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素玲教授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邓素玲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多为肾虚督寒,筋脉失养,气血不调,以温肾通督作为治疗大法。早期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加功能锻炼,中、后期治疗另配合推拿按摩、针刺挑治和药物温敷,从而使患者维持“筋柔骨荣”的状态,避免筋挛骨萎以致“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型;温肾通督;治疗经验;邓素玲
   邓素玲教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孙树椿、王宏坤、张磊,现为清宫正骨流派第七代传承人。邓素玲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30余载,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认识和诊治拥有独特的心得。
   AS主要发生于中轴骨干,其特征是脊柱和骶髂关节的炎症,常发生椎间盘纤维化以及韧带钙化,严重者甚至出现骨性强直[1],同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流行病学显示,20~35岁青少年为AS高发人群,发病率为0.3%~0.4%[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90%的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为阳性,HLA-B27与AS发病密切相关[4],遗传、环境与免疫因素在A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西医学多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等治疗,但价格昂贵、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大。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临床上根据症状特点,将其归为“龟背风”“竹节风”“尪痹”“顽痹”“骨痹”“大偻”“肾痹”等范畴[5]。根据不同症状辨证分型为肾虚督寒证、肝肾两虚证、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其中肾虚督寒证最为常见,占42.7%[6]。笔者有幸跟随邓素玲教授学习,受益颇多,故就其治疗肾虚督寒型AS的经验进行论述。
  1 病因病机
  1.1 外感寒湿,肾阳不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古今各中医医家普遍认为,AS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再加上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痹阻经络,从而引起肢体关节酸楚重着、拘急屈伸不利[7]。邓素玲教授认为,AS患者僵直、拘挛的病态恰好说明了寒主收引的病理性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阳虚是AS发生的先决条件,寒湿邪是AS发生的重要诱因,寒气内侵经络,伤及肾阳,阳之气化功能受阻,导致经脉筋骨失荣。故治疗上常突出温补肾阳,祛寒除湿。
  1.2 督脉痹阻,屈伸不利 《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提出督脉从腰骶至颈椎行于脊背正中。《类证治裁》曰:“肾气逆冲,夹脊而上攻背痛者,系督脉主病。”《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灵枢·经脉》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脊,散头上……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说明督脉与脊柱多关节僵硬、强直等症状的发生有关。督脉为“阳脉之海”,总制诸阳,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筋骨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故治疗时需柔筋利节,温通督脉。
   综上所述,AS患者先天肾阳不足,又加上风寒湿邪侵袭督脉,导致机体正虚,正虚之后,机体阳气不足,无法温煦全身,从而导致外邪进一步侵袭,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故AS的本质是本虚标实,肾阳虚衰,督脉受阻是其内因(本),风寒湿邪等是外因(标),内外合之,痹阻经络,遂生大偻。邓素玲教授强调,治疗AS必须从肾督着手,提出用温肾通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AS。
  2 治则治法
   邓素玲教授治疗AS时注重治病求本及树立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强调病证结合、动静统一,讲究身心同治、调养正气,并且需要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相互结合,持之以恒。现从以下3个方面对邓素玲教授的治疗理念进行阐述。
  2.1 温肾散寒,柔筋止痛,调和气血 肾虚督寒型AS患者发病多为风寒湿瘀痹阻督脉,肾督两虚,腰脊僵痛,转侧不利,又因腰为肾之府,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再加上肾主骨,肝主筋,故治宜温肾通督、舒筋止痛,方选温肾通督汤(药物组成:当归、黄芪、桂枝、干姜、附子、炒桃仁、牛膝、续断、盐巴戟天、穿山龙、土鳖虫、地龙、薏苡仁、茯神、炒鸡内金、焦神曲)。方中重用黄芪,辅以当归,以补气生血,气助血行;佐以炒桃仁活血化瘀,促气血运行;桂枝辛温,利关节,附子、桂枝合用,散寒除湿,通经止痛;附子无姜不热,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以温肾暖脾,散寒止痛;牛膝、续断、盐巴戟天补肾督,强腰脊;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渗湿;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土鳖虫、地龙搜风通络,除痹止痛;同时应用炒鸡内金、焦神曲、茯神养神护胃,培养气血生化之源。邓素玲教授临证时有所加减,如体质虚弱者,加醋香附、川芎、金樱子肉;瘀血疼痛者,加丹参、檀香、醋延胡索;肾阳虚重者,加炙淫羊藿、盐菟丝子、烫狗脊;失眠者,加炒酸枣仁、制远志等。全方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攻补兼施,方与证合,故获良效。
  2.2 理筋顺骨,通经活络,调外达内 邓素玲教授为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人,清宫正骨流派擅长手法治疗,对于AS患者,多采用按法、摩法和扳法,达到骨正筋柔、畅通气血的目的,其手法特点是“轻巧柔和”[8],坚持手法松解和关节复位可有效阻断筋骨关节的硬化及骨化,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黄帝内经》所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邓素玲教授治疗AS多从足太阳经、督脉、足少阴经选穴论治,通过循经取穴,达到补肾强脊、滑利关节的目的。挑治疗法是邓素玲教授中医治疗中的一大特色,在AS的治疗上主要是沿督脉和双侧膀胱经挑治[9]。邓素玲教授指出,AS患者整体的机体状态是挛急、僵硬的,挑治的作用在于松弛和通达,从而起到舒筋通络、醒神益智的作用。温敷疗法是将中药敷于人体某一部位,并通过加热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优点是将药物和温敷相结合,达到温和通的双重作用,藥物温敷法治疗AS具有祛寒除痹、活血止痛等作用;并且邓素玲教授常嘱患者温敷不等于热敷,一定要掌控温度,不可太烫,坚持温敷可有效缓解患处疼痛、僵硬、挛急等不适,对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也大有裨益。   2.3 功能锻练,动静结合,培养正气 邓素玲教授发现,AS的治疗难度在于患者对疾病病程的认知错误,患者多接受短期治疗,不重视后期维护和预防,本病之所以成为疑难重症,原因就是患者常忽略后期锻炼方法的选择、应用与坚持。张介宾曾在《类经》中注解为:“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气血也。”“病在肢节,故用此法。”邓素玲教授认为,AS患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锻炼,故常嘱咐患者做燕飞式运动,功能锻炼重在坚持,不可半途而废[10]。经常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气血的流畅,使人体筋骨强劲,脏腑功能健旺,还能以“动”济“静”,调养精神情志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抗病能力,而且还对多种慢性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22岁,2020年6月17日初诊。以腰骶部疼痛、僵硬伴活动受限3年余为主诉。患者从小体质虚弱,平素怕冷,其父有AS病史,3年前因受凉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弯腰稍困难,曾自行膏药贴敷,病情未见好转。现症见:腰骶部疼痛、僵硬,晨起加重,活动后稍有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查体:骶髂关节及腰椎旁有压痛,骨盆分离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4”字试验阴性,腰椎功能活动度:前屈40°,后伸10°,侧弯左15°、右15°,旋转左10°、右20°。双侧髋关节内外旋稍受限,左髋关节活动度:内收10°,外展10°。右髋关节活动度:内收10°,外展15°。MRI示双侧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骶髂关节面有虫蚀样改变。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红细胞沉降率(ESR)31 mm·h-1,C反应蛋白(CRP)42 mg·L-1。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大偻,证属肾虚督寒。治法:温肾通督,除痹止痛。以温肾通督汤加减,处方:当归10 g、黄芪40 g、桑寄生30 g、续断15 g、土鳖虫10 g、川牛膝15 g、桂枝9 g、干姜15 g、附子(先煎)9 g、炙淫羊藿15 g、盐菟丝子30 g、盐巴戟天30 g、烫狗脊30 g、穿山龙40 g、醋香附15 g、炒鸡内金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同时口服脊得舒丸(河南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每次6 g,每日3次;行腰背部手法松解及复位;嘱患者平时坚持燕飞式功能锻炼。
   2020年6月24日二诊,患者腰骶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晨起仍有僵硬感,纳可,眠差,二便正常。实验室检查:ESR 28 mm·h-1,CRP 36 mg·L-1。上方加炒酸枣仁30 g、制远志15 g、茯神15 g,14剂,煎服方法同前。余治疗不变。
   2020年7月8日三诊,患者腰骶部偶有疼痛,晨起僵硬感明显减轻,近日易烦躁,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脉弦细。查体:骶髂关节及腰椎旁有轻微压痛,骨盆分离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患者可做小燕飞、下蹲及劈叉动作,关节活动度尚可。实验室检查:ESR 17 mm·h-1,CRP 14 mg·L-1。上方去盐菟丝子、盐巴戟天、烫狗脊,加炒川楝子15 g、醋郁金15 g、丹参30 g、檀香3 g。14剂,制丸服用,余治疗不变。同时嘱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不适随诊。目前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回访时无特殊不适。
   按语:本病属中医学“大偻”范畴,总的病理机制是肾虚督寒,筋脉失养,同时伴有邪气阻滞经络,痰浊瘀血互结。在治疗时,采用手法松解局部筋肉粘连,促进筋骨平衡状态,同时标本兼顾,配合中药内服以温肾强督,通脉止痛,嘱其坚持服用药物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性改变,医患合作,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4 小 结
   邓素玲教授指出,AS属疑难病症,发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其早防早治十分重要,早治疗在于温肾通督,以使肾阳温煦,腰脊督脉通畅,气血运行、筋骨得以濡养,此即防变、防僵的主要措施,从临床来看,凡积极配合治疗,认真坚持锻炼,方法合理者,AS早期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程度,中晚期也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因此,运用温肾通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AS具有良好的效果,中药内服温其内,通过温肾散寒,调和气血提升机体正气,使脏腑和,寒气散,手法、挑治、温敷通其督,以理筋顺骨,通经活络,使督脉通,筋骨柔。温肾通督法用内治之法通外达之用,外治之法达内安之理,内外兼治以求效如桴鼓之功,功能锻炼以有衡动灵活之久,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治疗肾虚督寒型AS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朱浩,倪晓辉,夏青,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折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20,26(11):1022-1025.
  [2] KOO B,JO SS,KWON EJ,et al.Effect of biologics in the level of cytokines in the synovi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Korean J Intern Med,2020,35(2):465-473.
  [3] FENG YX,YANG GY,GUO LY,et al.A 12-week baduanjin qigong exercise improves symptom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omplement Thera Clin Pract,2019,36(8):113-119.
  [4] EFFENDI WI,NAGANO T,KOBAYASHI K,et al.Focusing on adenosine receptors as a potential targeted therapy in human diseases[J].Cells,2020,9(3):785.
  [5] 李滿意,刘红艳,陈传榜,等.大偻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39-43,63.
  [6] 韩善夯,孙美秀,甘可,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与炎症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957-5959.
  [7] 秦松林,陆华.基于肾虚湿热理论探析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51-53,76.
  [8] 郑昊,邓素玲,杜旭召,等.清宫正骨流派手法特点浅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2):80-81.
  [9] 苏国磊,侯江红,吕沛宛,等.挑治疗法联合酸枣仁汤对睡眠障碍患者神经内分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0):2682-2684.
  [10] 韩小飞,邓素玲.邓素玲教授运用温肾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中医学报,2016,31(6):799-802.
  收稿日期:2021-05-31;修回日期:2021-07-04
  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中
  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通信作者:邓素玲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6号,[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赵文海教授是天池伤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其认为颈椎病病因多为血瘀气滞,无论是外伤、寒凝、痰湿、气郁等,还是血亏气弱,血气运行不畅,均可致血瘀。故而在颈椎病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病因灵活应用活血法为主并结合其他方法辨证审情施治。赵文海教授善用丹参-葛根药对,同时配合天池伤科独创手法——“三步八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形成了中药内治与手法外调并重的治疗体系,其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颈
期刊
【摘 要】 强直性脊柱炎传统治疗策略仅限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然而临床中却存在着更精确、更高效治疗的需求。自从引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以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后,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Janus激酶抑制剂的相继出现,成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希望。回顾并总结近20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上的现状及发展,为临床
期刊
【摘 要】 秦国政教授认为,“湿、热”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瘀”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亦为病久之变,湿热瘀阻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湿、热、瘀均可阻滞脉络肌腠,表现为络病的病理状态,不通则痛。因此,秦国政教授临床基于“络病理论”,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治法,采用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患者,多获良效。   【关键词】 痛风;络病理论;治疗经验;湿热瘀阻;秦国政   秦国政教授是云岭学者、云岭名医
期刊
【摘 要】 三焦痹为六腑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三焦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三焦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火郁饮热证、气血两燔证),正虚候(阴虚内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肾阳虚证),痰瘀候(肝郁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三焦痹;系统性红斑狼疮;六腑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
期刊
【摘 要】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以湿热痹阻证多见,此期关节肿胀、热痛明显,活动受限,是减少残疾的关键治疗期。中药膏外敷是临床常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以清热除湿、通利关节为主,活血止痛为辅。中药膏外敷通过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缓解关节肿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费用低等优势。采用患者临床结局报告量表评价中医外治法对活动期
期刊
【摘 要】 相关文献发现,白芷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中使用频次较高。白芷所含的香豆素类、挥发油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可配伍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化瘀通络等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但目前研究仍有不足,需要深入研究白芷及其复方制剂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机制,探索更有利于吸收的外用剂型及辅助工具。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白芷;有效成分;外治   痛风是由于嘌
期刊
【摘 要】 膝骨关节炎基本中医证型是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和寒湿阻滞证,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以肾阳虚模型、血瘀模型和寒湿模型为主。肾阳虚证模型是研究最早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种类繁多,包括西医病理造模和中医病因造模,但两者都存在不足,所以病证结合模型备受关注。科学评价病证结合模型,应采集动物“四诊信息”,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等,宏观微观综合评价,必要时运用经典方剂佐证。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王钢主任医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有急慢性之分,病证有虚实之别,将实证归为湿热蕴结证和痰瘀互结证,虚证归为肾气亏虚证,既体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也符合疾病的演变过程。在临床上常以自拟痛风饮为基础方加减,急性发作期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稳定期补益助气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取得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自拟痛风饮;加减;临床经验;王钢  王钢主任医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
期刊
【摘 要】 彭江云教授认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主要病因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阳气先虚,风寒湿邪气侵袭筋脉骨节。临床治疗注意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重视温扶阳气,顾护脾胃,采用补中桂枝汤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疗效甚佳。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小儿痹;补中桂枝汤;名医经验;彭江云   彭江云为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岭名医,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云
期刊
【摘 要】 郭会卿教授临床上综合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肩关节周围炎进行分型辨治,辨证属寒湿痹阻证,采用肩周炎汤加减以祛风通络、温阳散寒、除湿止痛;辨证属气滞血瘀证,采用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以活血祛瘀、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辨证属肝肾亏虚证,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培补肝肾、舒筋通络止痛;辨证属气血不足证,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湯加味以健脾益气、养血通脉、温经蠲痹。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辨证论治;临证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