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清代官帽的分类
清代帽子也叫做红缨帽,按大类可以分为礼帽和便帽,便帽即平民佩戴的帽子,礼帽则是官员佩戴的帽子——官帽,礼帽分为五种: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以及雨冠,每种礼帽按照等级分有1至9品的区别。
朝冠和吉服冠的样式上是很不一样的,朝冠顶珠长条状,同一品级的朝冠顶珠和吉服冠顶珠都是同一种材质。吉福冠则呈圆形。
二、官帽的构成分析
清代官帽组成:顶珠,翎羽,翎管,红缨,檐边
(一)顶珠
1、起源
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入关前形成的文武官员冠帽顶饰宝石制
2、分类
据《清实录》记载的关于顶珠对应品级,如下分类:
一品:红色宝石,产量少,寓意着吉祥。
二品:珊瑚。古代代表高贵权势,所以又称为“瑞宝”。
三品:顶珠为蓝宝石,相比一品官员的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和种类要多一些。
四品:青金石,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到中国的,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
五品:水晶,水晶通体透明,古代属贵重矿石,虽然在现代。
六品:砗磲(chē qú)。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和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金刚经》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
七品:七品顶珠为素金——没有镶嵌任何宝石的黄金。
八品:金,阴文镂花金。
九品:银,阳文起花银顶。
朝冠顶珠下面可以镶嵌东珠,一品官员及以上可以在朝冠顶珠下面镶嵌东珠(东珠是东北产的珍珠),通过佩戴东珠数量来区别身份。
3、后期变化与时代背景
因贵重材料稀缺,在雍正八年改了冠顶制度,用玻璃代替了宝石。但清后期官员腐败,私自换成宝石、水晶之类,乍看与玻璃无不同。
(二)翎羽
1、起源
汉代文献记载, 从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到秦汉皇帝, 皆有将羽毛赐予武将作帽盔装饰以示英武之举。翎羽在清代初期与后期发生了变化。花翎先是授予宗室成员和开国功勋, 后又扩大至文职官员, 再后又扩大至外职官员。
2、分类
清代翎羽分为蓝翎和花翎
(1)蓝翎
赏赐对象:六品及以下的官
材质:鹖鸟羽毛
(2)花翎
赏赐对象:五品以上的官
材质:孔雀羽毛
特点:有“眼”之分,一个圆就是一眼,三眼最高,外部用马尾装饰。
(三)翎管
1、起源
这个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产物,是随着冠制的改革而诞生的。
2、材质
翎管的材料最多的是翡翠, 其次还有玉、牙、角、玛瑙和竹木等。
3、作用
用以安插翎羽。翎管通常长约6厘米, 直径宽约1.5厘米, 均为圆柱式空心, 中心穿以翎杆, 顶部由丝绳将花翎固定。
(四)红缨
1、起源
最早将红缨用在帽子上是在唐朝,少数民族裕固族女子帽子用红缨,纪念为他们民族牺牲的女英雄。
2、官帽使用原因
一、起到了裝饰作用。二、红缨是大红色,用于牢记前辈开国初期的血汗。
3、材质
丝织品,《清稗类钞》中将其描述为:“顶为缎,上缀红色缨,丝所织也。”
(五)檐边
1、暖帽檐边
(1)样式沿用:暖帽样式延续了明代“奓zha檐帽”(图3)特色。
(2)材质:《清稗类钞》中将其描述为:“暖帽者,冬春之礼冠也,立冬前数日戴之。顶为缎,上缀红色缨,丝所织也。檐以皮、绒、呢为之。”
(3)作用:保暖,彰显地位
2、凉帽檐边
(1)样式沿用:凉帽样式延续了明代笠帽
材质:用藤、竹、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
(2)作用:遮阳
(六)小结
清代官帽在的组成部分的选材上有佛教的元素,皇帝的喜好以及民族特色。
根据官位品级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顶珠,通过顶珠的材质可以起到一种区分等级,彰显身份的作用。在整体样式上吸收了其本身传统民族特色和明朝的元素,是满汉文明的产物。帝王通过赏赐翎羽来平衡朝堂势力,官员通过翎羽彰显自己的地位,翎羽是一种显示皇权恩泽的工具。官帽的每一部分都有着等级区别,彰显身份的高低,凸显清朝严格的冠制。
三、清代冠服制度
据《清实录》中载:“丙午,上御依清旷勾到,秋审官犯、服制及云南、贵州情实罪犯。停决官犯斩犯六人、绞犯四人、服制斩犯四十二人、云南绞犯七人、贵州斩犯一人,绞犯八人……”
清初对于违反冠服制度非常严苛,但清朝廷对违反冠服制度行为的执法尺度并不持平,而是根据情况加减定罪。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区发生的冠服违制行为予以宽贷,这种司法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减少了民族矛盾,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些地区的冠服制度。不论是严苛管制还是宽裕的管制都是为了让人民服从清朝管制。
四、总结
满人刚入关,汉人还是很排斥他们,他们虽然在版图上统一了中国,但在精神上还没有统一中国。汉人不服清初的剃发易服令,表面上都是对冠服的违制行为,但实际上触犯的却是清朝的皇权统治。清朝通过制定严苛的制度,去管控全国,这个制度包括冠服制度,用以传输满族文化从而达到思想统一化的目的。
清代官帽上镶嵌宝石来区别身份是源自满族本身的传统习俗,自满族征服中原以后,更加专注吸收汉族文化,在政治制度上,吸取了明朝的官僚制度。在吸收汉人儒家文化后,更进一步的加强了尊卑贵贱等级区分,强化统治者的统治。通过外在的等级区别来表现清代的等级森严,从而又强化了清代的政治制度。
清代帽子也叫做红缨帽,按大类可以分为礼帽和便帽,便帽即平民佩戴的帽子,礼帽则是官员佩戴的帽子——官帽,礼帽分为五种: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以及雨冠,每种礼帽按照等级分有1至9品的区别。
朝冠和吉服冠的样式上是很不一样的,朝冠顶珠长条状,同一品级的朝冠顶珠和吉服冠顶珠都是同一种材质。吉福冠则呈圆形。
二、官帽的构成分析
清代官帽组成:顶珠,翎羽,翎管,红缨,檐边
(一)顶珠
1、起源
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入关前形成的文武官员冠帽顶饰宝石制
2、分类
据《清实录》记载的关于顶珠对应品级,如下分类:
一品:红色宝石,产量少,寓意着吉祥。
二品:珊瑚。古代代表高贵权势,所以又称为“瑞宝”。
三品:顶珠为蓝宝石,相比一品官员的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和种类要多一些。
四品:青金石,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到中国的,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
五品:水晶,水晶通体透明,古代属贵重矿石,虽然在现代。
六品:砗磲(chē qú)。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和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金刚经》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
七品:七品顶珠为素金——没有镶嵌任何宝石的黄金。
八品:金,阴文镂花金。
九品:银,阳文起花银顶。
朝冠顶珠下面可以镶嵌东珠,一品官员及以上可以在朝冠顶珠下面镶嵌东珠(东珠是东北产的珍珠),通过佩戴东珠数量来区别身份。
3、后期变化与时代背景
因贵重材料稀缺,在雍正八年改了冠顶制度,用玻璃代替了宝石。但清后期官员腐败,私自换成宝石、水晶之类,乍看与玻璃无不同。
(二)翎羽
1、起源
汉代文献记载, 从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到秦汉皇帝, 皆有将羽毛赐予武将作帽盔装饰以示英武之举。翎羽在清代初期与后期发生了变化。花翎先是授予宗室成员和开国功勋, 后又扩大至文职官员, 再后又扩大至外职官员。
2、分类
清代翎羽分为蓝翎和花翎
(1)蓝翎
赏赐对象:六品及以下的官
材质:鹖鸟羽毛
(2)花翎
赏赐对象:五品以上的官
材质:孔雀羽毛
特点:有“眼”之分,一个圆就是一眼,三眼最高,外部用马尾装饰。
(三)翎管
1、起源
这个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产物,是随着冠制的改革而诞生的。
2、材质
翎管的材料最多的是翡翠, 其次还有玉、牙、角、玛瑙和竹木等。
3、作用
用以安插翎羽。翎管通常长约6厘米, 直径宽约1.5厘米, 均为圆柱式空心, 中心穿以翎杆, 顶部由丝绳将花翎固定。
(四)红缨
1、起源
最早将红缨用在帽子上是在唐朝,少数民族裕固族女子帽子用红缨,纪念为他们民族牺牲的女英雄。
2、官帽使用原因
一、起到了裝饰作用。二、红缨是大红色,用于牢记前辈开国初期的血汗。
3、材质
丝织品,《清稗类钞》中将其描述为:“顶为缎,上缀红色缨,丝所织也。”
(五)檐边
1、暖帽檐边
(1)样式沿用:暖帽样式延续了明代“奓zha檐帽”(图3)特色。
(2)材质:《清稗类钞》中将其描述为:“暖帽者,冬春之礼冠也,立冬前数日戴之。顶为缎,上缀红色缨,丝所织也。檐以皮、绒、呢为之。”
(3)作用:保暖,彰显地位
2、凉帽檐边
(1)样式沿用:凉帽样式延续了明代笠帽
材质:用藤、竹、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
(2)作用:遮阳
(六)小结
清代官帽在的组成部分的选材上有佛教的元素,皇帝的喜好以及民族特色。
根据官位品级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顶珠,通过顶珠的材质可以起到一种区分等级,彰显身份的作用。在整体样式上吸收了其本身传统民族特色和明朝的元素,是满汉文明的产物。帝王通过赏赐翎羽来平衡朝堂势力,官员通过翎羽彰显自己的地位,翎羽是一种显示皇权恩泽的工具。官帽的每一部分都有着等级区别,彰显身份的高低,凸显清朝严格的冠制。
三、清代冠服制度
据《清实录》中载:“丙午,上御依清旷勾到,秋审官犯、服制及云南、贵州情实罪犯。停决官犯斩犯六人、绞犯四人、服制斩犯四十二人、云南绞犯七人、贵州斩犯一人,绞犯八人……”
清初对于违反冠服制度非常严苛,但清朝廷对违反冠服制度行为的执法尺度并不持平,而是根据情况加减定罪。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区发生的冠服违制行为予以宽贷,这种司法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减少了民族矛盾,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些地区的冠服制度。不论是严苛管制还是宽裕的管制都是为了让人民服从清朝管制。
四、总结
满人刚入关,汉人还是很排斥他们,他们虽然在版图上统一了中国,但在精神上还没有统一中国。汉人不服清初的剃发易服令,表面上都是对冠服的违制行为,但实际上触犯的却是清朝的皇权统治。清朝通过制定严苛的制度,去管控全国,这个制度包括冠服制度,用以传输满族文化从而达到思想统一化的目的。
清代官帽上镶嵌宝石来区别身份是源自满族本身的传统习俗,自满族征服中原以后,更加专注吸收汉族文化,在政治制度上,吸取了明朝的官僚制度。在吸收汉人儒家文化后,更进一步的加强了尊卑贵贱等级区分,强化统治者的统治。通过外在的等级区别来表现清代的等级森严,从而又强化了清代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