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现就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方式和农民本身存在不足。由于分散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统一规划、指导,也难以形成规范的收购加工体系,造成产品品种杂乱,难以保证其规格标准及质量安全。同时,由于长期管理上的分割,生产、加工脱节,沒有完全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
2、化肥、农药残留严重。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水果农药残留和生长激素滥用问题、畜产品兽药残留和动物疫病问题、水产品药物残留和贝类产品的污染问题等。
3、农产品生产、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大量使用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滥用,有的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只注重经济效益,眼前利益,结果不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4、污染问题。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食物受到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除由于农产品意外地被大量农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而引起急性中毒外,目前更受到关注的是少量通过运输加工销售环节人为造成的污染。
5、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包括检验依据的标准数量不足,配套性差,检测工作尚未制度化,质检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此外,执法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农产品质安全事件之后,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虽然制定了不少农产品的食用标准,但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实施,最大的困难是对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缺乏完善的检查体系和相应的评价分析手段,普通市民更是无法用肉眼检测判断。
二、主要对策
1、实行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积极推行质量追溯,加快建立覆盖各层级的农产品追溯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全环节可追溯。规范包装标识管理,提高农产品包装标识率。
2、加强检验机构建设。(1)、成立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挂牌并明确工作职能。(2)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内部分工和监管区域。(3)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监管巡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
3、强化条件建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独立的检测室,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冰箱,以及农残速测卡、检测试剂等耗材用品,满足农残速测需求。
4、加强队伍建设。落实专职监管人员。合理设置监管岗位,至少配备2名专职监管人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指定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
5、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检测室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年度考评制度等,明确监管职责、工作内容、措施手段及责任承担。将监管员的工作量、工作业绩以及监管工作的满意度测评纳入考核范围。
6、重视宣传培训。制订宣传方案、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对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工作任务的要求。
7、严格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动态生产主体、农资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及时更新与完善主体信息库信息。建立监督检查档案,督促主要生产主体100%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生产主体产品自检情况开展抽查工作;巡查与日常监管相互结合,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点巡查农资经营门店的农业投入品经营状况,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生产记录情况等。对巡查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及时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并积极协助查处。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投入品,推行绿色生产。确保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严格投入品管理,健全进销存电子台账。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强化对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引导,督促指导生产者、产地收购者规范开具使用合格证。
8、加大监测力度。对辖区内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开展农药、兽药残留速测筛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加大监测频率,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9、加强技术推广。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把好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关,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种养殖,做到推动标准及技术规程应用落地,绿色生产技术有效推广。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对投入品使用等质量安全重要风险点开展应用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许可、经营准入管理,加强执法监督;规范生产行为,推行生产档案管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培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生产更多的“三品一标”产品。
10、加强农产品收储运环节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厘清监管边界,消除监管盲区。
11、配合执法检查。建立线索发现和通报机制,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并协助执法处罚,查处率达到100%。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产经营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事半功倍,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邓大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13.
[2]菲,史佳音,赵丽萍.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250.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方式和农民本身存在不足。由于分散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统一规划、指导,也难以形成规范的收购加工体系,造成产品品种杂乱,难以保证其规格标准及质量安全。同时,由于长期管理上的分割,生产、加工脱节,沒有完全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
2、化肥、农药残留严重。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水果农药残留和生长激素滥用问题、畜产品兽药残留和动物疫病问题、水产品药物残留和贝类产品的污染问题等。
3、农产品生产、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大量使用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滥用,有的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只注重经济效益,眼前利益,结果不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4、污染问题。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食物受到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除由于农产品意外地被大量农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而引起急性中毒外,目前更受到关注的是少量通过运输加工销售环节人为造成的污染。
5、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包括检验依据的标准数量不足,配套性差,检测工作尚未制度化,质检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此外,执法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农产品质安全事件之后,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虽然制定了不少农产品的食用标准,但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实施,最大的困难是对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缺乏完善的检查体系和相应的评价分析手段,普通市民更是无法用肉眼检测判断。
二、主要对策
1、实行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积极推行质量追溯,加快建立覆盖各层级的农产品追溯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全环节可追溯。规范包装标识管理,提高农产品包装标识率。
2、加强检验机构建设。(1)、成立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挂牌并明确工作职能。(2)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内部分工和监管区域。(3)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监管巡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
3、强化条件建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独立的检测室,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冰箱,以及农残速测卡、检测试剂等耗材用品,满足农残速测需求。
4、加强队伍建设。落实专职监管人员。合理设置监管岗位,至少配备2名专职监管人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指定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
5、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检测室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年度考评制度等,明确监管职责、工作内容、措施手段及责任承担。将监管员的工作量、工作业绩以及监管工作的满意度测评纳入考核范围。
6、重视宣传培训。制订宣传方案、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对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工作任务的要求。
7、严格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动态生产主体、农资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及时更新与完善主体信息库信息。建立监督检查档案,督促主要生产主体100%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生产主体产品自检情况开展抽查工作;巡查与日常监管相互结合,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点巡查农资经营门店的农业投入品经营状况,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生产记录情况等。对巡查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及时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并积极协助查处。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投入品,推行绿色生产。确保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严格投入品管理,健全进销存电子台账。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强化对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引导,督促指导生产者、产地收购者规范开具使用合格证。
8、加大监测力度。对辖区内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开展农药、兽药残留速测筛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加大监测频率,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9、加强技术推广。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把好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关,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种养殖,做到推动标准及技术规程应用落地,绿色生产技术有效推广。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对投入品使用等质量安全重要风险点开展应用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许可、经营准入管理,加强执法监督;规范生产行为,推行生产档案管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培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生产更多的“三品一标”产品。
10、加强农产品收储运环节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厘清监管边界,消除监管盲区。
11、配合执法检查。建立线索发现和通报机制,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并协助执法处罚,查处率达到100%。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产经营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事半功倍,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邓大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13.
[2]菲,史佳音,赵丽萍.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