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就不再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南宋陆象山曰“人各有所长,就其所长而成就之。”元初的许鲁斋也曾说:“随材施教”,着重“教其所短”。这些足以说明古代思想家的“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使其成为不同之材。在我的一个学生身上,我也真正感受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裴航,是笔者上一届所教的学生。这个学生很特别,他非常聪明,成绩也好,但是就是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影响老师上课,影响同学学习。对此,科任老师和同学都很有意见。当笔者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刚开始还觉得挺平常的,因为我认为他还是刚进中学的孩子,一是对新学校还有一种新鲜感,兴奋一点没关系,二是新的行为规范和习惯还没有养成,如果假以时日,明白了自己中学生的身份和责任以后,他的这个缺点是会改掉的。可是到了后来我才明白,当初我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第一次我找裴航谈话,和教育其他学生一样,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希望他能改正上课讲话的这个缺点。可是他却“语出惊人”,非常苦恼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的这个缺点,在小学六年中我都想改正,但都失败了,我就是管不住我这张嘴”。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也凉了一半,心想:我的运气怎么这样不好,碰到这样一根硬骨头。想到此,我心中未免沮丧。但我不能把我内心的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却非常正色地对他说:“你现在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了,是一个新的起点,不能说是小学养成的毛病,就要带到中学来,老师相信你能改正。”裴航听我这样一说,点了点头,我也满怀希望,看他的神情态度,定会在在课堂上变“乖”的。可是,他的“乖”只管了一天,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班干部反映,裴航上课又讲话了。我非常生气,觉得他言而无信,于是,我第二次找到裴航。
这一次,我拿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他背下来,希望能用这两则行为规范来约束他的行为,但这个方法只管了一周,一周以后,裴航的表现再度令我失望,他上课讲话依旧。第三次,我没有再找裴航谈话,而是直接给他规定,就他上课讲话这个缺点写500字以上的反思,然后在班上做检查。我想通过让他写反思这一招,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颜面扫地,以此记住这一深刻教训。可是,这一招又失败了,他上课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到后来,就裴航上课违纪的问题,我请过他的家长,希望寻求家长的配合,但是,效果也不明显,家长说,他都是“老油条”了,家长也没有办法,只有打,但打孩子也不是办法。再到后来,我把裴航送到德育处,想通过学校的力量加大对他的教育力度,还是效果甚微。
怎么办?对这个学生的教育难道我真的没辙了吗?教育不好他,既是对他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我管理整个班集体,这就是我的失职!我陷入苦闷之中。
于是,我开始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和行为,对这个学生的教育,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是裴航对他的错误认识不足还是我的方法简单粗暴,或者教育学生仅凭经验?我仔细分析了裴航上课讲话的原因:一是老师“讲”他也“讲”,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老师一讲,他就明白,于是就在下面“接下嘴”,或者直接扮演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同学讲课,有时完全无视老师的存在,扰乱课堂秩序;二是上自习课做作业时,他的动作快,很快完成了作业,无所事事,就在座位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他的上课讲话和其他哪些成绩差的同学讲话的原因不一样,成绩差的同学是听不懂,不会做作业而讲话,他呢,是学得太轻松,闲得无聊而讲话。弄清裴航上课讲话的真正原因,我松了一口气,觉得我应该有对策了。但是裴航对他所犯错误所带来的危害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虽然前面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可并没有触及到他的灵魂深处。怎样才能让他认识到上课违纪所带来的危害性呢?我想了新的办法,就是让他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去进行“换位思考”。一是让裴航去体验老师的角色,我让他去给班上的同学上课,可是我却要求其他的同学在下面该讲话的讲话,该玩的玩,完全无视他这个“老师”的存在。二是去体验其他同学的感受,也就是在他做作业的时候,也让其他同学在他旁边讲话,影响他,干扰他。这两个角色体验完以后,我再找裴航谈心。这一次,我看到了他脸上的羞愧和沉痛。他很诚恳地对我说:“老师,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课”时,看到大家都不听我的,我很着急,理解到了老师讲课时同学不听讲的那种感受。还有就是做作业时,如果不安静,思路就容易被打乱,内心很躁动,不能集中精力思考。以前,我只考虑我自己,以为只要自己学好了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想到老师,想到同学。今后请你多提醒我,监督我,我会努力改正的”。听他的这番话,该是发自肺腑吧!因为,他后面的表现确实比以前好多了,正是有了不同角色的体验,进行了“换位思考”,在他的心中,除了他自己,还想到了别人。这就是他的进步,我也真为他高兴。
但是,我认为单单让他明白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还不够,还应该想想怎样把这个聪明的学生多余的精力更充分地利用起来。于是,我先让他当科代表,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用责任来进一步约束他的行为。我告诫他说:“如果你上课想违纪的时候,你就想到自己是科代表,我要带好头,就不会讲话了。”此外,在上自习课的时候,如果裴航完成了作业,我让他当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做作业,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他的精力,又帮助了同学,得到了其他同学的爱戴,也成为了老师的小助手。
最后,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裴航不但考出了最优异的成绩,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班干部,也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伙伴。在临别赠言中,裴航动情地给老师写到:“老师,谢谢您,是您的爱心,耐心,慧心,让我从一只小鸟变成了一只大雁,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教育裴航问题上,我因为有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引领,对这种“特殊人才”进行了特殊的教育,才让我们师生之间共同走向了更加完美的人生境界,也更让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朝阳中学)
裴航,是笔者上一届所教的学生。这个学生很特别,他非常聪明,成绩也好,但是就是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影响老师上课,影响同学学习。对此,科任老师和同学都很有意见。当笔者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刚开始还觉得挺平常的,因为我认为他还是刚进中学的孩子,一是对新学校还有一种新鲜感,兴奋一点没关系,二是新的行为规范和习惯还没有养成,如果假以时日,明白了自己中学生的身份和责任以后,他的这个缺点是会改掉的。可是到了后来我才明白,当初我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第一次我找裴航谈话,和教育其他学生一样,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希望他能改正上课讲话的这个缺点。可是他却“语出惊人”,非常苦恼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的这个缺点,在小学六年中我都想改正,但都失败了,我就是管不住我这张嘴”。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也凉了一半,心想:我的运气怎么这样不好,碰到这样一根硬骨头。想到此,我心中未免沮丧。但我不能把我内心的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却非常正色地对他说:“你现在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了,是一个新的起点,不能说是小学养成的毛病,就要带到中学来,老师相信你能改正。”裴航听我这样一说,点了点头,我也满怀希望,看他的神情态度,定会在在课堂上变“乖”的。可是,他的“乖”只管了一天,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班干部反映,裴航上课又讲话了。我非常生气,觉得他言而无信,于是,我第二次找到裴航。
这一次,我拿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他背下来,希望能用这两则行为规范来约束他的行为,但这个方法只管了一周,一周以后,裴航的表现再度令我失望,他上课讲话依旧。第三次,我没有再找裴航谈话,而是直接给他规定,就他上课讲话这个缺点写500字以上的反思,然后在班上做检查。我想通过让他写反思这一招,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颜面扫地,以此记住这一深刻教训。可是,这一招又失败了,他上课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到后来,就裴航上课违纪的问题,我请过他的家长,希望寻求家长的配合,但是,效果也不明显,家长说,他都是“老油条”了,家长也没有办法,只有打,但打孩子也不是办法。再到后来,我把裴航送到德育处,想通过学校的力量加大对他的教育力度,还是效果甚微。
怎么办?对这个学生的教育难道我真的没辙了吗?教育不好他,既是对他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我管理整个班集体,这就是我的失职!我陷入苦闷之中。
于是,我开始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和行为,对这个学生的教育,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是裴航对他的错误认识不足还是我的方法简单粗暴,或者教育学生仅凭经验?我仔细分析了裴航上课讲话的原因:一是老师“讲”他也“讲”,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老师一讲,他就明白,于是就在下面“接下嘴”,或者直接扮演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同学讲课,有时完全无视老师的存在,扰乱课堂秩序;二是上自习课做作业时,他的动作快,很快完成了作业,无所事事,就在座位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他的上课讲话和其他哪些成绩差的同学讲话的原因不一样,成绩差的同学是听不懂,不会做作业而讲话,他呢,是学得太轻松,闲得无聊而讲话。弄清裴航上课讲话的真正原因,我松了一口气,觉得我应该有对策了。但是裴航对他所犯错误所带来的危害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虽然前面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可并没有触及到他的灵魂深处。怎样才能让他认识到上课违纪所带来的危害性呢?我想了新的办法,就是让他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去进行“换位思考”。一是让裴航去体验老师的角色,我让他去给班上的同学上课,可是我却要求其他的同学在下面该讲话的讲话,该玩的玩,完全无视他这个“老师”的存在。二是去体验其他同学的感受,也就是在他做作业的时候,也让其他同学在他旁边讲话,影响他,干扰他。这两个角色体验完以后,我再找裴航谈心。这一次,我看到了他脸上的羞愧和沉痛。他很诚恳地对我说:“老师,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课”时,看到大家都不听我的,我很着急,理解到了老师讲课时同学不听讲的那种感受。还有就是做作业时,如果不安静,思路就容易被打乱,内心很躁动,不能集中精力思考。以前,我只考虑我自己,以为只要自己学好了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想到老师,想到同学。今后请你多提醒我,监督我,我会努力改正的”。听他的这番话,该是发自肺腑吧!因为,他后面的表现确实比以前好多了,正是有了不同角色的体验,进行了“换位思考”,在他的心中,除了他自己,还想到了别人。这就是他的进步,我也真为他高兴。
但是,我认为单单让他明白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还不够,还应该想想怎样把这个聪明的学生多余的精力更充分地利用起来。于是,我先让他当科代表,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用责任来进一步约束他的行为。我告诫他说:“如果你上课想违纪的时候,你就想到自己是科代表,我要带好头,就不会讲话了。”此外,在上自习课的时候,如果裴航完成了作业,我让他当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做作业,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他的精力,又帮助了同学,得到了其他同学的爱戴,也成为了老师的小助手。
最后,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裴航不但考出了最优异的成绩,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班干部,也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伙伴。在临别赠言中,裴航动情地给老师写到:“老师,谢谢您,是您的爱心,耐心,慧心,让我从一只小鸟变成了一只大雁,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教育裴航问题上,我因为有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引领,对这种“特殊人才”进行了特殊的教育,才让我们师生之间共同走向了更加完美的人生境界,也更让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朝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