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我国正处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实现从单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到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品质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作用。但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创新策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变革,也冲击着原有价值观的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但随之而来的是内容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监控。而如今小学生對网络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加之如今升学压力日益严重,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为学生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空洞
在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多数教师往往过度依靠教材文本,夸张地讲就是将课本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读”给学生,并没有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使得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相脱节,学生很难讲学到的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导致教学并没有起到“教”和“育”的作用;长此以往,还会消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兴趣,进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育形式单一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只采用讲授式的方法进行授课,只是告知学生哪种行为能做,哪种行为不好,并不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感悟到某种行为的好与坏。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阶段性变化较大,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没有做过多的了解,使得教育形式并不充分契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欠缺教育延伸
这里的教育延伸是指学校教育并没有向家庭教育进行延伸。小学阶段的学生,家庭和学校是其最常出入的两个场所,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仅仅只在学校进行。如今,有的家长还存在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这样的错误观点,教师也没有充分纠正家长的观点,没有通过实际行动引起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得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空白状态。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真实的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以《当冲突发生时》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请同学们说一说最近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冲突,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自己眼睛看到的事例,从而使得学生对冲突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接着让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是如何做的,并给出正确的评价,让学生了解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从而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开展游戏辅助,创新教育形式
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样化教育的形式方法。在众多的课堂形式中,游戏教学法无疑是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游戏,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敢于并乐于表达,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理情感。例如,在《运动场上我最棒》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兴趣,并认识到良好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兴趣,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容易放松自身的情绪,不会顾虑他人的眼光和想法,积极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兴趣,并引导学生确定符合自身兴趣的职业理想。
(三)重视家校合作,确保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单单通过教师、学校的努力,不足以达成学生全方面的成长,毕竟,学校只是学习的一个场所,并不足以代表学生生活的全部。因此,教师要重视促进家校合作,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促成家长与学校的良好合作,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得到保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等方式进行,还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直接让家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既能够达到培训家长教育技能的目的,还能在实际体验中加强家长的重视程度,从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并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够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力量,教师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变化,既是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国家的未来的建设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 孙剑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 学周刊,2019(22):115.
[2] 张檀. 谈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心理月刊,2019,14(19):48-49.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变革,也冲击着原有价值观的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但随之而来的是内容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监控。而如今小学生對网络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加之如今升学压力日益严重,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为学生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空洞
在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多数教师往往过度依靠教材文本,夸张地讲就是将课本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读”给学生,并没有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使得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相脱节,学生很难讲学到的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导致教学并没有起到“教”和“育”的作用;长此以往,还会消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兴趣,进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育形式单一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只采用讲授式的方法进行授课,只是告知学生哪种行为能做,哪种行为不好,并不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感悟到某种行为的好与坏。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阶段性变化较大,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没有做过多的了解,使得教育形式并不充分契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欠缺教育延伸
这里的教育延伸是指学校教育并没有向家庭教育进行延伸。小学阶段的学生,家庭和学校是其最常出入的两个场所,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仅仅只在学校进行。如今,有的家长还存在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这样的错误观点,教师也没有充分纠正家长的观点,没有通过实际行动引起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得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空白状态。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真实的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以《当冲突发生时》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请同学们说一说最近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冲突,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自己眼睛看到的事例,从而使得学生对冲突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接着让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是如何做的,并给出正确的评价,让学生了解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从而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开展游戏辅助,创新教育形式
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样化教育的形式方法。在众多的课堂形式中,游戏教学法无疑是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游戏,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敢于并乐于表达,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理情感。例如,在《运动场上我最棒》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兴趣,并认识到良好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兴趣,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容易放松自身的情绪,不会顾虑他人的眼光和想法,积极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兴趣,并引导学生确定符合自身兴趣的职业理想。
(三)重视家校合作,确保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单单通过教师、学校的努力,不足以达成学生全方面的成长,毕竟,学校只是学习的一个场所,并不足以代表学生生活的全部。因此,教师要重视促进家校合作,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促成家长与学校的良好合作,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得到保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等方式进行,还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直接让家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既能够达到培训家长教育技能的目的,还能在实际体验中加强家长的重视程度,从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并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够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力量,教师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变化,既是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国家的未来的建设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 孙剑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 学周刊,2019(22):115.
[2] 张檀. 谈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心理月刊,2019,14(1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