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价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等特征,经受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困扰,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要摆脱这种局面,作为学校,必须坚持以学校系统教育为主,家庭同步配合,争取得到社区,甚至社会给予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学校教育;家长学校;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086-02
提到心理健康,肖汉仕教授认为,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基本在11—13岁,在这一时期正是“世卫组织”划定的“青春期”的早期阶段,又叫“危险年龄”。这阶段的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价段,因为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不足,经常会做出违法乱纪,伤害社会的事情来。如何能把握好“小学高年级”这个成长关键期,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为孩子们点亮一盏心灯,使学生顺利渡过“危险期”呢?笔者认为:
1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1.1利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者和具体实施者,要想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学校要创设和谐的氛围,确实为教师排忧解难,保证教师有愉悦的心情工作。其次,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师风,让无私奉献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只有教师端正心态,充满爱心,才会甘心情愿为学生服务,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活跃课堂气氛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才会主动向老师吐露心声,寻求帮助,便于老师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再者,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A、B、C证的学习,要求教师100%参加相关内容的继续教育学习,还可以请专家进校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让教师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提高服务实效。
1.2利用教材、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
(1)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认知自己的身体。先集中男女生一齐,通过听讲座、看PPT、视频等形式,介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让男女生了解同性、异性的身体、生理特点和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揭开异性朦胧的面纱,引导他们要理解男女有别,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顺利度过青春期。再将男生女生分开,根据各自身体的特点,深入细致讲解一些生理保健知识,如男生讲:声带的保护、睾丸的保护、避免遗精、及遗精的处理等;女生讲 :月经期的卫生、饮食、情绪等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女生一些自我防护的知识,以免受到伤害。(2)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学会认知自我。通过讲座,主题班会、专题课等,进行案例分析、小品、角色表演、辩论赛、举办系列沙龙活动等,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教他们学会自我防止和和消除产生自我心理缺陷的方法。(3)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素质。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让学生知道要团结互助,理解别人,不自私;二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捕抓教育契机,将育心教育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课堂上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话语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用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客观评价他人,让学生克服封闭、自卑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积聚心理满满正能量。
1.3利用活动为载体,培养健康良好心理,优化心理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全校性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文艺节系列活动、科技比赛活动、运动會等,科组进行的各类优秀作业展,班级进行的“故事达人”“演讲达人”、“生活自理达人”等评选活动,使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发展潜能,培养自信心,获得自尊心、自豪感,并在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通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培养坚韧的意志,形成自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
1.4利用心理辅导室、特教资源室,进行个性化精准辅导,以缓解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室由取得心理A、B证和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以及社区家综志愿者担任“心灵按摩师”,高年级的班主任被聘为助理“心灵按摩师”,主要的工作之一:指导年级长、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年级、班级学生的团康辅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一些普片性的心理问题。之二:每周固定时间开放,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或者想向老师说悄悄话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他们解开心结,回复健康心理。门口设立留言箱,老师定时去开箱取留言条,方便不开放时,也能及时解答学生疑虑,使学生及时消除心理问题。特教资源室也是一个法宝,为性格孤僻、自卑、自闭、暴力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学生可以在里面游戏、学习、谈心和参加康复训练,能使他们接受合适的教育后,提升技能和随班就读质量。
2发挥家长学校“教育后盾”作用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养的品质。家长学校的责任就在于此。
2.1配备专业的师资,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分层培训家长。
专业的师资队伍,由权威专家、校长、副校长、有心理A、B、C证的级长、或者班主任、家长组成,对家长进行各种培训。如,给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重要性、与高年级学生沟通技巧专题的,肯定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为减轻高年级家长面临小升初问题,对政策、具体要求等的疑虑主题的,主讲人肯定是学校领导;全级学生的教师、学生情况,包括学习、生活习惯、优缺点,心理普遍问题等的分析和应对方法,主讲人肯定是级长;为个别“问题家庭”、“问题教育”排忧解难的,主讲人是法制副校长或者社区法律顾问了等等。
2.2做好跟踪、随访工作,巩固效果。
任何的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的教育也一样。家长有时比学生还“难教”,观念还根深蒂固,要想转变他们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确需要花心思、花时间,跟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多随访、多提醒、多反复要求,与他们建立“亦师亦友”的伙伴关系或者“战略合作关系”,甚至“命运共同体”关系,效果最理想。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才刚跨进青春期,对身体变化充满好奇、疑惑,懵懵懂懂,易激、易变。因此,作为学校、老师、家长都要重视这个年龄段的教育,必须掌握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积极、谨慎、稳妥的原则,坚持以学校系统教育为主,家庭同步配合,最好争取得到社区,甚至社会给予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著作: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著作: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学校教育;家长学校;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086-02
提到心理健康,肖汉仕教授认为,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基本在11—13岁,在这一时期正是“世卫组织”划定的“青春期”的早期阶段,又叫“危险年龄”。这阶段的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价段,因为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不足,经常会做出违法乱纪,伤害社会的事情来。如何能把握好“小学高年级”这个成长关键期,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为孩子们点亮一盏心灯,使学生顺利渡过“危险期”呢?笔者认为:
1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1.1利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者和具体实施者,要想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学校要创设和谐的氛围,确实为教师排忧解难,保证教师有愉悦的心情工作。其次,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师风,让无私奉献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只有教师端正心态,充满爱心,才会甘心情愿为学生服务,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活跃课堂气氛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才会主动向老师吐露心声,寻求帮助,便于老师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再者,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A、B、C证的学习,要求教师100%参加相关内容的继续教育学习,还可以请专家进校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让教师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提高服务实效。
1.2利用教材、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
(1)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认知自己的身体。先集中男女生一齐,通过听讲座、看PPT、视频等形式,介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让男女生了解同性、异性的身体、生理特点和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揭开异性朦胧的面纱,引导他们要理解男女有别,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顺利度过青春期。再将男生女生分开,根据各自身体的特点,深入细致讲解一些生理保健知识,如男生讲:声带的保护、睾丸的保护、避免遗精、及遗精的处理等;女生讲 :月经期的卫生、饮食、情绪等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女生一些自我防护的知识,以免受到伤害。(2)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学会认知自我。通过讲座,主题班会、专题课等,进行案例分析、小品、角色表演、辩论赛、举办系列沙龙活动等,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教他们学会自我防止和和消除产生自我心理缺陷的方法。(3)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素质。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让学生知道要团结互助,理解别人,不自私;二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捕抓教育契机,将育心教育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课堂上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话语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用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客观评价他人,让学生克服封闭、自卑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积聚心理满满正能量。
1.3利用活动为载体,培养健康良好心理,优化心理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全校性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文艺节系列活动、科技比赛活动、运动會等,科组进行的各类优秀作业展,班级进行的“故事达人”“演讲达人”、“生活自理达人”等评选活动,使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发展潜能,培养自信心,获得自尊心、自豪感,并在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通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培养坚韧的意志,形成自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
1.4利用心理辅导室、特教资源室,进行个性化精准辅导,以缓解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室由取得心理A、B证和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以及社区家综志愿者担任“心灵按摩师”,高年级的班主任被聘为助理“心灵按摩师”,主要的工作之一:指导年级长、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年级、班级学生的团康辅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一些普片性的心理问题。之二:每周固定时间开放,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或者想向老师说悄悄话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他们解开心结,回复健康心理。门口设立留言箱,老师定时去开箱取留言条,方便不开放时,也能及时解答学生疑虑,使学生及时消除心理问题。特教资源室也是一个法宝,为性格孤僻、自卑、自闭、暴力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学生可以在里面游戏、学习、谈心和参加康复训练,能使他们接受合适的教育后,提升技能和随班就读质量。
2发挥家长学校“教育后盾”作用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养的品质。家长学校的责任就在于此。
2.1配备专业的师资,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分层培训家长。
专业的师资队伍,由权威专家、校长、副校长、有心理A、B、C证的级长、或者班主任、家长组成,对家长进行各种培训。如,给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重要性、与高年级学生沟通技巧专题的,肯定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为减轻高年级家长面临小升初问题,对政策、具体要求等的疑虑主题的,主讲人肯定是学校领导;全级学生的教师、学生情况,包括学习、生活习惯、优缺点,心理普遍问题等的分析和应对方法,主讲人肯定是级长;为个别“问题家庭”、“问题教育”排忧解难的,主讲人是法制副校长或者社区法律顾问了等等。
2.2做好跟踪、随访工作,巩固效果。
任何的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的教育也一样。家长有时比学生还“难教”,观念还根深蒂固,要想转变他们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确需要花心思、花时间,跟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多随访、多提醒、多反复要求,与他们建立“亦师亦友”的伙伴关系或者“战略合作关系”,甚至“命运共同体”关系,效果最理想。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才刚跨进青春期,对身体变化充满好奇、疑惑,懵懵懂懂,易激、易变。因此,作为学校、老师、家长都要重视这个年龄段的教育,必须掌握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积极、谨慎、稳妥的原则,坚持以学校系统教育为主,家庭同步配合,最好争取得到社区,甚至社会给予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著作: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著作: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