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去“经历过程”亲历“活动”,在“活动化”的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借助生活经验积累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创设生活情境,出数学问题 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从压抑到兴奋,而且还会使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学习中。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结合生活实际导入:大屏幕播放了两个班在进行班级艺术节展演活动的情景,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观看录像,之后教师要求同学,依据看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1)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2)两个班相差几人?(3)一共有男生多少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教師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取有价值的板贴到黑板上,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解题过程(画图、计算的过程等)。
借助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去探究数学问题。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寻找生活中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探究解决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积累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在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概括思维之间架起桥梁,以活动为切入口,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在自主探究中积累
学生自己去发现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这就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我在课前把不同数量的动物图片分给小组同学(有9张、10张、11张这三种情况),课上先和同学一起复习了8÷4=2这一旧知识,接着,教师提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小动物图片平均分给组内的4个同学时,出现了问题,有的同学露出疑惑表情,有的同学不知道分给谁。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小组同学汇报本组分的情况,汇报后教师又问:“同学们今天在分图片时与以前平均分东西时有什么不同?”由于是自己在操作中发现的,所以学生回答得非常清楚:“以前平均分东西时能正好分完,刚才分东西时每人分到2张,还有剩余的。”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把剩下的继续分呢?”学生回答:“剩下的不够再分了。”正是这些发现,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新知的愿望。
学生自己去讲解 事实证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对新知识都有所接触,学生会的知识,学生了解的内容,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说呢?还是“有余数除法”这一课,课上同学们发现:在生活中平均分东西时,有时“有剩余”的现象,教师并没有因此而作出结论,反而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知道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中叫什么吗?”果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出来“余数”。教师又让学生把其中的一种分法用算式表示,学生写出9÷4=2……1,教师紧接着追问:这个算式怎么读?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结果学生的回答非常到位。问明原因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看着这个学生自豪地回到座位上,其他学生投来羡慕的目光。
学生自己去讨论 “学生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规律、结论,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这样学生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数学的活动经验,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慢慢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课本上的例题也好,习题也罢,呈现的形式是静态的,给我们的是半成品,我们是和学生一起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还是从中间开始做?这是教师的价值选择。把书本上静止的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让学生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中领悟所学,像这样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是真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
借助生活经验积累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创设生活情境,出数学问题 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从压抑到兴奋,而且还会使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学习中。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结合生活实际导入:大屏幕播放了两个班在进行班级艺术节展演活动的情景,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观看录像,之后教师要求同学,依据看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1)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2)两个班相差几人?(3)一共有男生多少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教師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取有价值的板贴到黑板上,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解题过程(画图、计算的过程等)。
借助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去探究数学问题。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寻找生活中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探究解决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积累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在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概括思维之间架起桥梁,以活动为切入口,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在自主探究中积累
学生自己去发现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这就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我在课前把不同数量的动物图片分给小组同学(有9张、10张、11张这三种情况),课上先和同学一起复习了8÷4=2这一旧知识,接着,教师提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小动物图片平均分给组内的4个同学时,出现了问题,有的同学露出疑惑表情,有的同学不知道分给谁。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小组同学汇报本组分的情况,汇报后教师又问:“同学们今天在分图片时与以前平均分东西时有什么不同?”由于是自己在操作中发现的,所以学生回答得非常清楚:“以前平均分东西时能正好分完,刚才分东西时每人分到2张,还有剩余的。”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把剩下的继续分呢?”学生回答:“剩下的不够再分了。”正是这些发现,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新知的愿望。
学生自己去讲解 事实证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对新知识都有所接触,学生会的知识,学生了解的内容,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说呢?还是“有余数除法”这一课,课上同学们发现:在生活中平均分东西时,有时“有剩余”的现象,教师并没有因此而作出结论,反而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知道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中叫什么吗?”果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出来“余数”。教师又让学生把其中的一种分法用算式表示,学生写出9÷4=2……1,教师紧接着追问:这个算式怎么读?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结果学生的回答非常到位。问明原因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看着这个学生自豪地回到座位上,其他学生投来羡慕的目光。
学生自己去讨论 “学生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规律、结论,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这样学生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数学的活动经验,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慢慢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课本上的例题也好,习题也罢,呈现的形式是静态的,给我们的是半成品,我们是和学生一起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还是从中间开始做?这是教师的价值选择。把书本上静止的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让学生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中领悟所学,像这样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是真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