜,我和小伙伴们会在运河边眺望茫茫星空,缺乏天文知识的小孩,对太空只有奇思妙想,想得最多的当然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在中学里,我最感兴趣的课是语文和数学,它们都让我感到一种朴素的美,这也许和教这两门课的都是国内知名的优秀老师有关。到了1953年高考的时候,我就必须在文学和理工之间做出抉择了。受到当时抗美援朝的影响,最终我选择到当时的北京航
期刊
第十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成功举行。十一位获奖人实至名归。月桂奖是我国航空航天业影响最大、关注度最高的行业至高大奖。自2005年创立以来,旨在弘扬行业精神、讴歌骨干精英、探索新知前沿,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届。获奖者来自国内外航空航天企业、研究院所、航空公司、部队等机构,获奖者多为型号总师、企业管理者、试飞员和飞行员。  携手合作奖  航空工业沈飞一中航黑豹重组上市  他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期刊
央视终于以一場文化盛宴  秒杀了各路综艺节目,  那就是一一中国诗词大会。  本期,继续“军工版”诗词大会,  以“大海”为夫键词,军工人捍卫的“海疆”中,  寄托了古人哪些情思?  诗与远方,  不应从我们的生活中缺席。  诗与棼想,  不该从我们的事业中消失。  诗歌,寄托了幻想、棼想、敬畏等  太多千回百转、难以言表的情绪。
期刊
声音  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显现,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我们坚定不移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主渠道地位,主张建设开放透明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应更好发挥比较优势,扩大正面效应,克服存在的问题,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妥善处理摩擦和分歧。  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
期刊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此言木是古人勉励学习之道。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企,也在一轮轮改革中,自我断腕、自我节新、自我滋生新的血液,威为今日之栋梁。  那么,作為“国有企业长子”的军工企业,新常态新经济形势下,改革又有哪些新举措?自我训整与发展的方向何在?
期刊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天下的難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工匠精神  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
期刊
Q新常态新经济形势下,作为军工人,您认为“国有企业长子”的军工企业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又有哪些突破口?  A当前,我国军事、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跨界、重构、颠覆正孕育勃发,势不可挡,新经济、新业态已如雨后春笋、加速形成。与此同时,军队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武器装备建设新的体制机制、采办模式、供给模式、运营模式和实战模式正快速建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新定位,客观形势迫切需求军工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