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全世界都有数十个国家(地区)发行上百种新版的钞票。撇开这些新钞发行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新版钞票的发行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开始到正式投放市场以及通过市场的考验后进行提升,其间有很多需要考虑的指标和问题。本文拟从最近1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新钞发行的技术、发行策略以及宣传等方面进行一次简单的梳理,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
一、防伪技术的进步巨大
10余年来,可以在钞票中应用的新型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试图对每‘种新技术都进行了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文只能择要对‘些典型的公众防伪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新型防伪基材。从近年防伪技术的动态来看,钞票防伪技术的最人突破是基材。三十年前,钞票还只有纸张‘种基材,自从1988年澳大利亚发行聚酯材料的钞票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基材的变化都不太人。但是近10年左右的时问里,钞票基材有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有些新型基材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三类新型基材。
一是俗称“三明治材料”的多层基材。比较典型的有著名的德国G&D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Louisenthal安全纸厂的Hybrid基材,它的特点是中间是传统的棉质纤维材料,两面包覆聚酯层。这种材料由于中间层是棉质纤维,以往传统的纸张防伪技术如水印、安全线等视觉特征和纸张中的机读特征都可以很好地保留。此外,瑞士LANDGART(FORTRESS) 公司的Durasafe材料也是值得关注的三明治材料,与Hybrid相比,瑞士的基材中间是聚酯材料,两面包覆棉质纤维。从理论上讲,两面包覆的棉质纤维材料保证了Durasafe材料的印刷适应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钞票传统的印刷技术都可以在这种材料上继续得到良好的运用。三明治材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钞票基材的的防伪性能,由于整个票面都有聚酯材料做支撑,钞票的耐用性也有极大的提升。
二是棉质纤维中添加合成纤维。在传统的棉质纤维纸浆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合成纤维(主要是聚酯纤维)。比较典型的有法国ARJOWIGGINS公司的Diamone Composite基材。这种技术虽然实现方式简单,但是生产出来的基材能够极大地提高纸币的机械强度和防撕裂能力,延长纸币的使用寿命。据该公司提供的资料,添加合成纤维后,钞纸的流通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左右。
三是复合材料。一种是纸基透明视窗技术Varifeye。这也是德国Louisenthal安全纸厂的一项技术。它是在造纸过程中在纸张中嵌入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其特点是塑料薄膜的两侧都没有堆积纸浆,在纸张上形成一个透明的窗口。这项技术不仅本身有独到之处,而且塑料薄膜也有其防伪特性。比如2005年保加利亚20列弗( lev)纪念钞中使用的透明视窗,在白色背景下,能看到面额数字,而放在黑色背景下,则看到许多相间斜纹对角线。2010年哈萨克斯坦1000坚戈(KZT)纪念钞中使用的透明视窗,当变换观察纸币的角度时,塑料窗口内的多个字母“K”,会逐渐变幻成多只骆驼。另一种是英国DeLaRue公司的超宽安全线技术(Optiks)。这种安全线上下贯穿钞纸,其宽度可以达18毫米,在钞票的一面全部裸露在表面,另一面开窗,从纸币的正反面都可以见到开窗部位的透视孔。安全线宽度增加带来的最重要的优点是,为全息图案等显性防伪技术提供更加大的展示区域。
基材防伪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突破是,塑料基材出现的新成员。2013年4月,斐济发行5斐济元塑料钞,这是DeLaRue公司的塑料基材Safeguard(安全卫士,原名Flexycoin)首次在钞票中得到应用,也是继澳大利亚Guardian以后,在钞票中得到应用的又一种塑料基材。
除了基材的变化,对原有基材中的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也较多。目前比较成熟用的也比较多的有Motion安全线技术。Motion安全线又称动感安全线,由瑞典Crane Currency公司发明。这种安全线上的图像可根据人们观察视角的变化而发生流畅的滑动和位移,非常容易识别。据不完全统计,自从2006年瑞典发行的1000克朗钞票中使用该项技术后,到2013年上半年,已经有几十种钞票使用了该技术。其中,彩钞版100美元中的“3D安全条带”,实际上也是Motion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otion技术也不断成熟,首先表现在安全线和纸张的结合部位从粗糙到整洁;其次,安全线的颜色也不断丰富,从诞生初期单一的灰色,发展到涵盖红、橙、绿、蓝、紫、棕、灰等多种颜色,同一颜色又可分出细微的色差,给钞票设计者更多的选择余地,让设计者根据钞票正背面主色调进行搭配。
(二)新型防伪油墨。钞票使用的油墨有相当部分属于安全油墨。不过,可供人工识别的油墨一般只有光可变油墨(OVI)、珠光油墨、金属油墨等寥寥数种。最近几年,光学渐变磁性油墨(OVMI)逐渐有取代光变油墨的趋势,OVMI是SPARK技术的核心,它和OVI都由瑞士SICPA公司研发,虽然在字面上,OVMI和OVI的区别仅有一个“M”即Magnetic(磁性),但是两者的原理完全不同,表现出来的变色效果也截然不同。按照SICPA公司介绍,OVMI的基本原理源于磁光效应,油墨中含有通过真空技术产生的多层光学渐变颜料,位于中间的层面具有磁性。OVMI中的颜料在快速uv烘干过程中,运动方向具有特殊的流变学方面的特性。当光线从不同角度射入,通过磁光效应,各个层面、不同方位的光的干涉与折射作用,产生了流动的、不同视角的反射。观察OVMI印刷的图案,当视角发生改变时,图案的明暗将发生流动性的位移,同时颜色也逐步发生改变。这项技术从2008年开始,包括我国奥运纪念钞,香港2010年版的多种港币中都得到应用,并且使用面在不断扩大。我们注意到,与OVI一般用于大面值钞票不同的是,OVMI在包括20港币等很多小面额钞票上都有应用,因此可以判断这项技术的成本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MVC技术:MVC(俗称“彩虹波纹”)技术是俄国印铸局(Goznak)研发的一项技术,平视采用这种技术印制的钞票时,在特定区域内有多种颜色的彩虹状条纹。近年来,该技术有了新的进展,2010年俄罗斯1000卢布中MVC升级到MVC+版本,在紫光灯下可以观察到彩虹条纹后,新版的500卢布已经将其升级为“变色龙”版本,无论是正常光线下,还是紫光灯下,平视时变换观察的角度,条纹的色彩也会发生改变。 (三)新型防伪印刷。近年的印刷防伪技术的变化多是对原有技术的一些不太明显的升级改造,但是,其中的SD凹印对印技术是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新技术。SD凹印对印技术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曾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项技术首次亮相是在公开出版的《人民币防伪技术及其真伪鉴别》一书的“齐白石试样票”,其中“SD”字母和齐白石头像均使用SD凹印对印技术。特别是试样中的齐白石头像,正面是红色,背面是蓝色,迎光透视不仅两个头像精准重合,而且头像的颜色变成紫红色。这项技术在人民币中还没有得到应用,但是近年来,包括香港和澳门发行的生肖纪念钞中在内的多枚钞票的主景图案都采用了SD凹印对印技术。表明这项技术正日趋成熟,很可能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四)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钞票防伪技术虽然日新月异,并且目前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公司也乐于看到自己的新技术尽快应用在不同国家的钞票中。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最新技术首次应用很多都在小国的钞票上,以国际钞票协会(IBNS)每年评选的年度最佳钞票为例,防伪技术是否先进无疑是最佳钞票评选的重要指标。但观察10年来最佳钞票得主,几乎没有一个是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钞票对新技术的应用基本都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2010年,英格兰银行发行了F序列的50英镑钞票,这张钞票充分体现了英国人保守的态度。这个拥有DeLaRue——世界上顶尖钞票防伪技术公司的国家,在新版钞票中除了动感安全线之外,新的技术并不多见。反之,美国原定2011年2月发行彩钞版100美元,但是至今没有见到该版本钞票正式投放。有消息称,彩钞版IOO美元一直拖延不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张钞票中应用的3D安全改变了钞纸的印刷适应性,在钞票印制过程中钞纸将会随机出现褶皱,美联储不仅要对已经印刷好的钞票进行全面检测,挑出废品,还要对印刷设备作相应的调整才能保证印刷效果。
二、公众防伪特征布局均衡全面
钞票的面积是有限的,在有限的面积中如何选择防伪技术固然重要,如何摆布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于钞票的防伪特征在识别上大致可以分为机读特征和人工识别特征两大类。由于机读特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传感器的布局,本文仅从人工识别特征的摆布来分析。
人工识别的主要手段是眼看和手摸两种方法,也就是对钞票防伪技术中视觉特征和触觉特征进行检测。目前钞票可供检测的视觉特征主要有纸张中的水印、安全线、全息贴膜(条)、透明视窗等,油墨中的光变油墨、珠光油墨、金属油墨以及OVMI油墨等,印刷技术中的对印等。钞票中的触觉特征主要来自于凹版印刷、无墨压印等技术形成的凹凸感。几乎所有的钞票都会在很多部位采用凹版印刷,但有些钞票的边部使用深凹版技术,与普通凹印相比,深凹技术印刷的纹路凹凸感更加明显,让公众更容易通过手指触摸进行识别。
为了解不同国家钞票如何将视觉特征和触觉特征在钞票上进行摆布,笔者挑选了近年部分国家(地区)钞票,用实例进行简单分析,其中:触觉特征仅限深凹印刷,不包括普通凹印。本次分析选择的钞票有两条标准,一条是我国最常见的5种可兑换货币的最新版本。分别是彩钞版IOO美元、2013版5欧元、2004年版l万日元、2010年F序列50英镑、2010年汇丰银行版1000港元。另一条是2007年以来IBNS评选出来的历年最佳货币。分别是科摩罗l千法郎、苏格兰50镑、萨摩亚20塔拉、乌干达5万先令、哈萨克斯坦1万坚戈和5千坚戈(分析的结果见附表:部分国家近年发行的新钞公众防伪特征布局简表)。
通过对上述11张钞票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到,各个国家对可供公众视觉检测的特征非常重视。每张钞票都有多处视觉识别技术,其中最多的有6处公众防伪点。此外,大部分钞票防伪点布局比较均衡,在票面的左侧和右侧都有视觉防伪点分布,基本不会偏于一侧。笔者认为,视觉特征是社会公众判别钞票真伪的重要手段,钞票中有多个视觉特征不仅可以相互验证,提升验证的准确性,而且均衡的视觉特征分布对遏制变造货币也有一定的作用。
与视觉特征相比,有深凹版触摸特征的钞票相对较少。但是,如果有深凹版,一般在钞票的两侧都进行摆布。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10年版的港币和2013年版的欧元,左右两边都安排了手感线。并且,不同面额的港币手感线的数量、密度以及排列方式也有差异,让视觉不良的人员能够通过触摸手感线就能对钞票的面额进行分辨。港币和欧元在两侧都设置手感线的做法,不仅让普通人能够顺利检查凹版特征,也兼顾到了左利手的利益。研究表明,左利者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按照绝对数计算,这部分群体相当庞大,按欧洲7亿多人口计算,左利者有7千多万。钞票作为交换的媒介,几乎与所有的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在钞票设计中照顾到不同类型人群的特点,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三、重视发行次序和发行前宣传
(一)发行次序。一个国家对流通中的钞票进行改版,发行新的序列钞票,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发行,也就是将新版钞票的各个券别同时对公众进行投放;另一种形式是分次发行,就是新序列的钞票的不同券别在不同时间内逐步投放到市场中。在分次发行的模式下,不同券别发行次序就显得较为重要。以开始改版的欧元为例,欧洲央行明确说明新版欧元将按照升序的原则发行。这种次序的安排,有其实际意义。在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更强的技术可能得到应用的条件下,大面额钞票发行,将新型防伪技术应用在其中,可以有效提升大面额钞票的防伪能力。反之,如果按照降序的次序发行,新技术应用在小面额钞票上,就会出现大面额钞票防伪能力差而小面额钞票防伪能力强的局面,导致钞票防伪能力“头重脚轻”,而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二)宣传策略。很多国家在发行新版钞票时,都非常重视前期的宣传工作。一是宣传启动得早。如美联储计划在2011年2月发行彩钞版100美元,其宣传从2010年4月下旬就拉开序幕。欧洲央行在2013年1月8日宣布5月2日发行新版5欧元的钞票,其闯相隔近4个月。二是宣传资料类型丰富。彩钞版IOO美元发行前,提供了纸介质、磁介质和网络版等多种类型的宣传资料,每种类型的宣传资料都提供多个品种的资料。需要索取纸质材料的公众,只要在网站上提供相关的信息,提交申请就可以得到。新版5欧元的宣传资料也比较丰富,除了PDF格式的资料下载,在欧洲央行网站上还提供了包括欧元纸张抄造、印刷以及各种主要防伪特征的高达1.1G的全高清视频下载,在介绍防伪特征的10个视频中,既有触摸、观察、倾斜(晃动)等公众防伪特征,还介绍了凹版缩微文字、紫外特征和红外特征等专业防伪的效果展示。 四、近年来新钞票的发行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一)创新始终是钞票防伪技术的新动力。浏览国外有实力的防伪技术公司网站,几乎每年都有新技术面世。这些技术,既有革命性的改变,也有小的升级。10年前,能够见到的钞票基材还只有纸张和塑料两种,如果讨论对基材的改进,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在基材中添加一些微量的纤维之类的物质。但是短短的几年间,钞票基材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塑料基材有了新成员,多种不同形式的复合基材相继出现。安全线是钞票常见的防伪措施,有人认为安全线已经走向迟暮,但最近几年安全线的变化也非常大,除了前面介绍的动感安全线,还有Pole偏振特征安全线、动态光变安全线、有镂空和变色特征的Magform安全线以及DualTrack双轨安全线等多种不同形式,安全线的布放也出现了糖果型开窗等新的形态。正是由于不断的创新,才保证了钞票印制者和造假者之间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也正是由于新的公众防伪技术的不断应用,才真正实现钞票“公众易于识别、造假者难以伪造”的目标。
(二)防伪技术的选择应非常谨慎。钞票新防伪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准确识别假币的能力,增加伪造者造假的难度。另一方面,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生产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贸然使用,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在新技术应用前进行审慎的评估、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步骤。这种评估至少要涉及到技术、成本、适用性、耐受性等多个层面。在技术上,至少要考虑到新技术与原有技术流程是否衔接、现有设备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新技术能否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等多个方面。只有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通力合作,进行全面评估,并且采用一定方式进行相当规模的生产后才能够考虑将新技术应用到流通中的钞票中。
(三)防伪技术的摆布应稳定、均衡。一张钞票的面积有限,如何对防伪技术进行选择,并将这些技术合理摆布在整个票面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钞票的机读特征保持稳定越来越重要。最近几年现金处理设备和自助现金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钞票应用新技术时,无论是机读技术还是人工识别技术,都不能轻易改变原有机读特征,或者对原有机读特征形成干扰。另一方面,人工识别特征的摆布应该注意不同特征之间的均衡性。尤其是视觉特征额均衡分布不仅对公众正确分辨钞票真伪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防止变造货币也有重要的作用。
(四)提早宣传,树立公众信心。从欧美新钞发行的宣传看,基本上都会提前很长时间就进行宣传。一般会提前4-5个月就会公布新钞票的图样以及防伪特征,并提供多种资料下载。提前宣传新版钞票,不仅让社会公众能够尽早熟悉新版钞票的大小、图案等基本特征,可以让公众及时掌握如何识别新版钞票的真伪。同时,提前宣传新版钞票可以彰显管理当局对新版钞票防伪能力的信心,进而树立社会公众对新钞票的信心。
一、防伪技术的进步巨大
10余年来,可以在钞票中应用的新型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试图对每‘种新技术都进行了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文只能择要对‘些典型的公众防伪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新型防伪基材。从近年防伪技术的动态来看,钞票防伪技术的最人突破是基材。三十年前,钞票还只有纸张‘种基材,自从1988年澳大利亚发行聚酯材料的钞票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基材的变化都不太人。但是近10年左右的时问里,钞票基材有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有些新型基材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三类新型基材。
一是俗称“三明治材料”的多层基材。比较典型的有著名的德国G&D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Louisenthal安全纸厂的Hybrid基材,它的特点是中间是传统的棉质纤维材料,两面包覆聚酯层。这种材料由于中间层是棉质纤维,以往传统的纸张防伪技术如水印、安全线等视觉特征和纸张中的机读特征都可以很好地保留。此外,瑞士LANDGART(FORTRESS) 公司的Durasafe材料也是值得关注的三明治材料,与Hybrid相比,瑞士的基材中间是聚酯材料,两面包覆棉质纤维。从理论上讲,两面包覆的棉质纤维材料保证了Durasafe材料的印刷适应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钞票传统的印刷技术都可以在这种材料上继续得到良好的运用。三明治材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钞票基材的的防伪性能,由于整个票面都有聚酯材料做支撑,钞票的耐用性也有极大的提升。
二是棉质纤维中添加合成纤维。在传统的棉质纤维纸浆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合成纤维(主要是聚酯纤维)。比较典型的有法国ARJOWIGGINS公司的Diamone Composite基材。这种技术虽然实现方式简单,但是生产出来的基材能够极大地提高纸币的机械强度和防撕裂能力,延长纸币的使用寿命。据该公司提供的资料,添加合成纤维后,钞纸的流通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左右。
三是复合材料。一种是纸基透明视窗技术Varifeye。这也是德国Louisenthal安全纸厂的一项技术。它是在造纸过程中在纸张中嵌入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其特点是塑料薄膜的两侧都没有堆积纸浆,在纸张上形成一个透明的窗口。这项技术不仅本身有独到之处,而且塑料薄膜也有其防伪特性。比如2005年保加利亚20列弗( lev)纪念钞中使用的透明视窗,在白色背景下,能看到面额数字,而放在黑色背景下,则看到许多相间斜纹对角线。2010年哈萨克斯坦1000坚戈(KZT)纪念钞中使用的透明视窗,当变换观察纸币的角度时,塑料窗口内的多个字母“K”,会逐渐变幻成多只骆驼。另一种是英国DeLaRue公司的超宽安全线技术(Optiks)。这种安全线上下贯穿钞纸,其宽度可以达18毫米,在钞票的一面全部裸露在表面,另一面开窗,从纸币的正反面都可以见到开窗部位的透视孔。安全线宽度增加带来的最重要的优点是,为全息图案等显性防伪技术提供更加大的展示区域。
基材防伪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突破是,塑料基材出现的新成员。2013年4月,斐济发行5斐济元塑料钞,这是DeLaRue公司的塑料基材Safeguard(安全卫士,原名Flexycoin)首次在钞票中得到应用,也是继澳大利亚Guardian以后,在钞票中得到应用的又一种塑料基材。
除了基材的变化,对原有基材中的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也较多。目前比较成熟用的也比较多的有Motion安全线技术。Motion安全线又称动感安全线,由瑞典Crane Currency公司发明。这种安全线上的图像可根据人们观察视角的变化而发生流畅的滑动和位移,非常容易识别。据不完全统计,自从2006年瑞典发行的1000克朗钞票中使用该项技术后,到2013年上半年,已经有几十种钞票使用了该技术。其中,彩钞版100美元中的“3D安全条带”,实际上也是Motion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otion技术也不断成熟,首先表现在安全线和纸张的结合部位从粗糙到整洁;其次,安全线的颜色也不断丰富,从诞生初期单一的灰色,发展到涵盖红、橙、绿、蓝、紫、棕、灰等多种颜色,同一颜色又可分出细微的色差,给钞票设计者更多的选择余地,让设计者根据钞票正背面主色调进行搭配。
(二)新型防伪油墨。钞票使用的油墨有相当部分属于安全油墨。不过,可供人工识别的油墨一般只有光可变油墨(OVI)、珠光油墨、金属油墨等寥寥数种。最近几年,光学渐变磁性油墨(OVMI)逐渐有取代光变油墨的趋势,OVMI是SPARK技术的核心,它和OVI都由瑞士SICPA公司研发,虽然在字面上,OVMI和OVI的区别仅有一个“M”即Magnetic(磁性),但是两者的原理完全不同,表现出来的变色效果也截然不同。按照SICPA公司介绍,OVMI的基本原理源于磁光效应,油墨中含有通过真空技术产生的多层光学渐变颜料,位于中间的层面具有磁性。OVMI中的颜料在快速uv烘干过程中,运动方向具有特殊的流变学方面的特性。当光线从不同角度射入,通过磁光效应,各个层面、不同方位的光的干涉与折射作用,产生了流动的、不同视角的反射。观察OVMI印刷的图案,当视角发生改变时,图案的明暗将发生流动性的位移,同时颜色也逐步发生改变。这项技术从2008年开始,包括我国奥运纪念钞,香港2010年版的多种港币中都得到应用,并且使用面在不断扩大。我们注意到,与OVI一般用于大面值钞票不同的是,OVMI在包括20港币等很多小面额钞票上都有应用,因此可以判断这项技术的成本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MVC技术:MVC(俗称“彩虹波纹”)技术是俄国印铸局(Goznak)研发的一项技术,平视采用这种技术印制的钞票时,在特定区域内有多种颜色的彩虹状条纹。近年来,该技术有了新的进展,2010年俄罗斯1000卢布中MVC升级到MVC+版本,在紫光灯下可以观察到彩虹条纹后,新版的500卢布已经将其升级为“变色龙”版本,无论是正常光线下,还是紫光灯下,平视时变换观察的角度,条纹的色彩也会发生改变。 (三)新型防伪印刷。近年的印刷防伪技术的变化多是对原有技术的一些不太明显的升级改造,但是,其中的SD凹印对印技术是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新技术。SD凹印对印技术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曾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项技术首次亮相是在公开出版的《人民币防伪技术及其真伪鉴别》一书的“齐白石试样票”,其中“SD”字母和齐白石头像均使用SD凹印对印技术。特别是试样中的齐白石头像,正面是红色,背面是蓝色,迎光透视不仅两个头像精准重合,而且头像的颜色变成紫红色。这项技术在人民币中还没有得到应用,但是近年来,包括香港和澳门发行的生肖纪念钞中在内的多枚钞票的主景图案都采用了SD凹印对印技术。表明这项技术正日趋成熟,很可能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四)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钞票防伪技术虽然日新月异,并且目前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公司也乐于看到自己的新技术尽快应用在不同国家的钞票中。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最新技术首次应用很多都在小国的钞票上,以国际钞票协会(IBNS)每年评选的年度最佳钞票为例,防伪技术是否先进无疑是最佳钞票评选的重要指标。但观察10年来最佳钞票得主,几乎没有一个是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钞票对新技术的应用基本都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2010年,英格兰银行发行了F序列的50英镑钞票,这张钞票充分体现了英国人保守的态度。这个拥有DeLaRue——世界上顶尖钞票防伪技术公司的国家,在新版钞票中除了动感安全线之外,新的技术并不多见。反之,美国原定2011年2月发行彩钞版100美元,但是至今没有见到该版本钞票正式投放。有消息称,彩钞版IOO美元一直拖延不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张钞票中应用的3D安全改变了钞纸的印刷适应性,在钞票印制过程中钞纸将会随机出现褶皱,美联储不仅要对已经印刷好的钞票进行全面检测,挑出废品,还要对印刷设备作相应的调整才能保证印刷效果。
二、公众防伪特征布局均衡全面
钞票的面积是有限的,在有限的面积中如何选择防伪技术固然重要,如何摆布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于钞票的防伪特征在识别上大致可以分为机读特征和人工识别特征两大类。由于机读特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传感器的布局,本文仅从人工识别特征的摆布来分析。
人工识别的主要手段是眼看和手摸两种方法,也就是对钞票防伪技术中视觉特征和触觉特征进行检测。目前钞票可供检测的视觉特征主要有纸张中的水印、安全线、全息贴膜(条)、透明视窗等,油墨中的光变油墨、珠光油墨、金属油墨以及OVMI油墨等,印刷技术中的对印等。钞票中的触觉特征主要来自于凹版印刷、无墨压印等技术形成的凹凸感。几乎所有的钞票都会在很多部位采用凹版印刷,但有些钞票的边部使用深凹版技术,与普通凹印相比,深凹技术印刷的纹路凹凸感更加明显,让公众更容易通过手指触摸进行识别。
为了解不同国家钞票如何将视觉特征和触觉特征在钞票上进行摆布,笔者挑选了近年部分国家(地区)钞票,用实例进行简单分析,其中:触觉特征仅限深凹印刷,不包括普通凹印。本次分析选择的钞票有两条标准,一条是我国最常见的5种可兑换货币的最新版本。分别是彩钞版IOO美元、2013版5欧元、2004年版l万日元、2010年F序列50英镑、2010年汇丰银行版1000港元。另一条是2007年以来IBNS评选出来的历年最佳货币。分别是科摩罗l千法郎、苏格兰50镑、萨摩亚20塔拉、乌干达5万先令、哈萨克斯坦1万坚戈和5千坚戈(分析的结果见附表:部分国家近年发行的新钞公众防伪特征布局简表)。
通过对上述11张钞票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到,各个国家对可供公众视觉检测的特征非常重视。每张钞票都有多处视觉识别技术,其中最多的有6处公众防伪点。此外,大部分钞票防伪点布局比较均衡,在票面的左侧和右侧都有视觉防伪点分布,基本不会偏于一侧。笔者认为,视觉特征是社会公众判别钞票真伪的重要手段,钞票中有多个视觉特征不仅可以相互验证,提升验证的准确性,而且均衡的视觉特征分布对遏制变造货币也有一定的作用。
与视觉特征相比,有深凹版触摸特征的钞票相对较少。但是,如果有深凹版,一般在钞票的两侧都进行摆布。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10年版的港币和2013年版的欧元,左右两边都安排了手感线。并且,不同面额的港币手感线的数量、密度以及排列方式也有差异,让视觉不良的人员能够通过触摸手感线就能对钞票的面额进行分辨。港币和欧元在两侧都设置手感线的做法,不仅让普通人能够顺利检查凹版特征,也兼顾到了左利手的利益。研究表明,左利者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按照绝对数计算,这部分群体相当庞大,按欧洲7亿多人口计算,左利者有7千多万。钞票作为交换的媒介,几乎与所有的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在钞票设计中照顾到不同类型人群的特点,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三、重视发行次序和发行前宣传
(一)发行次序。一个国家对流通中的钞票进行改版,发行新的序列钞票,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发行,也就是将新版钞票的各个券别同时对公众进行投放;另一种形式是分次发行,就是新序列的钞票的不同券别在不同时间内逐步投放到市场中。在分次发行的模式下,不同券别发行次序就显得较为重要。以开始改版的欧元为例,欧洲央行明确说明新版欧元将按照升序的原则发行。这种次序的安排,有其实际意义。在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更强的技术可能得到应用的条件下,大面额钞票发行,将新型防伪技术应用在其中,可以有效提升大面额钞票的防伪能力。反之,如果按照降序的次序发行,新技术应用在小面额钞票上,就会出现大面额钞票防伪能力差而小面额钞票防伪能力强的局面,导致钞票防伪能力“头重脚轻”,而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二)宣传策略。很多国家在发行新版钞票时,都非常重视前期的宣传工作。一是宣传启动得早。如美联储计划在2011年2月发行彩钞版100美元,其宣传从2010年4月下旬就拉开序幕。欧洲央行在2013年1月8日宣布5月2日发行新版5欧元的钞票,其闯相隔近4个月。二是宣传资料类型丰富。彩钞版IOO美元发行前,提供了纸介质、磁介质和网络版等多种类型的宣传资料,每种类型的宣传资料都提供多个品种的资料。需要索取纸质材料的公众,只要在网站上提供相关的信息,提交申请就可以得到。新版5欧元的宣传资料也比较丰富,除了PDF格式的资料下载,在欧洲央行网站上还提供了包括欧元纸张抄造、印刷以及各种主要防伪特征的高达1.1G的全高清视频下载,在介绍防伪特征的10个视频中,既有触摸、观察、倾斜(晃动)等公众防伪特征,还介绍了凹版缩微文字、紫外特征和红外特征等专业防伪的效果展示。 四、近年来新钞票的发行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一)创新始终是钞票防伪技术的新动力。浏览国外有实力的防伪技术公司网站,几乎每年都有新技术面世。这些技术,既有革命性的改变,也有小的升级。10年前,能够见到的钞票基材还只有纸张和塑料两种,如果讨论对基材的改进,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在基材中添加一些微量的纤维之类的物质。但是短短的几年间,钞票基材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塑料基材有了新成员,多种不同形式的复合基材相继出现。安全线是钞票常见的防伪措施,有人认为安全线已经走向迟暮,但最近几年安全线的变化也非常大,除了前面介绍的动感安全线,还有Pole偏振特征安全线、动态光变安全线、有镂空和变色特征的Magform安全线以及DualTrack双轨安全线等多种不同形式,安全线的布放也出现了糖果型开窗等新的形态。正是由于不断的创新,才保证了钞票印制者和造假者之间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也正是由于新的公众防伪技术的不断应用,才真正实现钞票“公众易于识别、造假者难以伪造”的目标。
(二)防伪技术的选择应非常谨慎。钞票新防伪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准确识别假币的能力,增加伪造者造假的难度。另一方面,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生产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贸然使用,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在新技术应用前进行审慎的评估、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步骤。这种评估至少要涉及到技术、成本、适用性、耐受性等多个层面。在技术上,至少要考虑到新技术与原有技术流程是否衔接、现有设备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新技术能否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等多个方面。只有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通力合作,进行全面评估,并且采用一定方式进行相当规模的生产后才能够考虑将新技术应用到流通中的钞票中。
(三)防伪技术的摆布应稳定、均衡。一张钞票的面积有限,如何对防伪技术进行选择,并将这些技术合理摆布在整个票面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钞票的机读特征保持稳定越来越重要。最近几年现金处理设备和自助现金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钞票应用新技术时,无论是机读技术还是人工识别技术,都不能轻易改变原有机读特征,或者对原有机读特征形成干扰。另一方面,人工识别特征的摆布应该注意不同特征之间的均衡性。尤其是视觉特征额均衡分布不仅对公众正确分辨钞票真伪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防止变造货币也有重要的作用。
(四)提早宣传,树立公众信心。从欧美新钞发行的宣传看,基本上都会提前很长时间就进行宣传。一般会提前4-5个月就会公布新钞票的图样以及防伪特征,并提供多种资料下载。提前宣传新版钞票,不仅让社会公众能够尽早熟悉新版钞票的大小、图案等基本特征,可以让公众及时掌握如何识别新版钞票的真伪。同时,提前宣传新版钞票可以彰显管理当局对新版钞票防伪能力的信心,进而树立社会公众对新钞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