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选材千差万别,写作方式千变万化,无论怎么改变,都不能离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育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能力、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作文;创新意识;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61-01
  当前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培养兴趣,寻求写作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和催化剂。要让学生不怕习作,乐于习作,就要激发他们主动习作的兴趣。兴趣来源于成功。兴趣的培养要从第一学段的低年级开始,指导、鼓励学生说话,造句。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把当天有趣的事记下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有趣事件,印象深刻的情节,按照写话要求先把看到的、想到的练习说,然后把说的内容用笔记下来。鼓励学生说对的第一句话,肯定学生记叙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成功,都要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然后模仿自己喜欢的作文写一篇类似又不相同的小作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习作就有了激情,他们就享受到了作文成功的快乐,培养了习作的自信心,并激发了超越范文、创新写作途径和思维的意识。
  二、借鉴课文教学,带动创新式作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限制过多且指导过细,不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学生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努力使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习作,在习作中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作文创造力。如:我在上《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不仅分析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领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还与《长城》一课相联系,加深景物的内涵。同时,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一系列修辞手法将景物写活。课后,教师又带领学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校园附近的一条河,并要求每人写一篇写景文。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在依照课文的基础上,写出了不少的美文,还有的联系到河水哺育了两岸的人民等等。在传统作文训练的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创新。
  另外,我认为在写作技巧上,要重点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把握时机,鼓励学生在习作中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批判别人的得失,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就强,能够表达真情实感,敢于标新立异,作文才不至于落入窠臼。例如第五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根据《小摄影师》讲的故事,会发生什么事情,想好了和同学交流,然后写下来。在教学中,多数学生的思路是:小男孩跑回家里拿胶卷,给高尔基照相。此时,我鼓励学生消除思维定势,大胆展开想象,只要合理就可以。学生得到了“特赦”,头脑里产生了联想,大多情节丰富、新颖、合理的奇思妙想油然而生。如小男孩不好意思再去找高尔基,而是高尔基亲自去找他,并和他合了影。十年后,小男孩成了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在作家会议上偶遇高尔基并谈起当年的事情,这就体现了求异思维。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不同的写作风格,创新作文教学
  在高效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个体写作风格,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为避免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现象,我们应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品和写作兴趣的不同,培养学生不同的写作风格,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鼓励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特色的作文,逐步形成个体的写作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写作才能。如:进行习作训练时,提供“校园花展”的素材。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任其自由选题,经启发有了诸多的中心:校园春色;如花的心灵;文明之花;祖国的花朵;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让孩子们在充满霞光的苍穹中做展翅的雄鹰。
  四、注重课外阅读量,拓宽写作知识面
  小学作文的真谛是在厚实的计累下,迸发灵动的火花,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阅读是唤起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途经;阅读是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的重要手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主席也曾要求既读 “有字书”,更要读读社会这部渊博的“无字书”。其实,我们的学生以往就是因为写作视角的局限,才导致写作时诸多毛病的出现,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山、川、草、木、花、虫、鱼,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以获取书本中没有得知识,拓宽写作面,写出新作文。
  五、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喜悦,激发创新意识
  以学校创办的校刊为主阵地发表作品,为学生开辟一片青青芳草地。当学生的作品被刊登在校刊上,在全校传阅,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还会争取在下期上发表。同时,不吝啬分数,多给学生作文打满分,也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喜悦。多鼓励学生向不同报刊投各种题材的作文稿,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作文的兴趣,激发写作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吴茹琴.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赤子(上中旬);2014-11-15.
  [2]作文也可创新[OL].2012.
  [3]李淑红.浅谈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9-25.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展开论述。
摘要:传统的填鸭式的历史课堂枯燥乏味,令学生乏味,如何改变现状?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要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等方面着手,要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历史故事;历史短剧;记忆PK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56
女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主力军,其素质的提升对于图书馆馆员队伍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分析高校了图书馆女馆员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了图书馆女馆员现状,并提出了提高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集散地,是图书馆员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学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大学生图书馆阅读率偏低的现状,如何提高高
期刊
体育游戏属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体育游戏的特征及应用措施展开分析,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摘要:“昆腔”、“昆曲”、“昆剧”三词皆以“昆”作定语,“昆”为发源地江苏昆山之义,而“腔”“曲”“剧”为区别之重。昆腔更侧重于腔调,昆曲更侧重于文学。而昆剧比之前二者,有了表演、美术等其他艺术的融入,表现上更为生动形象,全面立体。昆腔离不开顾坚的贡献,昆曲离不开魏良辅的贡献,昆剧离不开梁辰鱼的贡献。昆腔为文人雅士的散唱表演,昆曲为无装扮的单一性清唱表演,而昆剧为戏班演员的综合性舞台表演。从昆腔到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推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着学生高年级以及以后今后进入中学的学习情况。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因此教学质量比较差,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提升中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分析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因素,找寻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年级;数学问题  
随着高校推行学分制改革,原有的班级失去了凝聚力和集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学生除了在教室上课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学生公寓度过,公寓已不仅仅是休息的地方,其变成了学生
停飞现已成为民航类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一项新内容,也是民航教育者应当深入思考和科学对待的一个问题.由于停飞后面临巨大落差,学生心理极易发生重大改变,产生焦虑、抑郁、无助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边缘化趋势严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亦无法受到重视,有必要在正视当前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不足的前提下,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水平。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