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目前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问题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已被当作一门重要课题。当前,提升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已经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085-02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严重脱离了现阶段教学的实际需要,人们更加追求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教学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能力的提升、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起着启蒙的作用,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语文学科则着重培养学生在表情达意、理解概括方面的能力,其中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起着突出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即有效性的高低,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采取有效性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其认识问题的本质,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好基础。
2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以情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让不会说话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活泼,成为赋有灵性的生命跃然纸上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首先应做好精心准备让学生乐学。
2.1.1细腻的情感、丰富的内涵感染人。我们所学的文章都是一篇篇精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都是名家经典,其间的每一个文字符号都有其特定含义,都是充满灵性的。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情感细腻、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师是不可能引导学生去潜心会文的。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情感细腻、内涵丰富,具有很高语文素养的人。
2.1.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夺人心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导入新课的方法也很多,如故事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激趣导入法、串联相关课题或内容导入法等。教师要因地制宜,选择学生最喜欢、文本最适合的方法。
2.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一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的途径,是一种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与交流,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交换彼此的观点,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启发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进行互相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互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的疑问,同时可以学习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思维方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出的观点以及疑问是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也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的对文章进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3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模式。
新课标认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發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极大的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尊重每个个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具备开发性思维,进而实现多元评价,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进行对维度思考,开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第一方面,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设立相应的荣誉称号,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物质奖励,例如铅笔、糖果等。在此基础上,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差异观,明确学生之间的不同,并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可以制定有一定差异性的教学方式。
其次,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试卷成绩,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充分的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此外,针对试卷上不同类型问题的成绩对学生能力进行分析,例如,有些学生论述方面问题的成绩较好,但是简答题的成绩较差,那么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弱电进行重点教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对学生主体进行多元化评价,进而使评价更加高效。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评价,教师应当创设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让教师和学生均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效性,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改变传统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即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和教师参与的形式来进行评价。例如,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就实现了平等的关系。这就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结论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文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最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与切实的评价体系,就能保证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畅通;竖立有效阅读的标尺与选择有效阅读的形式,就会激发与持续升温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探索说到底就是遵循了阅读的教学规律,从而完成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黄静.华夏教师.2015(12)
[2]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J].于井凤.中国校外教育.2016(15)[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徐翠萍.亚太教育.2015(18)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085-02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严重脱离了现阶段教学的实际需要,人们更加追求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教学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能力的提升、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起着启蒙的作用,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语文学科则着重培养学生在表情达意、理解概括方面的能力,其中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起着突出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即有效性的高低,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采取有效性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其认识问题的本质,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好基础。
2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以情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让不会说话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活泼,成为赋有灵性的生命跃然纸上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首先应做好精心准备让学生乐学。
2.1.1细腻的情感、丰富的内涵感染人。我们所学的文章都是一篇篇精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都是名家经典,其间的每一个文字符号都有其特定含义,都是充满灵性的。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情感细腻、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师是不可能引导学生去潜心会文的。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情感细腻、内涵丰富,具有很高语文素养的人。
2.1.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夺人心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导入新课的方法也很多,如故事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激趣导入法、串联相关课题或内容导入法等。教师要因地制宜,选择学生最喜欢、文本最适合的方法。
2.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一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的途径,是一种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与交流,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交换彼此的观点,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启发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进行互相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互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的疑问,同时可以学习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思维方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出的观点以及疑问是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也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的对文章进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3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模式。
新课标认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發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极大的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尊重每个个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具备开发性思维,进而实现多元评价,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进行对维度思考,开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第一方面,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设立相应的荣誉称号,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物质奖励,例如铅笔、糖果等。在此基础上,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差异观,明确学生之间的不同,并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可以制定有一定差异性的教学方式。
其次,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试卷成绩,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充分的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此外,针对试卷上不同类型问题的成绩对学生能力进行分析,例如,有些学生论述方面问题的成绩较好,但是简答题的成绩较差,那么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弱电进行重点教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对学生主体进行多元化评价,进而使评价更加高效。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评价,教师应当创设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让教师和学生均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效性,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改变传统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即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和教师参与的形式来进行评价。例如,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就实现了平等的关系。这就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结论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文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最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与切实的评价体系,就能保证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畅通;竖立有效阅读的标尺与选择有效阅读的形式,就会激发与持续升温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探索说到底就是遵循了阅读的教学规律,从而完成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黄静.华夏教师.2015(12)
[2]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J].于井凤.中国校外教育.2016(15)[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徐翠萍.亚太教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